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共模电压抑制PWM的两电平四桥臂变换器LCL滤波参数设计
1
作者 郑名皓 袁立强 +3 位作者 汪靖峰 陈凯楠 杨伟涛 盛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01-5610,I0023,共11页
两电平四桥臂拓扑是常见的三相四线AC/DC变换器拓扑,应用于配电台区等各类三相四线系统中,并可搭配LCL并网滤波器,兼顾并网或离网模式,提高电能质量。在背靠背台区互联等应用场景下,系统对于共模电压或共模电流的幅值具有限制,在调制算... 两电平四桥臂拓扑是常见的三相四线AC/DC变换器拓扑,应用于配电台区等各类三相四线系统中,并可搭配LCL并网滤波器,兼顾并网或离网模式,提高电能质量。在背靠背台区互联等应用场景下,系统对于共模电压或共模电流的幅值具有限制,在调制算法中采用共模电压抑制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成为一种典型的主动式共模抑制措施。然而,在LCL参数设计过程中,共模电压抑制PWM的谐波特性明显不同于普通PWM,三相四线系统还需要兼顾差模和共模特性,导致常规的三相三线LCL参数设计方法不再适用。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共模电压抑制PWM的两电平四桥臂变换器并网LCL滤波器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傅里叶分解求解特定PWM信号及电压的频域分布,并分离出共模激励和差模激励;而后,结合采用有源阻尼控制时的共模、差模等效电路的传递函数,求解并网电流等关键电路物理量的频域特性,从而解决传统LCL参数设计方法不适用的问题;然后,根据经典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需求,给出一套可行的约束条件,建立数学优化问题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可行域,完成LCL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参数设计的有效性。所提设计方法计算速度快,计算过程中不依赖人工选择,高效简便,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参数设计 共模电压抑制脉宽调制 三相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寄生电容影响的H8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方法
2
作者 高铭聚 李珊瑚 +2 位作者 蔡敏 刘旭 孙庆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4-623,共10页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值和系统效率随附加并联电容的变化趋势。为兼顾共模电压抑制效果和系统效率,S_(7)、S_(8)选择的附加并联电容值约为寄生电容值的30倍,将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的共模电压降低到0,系统效率达到98%,同时避免死区问题引起的共模电压尖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脉宽调制 矢量 共模电压 寄生电容 死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舰船推进的中压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鲁斌 胡亮灯 +2 位作者 裘呈熠 龙齐杰 郭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44-5656,I0027,共14页
针对舰船直流10 kV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型直流串联H桥型变频器共模电压与零序电压的转换关系,并给出共模电压和零序电压等效电路;其次,基于载波翻转策略,提出一种适合三电平H桥型变频器... 针对舰船直流10 kV新型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共模电压抑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型直流串联H桥型变频器共模电压与零序电压的转换关系,并给出共模电压和零序电压等效电路;其次,基于载波翻转策略,提出一种适合三电平H桥型变频器的共模电压抑制方法,该方法可在不恶化输出零序电压及中点电压平衡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共模电压优化抑制;最后,搭建12相三电平H桥串联变频器及其配套感应电机仿真模型及试验平台,并对所提共模抑制策略予以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零序电压、中点电压平衡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可降低共模电压峰值,且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三者吻合良好。该文所提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实现简单,可推广到其他多相H桥型变换器共模电压抑制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压抑制 三电平多相H桥串联变频器 载波翻转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 十二相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电平随机脉宽调制技术的共模电压和谐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幸善成 吴正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57-61,共5页
在PWM电机驱动系统中,多电平逆变技术可以降低系统中的共模电压和谐波含量,但是由于开关频率是固定的,在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仍很大。随机开关频率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可以通过对零矢量的控制,实现对共模电压的抑制,并且开关频率的随机化,使... 在PWM电机驱动系统中,多电平逆变技术可以降低系统中的共模电压和谐波含量,但是由于开关频率是固定的,在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仍很大。随机开关频率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可以通过对零矢量的控制,实现对共模电压的抑制,并且开关频率的随机化,使得开关频率处的幅值较大的谐波分散为一定带宽的幅值较小的谐波,降低了谐波的幅值。给出了混合型七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将高压单元的低频输出和低压单元的高频输出进行叠加,实现七电平的电压输出。分析了不同的开关状态对共模电压的影响,提出了用于共模电压抑制的矢量选择方法和用于降低谐波的开关频率随机化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多电平逆变技术和随机脉宽调制技术的结合使用,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共模电压和开关频率处的谐波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多电平逆变器 随机脉宽调制 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的共模环流抑制方法
