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型”社会建设: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疫情“大考”之后的社会建设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龚维斌 张林江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6,共5页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社会治理问题,我们应当化危为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通过加强社会利益调整,推进"公正型社会"建设;通过提升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推进"品质型社会"建设;通...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社会治理问题,我们应当化危为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通过加强社会利益调整,推进"公正型社会"建设;通过提升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推进"品质型社会"建设;通过向社会放权赋权,推进"共治型社会"建设;通过加速社会治理信息化,推进"智慧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社会 品质社会 共治型社会 智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识刑法观: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荣春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5期25-41,共17页
对于刑法信仰、对话型刑事话语系统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共识刑法观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法制体系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应与法律体系的其他部分,包括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达成并保持着共识。在刑法实践层面上... 对于刑法信仰、对话型刑事话语系统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共识刑法观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法制体系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应与法律体系的其他部分,包括宪法、民法、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达成并保持着共识。在刑法实践层面上,共识刑法观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刑法立法环节,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规范的实体内容应凝结和体现社会共识,并直接关联刑法立法模式的选择;在刑法司法环节,共识刑法观意味着刑法解释及定罪量刑应照应社会共识,并直接关联刑事陪审制度问题;在刑罚执行环节,共识刑法观直接关联行刑听证制度,并对行刑人性化给予合理的节制。共识刑法观以常识、常理、常情为实际基础,是"刑法学术观"与"刑法实践观"的完全统一,是对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响应与提升,从而构成了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刑法观 社会 法律体系 对话刑事话语体系 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