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红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15
1
作者 向海艳 陈小明 +2 位作者 李松青 夏殊 刘安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2-825,共4页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5 0~ 7 0范围内 ,有机染料中性红在DNA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在 335 0nm处的共振光谱散射增强程度...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5 0~ 7 0范围内 ,有机染料中性红在DNA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导致共振光散射增强。在 335 0nm处的共振光谱散射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其线性范围为 0~ 6 0 0ng·mL-1,检出限可达 12 8ng·mL-1。该方法简便、快速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将该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DNA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红 脱氧核糖核酸 DNA 测定 共振光散射法 混合样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纳克级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21
2
作者 肖锡林 王永生 +1 位作者 李贵荣 吕昌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研究了吩噻嗪类染料甲苯胺蓝 (T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pH 1 0~ 1 1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 35 0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 研究了吩噻嗪类染料甲苯胺蓝 (TB)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pH 1 0~ 1 1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甲苯胺蓝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 35 0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对于ct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90 0ng·mL-1 ,检出限为6 75ng·mL-1 ,RSD为 3 7% ;对于fs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90 0ng·mL-1 ,检出限为 2 99ng·mL-1 ,RSD为 5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胺蓝 共振光散射法 脱氧核糖核酸 含量测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酚红-蛋白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法定量测定蛋白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保生 张红医 +1 位作者 张红蕾 赵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研究了酸性染料氯酚红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在pH为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介质中,氯酚红与蛋白质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复合物。使最大波长约为340nm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得到加强。基于这一现象可以测定低至0.020mg·L^(-1)的血清白蛋... 研究了酸性染料氯酚红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在pH为4.0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介质中,氯酚红与蛋白质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复合物。使最大波长约为340nm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得到加强。基于这一现象可以测定低至0.020mg·L^(-1)的血清白蛋白,工作曲线在0~0.75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此方法的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用于人血清试样中总蛋白的测定,与常用的双缩脲法基本一致,且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红 共振光散射法 定量测定 蛋白质 人血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铀试剂Ⅰ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树伟 李娜 +1 位作者 赵凤林 李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19-622,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光散射探针染料———铀试剂Ⅰ (ArsenazoⅠ ) ,在pH 3 2 9的条件下 ,ArsenazoⅠ本身只有极弱的光散射 ,它与蛋白质的结合物有强烈的共振光散射作用。在λ =4 0 0nm处 ,光散射有最大强度 ,光散射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光散射探针染料———铀试剂Ⅰ (ArsenazoⅠ ) ,在pH 3 2 9的条件下 ,ArsenazoⅠ本身只有极弱的光散射 ,它与蛋白质的结合物有强烈的共振光散射作用。在λ =4 0 0nm处 ,光散射有最大强度 ,光散射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对HSA的检测限达到 6 0ng·mL-1 ,线性范围达到 0~ 18μg·mL-1 ,用于人体血清样品的分析并同考马斯亮蓝法比较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也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 (BSA)、γ球蛋白、鸡蛋白蛋白、溶菌酶、胃蛋白酶与染料ArsonazoⅠ之间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测定 蛋白质 铀试剂I 散射探针试剂 染料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的亮绿共振光散射法测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方光荣 李玲 +1 位作者 刘立明 宋功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7,共3页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的存在下 ,碱性染料亮绿(BG)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ctDNA)体系结合反应及其共振发光光谱 ;在 pH7.3~7.6范围内 ,亮绿在核酸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后 ,在470nm产生共振光散射 (RLS)增...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的存在下 ,碱性染料亮绿(BG)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 (ctDNA)体系结合反应及其共振发光光谱 ;在 pH7.3~7.6范围内 ,亮绿在核酸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后 ,在470nm产生共振光散射 (RLS)增强峰 ,其发光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测定 亮绿 共振光散射法 脱氧核糖核酸 长距组装 分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品红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 被引量:7
6