5
作者 彭飞 董影 +2 位作者 周佳新 姚宇 黄允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8,I0025,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率之间的矛盾。为了抑制双频逆变器内部的共模环流,降低高频逆变器的容量需求,对共模环流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种共模环流抑制方法,通过在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注入零轴分量,有效降低共模环流,从而减小功率器件的容量和损耗。通过仿真和实验,详细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双频逆变器 共模环流抑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脉宽调制逆变器共模电压的抑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利波 杜锦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0-172,共13页
针对三电平脉宽调制(PWM)逆变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共模电压、高频d v/d t等谐波的问题,采用一种分区域PWM调制策略(Ma-PWM)来抑制PWM变换器的共模电压。通过调制指数将三电平空间矢量重新划分为多个不同的调制区域,在不同的调制区域... 针对三电平脉宽调制(PWM)逆变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共模电压、高频d v/d t等谐波的问题,采用一种分区域PWM调制策略(Ma-PWM)来抑制PWM变换器的共模电压。通过调制指数将三电平空间矢量重新划分为多个不同的调制区域,在不同的调制区域内采用4种基本矢量类型中的大矢量、中矢量以及小矢量来实现三电平PWM调制算法。分区域PWM调制策略将扇区内部的小区域划分为高、低两个调制区域,并合理选择最邻近的基本电压矢量来合成参考矢量。仿真结果表明:Ma-PWM调制策略在不同负载类型下的共模电压幅值为直流母线电压的1/6;此外,在可变速负载下,PWM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幅值不仅能够减小到原来的1/2,而且PWM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总谐波失真小于5%。该方法不仅能够抑制共模电压,还能够减小PWM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总谐波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PWM逆变器 共模电压抑制 脉宽调制 扇区划分 电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矢量调制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的抑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华强 王新生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针对共模电压对变频器驱动感应电动机系统的影响,分析了电动机端共模电压产生的机理和漏电流产生的原因。采用中间值零矢量对称交替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削减了与输入相电压峰值相对应的最大共模电压,并使... 针对共模电压对变频器驱动感应电动机系统的影响,分析了电动机端共模电压产生的机理和漏电流产生的原因。采用中间值零矢量对称交替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削减了与输入相电压峰值相对应的最大共模电压,并使共模电压最大值降低33.37%,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矩阵变换器输出共模电压的负面效应。仿真结果验证了共模电压抑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中间值零矢量 共模电压 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电压源型换流器偶次谐波抑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紫龙 周敏 +1 位作者 瞿兴鸿 胡朝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116,122,共6页
分析了经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产生偶次谐波的机理,以及抑制偶次谐波的改进原理。从分扇区使用不同矢量序列的角度出发,提出多种抑制偶次谐波的改进实施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不同改进方法下的SVPWM仿真波形进行傅里叶分析,... 分析了经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产生偶次谐波的机理,以及抑制偶次谐波的改进原理。从分扇区使用不同矢量序列的角度出发,提出多种抑制偶次谐波的改进实施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不同改进方法下的SVPWM仿真波形进行傅里叶分析,比较谐波含量,并借助250kW光伏逆变器平台开展各方法的实验验证,用具有傅里叶分析功能的示波器记录实验结果。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从实现难度、损耗大小和实施效果角度与常规偶次谐波抑制方法进行了比较,说明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偶次谐波 谐波抑制 电压源型换流器 开关序列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电压源逆变器降低共模电压的脉宽调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姜卫东 汪正玲 +1 位作者 赵勇 王非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2,共7页
