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产生共同美感与共鸣的原因
1
作者 张伯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0-30,共1页
能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的共同美感与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共性。因为人类作为宇宙万物的一个总类别,是具有一些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感情的。如主持正义,追求光明,热爱祖国,希望和平,向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酷爱生命... 能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的共同美感与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共性。因为人类作为宇宙万物的一个总类别,是具有一些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感情的。如主持正义,追求光明,热爱祖国,希望和平,向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酷爱生命,渴望爱情,远行思乡,久别怀亲,爱美之心,骨肉之情……这些都是任何阶级的人都共有的。如果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反映了这一类思想感情,那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阶级的人读了,就有可能被触动而引起共鸣。虽然人们对其具体内容的解释、理解、抒发、欣赏各不相同,但在“追求”“热爱”“希望”“向往”“渴望”等感情上则是一致的。十九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诗句就越过时代、越为国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美感 同阶 思想感情 人的共性 爱情 引起共鸣 爱生 宇宙万物 倍恩 十九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文论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作者 刘德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70-75,共6页
《孟子》一书,汇集了孟子与时人、弟子问答辩难的言论。就内容而言,主要是一部哲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方面的著作。其思想体系,基本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是,全书也不乏光辉的思想、精采的论述:如“民贵君轻”的古代民主思想;强烈... 《孟子》一书,汇集了孟子与时人、弟子问答辩难的言论。就内容而言,主要是一部哲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方面的著作。其思想体系,基本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是,全书也不乏光辉的思想、精采的论述:如“民贵君轻”的古代民主思想;强烈反对兼并,提倡“制民之产”的小农个体经济思想;痛恨暴政、谴责暴力的思想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有着一定历史进步意义,值得肯定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文论思想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化遗产 主观唯心主义 共同美感 文学创作 孔子 进步意义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美的本质问题上如何区别唯物与唯心?
3
作者 张凌云 《学术论坛》 1985年第11期13-17,共5页
承认美在物,就是唯物论,承认美在人的精神,就是唯心论。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实际上,这个结论似是而非。因为它的成立必须有这样的前提:美是物的属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这就把需要证明的东西当作证明的前提了。笔者认为... 承认美在物,就是唯物论,承认美在人的精神,就是唯心论。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实际上,这个结论似是而非。因为它的成立必须有这样的前提:美是物的属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这就把需要证明的东西当作证明的前提了。笔者认为,并不能以是否承认美在物作为划分美论之唯物与唯心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审美主体 实践活动 文化心理结构 精神活动 客观存在 审美关系 共同美感 研究对象 西方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