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个案出发看“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 被引量:20
1
作者 杜世洪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倾向和理性主义倾向妨碍了对“不可译现象”的探讨。这两种倾向导致的共同问题不仅在于可译与不可译的划界不一,而且还在于否定了“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要对这两类问题进行消解,可以采用语言哲学的分析手法。... 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倾向和理性主义倾向妨碍了对“不可译现象”的探讨。这两种倾向导致的共同问题不仅在于可译与不可译的划界不一,而且还在于否定了“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要对这两类问题进行消解,可以采用语言哲学的分析手法。本文以卡明斯一首诗的翻译为个案,从分析个案入手,利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关于“语言是基于话语参与者共晓性的联合”的观点,来讨论“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从而得出结论:任何“不可译现象”都具有可译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译现象 划界 个案 共晓性 可译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话语理解的合作原则与话语连贯的脉络结构
2
作者 张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本文分析了在话语互动中,理解的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守则以及话语互动的连贯机制。从理解的合作原则的总原则看,话语双方至少要在一个凸显的脉络层面上追求话语的最大共晓性。话语理解并不以语言形式关系的理解为终极目标,而是话语双方在... 本文分析了在话语互动中,理解的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守则以及话语互动的连贯机制。从理解的合作原则的总原则看,话语双方至少要在一个凸显的脉络层面上追求话语的最大共晓性。话语理解并不以语言形式关系的理解为终极目标,而是话语双方在语脉、意脉、情脉、理脉上达成生活形式的理解。本文还按照首要脉络凸显的种类不同,分析了两种脉贯实例:纯脉连贯和杂脉连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贯 话语互动 脉络理解的合作原则 连贯因子 共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