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P-SV转换波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潘树林 高磊 +1 位作者 周熙襄 钟本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43-146,14,共4页
P-SV转换波静校正一直是转换波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多种,当地下构造平缓时,共接收点叠加道集相干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当地下构造倾斜或者较为复杂,该方法就失去了成立的前提,不能计算出正确的静校量。通过... P-SV转换波静校正一直是转换波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多种,当地下构造平缓时,共接收点叠加道集相干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当地下构造倾斜或者较为复杂,该方法就失去了成立的前提,不能计算出正确的静校量。通过理论上的推导和试验,发现通过改进其计算公式,可以使该方法应用到复杂地下构造地情况下。为此对这种改进的共接收点叠加道相干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算法可以分3步进行:①估算静校正量;②在共接收点叠加剖面上选择一个最优相干时窗进行相干运算,求取静校正量;③根据纵波对应层位的地下构造对相干结果进行校正。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可以解决地下反射层构造复杂时转换波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共接收点叠加道 静校正 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的静校正 被引量:22
2
作者 郭桂红 王德利 +2 位作者 何樵登 傅旦丹 韩庆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2-544,554,共4页
横向不均匀风化层和甚低速剪切波使得P-SV转换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这种大的静校正量不可能通过常规的P波折射静校正得到消除。采用模型相关和曲线圆滑消除接收点静校正量。其步骤为:(1)利用优化共接收点叠加道确定总的接收点... 横向不均匀风化层和甚低速剪切波使得P-SV转换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这种大的静校正量不可能通过常规的P波折射静校正得到消除。采用模型相关和曲线圆滑消除接收点静校正量。其步骤为:(1)利用优化共接收点叠加道确定总的接收点静校正量;(2)利用圆滑的方法得到对构造起伏的估计;(3)总的接收点静校正量减去构造起伏便得到了接收点的静校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静校正 共接收点叠加道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V转换波多域迭代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树林 高磊 陈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5-167,共3页
P—SV转换波共接收点叠加道集相关算法在构造较复杂时不能正确计算静校量,专家学者根据纵波共接收点叠加道集构造对转换波静校正量进行了改正,但不能准确对比纵、横波叠加剖面。转换波多域迭代的方法可以不使用纵波资料解决构造量,... P—SV转换波共接收点叠加道集相关算法在构造较复杂时不能正确计算静校量,专家学者根据纵波共接收点叠加道集构造对转换波静校正量进行了改正,但不能准确对比纵、横波叠加剖面。转换波多域迭代的方法可以不使用纵波资料解决构造量,具体做法是:①采用共接收点叠加道集相关算法计算检波点静校正量;②生成共炮点叠加剖面,并在叠加剖面上选择与共检波点叠加道集对应的层位;③利用共炮点叠加剖面上的层位对共接收点道集相关求取的静校正量进行构造改正;④重复②、③步骤到共炮点叠加能量不增加时为止。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际资料处理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共接收点叠加道 炮点叠加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