多电平逆变器因为存在的开关状态多,因此其调制方法也较为复杂。通过选择适当的开关状态,部分共模电压降低调制方法(PCMVPWM)能将共模电压降低到直流侧电源的1/3,而完全共模电压消除调制方法(FCMVPWM)能够完全消除共模电压。本文主要揭... 多电平逆变器因为存在的开关状态多,因此其调制方法也较为复杂。通过选择适当的开关状态,部分共模电压降低调制方法(PCMVPWM)能将共模电压降低到直流侧电源的1/3,而完全共模电压消除调制方法(FCMVPWM)能够完全消除共模电压。本文主要揭示了这两种调制方法与基于载波的脉宽调制的关系并进行仿真比较。最后,在实验室建立的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原型机上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调制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 逆变器 共模电压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三电平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调制策略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星河 任鑫 +2 位作者 闫炳耀 马亚光 许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9-57,共9页
与传统AC-DC-AC功率变换器相比,矩阵变换器作为一个通用的功率变换装置,能够轻易实现N个相位到M个相位的变换。矩阵变换器可以产生理想的输入输出波形、没有中间储能环节、能量双向流动、快速的动态响应等优点。三电平矩阵变换器能够提... 与传统AC-DC-AC功率变换器相比,矩阵变换器作为一个通用的功率变换装置,能够轻易实现N个相位到M个相位的变换。矩阵变换器可以产生理想的输入输出波形、没有中间储能环节、能量双向流动、快速的动态响应等优点。三电平矩阵变换器能够提高电压传输效率、实现多电平电压波形输出、突破电压传输比0.866的限制。针对三电平矩阵变换器调制过程中存在的共模电压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容钳位三电平矩阵变换器的改进空间矢量调制算法,根据不同的调制系数选择不同的调制策略,能够将三电平矩阵变换器的共模电压减小到最小。通过实验和仿真平台验证该简化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矩阵变换器 共模电压抑制 空间矢量调制 调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共模电压抑制与中性点电压平衡的T型三电平逆变器DPWM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少茜 张希 朱翀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为提升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与效率,提出1种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RCVDPWM(reduced-common-mode-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ion)策略,同时能够降低开关损耗。根据T型三电平拓扑开关序列对共模电压作用机理,总结出5种实现... 为提升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与效率,提出1种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RCVDPWM(reduced-common-mode-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ion)策略,同时能够降低开关损耗。根据T型三电平拓扑开关序列对共模电压作用机理,总结出5种实现共模电压抑制的非连续脉宽调制DPWM(discontinuous pulse width modulation)钳位方式。分析表明,在任意调制度和相角下,至少存在1种实现共模电压抑制的钳位方式。对于部分相角区间存在的多种钳位方式,优先选取电流绝对值最大相的开关管进行钳位,以降低开关损耗。同时,所提RCVDPWM策略可保证中性点电压直流分量为0,具有中性点自平衡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RCVDPWM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脉宽调制 开关损耗 共模电压 中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共模电流直接闭环抑制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晓军 何晋伟 +2 位作者 乔学博 韩俊飞 王成山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3,177,共13页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具有可主动调节配电网潮流、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等优势受到了高度关注。但多端变流器脉宽调制及动态耦合效应会产生复杂共模环流,影响系统安全稳定。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 非隔离型低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具有可主动调节配电网潮流、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高功率密度等优势受到了高度关注。但多端变流器脉宽调制及动态耦合效应会产生复杂共模环流,影响系统安全稳定。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关周期平均共模电压直接调制的共模环流指定谐波闭环抑制策略。首先,建立非隔离型柔性潮流转供装置的精准共模电路模型,分析阻抗和主导次共模环流特性,揭示了开关周期平均共模电压和共模环流的关联性;其次,通过双侧变流器零矢量协调分配实现了等效平均共模电压的精准调节,在不影响差模电流动态调节的基础上实现了指定次共模环流的闭环抑制调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共模电压 共模电流抑制 共模回路 三次谐波 零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模电压抑制的六相电机空间矢量调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锋 叶思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解决双Y移30°六相电机与逆变器组构成的系统中存在共模电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六相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以有效降低共模电压的幅值和变化频率.