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担保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规则适用
1
作者
刘慕瑾
刘保玉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7,共14页
《民法典》中限缩了连带责任的产生依据和适用范围,由此必然导致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扩容,而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在构成要件和规则适用上的差异,尚有诸多问题有待明晰。不真正连带责任既可以存在于中间责任人与最终责任人之间,也可以...
《民法典》中限缩了连带责任的产生依据和适用范围,由此必然导致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扩容,而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在构成要件和规则适用上的差异,尚有诸多问题有待明晰。不真正连带责任既可以存在于中间责任人与最终责任人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多个负中间责任的共同担保人之间;所谓“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以及“人的责任”与“物的责任”,实质上都是财产责任如何承担的问题,其相互之间无妨成立连带或不真正连带关系。连带责任保证人、债务加入人、物上保证人的责任,性质上均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有效担保中的担保责任与无效担保中的赔偿责任之间和数个赔偿责任之间,亦可成立不真正连带责任。共同担保中,除法律另有规定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形外,数个担保人之间的责任形态应为不真正连带责任,其与连带责任共同担保在担保人责任份额的内部划分、追偿权、清偿代位权、抗辩事由和免责事由及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涉他效力规则上均存在差异,不可等同对待。《民法典》及司法解释中对债务人之外的共同担保人之间的责任形态采行法定不真正连带责任、除另有约定外不得相互追偿的规制方案,整体看是妥适的,但如何防范和避免其可能产生的负面辐射效应,尚值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带责任
不真正
连带责任
不真正
连带
担保
责任
不真正
连带责任
共同
担保
中间
责任
人
最终
责任
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索责任性质迷局及其破解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娟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5-92,共8页
《公司法》将直索责任的性质界定为"连带责任",但对其为何种连带责任却不甚明确。法院裁判各执一词,学界亦对此争论不休,形成直索责任性质迷局。迷局的根源在于我国早期公司法实践中系列法律文件对各种责任性质混用所造成的...
《公司法》将直索责任的性质界定为"连带责任",但对其为何种连带责任却不甚明确。法院裁判各执一词,学界亦对此争论不休,形成直索责任性质迷局。迷局的根源在于我国早期公司法实践中系列法律文件对各种责任性质混用所造成的思维定式以及我国对民事责任的长期误读所带来的概念混淆。对直索责任制度的本源分析及对其滥觞之地美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直索责任性质态度的梳理后发现,直索责任作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并无限度,也无先后顺序,应当为共同连带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直索
责任
性质
补充
责任
共同连带责任
无限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股东代表诉讼的应用探究——论《公司法》第150条和第152条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旭军
《东方法学》
2008年第6期20-30,共11页
新《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是我国《公司法》加强中小股东监督权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讨论上述条款的立法意义出发,分析了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了原告股东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其提起代表诉讼...
新《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是我国《公司法》加强中小股东监督权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讨论上述条款的立法意义出发,分析了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了原告股东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其提起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后果以及举证责任。文章的分析论述紧紧围绕《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这两个条款,文中有关疑点和难点的分析讨论有益于本条款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赔偿
责任
前置程序
共同连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组织法律人格在决策层面的滥用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卫彬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一般来说,由于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成员国不应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成员国在决策层面通过有效和压倒性控制的方式滥用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则必须刺破"国际组织的面纱",由成员国承担共同或连带责任。关于国际...