作者 向海艳 陈小明 周迪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51-1053,共3页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副品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定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0 5~ 1 5范围内 ,有机染料副品红于 35 5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被DNA强烈增强 ,且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 本文基于脱氧核糖核酸 (DNA)对有机染料副品红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 ,拟定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 =0 5~ 1 5范围内 ,有机染料副品红于 35 5nm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被DNA强烈增强 ,且增强程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0 10~ 15 μg·mL- 1 ,检出限可达 36ng·mL- 1 。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且线性范围较宽。将该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DNA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副品红 脱氧核糖核酸 共振光散射法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溴偶氮胂共振光散射法定量测定蛋白质 被引量:5
7
作者 贾润萍 陈晓峰 +3 位作者 董立军 李前锋 陈兴国 胡之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2,共5页
首次研究了三溴偶氮胂和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实验发现,在pH 3.5-4.7的范围内,蛋白质的加入导致三溴偶氮胂共振光散射增强,并在345和410 nm处产生两个增强峰,其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共... 首次研究了三溴偶氮胂和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实验发现,在pH 3.5-4.7的范围内,蛋白质的加入导致三溴偶氮胂共振光散射增强,并在345和410 nm处产生两个增强峰,其强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采用五水平正交设计对反应参数进行选择.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5-30.0μg/mL(BSA)和2.5-40.0μg/mL(HSA),对应的检测限分别为46.5和43.8 ng/mL.该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溴偶氮胂 共振光散射法 蛋白质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Ⅵ) 被引量:15
8
作者 贺冬秀 李贵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 ,铬 (Ⅵ ) -碘化钾 -吖啶橙(AO)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 ,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 ,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 ;确定了散射光强度与溶液中Cr(Ⅵ)浓度的关系 ,提出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Cr(Ⅵ)的新方法 ;该法在室温下进行 ,操...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 ,铬 (Ⅵ ) -碘化钾 -吖啶橙(AO)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 ,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 ,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 ;确定了散射光强度与溶液中Cr(Ⅵ)浓度的关系 ,提出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Cr(Ⅵ)的新方法 ;该法在室温下进行 ,操作方便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选择性 ;线性范围为0.008~0.48mg/LCr(Ⅵ) ,方法的检出限为3.8μg/LCr(Ⅵ) ;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样 铬(Ⅵ) 痕量分析 共振光散射法 吖啶橙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1
9
作者 袁晶 王小红 谢家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6,28,共4页
在B-R缓冲溶液中,基于罗丹明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F)产生强烈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的方法。试验发现对于SDS和SDBS,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518和373nm处。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检出限... 在B-R缓冲溶液中,基于罗丹明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F)产生强烈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的方法。试验发现对于SDS和SDBS,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518和373nm处。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分别为0.023mg·L^-1(SDS)和0.038mg·L^-1(SDBS),用于合成样和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4.0%~105.0%之间,并与亚甲蓝光度法相比,结果满意,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磺基铜酞菁共振光散射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华岑 高建华 +1 位作者 刘东胜 林芷荫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71-73,82,共4页
研究了四磺基铜酞菁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p H=1.0~ 3.0的范围内 ,人血清白蛋白的加入导致四磺基铜酞菁共振散射的增强 .在 4 0 7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强峰 ,其强度增加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 研究了四磺基铜酞菁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p H=1.0~ 3.0的范围内 ,人血清白蛋白的加入导致四磺基铜酞菁共振散射的增强 .在 4 0 7nm处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强峰 ,其强度增加值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用共振光散射光谱测定人血清白蛋白的方法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7mg/ L,检出限为 0 .0 5 0 mg/ L(n=6 ,RSD为 1.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四磺基铜酞菁 共振散射 人血清白蛋白 含量测量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品红共振光散射法测定DNA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金祥 陈小明 +1 位作者 蔡昌群 罗和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64-666,共3页
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对有机染料碱性品红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6.75~7.25的范围内,碱性品红在594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yDNA和ct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60 μg/mL和0~1... 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对有机染料碱性品红的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拟订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法.在pH=6.75~7.25的范围内,碱性品红在594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yDNA和ct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60 μg/mL和0~1.50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4,检出限可达26.5 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用于合成样品中DNA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品红 脱氧核糖核酸 共振光散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法(RLS)研究外源刺激对CdSe/ZnS量子点/TiO_2纳米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月生 杜纪富 +1 位作者 孙绍发 赵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0-1044,共5页