利用三相解耦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算法将六相电压源逆变器的电压矢量... 为了解决双Y移30°六相电机与逆变器组构成的系统中存在共模电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六相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以有效降低共模电压的幅值和变化频率.利用三相解耦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算法将六相电压源逆变器的电压矢量分解到两个三相电压源逆变器中,得到和六相矢量空间解耦(vector space decomposition,VSD)方法近似的控制效果,再利用无零矢量PWM调制方法分别进行合成.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保证了较好的电流、转矩和转速性能情况下,共模电压峰值为直流母线电压的1/6,共模电压的变化频率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电机 逆变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共模电压 三相解耦 矢量空间解耦 无零矢量PWM 直流母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型预测控制PMSM系统共模电压抑制策略
14
作者 郭玉敬 张峻槐 +1 位作者 王帅 金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PWM共模电压干扰直接威胁逆变器驱动的电机系统安全和稳定性,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提出了一种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可分别采用电流扇区判定及开关函数直接控制两种方法,对死区开关管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电流续流路径,抑制共模... PWM共模电压干扰直接威胁逆变器驱动的电机系统安全和稳定性,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提出了一种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可分别采用电流扇区判定及开关函数直接控制两种方法,对死区开关管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电流续流路径,抑制共模电压幅值。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抑制策略下的共模电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测量。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基于两种控制方法的抑制策略均可有效抑制系统共模电压,并减小单位时间内的开关次数及电流谐波含量,其中采用开关函数直接控制法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在不同转速下均能实现将CMV幅值抑制在U dc/6,且开关次数与传统方法相比下降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逆变器 PWM 共模电压抑制 模型预测控制 死区开关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定谐波消除PWM的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方法 被引量:27
15
作者 胡存刚 胡军 +2 位作者 陈权 王群京 郑常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93-102,共10页
带电机负载的逆变系统中,降低逆变器输出共模电压的幅值对预防定子绕组绝缘击穿、延长轴承寿命和减小电磁干扰等具有重要意义。以三相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型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相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SHEPWM)输出开关状态产生的... 带电机负载的逆变系统中,降低逆变器输出共模电压的幅值对预防定子绕组绝缘击穿、延长轴承寿命和减小电磁干扰等具有重要意义。以三相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型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相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SHEPWM)输出开关状态产生的共模电压幅值及其对中点电压的影响,研究了SHEPWM方法的中点电压自平衡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HEPWM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不影响消除线电压特定谐波及保持中点电压自平衡特性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幅值。最后搭建了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型逆变器仿真和实验平台,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中点钳位 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 中点电压 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变频器输出共模电压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4
16
作者 姜艳姝 刘宇 +1 位作者 徐殿国 赵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7-53,共7页
