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个案出发看“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杜世洪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留学回国基金
项目编号20042342
+1 种基金
宁波大学学科基金
项目编号2004501
-
文摘
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倾向和理性主义倾向妨碍了对“不可译现象”的探讨。这两种倾向导致的共同问题不仅在于可译与不可译的划界不一,而且还在于否定了“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要对这两类问题进行消解,可以采用语言哲学的分析手法。本文以卡明斯一首诗的翻译为个案,从分析个案入手,利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关于“语言是基于话语参与者共晓性的联合”的观点,来讨论“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从而得出结论:任何“不可译现象”都具有可译潜势。
-
关键词
不可译现象
划界
个案
共晓性
可译潜势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浅析话语理解的合作原则与话语连贯的脉络结构
- 2
-
-
作者
张宇
-
机构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
出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在话语互动中,理解的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守则以及话语互动的连贯机制。从理解的合作原则的总原则看,话语双方至少要在一个凸显的脉络层面上追求话语的最大共晓性。话语理解并不以语言形式关系的理解为终极目标,而是话语双方在语脉、意脉、情脉、理脉上达成生活形式的理解。本文还按照首要脉络凸显的种类不同,分析了两种脉贯实例:纯脉连贯和杂脉连贯。
-
关键词
连贯
话语互动
脉络理解的合作原则
连贯因子
共晓性
-
Keywords
coherence
verbal interaction
coherence line
coherence point
common intelligibility
-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