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甲基蓝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亚氯酸根
1
作者 黄年花 黄思林 +2 位作者 陆红叶 马璐 凌绍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8-202,共5页
在CH3COONa-HCl缓冲溶液中,ClO_(2)-氧化过量的I-生成I3-,I3-与带正电荷的亚甲基蓝在静电引力作用下形成缔合物微粒,使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强,据此建立测定水中痕量NaClO_(2)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以提高共振散射强度为目标对该方法... 在CH3COONa-HCl缓冲溶液中,ClO_(2)-氧化过量的I-生成I3-,I3-与带正电荷的亚甲基蓝在静电引力作用下形成缔合物微粒,使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强,据此建立测定水中痕量NaClO_(2)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以提高共振散射强度为目标对该方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测定时CH3COONa-HCl缓冲溶液、KI溶液、亚甲基蓝溶液的最佳用量及最佳的反应时间和测定波长。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共振散射强度在ClO_(2)-质量浓度0.0182~0.3640 mg/L范围内随其增大而增强,二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48 mg/L。该方法用于测定地下水中ClO_(2)-的含量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9%,回收率为96%~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氯酸根 亚甲基蓝 共振散射光谱法 缔合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散射光强度与金粒子粒径的关系 被引量:50
2
作者 蒋治良 李芳 +1 位作者 李廷盛 梁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88-1490,共3页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金粒子 ,并研究了金粒子的共振散射光谱 .结果表明 ,金粒子在粒径 1 0~ 95nm范围内呈红色 ,最大吸收波长在 51 7 8~ 553 3nm范围内 .随着金粒子粒径增大 ,吸收峰红移 .粒径为 1 0~ 95nm金粒子的...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金粒子 ,并研究了金粒子的共振散射光谱 .结果表明 ,金粒子在粒径 1 0~ 95nm范围内呈红色 ,最大吸收波长在 51 7 8~ 553 3nm范围内 .随着金粒子粒径增大 ,吸收峰红移 .粒径为 1 0~ 95nm金粒子的最强共振散射峰位于 580nm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粒子 粒径 共振散射光 共振散射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蒋治良 刘绍璞 刘庆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液相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当碳浓度小于 36 0 mg/ L 时 ,它在 4 0 0、4 70、5 1 0和94 0 nm产生 4个共振散射峰 ;浓度大于 90 0 mg/ L时无共振散射 .碳微粒浓度在 0 .4 5~ 4 5 mg/ 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 I470 n m成... 液相碳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当碳浓度小于 36 0 mg/ L 时 ,它在 4 0 0、4 70、5 1 0和94 0 nm产生 4个共振散射峰 ;浓度大于 90 0 mg/ L时无共振散射 .碳微粒浓度在 0 .4 5~ 4 5 mg/ 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 I470 n m成良好线性关系 .研究了光源和扫描速度对液相碳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光源的发射强度分布不一是产生共振散射光谱峰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吸收和黑白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微粒 共振散射光 纳米材料 共振散射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胶的光化学制备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钟福新 蒋治良 +2 位作者 李芳 李廷盛 梁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24-726,共3页
采用紫外光化学法制备了银胶 ,它的最强共振散射峰在 470nm处 ,最大吸收峰为 412 2nm。在共振散射波长 470nm处 ,银浓度在 0 45 6~ 9 12 μg·mL-1范围内与所得银胶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首次采用光化学法合成了稳定... 采用紫外光化学法制备了银胶 ,它的最强共振散射峰在 470nm处 ,最大吸收峰为 412 2nm。在共振散射波长 470nm处 ,银浓度在 0 45 6~ 9 12 μg·mL-1范围内与所得银胶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首次采用光化学法合成了稳定的蓝色银胶 ,其最强共振散射峰位于 470nm ,在 397 4和 6 2 3 4nm处有两个较强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银胶 纳米银胶 光化学制备 共振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_2O_4纳米粒子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蒋治良 刘绍璞 +2 位作者 赵保刚 陈飒 李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5-618,共4页
