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纺织业的共焦荧光显微镜术 被引量:2
1
作者 M. Abu-Rous K. Christian Schuster +3 位作者 W. Adlassnig I. Lichtscheidl 戴自怡(译) 行兰(校) 《国际纺织导报》 2008年第3期54-56,58,共4页
共焦荧光显微镜术是传统荧光显微镜术的扩展,它可以精确定位发射荧光的物质。纺织业中,这些荧光物质可能是纤维、纱线或是织物中的化学混合物。共焦荧光显微镜术与传统显微镜术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析方法是以高几何分辨率(最小至0.25μm)... 共焦荧光显微镜术是传统荧光显微镜术的扩展,它可以精确定位发射荧光的物质。纺织业中,这些荧光物质可能是纤维、纱线或是织物中的化学混合物。共焦荧光显微镜术与传统显微镜术不同之处在于其分析方法是以高几何分辨率(最小至0.25μm)和量子产额作为判断依据。通常只有在电镜分析时才能看到的纤维、纱线和织物的三维立体图像在共焦荧光显微镜上也能看到,而且在观察试样截面形态时不需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纤维切片,故可大大节省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共焦荧光显微镜 量子产额 几何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三维光学信息存储和微细加工研究的共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拥军 唐火红 +4 位作者 蒋中伟 黄文浩 夏安东 刘允萍 褚家如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1-552,共2页
关键词 三维光学信息存储 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 扫描方式 光学系统 三维分层扫描成像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光束荧光共焦显微镜的三维光学传递函数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初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研究高斯光源的束斑半径、光源孔径和探测器孔径对荧光共焦显微镜3-D OTF的影响,获得了具有有限光源孔径、探测器孔径和束斑半径的荧光共焦显微镜的三维光学传递函数(3-D OTF)。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束斑半径影响到光源孔径和探测器孔径的... 研究高斯光源的束斑半径、光源孔径和探测器孔径对荧光共焦显微镜3-D OTF的影响,获得了具有有限光源孔径、探测器孔径和束斑半径的荧光共焦显微镜的三维光学传递函数(3-D OTF)。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束斑半径影响到光源孔径和探测器孔径的选择,与采用平行光比较,采用小束斑半径的高斯光束可以提高光源孔径和探测器孔径,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和更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荧光显微镜 高斯光束 束斑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共焦荧光显微系统成像分析及实验研究
4
作者 江兵 陈红 +2 位作者 王强 陈小惠 黄文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4,共6页
双光子共焦荧光显微系统可以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分辨率极限,提高厚荧光物三维扫描的横向及轴向分辨力。基于共焦荧光显微原理和菲涅耳衍射公式,分析了反射式双光子共焦荧光显微系统的三维光学传递函数。讨论了在实验条件下,共焦... 双光子共焦荧光显微系统可以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分辨率极限,提高厚荧光物三维扫描的横向及轴向分辨力。基于共焦荧光显微原理和菲涅耳衍射公式,分析了反射式双光子共焦荧光显微系统的三维光学传递函数。讨论了在实验条件下,共焦模块参数对双光子共焦荧光读取分辨率的影响。双光子共焦荧光系统采用的共焦小孔半径为3.92μm时,其层析能力比采用78.4μm共焦小孔的系统提高了1.56倍。通过已知尺寸荧光物的双光子共焦荧光成像实验,验证了共焦小孔直径与系统横向及轴向分辨率的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荧光显微镜 双光子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表面的单个分子行为(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洪莲 柳汀汀 +1 位作者 罗国斌 赵新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69-775,共7页
单个分子实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实验可得到分子性质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轨迹直接记录了分子性质的涨落,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信息.在诸多单个分子检测技术中,单分子光学检测技... 单个分子实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实验可得到分子性质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轨迹直接记录了分子性质的涨落,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信息.在诸多单个分子检测技术中,单分子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可探测到凝聚相内部单个分子的能力.进行单分子检测的关键是消除拉曼和瑞利散射以及杂质荧光等背景的干扰,利用共焦、近场和隐失场激发减少激发体积和检测体积,可以降低背底,提高信噪比.本实验利用共焦荧光显微镜观测单个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玻璃表面的扩散、脱附,及其荧光闪烁的行为.实验表明,除由表面的平均力场阻碍分子运动外,还有一些特殊位点会造成长时间的特异性吸附,并得到特异性吸附的分子的脱附速率,(5.9±0.2)s-1.用穿越时间分布函数测得分子在表面的扩散速率为(3.3±0.1)×10-8cm2·s-1,与分子在磷脂膜中的扩散速率相当.观测到了一些吸附的分子出现了荧光闪烁的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标记 磷脂分子 亲水表面 单个分子检测 共焦荧光显微镜 荧光闪烁 扩散 脱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