近似生理条件下,采用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TiO_2纳米复合物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纳米复合物浓度、pH、NaCl浓度、反应温度、检测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样顺序等外源刺激因素,结... 近似生理条件下,采用共振光散射法研究了CdSe/ZnS量子点/TiO_2纳米复合物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纳米复合物浓度、pH、NaCl浓度、反应温度、检测时间、共存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样顺序等外源刺激因素,结果表明:新形成的复合体系可能加强蛋白质的疏水腔,使在水溶液中形成的疏水界面趋于集中,从而导致其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强;体系受pH的影响变化非常灵敏;适当的NaCl浓度可以提高体系的I_(RLS)值灵敏度;共存离子改变了体系的离子强度,从而导致体系的△I_(RLS)值的改变;反应时间为5 min时,体系I_(RLS)值基本稳定;同一种表面活性剂对于不同的体系的I_(RLS)值的作用不完全一致,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与纳米复合物有很强的静电作用;对于与HSA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体系,加样顺序的不同对体系的I_(RLS)值的影响很明显;体系的I_(RLS)值随温度的改变呈不完全单调增加的趋势。这些信息为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外源刺激 CDSE ZnS量子点 TIO2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RLS) CDSE ZnS(quantum dots)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Y-SDS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巧艳 王金中 张远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于pH=5.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丁胺卡那霉素(AMK)与曙红Y形成复合物,据此建立了以曙红Y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AMK的分析方法。在λ=525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最大且光散射的...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于pH=5.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丁胺卡那霉素(AMK)与曙红Y形成复合物,据此建立了以曙红Y作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AMK的分析方法。在λ=525nm处,共振光散射强度(△IRLS)最大且光散射的强度与AMK的浓度在4~20μg·mL^-1内成正比。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4.0μg·mL^-1的AMK平行测定11次,检出限为0.0108μg·mL^-1,RSD为3.23%,用于市售药品的分析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丁胺卡那霉素 曙红Y 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Cr(Ⅲ)的共振光散射法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骏 金雅嫔 夏小庆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10,共2页
痕量Cr(Ⅲ)可以对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DN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产生强烈增强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增强的幅度与cr(Ⅲ)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Ⅲ)的RLS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O.5×10-6-5.O×10-6mo... 痕量Cr(Ⅲ)可以对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DN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产生强烈增强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增强的幅度与cr(Ⅲ)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Ⅲ)的RLS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O.5×10-6-5.O×10-6mol/L,检测限(3δ)为7.8×10-7mol/L,对1.O×lO-6mol/L的Cr(Ⅲ)标准溶液进行连续9次平等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用该法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分析测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共振光散射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CR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食用油中铁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咏梅 李人宇 施鹏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采用微波消解对食用油进行前处理,根据铁(Ⅱ)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对邻菲啰啉和灿烂黄所产生的共振光散射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食用油中铁含量的新方法。试验了酸度、邻菲啰啉用量、灿烂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 采用微波消解对食用油进行前处理,根据铁(Ⅱ)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对邻菲啰啉和灿烂黄所产生的共振光散射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食用油中铁含量的新方法。试验了酸度、邻菲啰啉用量、灿烂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还考察了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干扰情况。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360.9 nm,共振光散射增强量与铁(Ⅱ)质量浓度在0~0.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3,检出限为2.8 ng/mL。将该法用于食用油中微量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3%,回收率为97.3%~102.5%。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高效环保,完全满足食用油中铁含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食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饲料中镉含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咏梅 施鹏飞 李人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0-42,共3页