液相纳米粒子CoFe2 O4在 4 0 0 ,4 70 ,510 ,80 0和 94 0nm产生五个共振散射峰。它是一种非线性光散射介质。当激发波长为 330nm时 ,CoFe2 O4纳米粒子分别在于 330 ,6 6 0和 990nm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一个 1/2分频散射峰和一个 1/3分... 液相纳米粒子CoFe2 O4在 4 0 0 ,4 70 ,510 ,80 0和 94 0nm产生五个共振散射峰。它是一种非线性光散射介质。当激发波长为 330nm时 ,CoFe2 O4纳米粒子分别在于 330 ,6 6 0和 990nm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一个 1/2分频散射峰和一个 1/3分频散射峰 ;当激发波长为 80 0nm时 ,在 80 0nm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 ,而在4 0 0nm产生一个较该共振散射峰更强的 2倍频散射峰。分频散射和倍频散射与共振散射有相似的散射行为。根据建立的灰白粒子体系共振散射光谱原理定性解析了Co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2O4 纳米粒子 灰白粒子 非线性共振散射 共振散射光 铁酸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gCl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凌绍明 蒋治良 +1 位作者 闭献树 义祥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9-821,共3页
以AgCl纳米粒子作晶种 ,在柠檬酸三钠存在条件下 ,AgCl纳米粒子表面结合的银离子被光化学还原而获得Ag/AgCl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g/AgCl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 ,在 310和 5 90nm处产生二个共振散射峰 ,在 40 0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
关键词 Ag/AgCl纳米粒子 光化学合成法 共振散射光 纳米材料 银/氯化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杂多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梁爱惠 邹节明 +2 位作者 蒋治良 王力生 覃爱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8-771,共4页
磷钼杂多酸与蛋白质反应形成粒径为 80 nm的复合纳米微粒 ,在 47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该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散射光信号增强的根本原因。在选定条件下 ,建立了一个线性范围为 6.0×10 -8~ 5 .0× 10 -5g/ m L 及... 磷钼杂多酸与蛋白质反应形成粒径为 80 nm的复合纳米微粒 ,在 470 nm处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该纳米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散射光信号增强的根本原因。在选定条件下 ,建立了一个线性范围为 6.0×10 -8~ 5 .0× 10 -5g/ m L 及检出限为 2 .0× 10 -8~ 1.0× 10 -7g/ m L 的测定人血清白蛋白和酪蛋白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度好、测定范围宽等特点 ,已用于合成样品和人血清样品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相互作用 磷钼杂多酸 人血清白蛋白 酪蛋白 共振散射光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银的光化学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蒋治良 杨明媚 莫琪 《贵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 0 0 4mol/LH2 SO4- 0 3%Triton -X介质中 ,Ag(Ⅰ )被紫外光光还原形成银溶胶 ,于 450nm处产生一灵敏的共振散射峰 ,Ag浓度在 0 1~ 4μg/ml与共振散射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 0 0 5μg/mlAg。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 在 0 0 4mol/LH2 SO4- 0 3%Triton -X介质中 ,Ag(Ⅰ )被紫外光光还原形成银溶胶 ,于 450nm处产生一灵敏的共振散射峰 ,Ag浓度在 0 1~ 4μg/ml与共振散射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 0 0 5μg/mlAg。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用于废水中银的测定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光化学反应 共振散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天青S-铝(Ⅲ)-聚乙二醇4000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治良 潘宏程 袁伟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在pH5 0的NaAc HAc缓冲溶液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 40 0 0存在下 ,铬天青S与铝 (Ⅲ )形成络合物微粒体系 ,在 40 0nm和 5 30nm处出现两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 .共振散射光强度与Al(Ⅲ )的浓度在 0 0 84— 0 84μg·ml- 1 范围... 在pH5 0的NaAc HAc缓冲溶液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 40 0 0存在下 ,铬天青S与铝 (Ⅲ )形成络合物微粒体系 ,在 40 0nm和 5 30nm处出现两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 .共振散射光强度与Al(Ⅲ )的浓度在 0 0 84— 0 84μg·ml- 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 .建立了一个共振散射光谱测定水中Al的方法 ,其结果与分光光度法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4000 微粒体 HA 适宜 共振散射光 影响 分光光度法 铬天青S 缓冲溶液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分子对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蒋治良 江洪流 +3 位作者 刘凤志 邹节明 尹文清 王力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4,共4页
