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谱联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1
作者 曾东红 王淑营 丁国富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7,共7页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破解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能力支撑链断裂和素质培养不足等结构性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谱联动的专业课程体系持续优化方法。该方法以三谱联动本体模型为基...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破解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能力支撑链断裂和素质培养不足等结构性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谱联动的专业课程体系持续优化方法。该方法以三谱联动本体模型为基础,构建课程知识点、能力指标与素质要素间的映射与反馈机制,实现对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建模与动态调控。在此框架下,结合知识图谱嵌入分析技术,设计跨课程知识冗余检测、依赖错配识别与课程前序关系重构等机制,提升课程内容配置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引入行业岗位能力画像与学生成长行为数据,构建面向产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双向反馈机制,支持毕业要求指标体系的动态修订与课程内容的持续优化。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增强课程体系对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支撑效能,为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路径和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课程体系优化 知识能力素质图谱 教学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实验教学各个环节,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被引量:51
2
作者 彭宜红 曹杰 +1 位作者 朱永红 朱万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抓住实验教学各个环节,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的几点实践和尝试.
关键词 实验教学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学生 知识 能力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能力、品格与素质的关系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运平 胡琳琳 张文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5,85,共4页
知识、能力、品格是素质形成的核心要素,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内化为素质。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注重"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知识 能力 品格 素质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高职实训基地 被引量:8
4
作者 肖毅 钱建平 黄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16-18,共3页
建设具有实验、实习、模拟训练和岗位实践等多种功能的实训中心,将理论知识应用实验基地、实践能力训练实习基地和专业素质培养实践基地合而为一,既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又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证... 建设具有实验、实习、模拟训练和岗位实践等多种功能的实训中心,将理论知识应用实验基地、实践能力训练实习基地和专业素质培养实践基地合而为一,既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又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产学研三结合发展高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能力 素质 一体化 实训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65
5
作者 刘迎春 熊志卿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10期56-57,共2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必须具备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构成的教育体系,但这种体系远未完成。定位于应用...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必须具备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构成的教育体系,但这种体系远未完成。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大多是近几年升格的专科学校,在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尚处于学习和试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办学理念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被引量:28
6
作者 周志凤 李华伦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12,44,共4页
本文从创造力的概念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入手 ,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模式 ,认为创造性人才是在自觉哲学思想指导下 ,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超前横断意识、较强合作能力以及心理调试能力 ,并... 本文从创造力的概念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入手 ,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模式 ,认为创造性人才是在自觉哲学思想指导下 ,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超前横断意识、较强合作能力以及心理调试能力 ,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新型人才。笔者认为 ,这种探讨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人才 能力素质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能力、素质与高技能人才成长模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胡幸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3-155,共3页
文章从知识、能力、素质要素阐述出发,对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相互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总结了高技能人才成长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模型。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 知识 能力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被引量:4
8
作者 范庆文 黄琨 梁立群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29,共2页
本文利用系统理论原理,结合国内外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 工商管理人才 知识 能力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高职实训基地 被引量:5
9
作者 肖毅 黄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2期9-13,共5页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介绍同济大学建设实训基地培养高职人才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知识 能力 素质 一体 实训中心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教育的知识、能力、素质关系辨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姚允柱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2,共3页
知识、能力、素质在当前有关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这三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方向。文章针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观点,以创新教育为基础,提出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知识 能力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赖兴余 陈焕章 陈君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第33期21-21,共1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高职的培养方案要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群)来确定,以实际的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高职的培养方案要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群)来确定,以实际的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确定机电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机电类人才 知识能力 素质结构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素质与知识、能力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荣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19,共3页
素质是构成知识的基础,是形成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体现了素质的要求。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显形式;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素质、知识、能力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 素质 知识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启刚 张晓媛 +3 位作者 陈倩 陈丹 王福海 杨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311-1313,共3页
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知识-能力-素质"阶梯型培养模式内涵,构建了适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结构,并对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且提出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以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知识-能力-素质"阶梯型培养模式内涵,构建了适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结构,并对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且提出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专业培养模式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知识-能力-素质 阶梯型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尹贞姬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教学成效的直观体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实践技能欠缺、人文素质偏低等问题。高校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实践技能。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教学成效的直观体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实践技能欠缺、人文素质偏低等问题。高校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实践技能。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形象塑造能力、创造力、亲和力、沟通力以及实干精神等核心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学科知识 核心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学秘书的素质及能力 被引量:8
15
作者 路卫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00-101,共2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学秘书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联系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阐明了教学秘书要同时增强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做“学习型秘书”、做高素质的秘书人才的观点。
关键词 教学秘书 政治素质 心理素质 综合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6-148,共3页
本文论述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是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研讨了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分析了目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几项重点工作 ,并围绕坚持三个面向。
关键词 知识 能力 素质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跃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25-27,共3页
本文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山”字模型结构理论,分析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知识 能力 素质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告学专业人才基本知识与素质及能力结构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尚彬 兰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了推进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文章分析了广告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广告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由学科专业知识、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和成人的知识构成“T”型结构 ;素质结构由道德素质、... 为了推进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文章分析了广告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广告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由学科专业知识、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和成人的知识构成“T”型结构 ;素质结构由道德素质、理性素质、感性素质、体能素质构成 ;能力结构由“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学专业人才 知识结构 素质结构 能力结构 道德素质 理性素质 体能素质 感性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知识 能力 素质一体化的高职实训基地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毅 钱建平 黄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年第2期48-49,共2页
同济大学于1997年成立了高等技术学院,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设了土木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等12个本专科专业及职教师资班。为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于1997年底开始筹建具有实验、实习、模拟训练和岗位实践等多... 同济大学于1997年成立了高等技术学院,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设了土木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等12个本专科专业及职教师资班。为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于1997年底开始筹建具有实验、实习、模拟训练和岗位实践等多种功能的“上海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知识 能力 素质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7期26-28,共3页
一、把握教育理念是课程教学的灵魂 回顾我46年来从事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的历程,正是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提高质量的过程.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学习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作为刚走上高教岗位的年轻教师,除承担实验教学... 一、把握教育理念是课程教学的灵魂 回顾我46年来从事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的历程,正是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提高质量的过程.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学习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我作为刚走上高教岗位的年轻教师,除承担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外,就是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进行培养性讲课,目标是较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针对传统教育理念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弊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病理生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获1989年河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 知识能力素质 协调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传授知识 传统教育理念 学生思维能力 病理生理学 能力的培养 教学成果奖 1989年 更新观念 提高质量 教学模式 年轻教师 科研任务 实验教学 八十年代 社会进步 动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