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筛选 被引量:60
1
作者 陈丹明 曾昭海 +2 位作者 隋新华 胡耀高 陈文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7-31,共5页
用 10株不同的根瘤菌对 4种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品种 (或品系 )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其地上部分干重、有效根瘤菌数及总根瘤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 用 10株不同的根瘤菌对 4种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品种 (或品系 )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其地上部分干重、有效根瘤菌数及总根瘤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 5 .8%~ 997.0 % ,37.3%~ 14 10 .0 %和 92 .6 %~ 16 10 .2 % ,差异显著。在各紫花苜蓿和根瘤菌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筛选出了与各紫花苜蓿品种 (或品系 )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 ,分别是中苜 1号 :30 0 85、4 5 2 36、2 5 132 ;RS :30 0 15、NM0 0 6、2 5 132 ;Vector:30 0 15、4 5 2 36、2 5 132 ;WL32 3:30 0 96、4 5 2 36、2 5 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共生根瘤菌 筛选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根瘤菌对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卫栋 杨培志 +4 位作者 张攀 韩博 张志强 曹玉曼 呼天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以NaCl胁迫下不同根瘤菌处理的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测定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脯氨酸、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研究共生根瘤菌对紫花苜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 以NaCl胁迫下不同根瘤菌处理的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测定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脯氨酸、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研究共生根瘤菌对紫花苜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尤其是接种根瘤菌激活的紫花苜蓿丙二醛含量较低,在处理第15天时根、茎、叶中的含量分别为3.90,0.53,4.16mmol/g DW,均低于其他2种处理;超氧阴离子含量则在0~15d中一直为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在处理第15天时最高,根、茎、叶中含量分别为1 592.48,1 317.86,2 068.88U/g DW·h;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稳定;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波动较大,总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说明接种根瘤菌激活的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共生根瘤菌 NACL胁迫 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南苜蓿根瘤菌的鉴定及其耐酸耐铝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黎梅杰 段正山 +3 位作者 邓宗澳 罗富成 段新慧 韩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为了获得耐酸铝性强的楚雄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共生根瘤菌菌株,本研究对从不同地区采集到的5份根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对鉴定得到的根瘤菌进行菌体形态观察、低氮回接以及耐酸、铝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YS-8,YS-10,D... 为了获得耐酸铝性强的楚雄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共生根瘤菌菌株,本研究对从不同地区采集到的5份根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对鉴定得到的根瘤菌进行菌体形态观察、低氮回接以及耐酸、铝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YS-8,YS-10,DH-9,DH-31属于根瘤菌属根瘤菌、CX-44属于中华根瘤菌属苜蓿中华根瘤菌,5个菌株均符合根瘤菌基本形态特征。接种5株根瘤菌后,楚雄南苜蓿的干重、鲜重、株高、结瘤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pH值在4.5~7.5范围内,5株菌株均能正常生长,当pH值=3.5时,5株菌株全部死亡;当Al3+浓度在100~1 500 mg·L^(-1)之间,随着Al3+浓度的升高,菌株生长逐渐缓慢,Al3+浓度达到2 000 mg·L^(-1)时,5株菌株全部死亡。分离出的5株根瘤菌均能与楚雄南苜蓿共生结瘤并促进其生长,且具有较强的耐酸铝性。筛选出的5株根瘤菌均能在pH值大于3.5且铝离子浓度(pH值=5)小于1 500 mg·L^(-1)的条件下推广使用,菌株CX-44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楚雄南苜蓿 共生根瘤菌 抗酸铝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瘤菌共生对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抗寒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莎莎 张志强 +4 位作者 王亚芳 张攀 曹玉曼 杨培志 呼天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7-383,共7页