在聚丙烯酰胺存在下液相硫纳米微粒在 470nm处产生 1个强共振散射峰 ;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吸收峰且吸收值较小。硫微粒质量浓度在 0 0 5~ 1 0mg/L范围内与I4 70nm间有良好线性关系。研究了乙醇、丙酮 ,以及溴酚蓝、溴甲基紫、结晶紫、亮... 在聚丙烯酰胺存在下液相硫纳米微粒在 470nm处产生 1个强共振散射峰 ;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吸收峰且吸收值较小。硫微粒质量浓度在 0 0 5~ 1 0mg/L范围内与I4 70nm间有良好线性关系。研究了乙醇、丙酮 ,以及溴酚蓝、溴甲基紫、结晶紫、亮绿等有机染料对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的影响。结果发现 ,染料分子吸收是产生共振散射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染料分子非辐射吸收值的增大 ,硫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光强度降低。实验证明 ,溴酚蓝浓度在 0~ 1 0× 10 -5mol/L范围内 ,在溴酚蓝最大吸收波长 5 90nm处的ΔI590nm与溴酚蓝浓度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分子 硫纳米微粒 共振散射光谱法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甲胎蛋白的免疫纳米金催化-氧化亚铜微粒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治良 张玉兰 +2 位作者 梁爱惠 韦丽丽 王素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9-1115,共7页
用粒径15 nm的纳米金标记单克隆羊抗人甲胎蛋白(GAFP),制备了甲胎蛋白(AFP)的免疫纳米金探针(AuGAFP).纳米金及AuGAFP均对葡萄糖还原铜(Ⅱ)生成Cu2O微粒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Cu2O微粒在62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将AFP-... 用粒径15 nm的纳米金标记单克隆羊抗人甲胎蛋白(GAFP),制备了甲胎蛋白(AFP)的免疫纳米金探针(AuGAFP).纳米金及AuGAFP均对葡萄糖还原铜(Ⅱ)生成Cu2O微粒这一慢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Cu2O微粒在62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将AFP-AuGAFP免疫反应与离心分离技术结合,建立了超痕量AFP的免疫纳米金催化-Cu2O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随着AFP浓度的增大,AFP-AuGAFP免疫复合物微粒增多,离心液中AuGAFP浓度降低,620 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I620 nm线性降低,其降低值ΔIRS与AFP质量浓度ρ(AFP)在0.10~16.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ΔIRS=4.27ρ(AFP)+1.28,检出限为0.05 ng/mL.本方法所用试剂易得,反应易控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定量分析人血清中的AFP,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纳米催化 免疫纳米金 氧化亚铜微粒 共振散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检测痕量汞离子的鱼精DNA修饰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凌绍明 李建福 +3 位作者 梁爱惠 温桂清 康彩艳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6-488,共3页
在pH 7.0 Tris-HCl缓冲溶液及0.017 mol.L-1NaCl介质中,鲱鱼精DNA与10 nm的金纳米粒子形成较稳定的结合物使得金纳米粒子不聚集,体系的散射信号较弱。当有Hg2+存在时,DNA与Hg2+形成更稳定的DNA-Hg2+结合物,金纳米粒子聚集导致572 nm处... 在pH 7.0 Tris-HCl缓冲溶液及0.017 mol.L-1NaCl介质中,鲱鱼精DNA与10 nm的金纳米粒子形成较稳定的结合物使得金纳米粒子不聚集,体系的散射信号较弱。当有Hg2+存在时,DNA与Hg2+形成更稳定的DNA-Hg2+结合物,金纳米粒子聚集导致572 nm处的共振散射峰增强。在3.87μg.mL-1金纳米粒子-11.7μg.mL-1DNA-pH 7.0~17 mmol.L-1NaCl条件下,Hg2+浓度c在3.3~3 333.3 nmol.L-1范围内与572 nm处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强值ΔI572 nm成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分别为ΔI572 nm=0.019c+5.0,0.999 1,2.5 nmol.L-1。该法用于水样分析,结果与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DNA修饰纳米金 汞离子 共振散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磷钼蓝-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7
13
作者 温桂清 梁爱惠 +1 位作者 吴宝玲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98,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纳米金在774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磷钼酸与酒石酸锑钾形成的三元杂多酸可被抗坏血酸还原形成锑磷钼蓝,导致774nm处共振散射峰的强度降低。抗坏血酸在0.10~16.0mg/L与共振光散射强度降低值△,呈良好的线... 在硫酸介质中,纳米金在774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磷钼酸与酒石酸锑钾形成的三元杂多酸可被抗坏血酸还原形成锑磷钼蓝,导致774nm处共振散射峰的强度降低。抗坏血酸在0.10~16.0mg/L与共振光散射强度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I=21.1c-2.O(C的单位为mg/L),相关系数为r-0.9981,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本法用于药品、注射液、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稳定等特点,相对标准偏差为1.78%~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锑磷钼蓝 纳米金 共振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共振散射光谱法快速测定水中痕量亚氯酸根 被引量:8
