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
13
1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聚糖/聚丙烯共混熔体的剪切流变性能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如心
张顺花
杨勉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以壳聚糖微粒为改性剂,与聚丙烯切片进行共混改性,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共混熔体的剪切流变性能,研究改性对聚丙烯剪切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熔体的流体类型不随着壳聚糖微粒的加入而改变,仍呈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型流体特征。...
以壳聚糖微粒为改性剂,与聚丙烯切片进行共混改性,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共混熔体的剪切流变性能,研究改性对聚丙烯剪切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熔体的流体类型不随着壳聚糖微粒的加入而改变,仍呈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型流体特征。壳聚糖的加入增大了熔体的流动阻力,使得共混熔体的剪切应力和表观黏度增大,熔体的黏流活化能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壳聚糖的添加量越大、温度越高,聚丙烯熔体的非牛顿指数越大,弹性越低,且在低剪切速率比高剪切速率的影响大。当壳聚糖的添加量少于3%,剪切速率大于2800s^(-1)时,壳聚糖/聚丙烯共混熔体的流变性能较稳定,更适于纺丝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微粒
聚丙烯
共混熔体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熔喷非织造材料纳微纤维结构调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义侠
吴其彤
+1 位作者
夏磊
张淑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1-166,172,共7页
将少量聚丙烯(PP)混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制备了具有明显纳微米交替纤维层叠结构的熔喷非织造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探讨共混量及熔喷工艺参数(牵伸风温、牵伸风压及接收距离)对纳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温度低于295℃,...
将少量聚丙烯(PP)混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制备了具有明显纳微米交替纤维层叠结构的熔喷非织造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探讨共混量及熔喷工艺参数(牵伸风温、牵伸风压及接收距离)对纳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温度低于295℃,PBT与PP混合呈“部分相容”状态,这是形成明显纳微结构的基础。在牵伸风温270℃,牵伸风压0.02MPa,接收距离20cm的条件下,PP含量为5%的混合原料可制备得到最细纤维直径0.32μm,最粗纤维直径10.88μm,CV值98.53%的双组分共混熔喷非织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纳微米纤维
共混熔体
状态
熔喷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动态粘弹函数关系表征PMMA/α-MSAN共混物的相分离
被引量:
12
4
作者
郑强
荒木修
升田利史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339-1342,共4页
测定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熔体的动态粘弹性.考察动态储能模量G′与动态损耗模量G″的关系,发现在终端区域两种聚合物的lgG′~lgG″关系曲线与温度无关,其外推直线斜率接近2;而其共混物...
测定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熔体的动态粘弹性.考察动态储能模量G′与动态损耗模量G″的关系,发现在终端区域两种聚合物的lgG′~lgG″关系曲线与温度无关,其外推直线斜率接近2;而其共混物的斜率明显小于2,并随组成变化呈现温度依赖性,由此得到的“临界温度”可用于表征这种具有LCST行为的共混物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MSAN
共
混
物
熔体
动态粘弹函数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
13
1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机构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2 0 0 0 10 5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0 10 68)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Keywords
metallocene polyethylen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rheology
blends melt
分类号
O631.21 [理学—高分子化学]
O632.12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聚糖/聚丙烯共混熔体的剪切流变性能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如心
张顺花
杨勉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T103)
文摘
以壳聚糖微粒为改性剂,与聚丙烯切片进行共混改性,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共混熔体的剪切流变性能,研究改性对聚丙烯剪切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熔体的流体类型不随着壳聚糖微粒的加入而改变,仍呈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型流体特征。壳聚糖的加入增大了熔体的流动阻力,使得共混熔体的剪切应力和表观黏度增大,熔体的黏流活化能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显著增强。壳聚糖的添加量越大、温度越高,聚丙烯熔体的非牛顿指数越大,弹性越低,且在低剪切速率比高剪切速率的影响大。当壳聚糖的添加量少于3%,剪切速率大于2800s^(-1)时,壳聚糖/聚丙烯共混熔体的流变性能较稳定,更适于纺丝成型加工。
关键词
壳聚糖微粒
聚丙烯
共混熔体
流变性能
Keywords
chitosan particle
polypropylene
blends melt
rheolog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S102.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熔喷非织造材料纳微纤维结构调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义侠
吴其彤
夏磊
张淑苹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1-166,172,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面上基金项目(2021M691965)。
文摘
将少量聚丙烯(PP)混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制备了具有明显纳微米交替纤维层叠结构的熔喷非织造材料。通过扫描电镜探讨共混量及熔喷工艺参数(牵伸风温、牵伸风压及接收距离)对纳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温度低于295℃,PBT与PP混合呈“部分相容”状态,这是形成明显纳微结构的基础。在牵伸风温270℃,牵伸风压0.02MPa,接收距离20cm的条件下,PP含量为5%的混合原料可制备得到最细纤维直径0.32μm,最粗纤维直径10.88μm,CV值98.53%的双组分共混熔喷非织造材料。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纳微米纤维
共混熔体
状态
熔喷工艺
Keywords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
nano-micro fiber
blended melt state
meltblown process
分类号
TS174.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动态粘弹函数关系表征PMMA/α-MSAN共混物的相分离
被引量:
12
4
作者
郑强
荒木修
升田利史郎
机构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京都大学工学部材料化学系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339-13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测定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熔体的动态粘弹性.考察动态储能模量G′与动态损耗模量G″的关系,发现在终端区域两种聚合物的lgG′~lgG″关系曲线与温度无关,其外推直线斜率接近2;而其共混物的斜率明显小于2,并随组成变化呈现温度依赖性,由此得到的“临界温度”可用于表征这种具有LCST行为的共混物的相容性.
关键词
PMMA
MSAN
共
混
物
熔体
动态粘弹函数
相分离
Keywords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α methylstyrene co acrylonitrile), Blend melt, Dynamic viscoelastic functions, Phase separation
分类号
O632.52 [理学—高分子化学]
O632.62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闰明涛
高俊刚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壳聚糖/聚丙烯共混熔体的剪切流变性能
张如心
张顺花
杨勉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熔喷非织造材料纳微纤维结构调控研究
赵义侠
吴其彤
夏磊
张淑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动态粘弹函数关系表征PMMA/α-MSAN共混物的相分离
郑强
荒木修
升田利史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