PWM 逆变器在应用中产生的共模电压将影响系统的可靠运行。文中研究了电压源型PWM 变频器产生的共模电压及其负面效应产生机理,揭示了共模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其抑制方法,并得出共模电压是变频器输出负面效应产生的主要根源的结论,为滤波... PWM 逆变器在应用中产生的共模电压将影响系统的可靠运行。文中研究了电压源型PWM 变频器产生的共模电压及其负面效应产生机理,揭示了共模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其抑制方法,并得出共模电压是变频器输出负面效应产生的主要根源的结论,为滤波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共模电压是由一系列高频谐波组成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逆变器输出前馈有源滤波器结构,可有效地消除了变频器输出共模电压的负面效应,实验验证了这种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变频器 共模电压 输出 抑制技术 PWM逆变器 负面效应 有源滤波器 可靠运行 影响系统 产生机理 电压源型 抑制方法 高频谐波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和空间矢量调制之间联系的多电平VSI降低和消除共模电压的PWM策略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佘阳阳 杨柏旺 +2 位作者 吴志清 李王敏 姜卫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1-178,共8页
提出一种多电平逆变器降低和消除共模电压的调制方法。选择适当的开关状态,部分共模电压消除调制方法(PCMVPWM)能将共模电压降低到直流侧母线单电源电压的三分之一,完全共模电压消除调制方法(FCMVPWM)能完全消除共模电压。分析了这两种... 提出一种多电平逆变器降低和消除共模电压的调制方法。选择适当的开关状态,部分共模电压消除调制方法(PCMVPWM)能将共模电压降低到直流侧母线单电源电压的三分之一,完全共模电压消除调制方法(FCMVPWM)能完全消除共模电压。分析了这两种调制方法与基于载波的脉宽调制方法的关系。在NPC三电平逆变器的原型机上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制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模电压。最后将算法拓展到任意电平逆变器的调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 电压源逆变器 共模电压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平SPWM变频器中共模电压抑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姜艳姝 徐殿国 +1 位作者 赵洪 刘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2,共5页
鉴于两电平变频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只能依靠外接滤波器进行消除,研究了三电平PWM变频器中共模电压的抑制技术。利用三电平变频器的有效开关状态,分析了三电平变频器中产生共模电压的原因,得出奇数电平变频器可以通过软件的方法来抑制共模... 鉴于两电平变频器输出的共模电压只能依靠外接滤波器进行消除,研究了三电平PWM变频器中共模电压的抑制技术。利用三电平变频器的有效开关状态,分析了三电平变频器中产生共模电压的原因,得出奇数电平变频器可以通过软件的方法来抑制共模电压的结论。针对常用的变频器控制策略—SPWM ,提出了降低和消除共模电压的改进策略,并用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文中还给出了不同的调制策略对电动机性能影响的比较,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压 SPWM变频器 多电平 抑制技术 三电平 滤波器 调制 开关状态 电动机 性能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斩波器的新型谐波抑制脉宽调制技术(英文) 被引量:19
19
作者 俞红祥 纪延超 林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交流斩波器的新型谐波抑制脉宽调制技术。它通过开环方式,对交流斩波器的输出占空比进行实时调节。和已有的恒定占空比控制相比,实现了对交流输入电压中低次谐波的完全消除,并且不要求计算相应的谐波分量,这简化了控制...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交流斩波器的新型谐波抑制脉宽调制技术。它通过开环方式,对交流斩波器的输出占空比进行实时调节。和已有的恒定占空比控制相比,实现了对交流输入电压中低次谐波的完全消除,并且不要求计算相应的谐波分量,这简化了控制策略,同时显著降低了系统对控制器带宽的要求。文中分析和推导了调制函数的解析式,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其在电压谐波消除中的优越性能。2kVA 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调制技术对交流系统侧谐波电压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波器 谐波抑制 脉宽调制技术 电压谐波 次谐波 谐波分量 谐波电压 占空比 带宽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逆变器的无零矢量共模电压抑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章勇高 邝光健 龙立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研究了三相逆变器的RSPWM、AZSPWM1、AZSPWM3和NSPWM无零矢量共模电压抑制技术。首先,分析了不同调制策略的调制因数和参考电压矢量的工作区间,说明了RSPWM的工作区间较小,适用于低调制比工作场合。再次,利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方法,研究了... 研究了三相逆变器的RSPWM、AZSPWM1、AZSPWM3和NSPWM无零矢量共模电压抑制技术。首先,分析了不同调制策略的调制因数和参考电压矢量的工作区间,说明了RSPWM的工作区间较小,适用于低调制比工作场合。再次,利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方法,研究了无零矢量调制策略的直流电压利用率和输出谐波特性,并与传统SVM调制策略比较。结果表明,AZSPWM1、AZSPWM3和NSPWM调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三相逆变器共模电压,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直流电压利用率。但相对SVM调制策略,三相逆变器的输出谐波含量有所增大。研究结果为三相逆变器的无零矢量共模电压抑制技术的选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器 无零矢量脉宽调制 共模电压 直流电压利用率 谐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