根据Cd2+对邻菲啰啉和亮黄阴离子所产生的共振光散射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实验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饲料中镉含量的新方法。在pH 8.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Cd2+与邻菲啰啉和亮黄阴离子发生离子缔合反应,使共振光散射显著增强。经优化最佳... 根据Cd2+对邻菲啰啉和亮黄阴离子所产生的共振光散射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实验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饲料中镉含量的新方法。在pH 8.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Cd2+与邻菲啰啉和亮黄阴离子发生离子缔合反应,使共振光散射显著增强。经优化最佳实验条件为:10 mL比色管中加入0.8 mL pH 8.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2.0 mL 1.0×10-4mol/L邻菲啰啉溶液和1.5 mL 2.0×10-5mol/L亮黄溶液,室温反应8 min后测定。结果表明,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625 nm,共振光散射增强程度与Cd2+浓度在0~10μg/L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86μg/L(n=11)。采用巯基棉分离技术,测定饲料中镉含量,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2.4%~3.2%(n=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3%~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镉: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Ⅳ)-碘化物-吖啶橙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食盐中微量硒
17
作者 李人宇 李咏梅 +1 位作者 周家宏 李廷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106,共4页
基于在0.02mol/L硫酸中,硒(IV)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进一步与吖啶橙(AO)反应生成1:1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RLS)强度明显增大,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硒的新方法。试验了酸度、试剂用量、表面活性剂、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确... 基于在0.02mol/L硫酸中,硒(IV)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进一步与吖啶橙(AO)反应生成1:1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RLS)强度明显增大,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硒的新方法。试验了酸度、试剂用量、表面活性剂、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离子缔合物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552nm。线性范围为0~48μg/L。检出限(3σ/K)为0.109μg/L。方法用于测定硒强化营养盐和健康平衡盐中微量硒,结果与荧光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5%和1.07%(n=5),回收率为99.7%~1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碘化物 吖啶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法研究硫酸粘杆菌素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秋菊 刘保生 +2 位作者 李改霞 韩荣 吕运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79-2883,共5页
在pH 7.40缓冲溶液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检测对象,利用共振光散射法分别研究了298,310,318K三个温度下BSA和硫酸粘杆菌素(CS)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证明:该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主要的猝灭方式为生成新物质的静态猝灭;n值约为1... 在pH 7.40缓冲溶液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检测对象,利用共振光散射法分别研究了298,310,318K三个温度下BSA和硫酸粘杆菌素(CS)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证明:该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主要的猝灭方式为生成新物质的静态猝灭;n值约为1,表明CS与BSA发生作用时只有一个结合位点;由热力学参数得知该体系的反应过程是自发进行的,药物与蛋白质主要是通过静电力结合;Hill系数约等于1,表现为零协同作用。将所得实验数据与荧光猝灭法所得数据进行比较,比较显示:利用共振光散射法所计算的猝灭参数(K_(sv),K_q,n,K_a)与荧光猝灭法所得猝灭参数数值相似,猝灭结论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说明共振光散射法用于研究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是可行的。共振光散射法与检测物质本身有无内源荧光无关,因此也可以用于没有内源荧光物质的研究,这使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得到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硫酸粘杆菌素 共振光散射法 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酵母核糖核酸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晓姗 郑红 +3 位作者 宋林 张晶 郭海燕 杲秀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7-329,共3页
在pH 11.2的B-R缓冲溶液中,吖啶橙与酵母核糖核酸形成缔合物,使酵母核糖核酸的共振散射增强。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为333nm,酵母核糖核酸的质量浓度在0.05~15.0mg·L-1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增强强度(ΔI)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7mg... 在pH 11.2的B-R缓冲溶液中,吖啶橙与酵母核糖核酸形成缔合物,使酵母核糖核酸的共振散射增强。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为333nm,酵母核糖核酸的质量浓度在0.05~15.0mg·L-1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增强强度(ΔI)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7mg·L-1。据此,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快速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方法。应用此方法测定2个空白合成样品中酵母核糖核酸的含量,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5)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吖啶橙 酵母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1-(2-吡啶偶氮)-2-萘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镍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纯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33,共3页
在pH8.0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敏镍(Ⅱ)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离子缔合物体系,使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体系最大散射波长545nm,在15-500μg·L^-1范围内共振散射增强强度(△I... 在pH8.0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敏镍(Ⅱ)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离子缔合物体系,使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体系最大散射波长545nm,在15-500μg·L^-1范围内共振散射增强强度(△I)与镍(Ⅱ)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57μg·L^-1,分别对50,200,400μg·L^-1镍(Ⅱ)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依次为3.5%,3.0%,1.7%。据此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快速的测定镍的方法。应用于测定水样中镍量,测得其平均回收率为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镍(Ⅱ) 1-(2-吡啶偶氮)-2-萘酚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