14
作者 凌绍明 欧阳辉祥 +1 位作者 陈盛余 谢宇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91,共3页
在盐酸介质条件下,I-被亚氯酸根氧化成I2,I2再与过量的I-形成阴离子I3-。体系中带正电荷的吖啶橙(AO)与I3-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形成缔合物微粒,导致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用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水中亚氯酸根的新方法。研... 在盐酸介质条件下,I-被亚氯酸根氧化成I2,I2再与过量的I-形成阴离子I3-。体系中带正电荷的吖啶橙(AO)与I3-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形成缔合物微粒,导致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用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水中亚氯酸根的新方法。研究了碘化钾和AO用量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亚氯酸根质量浓度在7.18×10^-4-0.114 mg/L范围内与ΔIRS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线性方程为ΔIRS=870.39ρ+9.273 9,相关系数(R2)为0.992 7,检出限(3σ)为1.8×10^-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氯酸根 吖啶橙 共振散射光谱法 缔合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体修饰纳米金-钌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Pb^(2+)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爱惠 张静 +3 位作者 温桂清 刘庆业 李廷盛 蒋治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66-2371,共6页
用铅离子的特异性核酸适体(Aptamer)修饰金-钌(AuRu)复合纳米微粒(Au与Ru的摩尔比为5:1)制备了铅离子的核酸适体纳米探针(AptAuRu).在pH=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及85mmol/LNaCl存在下,AptAuRu纳米探针不聚集.存在的Pb2+可与探针中... 用铅离子的特异性核酸适体(Aptamer)修饰金-钌(AuRu)复合纳米微粒(Au与Ru的摩尔比为5:1)制备了铅离子的核酸适体纳米探针(AptAuRu).在pH=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及85mmol/LNaCl存在下,AptAuRu纳米探针不聚集.存在的Pb2+可与探针中的Aptamer形成较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从而释放出AuRu复合纳米微粒并进一步聚集形成较大的微粒,导致592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增大.该反应液经0.15μm滤膜过滤后,获得未反应的AptAuRu滤液.滤液中的纳米微粒对氯酸钠-碘化钠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其产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缔合微粒,在472nm处有一较强的共振散射峰.随着Pb2+浓度的增大,滤液中金-钌纳米微粒浓度降低,其催化作用减弱,共振散射强度降低.Pb2+浓度在0.12~60pmol/L范围内与其共振散射强度降低值(ΔI472nm)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ΔI472nm=3.1c+7.3和0.9967,Pb2+检出限为0.08pmol/L.将本法用于废水中Pb2+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核酸适体 纳米金钌 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6G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六价铬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爱惠 蒋治良 +1 位作者 黄思玉 刘庆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在 0 .0 4mol/L H2 SO4 和 8.0× 10 - 4mol/L KI介质中 ,罗丹明 6G ( Rh G)在 5 80 nm处有 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 Cr( )存在时 ,Cr( )与过量的 I-反应生成 I- 3,I- 3与 Rh G形成缔合微粒 ,在 32 0、40 0、5 95 nm处产生 3个共振散... 在 0 .0 4mol/L H2 SO4 和 8.0× 10 - 4mol/L KI介质中 ,罗丹明 6G ( Rh G)在 5 80 nm处有 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 Cr( )存在时 ,Cr( )与过量的 I-反应生成 I- 3,I- 3与 Rh G形成缔合微粒 ,在 32 0、40 0、5 95 nm处产生 3个共振散射 ( RS)峰 ;而在 5 80nm处荧光峰猝灭。六价铬浓度在 1.0× 10 - 7~ 2 0× 10 - 7mol/L范围内与 40 0 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水中六价铬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 Rh G-I3) 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 RS增强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6G 共振散射光 猝灭 荧光 光谱研究 痕量 缔合 六价铬 Cr(Ⅵ)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丙酮(乙醇)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宏程 蒋治良 +2 位作者 袁伟恩 唐国顺 罗杨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60-663,共4页