一般来说,由于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成员国不应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成员国在决策层面通过有效和压倒性控制的方式滥用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则必须刺破"国际组织的面纱",由成员国承担共同或连带责任。关于国际组织的"主要责任"和成员国的"次要责任"赔偿顺序问题,受害国或受害国际组织理应有权自主决定援引责任国或责任国际组织的先后次序。次要性并不意味着在处理求偿要求方面必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这是保障受害国求偿的程序性权利及其损害能够得到及时、公正、合理补偿的应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法律人格
滥用
决策层面
有效和压倒性控制
共同
或
连带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担保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规则适用
1
作者
刘慕瑾
刘保玉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7,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非典型担保的构造及其法律规制研究”(22AFX016)。
文摘
《民法典》中限缩了连带责任的产生依据和适用范围,由此必然导致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扩容,而不真正连带责任与连带责任在构成要件和规则适用上的差异,尚有诸多问题有待明晰。不真正连带责任既可以存在于中间责任人与最终责任人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多个负中间责任的共同担保人之间;所谓“人的担保”与“物的担保”以及“人的责任”与“物的责任”,实质上都是财产责任如何承担的问题,其相互之间无妨成立连带或不真正连带关系。连带责任保证人、债务加入人、物上保证人的责任,性质上均为不真正连带责任;有效担保中的担保责任与无效担保中的赔偿责任之间和数个赔偿责任之间,亦可成立不真正连带责任。共同担保中,除法律另有规定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形外,数个担保人之间的责任形态应为不真正连带责任,其与连带责任共同担保在担保人责任份额的内部划分、追偿权、清偿代位权、抗辩事由和免责事由及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涉他效力规则上均存在差异,不可等同对待。《民法典》及司法解释中对债务人之外的共同担保人之间的责任形态采行法定不真正连带责任、除另有约定外不得相互追偿的规制方案,整体看是妥适的,但如何防范和避免其可能产生的负面辐射效应,尚值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连带责任
不真正
连带责任
不真正
连带
担保
责任
不真正
连带责任
共同
担保
中间
责任
人
最终
责任
人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索责任性质迷局及其破解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娟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出处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5-92,共8页
基金
南京审计学院2010年度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NSRC10025)
文摘
《公司法》将直索责任的性质界定为"连带责任",但对其为何种连带责任却不甚明确。法院裁判各执一词,学界亦对此争论不休,形成直索责任性质迷局。迷局的根源在于我国早期公司法实践中系列法律文件对各种责任性质混用所造成的思维定式以及我国对民事责任的长期误读所带来的概念混淆。对直索责任制度的本源分析及对其滥觞之地美国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直索责任性质态度的梳理后发现,直索责任作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并无限度,也无先后顺序,应当为共同连带责任。
关键词
《公司法》
直索
责任
性质
补充
责任
共同连带责任
无限
责任
Keywords
company law
the nature of durchgriff liability
supplementary liability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unlimited liability
分类号
D922.291.9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股东代表诉讼的应用探究——论《公司法》第150条和第152条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旭军
机构
同济大学
出处
《东方法学》
2008年第6期20-30,共11页
文摘
新《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是我国《公司法》加强中小股东监督权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讨论上述条款的立法意义出发,分析了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探讨了原告股东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其提起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后果以及举证责任。文章的分析论述紧紧围绕《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这两个条款,文中有关疑点和难点的分析讨论有益于本条款的适用。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赔偿
责任
前置程序
共同连带责任
分类号
D922.291.9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组织法律人格在决策层面的滥用探讨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卫彬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基金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项目
文摘
一般来说,由于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成员国不应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成员国在决策层面通过有效和压倒性控制的方式滥用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则必须刺破"国际组织的面纱",由成员国承担共同或连带责任。关于国际组织的"主要责任"和成员国的"次要责任"赔偿顺序问题,受害国或受害国际组织理应有权自主决定援引责任国或责任国际组织的先后次序。次要性并不意味着在处理求偿要求方面必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这是保障受害国求偿的程序性权利及其损害能够得到及时、公正、合理补偿的应然要求。
关键词
国际组织法律人格
滥用
决策层面
有效和压倒性控制
共同
或
连带责任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担保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规则适用
刘慕瑾
刘保玉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索责任性质迷局及其破解
朱娟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股东代表诉讼的应用探究——论《公司法》第150条和第152条
高旭军
《东方法学》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际组织法律人格在决策层面的滥用探讨
张卫彬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