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振转换器的动力反共振隔振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储炜 赵耀 +1 位作者 张赣波 袁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230,共9页
共振转换器是一种有效的动力反共振隔振装置。文章建立了共振转换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共振转换器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表达式,以此作为理论预测依据分析了其动力反共振隔振特性,并且讨论了相关参数影响,最后介绍了共振转换器在船舶轴系... 共振转换器是一种有效的动力反共振隔振装置。文章建立了共振转换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共振转换器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表达式,以此作为理论预测依据分析了其动力反共振隔振特性,并且讨论了相关参数影响,最后介绍了共振转换器在船舶轴系纵向减振方面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共振转换器具有液压放大效应和反共振机制,在反共振条件下力传递率可以降低至极低水平,选择低粘度和低密度的流体介质可以提高隔振效果。轴系试验台测试结果显示,共振转换器在隔离宽带振动的同时,还可有效地消减轴系纵向振动的低频共振峰,具有很大的实船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转换器 动力反共振隔振 力传递率 轴系纵向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推进轴系纵向振动共振转换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泽超 何琳 +2 位作者 徐伟 李正民 赵兴乾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在推力轴承上集成共振转换器(RC)可以改变轴系纵向振动的传递路径,衰减传递到基座的响应使轴系的固有频率避开螺旋桨叶频及其倍叶频激励力,从而实现减振、调频的目的。[方方法]为此,建立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的力学模型,基于传递矩阵... [目的]在推力轴承上集成共振转换器(RC)可以改变轴系纵向振动的传递路径,衰减传递到基座的响应使轴系的固有频率避开螺旋桨叶频及其倍叶频激励力,从而实现减振、调频的目的。[方方法]为此,建立推进轴系纵向振动的力学模型,基于传递矩阵法计算桨轴系统的振动响应,以力传递率为指标,分析RC的主要参数对推进轴系隔振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最大值最小化方法和曲线面积最小的参数修正方法,对RC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加装RC后,轴系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采用曲线面积最小修正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使RC的减振调频效果更佳。[结论]通过对RC结构参数的合理设计能使减振系统获得优良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转换器 推进轴系 传递矩阵法 纵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振转换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动力学建模及减振降噪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康宇 路宽 +2 位作者 程晖 傅超 郭栋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74-2287,共14页
文章以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振动噪声抑制及其隐秘性提高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含有轴承非线性的AUV振动−声学模型,并通过寻找共振转换器(RC)最佳设计参数使壳体产生的振动声辐射功率级最小,达到反共振的目的.首先通过Lagrange法建立了... 文章以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振动噪声抑制及其隐秘性提高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含有轴承非线性的AUV振动−声学模型,并通过寻找共振转换器(RC)最佳设计参数使壳体产生的振动声辐射功率级最小,达到反共振的目的.首先通过Lagrange法建立了含有浆−轴−壳的双梁系统有限元模型,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加入轴承非线性因素,然后根据声传播原理推出了声偶极子辐射场模型;然后,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了系统振动响应,通过时域响应、频谱、分岔和幅频响应图等后处理信号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最后,以壳体声功率级作为代价函数并根据响应分析结果,对RC进行参数设计.通过对比非线性轴承和线性弹簧两种支撑,发现AUV在非线性轴承支撑下壳体振动辐射声功率级主体趋势是沿着线性结果分布的,同时均高于线性弹簧支撑下的系统噪声,并且在对应共振区域达到峰值;同时结果显示RC装置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统共振响应幅值及振动辐射声功率级,尤其在共振频率设计点处减振降噪效果最为显著,在共振频率设计点处频率没有发生偏移,但在其他个别区间内,除了最大共振幅值降低明显之外,共振频率产生一定的偏移.文章的理论模型揭示了AUV动力学响应特征及参数影响规律,其研究结果可为AUV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改进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水下航行器 转子动力学 非线性减隔振 双梁模型 共振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理论的共振转换器减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良伟 赵耀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37,共7页
[目的]共振转换器(RC)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振装置,在船舶轴系纵向振动控制领域备受关注。鉴于共振转换器内部结构参数与其减振效果密切相关,[方法]面向工程化设计,首先,运用波动理论推导声压在共振转换器内传播的解析式,并构建内部结构参... [目的]共振转换器(RC)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振装置,在船舶轴系纵向振动控制领域备受关注。鉴于共振转换器内部结构参数与其减振效果密切相关,[方法]面向工程化设计,首先,运用波动理论推导声压在共振转换器内传播的解析式,并构建内部结构参数与其振动机理的物理关系;然后,分析共振转换器外接管系和外接腔体的设计参数对系统插入损失、宽频带内声压级的影响规律及灵敏度。[结果]结果表明,共振转换器在其固有频率处可较好地实现对主系统共振峰的控制。[结论]对于原系统特征线谱消振的需求,需关注外接管系尺寸的选择;而对于频带内声压级总体控制,则需关注外接腔体尺寸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转换器 推进轴系 纵向振动 减振效果 波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模型在共振转换器线谱消减上的应用
5
作者 郭正鑫 周瑞平 +1 位作者 胡云飞 栾天康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4期155-161,204,共8页
针对目前消减舰船轴系纵向振动线谱的共振转换器设计理论计算繁琐、实验耗时长的问题,采用Hypermesh软件对轴系及其共振转换器进行有限元建模,提出通过共振转换器的C-M-C(CBUSH-MASS-CBUSH)模型来模拟其质量、刚度和阻尼的并联结构的建... 针对目前消减舰船轴系纵向振动线谱的共振转换器设计理论计算繁琐、实验耗时长的问题,采用Hypermesh软件对轴系及其共振转换器进行有限元建模,提出通过共振转换器的C-M-C(CBUSH-MASS-CBUSH)模型来模拟其质量、刚度和阻尼的并联结构的建模方法。探讨了改变共振转换器的质量比u和阻尼值c对轴系纵向振动减振的效果,定性分析C-M-C模型在不同质量比和阻尼值下的适用性,得到了随质量比和随阻尼值变化的加速度频率响应曲线。结果表明,C-M-C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共振转换器的特性,且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C-M-C模型的使用,能为纵向振动调频减振提供一种有效的仿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纵向振动 共振转换器 C-M-C模型 有限元分析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艇体弹性耦合边界条件下轴系纵振反共振隔振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游晶越 赵耀 +1 位作者 张赣波 储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142,共6页
[目的]针对共振转换器(RC),研究其在轴系刚性边界条件下的结构参数设计以及在艇体弹性耦合边界条件下的应用问题,分析边界条件变化对共振转换器参数设计及其减振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考虑轴系转子特征的情况下,建立含有共振转换器的轴系... [目的]针对共振转换器(RC),研究其在轴系刚性边界条件下的结构参数设计以及在艇体弹性耦合边界条件下的应用问题,分析边界条件变化对共振转换器参数设计及其减振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考虑轴系转子特征的情况下,建立含有共振转换器的轴系-艇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传递矩阵法,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力传递特性;按照轴系刚性边界条件下的纵向振动特性进行共振转换器结构参数设计,并将其应用到艇体上。[结果]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参数设计和应用方案的可行性;共振转换器的反共振隔振机制对系统的影响可分为刚度区、反共振区和质量区;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出了共振转换器的结构参数具有可调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共振转换器从轴系试验台架性能测试走向实船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转换器 弹性边界 共振隔振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的技术动向 被引量:3
7
作者 江晋宽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9年第1期1-4,7,共5页
回顾了开关电源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开关电源的最新技术及其特点。分析了今后发展动向及各种电路方式的技术课题。
关键词 开关电源 高次谐波 共振转换器 同期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