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共生教学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11,共4页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备受关注,这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如价值定位的迷失、任务设计的零散、教学实施的刻板等,这些现象根源于片面化、极端化的思维。而黄厚江老师倡导的语文共生教学,正是针对...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备受关注,这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如价值定位的迷失、任务设计的零散、教学实施的刻板等,这些现象根源于片面化、极端化的思维。而黄厚江老师倡导的语文共生教学,正是针对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结论化和两极化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点和共生理论,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思想。以共生教学的理念来观照整本书阅读,或许能探索出问题解决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共生教学
教学
实施
《乡土中国》
两极化
辩证统一
共生
理论
片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共生——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楠
姜正国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3期79-83,共5页
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只有通过交往方可了解事务本性,进而获得真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为我们审视"师知,学不知"、...
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只有通过交往方可了解事务本性,进而获得真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为我们审视"师知,学不知"、"师知,学知"、"学知,师不知"以及"学不知,师不知"四种教学认知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教学共生是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观之于现实教学的启示。其中,师生人格平等是教学共生的前提,教育爱是教学共生的纽带,师生学术对话则是教学共生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共生
雅斯贝尔斯
教育交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共生体中的师生关系内涵与重建
被引量:
28
3
作者
龙宝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3-188,共6页
教学共生体是师生在课堂生活中结成的以师生共长、知识创生、教学共创为特征的内生型教学组织。教学共生体理念是科学定位当代师生关系的新坐标,现代课堂教学的关键特征就在于其内蕴着教学共生体的构架与精神。在教学共生体中,师生被置...
教学共生体是师生在课堂生活中结成的以师生共长、知识创生、教学共创为特征的内生型教学组织。教学共生体理念是科学定位当代师生关系的新坐标,现代课堂教学的关键特征就在于其内蕴着教学共生体的构架与精神。在教学共生体中,师生被置于全新的话语系统与体制环境中,师生关系具有了崭新的内涵:边界飘移、一体同心、场内共生,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改善服务于"课堂知识自由生成计划"的实施,师生协同、共生共创筑就着现代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在教学共生体视野中,当代师生关系重构的方向是致力推动"三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共生
体
师生关系
师生共长
知识创生
教学
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探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燕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教学与研究共生是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的建构取向。作为一种取向,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以其独有的内涵促进教师文化自身的和谐、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大学精神的涵育、教学与研究共生激励与...
教学与研究共生是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的建构取向。作为一种取向,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以其独有的内涵促进教师文化自身的和谐、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大学精神的涵育、教学与研究共生激励与评价制度的确立、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共生团队的建设以及教师教学与研究观念的共生来进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文化
教学
与研究
共生
型教师文化
高水平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追寻张若虚的那轮明月——《春江花月夜》教学后记
被引量:
3
5
作者
黄厚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9,共4页
课堂教学以“张若虚的那轮月亮”为共生原点,以对这轮月亮的追寻为主线,围绕这个主线组织一系列学习活动.教学内容,有字有句,有句有篇,有点有面,有纵有横,有理有趣;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开合有度,节节相生.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古诗
教学
共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主体”视角下高职教学评价KPI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
15
6
作者
张显锋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68,共4页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教学共生体",师生"双主体"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基于这一视角将人力资源领域的KPI引入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关注实现"双主体"...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教学共生体",师生"双主体"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基于这一视角将人力资源领域的KPI引入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关注实现"双主体"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构建能够实现"双主体"发展的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传统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从"一元主体视角"导向"二元主体视角",以期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新的视角,为高职师生、师校、生校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石,达到多方共赢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教学
共生
体
KPI
“双主体”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生教学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飞
机构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附属苏州湾学校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11,共4页
文摘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备受关注,这是令人欣喜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良问题,如价值定位的迷失、任务设计的零散、教学实施的刻板等,这些现象根源于片面化、极端化的思维。而黄厚江老师倡导的语文共生教学,正是针对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结论化和两极化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点和共生理论,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思想。以共生教学的理念来观照整本书阅读,或许能探索出问题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共生教学
教学
实施
《乡土中国》
两极化
辩证统一
共生
理论
片面化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共生——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楠
姜正国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3期79-83,共5页
文摘
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只有通过交往方可了解事务本性,进而获得真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为我们审视"师知,学不知"、"师知,学知"、"学知,师不知"以及"学不知,师不知"四种教学认知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教学共生是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观之于现实教学的启示。其中,师生人格平等是教学共生的前提,教育爱是教学共生的纽带,师生学术对话则是教学共生的实质。
关键词
教学
共生
雅斯贝尔斯
教育交往观
Keywords
the co-existe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Jaspers
The thought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共生体中的师生关系内涵与重建
被引量:
28
3
作者
龙宝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3-188,共6页
基金
201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DAA150203)
文摘
教学共生体是师生在课堂生活中结成的以师生共长、知识创生、教学共创为特征的内生型教学组织。教学共生体理念是科学定位当代师生关系的新坐标,现代课堂教学的关键特征就在于其内蕴着教学共生体的构架与精神。在教学共生体中,师生被置于全新的话语系统与体制环境中,师生关系具有了崭新的内涵:边界飘移、一体同心、场内共生,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改善服务于"课堂知识自由生成计划"的实施,师生协同、共生共创筑就着现代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在教学共生体视野中,当代师生关系重构的方向是致力推动"三重转变"。
关键词
教学
共生
体
师生关系
师生共长
知识创生
教学
共创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探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燕
机构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基金
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教师文化的重构与大学转型关系研究>(JZC0815)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教学与研究共生是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的建构取向。作为一种取向,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以其独有的内涵促进教师文化自身的和谐、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大学精神的涵育、教学与研究共生激励与评价制度的确立、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共生团队的建设以及教师教学与研究观念的共生来进行建构。
关键词
教师文化
教学
与研究
共生
型教师文化
高水平大学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追寻张若虚的那轮明月——《春江花月夜》教学后记
被引量:
3
5
作者
黄厚江
机构
江苏省苏州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9,共4页
文摘
课堂教学以“张若虚的那轮月亮”为共生原点,以对这轮月亮的追寻为主线,围绕这个主线组织一系列学习活动.教学内容,有字有句,有句有篇,有点有面,有纵有横,有理有趣;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开合有度,节节相生.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古诗
教学
共生教学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主体”视角下高职教学评价KPI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
15
6
作者
张显锋
机构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68,共4页
基金
2015年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重点研究项目"高职教学质量评价KPI指标体系的研究--基于双主体发展的视角"
主持人:张显锋
文摘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教学共生体",师生"双主体"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基于这一视角将人力资源领域的KPI引入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关注实现"双主体"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构建能够实现"双主体"发展的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传统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从"一元主体视角"导向"二元主体视角",以期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新的视角,为高职师生、师校、生校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石,达到多方共赢的格局。
关键词
高职
教学
共生
体
KPI
“双主体”发展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共生教学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徐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学共生——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
刘楠
姜正国
《当代教育论坛》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学共生体中的师生关系内涵与重建
龙宝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探析
李燕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追寻张若虚的那轮明月——《春江花月夜》教学后记
黄厚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双主体”视角下高职教学评价KPI指标体系构建
张显锋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