为研究根瘤菌共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对低温胁迫下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 为研究根瘤菌共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对低温胁迫下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相对电导率(-6℃,4-6h)显著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P〈0.05),且其MDA含量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SOD比活力、CAT活性、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不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在低温胁迫下具有更强的膜稳定性、活性氧防御以及渗透调节能力,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瘤菌共生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瘤菌共生对紫花苜蓿耐碱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才华 王硕 +4 位作者 董理 孙娜 宋婷婷 杨圣秋 许慧慧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51,共8页
以紫花苜蓿龙牧806为试验材料,设置未接种菌(NI)和接种耐碱苜蓿中华根瘤菌CCBAU 81024(RI)两组,采用p H 8.5 100 mmol·L-1NaHCO3溶液碱胁迫处理,分别测定胁迫0、5、8 d时生长及生理指标,确定接种耐碱根瘤菌对紫花苜蓿耐碱性的影响... 以紫花苜蓿龙牧806为试验材料,设置未接种菌(NI)和接种耐碱苜蓿中华根瘤菌CCBAU 81024(RI)两组,采用p H 8.5 100 mmol·L-1NaHCO3溶液碱胁迫处理,分别测定胁迫0、5、8 d时生长及生理指标,确定接种耐碱根瘤菌对紫花苜蓿耐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培养条件下,RI组紫花苜蓿叶绿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NI组,且丙二醛(MDA)含量低于NI组。碱胁迫处理后,RI组与NI组植株相比,其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脯氨酸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POD、CAT表现出较NI更高的酶活。接种耐碱根瘤菌可提高紫花苜蓿耐碱性及抗氧化能力,增强渗透调节能力,降低细胞膜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碱根瘤菌 根瘤菌共生 紫花苜蓿 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潜力比较
6
作者 韩丛海 陈波 +4 位作者 赵新元 哈希博 李芳 李利 汤方莹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目的】共生固氮是植物获取氮化物的重要途径,植物种类及其所处物候期影响共生固氮能力,为阐释植物固氮水平及其与物候期的关系,进行两种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潜力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调查了松山保护区两型豆和歪头菜在幼苗期、现蕾... 【目的】共生固氮是植物获取氮化物的重要途径,植物种类及其所处物候期影响共生固氮能力,为阐释植物固氮水平及其与物候期的关系,进行两种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潜力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调查了松山保护区两型豆和歪头菜在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实期、果后营养期和枯黄期的生境土壤特征、叶片氮含量,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了土壤根瘤菌群落特征及其氮循环基因。【结果】与歪头菜相比,两型豆根瘤数量多、叶片氮素含量高,根瘤菌群落中根瘤菌属、慢生根瘤菌属与中慢生根瘤菌属等固氮微生物含量高,固氮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更高,表明两型豆共生根瘤菌比歪头菜共生根瘤菌固氮能力强;对比不同物候期,开花期植株比其他物候期植株的根瘤菌固氮潜力高。【结论】处于开花期的两型豆是制作绿肥或固氮菌制品的优良材料,本研究为绿肥、菌肥等的制作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豆 歪头菜 植物固氮 共生根瘤菌 功能基因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尾矿区野生豆科牧草根瘤菌及其抗性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海瑾 曾庆飞 +3 位作者 韦兴迪 王佳楚函 韦鑫 陈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53-3262,共10页
为了筛选获得对复合重金属具有耐受能力且能在本地豆科植物根系内定殖共生的抗性根瘤菌,本研究从贵州省内的锰矿区、铅锌矿区采集野生豆科牧草根瘤样品,经分离纯化、菌体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获得71个根瘤菌保存菌株。... 为了筛选获得对复合重金属具有耐受能力且能在本地豆科植物根系内定殖共生的抗性根瘤菌,本研究从贵州省内的锰矿区、铅锌矿区采集野生豆科牧草根瘤样品,经分离纯化、菌体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获得71个根瘤菌保存菌株。系统发育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分属7属28种,其中根瘤菌属(Rhizobium)的分布频率高达54.93%,为优势属,木兰根瘤菌(R.indigoferae)的分布频率最高(15.49%),为优势种。选择来自不同尾矿区、不同种类的根瘤菌17株,采用重金属平板法测定各供试菌株对贵州尾矿土分布较多的Pb^(2+),Zn^(2+),Cr^(6+),Mn^(2+),Cd^(2+)五种重金属的耐受性,结果发现17个菌株对3种或3种以上的重金属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能力,其中HMZT039-6,HSST042-6,HSST042-1,ZHQT052-1和HXTT050-1对5种重金属离子均有耐受能力,为筛选出的最优抗性根瘤菌株。本研究结果可为本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共生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尾矿区 天然豆科牧草 共生根瘤菌 抗性菌株 重金属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