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共生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1
作者 单钰涵 勾锐 《现代园艺》 2025年第5期53-58,共6页
为了解我国共生景观设计研究进展,阐述了共生景观、共生景观设计的概念,对共生景观进行数据采集和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Space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梳理了近20年以来中国共生景观研究文献,总结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对共生景观方面的研... 为了解我国共生景观设计研究进展,阐述了共生景观、共生景观设计的概念,对共生景观进行数据采集和可视化分析,利用citeSpace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梳理了近20年以来中国共生景观研究文献,总结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对共生景观方面的研究虽开始得较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应正视不足,积极学习并改正。共生景观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系统,对共生景观的设计研究不要仅限于理论层面,还要着重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要不断扩充学科领域,跨学科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景观 环境共生 共生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认知框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竹 王珂 +1 位作者 陈潇玮 郑媛 《风景园林》 2020年第4期69-73,共5页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通过“单元系统—单元自成”程序的调控,明确村域景观特征在人地互动作用下的空间生成与演变机制,并建构了乡村景观营建在村域尺度上的基本模式。首次从较小的村域尺度和人地互动的内生动力视角研究乡村景观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人地共生景观单元 村域景观演变 认知框架 单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海燕 霍海鹰 张亚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1,24,共3页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废弃地的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制约着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介绍了煤矿废弃地的概念及主要类型,通过分析煤矿废弃地的景观生态特征,从生态环境恢复、用地功能转变和景观恢复...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废弃地的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制约着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介绍了煤矿废弃地的概念及主要类型,通过分析煤矿废弃地的景观生态特征,从生态环境恢复、用地功能转变和景观恢复等方面提出了煤矿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方法,并探讨了山西西山煤矿的景观更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废弃地 生态恢复 新旧景观共生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与景观化改造研究--以西安国际港务区郑西高铁北侧绿地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佟阳 裴世博 +2 位作者 许全 马荣 赵晓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3-77,共5页
立足于“十四五”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聚焦城市快速更新发展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污染和破坏。以景观共生理念来应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一方面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另一... 立足于“十四五”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聚焦城市快速更新发展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污染和破坏。以景观共生理念来应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一方面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约自然资源,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理念。站在风景园林的专业视角下,通过分析建筑垃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对生态修复策略进行分析,吸取国内外现有案例的经验和不足。以西安国际港务区郑西高铁北侧绿地为例,结合原址文脉,采用建筑垃圾填埋结合堆土塑造景观微地形,实现本土文化、建筑垃圾再利用与生态运动公园设计的结合。为今后其他地区的城市存量化发展和废弃材料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筑垃圾再利用 垃圾填埋 景观共生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阔深幽,张弛有度——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景观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房木生 YANG Peng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9,共6页
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景观设计中,用当代景观设计语言阐释中国文化,并如何把握表达的度,成为设计师的一项挑战。设计师将"阔朗明亮"和"深沉平静"定义并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设计了建筑围合的前后2个大庭院,用&qu... 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景观设计中,用当代景观设计语言阐释中国文化,并如何把握表达的度,成为设计师的一项挑战。设计师将"阔朗明亮"和"深沉平静"定义并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设计了建筑围合的前后2个大庭院,用"高山流水"主题设计了下沉庭院,并提出了景观与建筑结合、人工与自然共生的设计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文化 景观语言表达 文化庭院 高山流水 建筑景观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