采用双池法研究了 pH =7 4Tris HCl 丙酮 (或乙醇 ) HSA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丙酮对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产生猝灭效应 ,其根本原因是丙酮的分子吸收。乙醇使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增强 ,系由于乙醇破坏了HSA的高... 采用双池法研究了 pH =7 4Tris HCl 丙酮 (或乙醇 ) HSA体系的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实验表明 ,丙酮对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产生猝灭效应 ,其根本原因是丙酮的分子吸收。乙醇使HSA在 32 5nm处的荧光增强 ,系由于乙醇破坏了HSA的高级结构 ,Trp残基暴露于HSA的表面并形成氢键所致。在 pH =4 8NaAC HAC缓冲溶液中 ,丙酮体积分数大于 30 %或乙醇体积分数大于 4 0 %时 ,HSA分子因高级结构被破坏而互相聚集 ,导致 4 70nm处的共振散射急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乙醇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共振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体修饰金硒纳米合金共振散射光谱法检测痕量Hg^2+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治良 张轶 +4 位作者 覃惠敏 周莲平 梁爱惠 王鹏飞 欧阳辉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71-1374,共4页
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金硒(AuSe)纳米合金。用单链核酸适配体(aptamer)修饰AuSe纳米合金制备了汞离子的核酸适配体纳米探针(Apta-AuSe)。在pH 6.8 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及NaCl存在下,Apta-AuSe纳米探针亦不聚集;当Hg2+存在时,它... 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金硒(AuSe)纳米合金。用单链核酸适配体(aptamer)修饰AuSe纳米合金制备了汞离子的核酸适配体纳米探针(Apta-AuSe)。在pH 6.8 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及NaCl存在下,Apta-AuSe纳米探针亦不聚集;当Hg2+存在时,它可以稳定aptamer序列中的T-T错配,形成较稳定的双链T-Hg2+-T错配物,从而使释放出来的AuSe纳米合金聚集形成较大的微粒,导致590 nm处共振散射峰增强。Hg2+浓度在1.3~1 466 nmol.L-1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和检出限分别为ΔI590 nm=0.603c+2.0和0.74 nmol.L-1。该方法用于水样中Hg2+的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核酸适配体 金硒纳米合金 共振散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检测血清中钾离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庆业 范燕燕 +2 位作者 李廷盛 梁爱惠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115-3118,共4页
在pH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纳米金与适配体(aptamer)结合形成较稳定的aptamer-Au复合物,且不被NaCl聚集。在85℃水浴中,K+与aptamer作用后折叠形成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复合物且释放出纳米金。在高浓度盐作用下,纳米金聚集成较... 在pH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纳米金与适配体(aptamer)结合形成较稳定的aptamer-Au复合物,且不被NaCl聚集。在85℃水浴中,K+与aptamer作用后折叠形成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复合物且释放出纳米金。在高浓度盐作用下,纳米金聚集成较大粒径的纳米金颗粒,导致体系563nm处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大,其平均粒径为120nm。文章研究了K+ -随机单链DNA1(ssDNA1)-纳米金、K+ -ssD-NA2-纳米金和K+ -aptamer-纳米金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并用圆二色光谱技术证明了核酸适配体结构的变化。考察了pH、NaCl浓度、aptamer浓度、纳米金用量以及Cu2+、Mg2+、Pb2+、Ca2+、Al3+、Zn2+Fe3+等常见重金属离子等对测定K+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在选定条件下,K+浓度在0.67~3350μmol·L-1范围与共振散射峰值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分别为ΔI=0.167c-0.7,0.9932,0.3μmol·L-1 K+。该法用于血清样品分析,结果与离子选择电极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K+ 纳米金 共振散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白黑纳米微粒铁酸钴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治良 罗杨合 +1 位作者 刘凤志 刘绍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52-59,共8页
采用共沉淀-酸蚀法制备液相CoFe2O4纳米粒子.TEM和STM表明CoFe2O4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为12nm.当CoFe2O4纳米粒子浓度低于8.4×10-6mol/L时在400,470,510,800和940nm产生5个共振散射峰.以它作模型,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 采用共沉淀-酸蚀法制备液相CoFe2O4纳米粒子.TEM和STM表明CoFe2O4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为12nm.当CoFe2O4纳米粒子浓度低于8.4×10-6mol/L时在400,470,510,800和940nm产生5个共振散射峰.以它作模型,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提出了界面共振吸收概念和灰白黑纳米微粒共振散射原理,解释了CoFe2O4纳米粒子等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探讨了共振散射光谱分析体系的选择及提高方法选择性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钴纳米微粒 灰白黑纳米粒子 界面共振吸收 共振散射光 共沉淀-酸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