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及配偶的共同二元应对与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基于共同命运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付文娟
侯剑华
+1 位作者
于肖楠
陈天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6-1453,共8页
目的基于共同命运模型,考察康复机构脑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与配偶的共同二元应对水平,探讨其与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选取北京博爱医院脑损伤住院患者101例,患者夫妻填写共同二元应对量表、Kansa...
目的基于共同命运模型,考察康复机构脑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与配偶的共同二元应对水平,探讨其与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选取北京博爱医院脑损伤住院患者101例,患者夫妻填写共同二元应对量表、Kansas婚姻满意度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结果共同二元应对水平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β=0.814,P<0.001)。共同二元应对水平与各自的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β=0.271,P=0.038;β=0.481,P<0.001);其中,配偶在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方面均与共同二元应对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患者仅在心理和社会关系维度显著相关。结论面对脑损伤应激,患者夫妻的共同二元应对水平可正向预测双方的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且对配偶的预测效应更强。宜将患者夫妻作为整体,纳入临床管理,促进双方心理积极适应,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共同
二元应对
婚姻满意度
生活质量
共同命运模型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婚姻质量对父母协同养育的影响:基于共同命运模型的跨层中介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怡婷
范洁琼
陈斌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6-1233,共18页
共同命运模型(common fate model,CFM)是在家庭或二元层面研究中值得信赖的模型,其更好地解释了亲密关系内在的相互依赖性。本研究基于共同命运模型探讨了家庭整体婚姻质量对父母协同养育程度的影响,以及教养能力感在两者间的跨层中介...
共同命运模型(common fate model,CFM)是在家庭或二元层面研究中值得信赖的模型,其更好地解释了亲密关系内在的相互依赖性。本研究基于共同命运模型探讨了家庭整体婚姻质量对父母协同养育程度的影响,以及教养能力感在两者间的跨层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市幼儿园中孩子(平均年龄5.14岁,年龄范围4~7岁)的父亲与母亲参与调研,分两个时间段(T1,T2;间隔1年)收集数据,最终得到650个家庭的父亲、母亲的婚姻满意度问卷(T1),教养能力感问卷(T2)和协同养育感知问卷(T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基于共同命运模型,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并负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破坏性协同养育;(2)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正向预测父母各自的教养能力感;(3)父母各自的教养能力感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并负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破坏性协同养育;(4)父母个人层面的教养能力感在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与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和破坏性协同养育起中介作用。总之,本研究基于追踪数据运用共同命运模型,并结合家庭层面(婚姻质量和协同养育)和个人层面(教养能力感)探讨了教养能力感在婚姻质量与父母协同养育间的跨层中介效应,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指导意见,并进一步促进了共同命运模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质量
支持性协同养育
破坏性协同养育
教养能力感
共同命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居民生育意愿
被引量:
7
3
作者
万丰华
陈思静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8,共13页
生育意愿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生育水平,它受到社会阶层的影响。基于CGSS2010至2017年数据的分析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生育意愿,这一结果在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以及多个稳健性检验中相当稳健。(2)性别平等意识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生...
生育意愿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生育水平,它受到社会阶层的影响。基于CGSS2010至2017年数据的分析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生育意愿,这一结果在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以及多个稳健性检验中相当稳健。(2)性别平等意识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生育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异质性。(4)共同命运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层面的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生育意愿。上述发现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国内外生育意愿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并为相关生育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生育意愿
性别平等意识
共同命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及配偶的共同二元应对与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基于共同命运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付文娟
侯剑华
于肖楠
陈天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贵宾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及行为科学系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6-145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0YFC2003000)。
文摘
目的基于共同命运模型,考察康复机构脑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与配偶的共同二元应对水平,探讨其与夫妻的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选取北京博爱医院脑损伤住院患者101例,患者夫妻填写共同二元应对量表、Kansas婚姻满意度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结果共同二元应对水平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β=0.814,P<0.001)。共同二元应对水平与各自的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β=0.271,P=0.038;β=0.481,P<0.001);其中,配偶在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方面均与共同二元应对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患者仅在心理和社会关系维度显著相关。结论面对脑损伤应激,患者夫妻的共同二元应对水平可正向预测双方的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且对配偶的预测效应更强。宜将患者夫妻作为整体,纳入临床管理,促进双方心理积极适应,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
脑损伤
共同
二元应对
婚姻满意度
生活质量
共同命运模型
康复
Keywords
brain injury
common dyadic coping
marital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life
common fate model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婚姻质量对父母协同养育的影响:基于共同命运模型的跨层中介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怡婷
范洁琼
陈斌斌
机构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6-1233,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1068]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21YJCZH009
+2 种基金
18YJCZH027]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2020-02-013-BZPK01]支持
复旦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项目“面向社会转型与治理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平台”的一项成果。
文摘
共同命运模型(common fate model,CFM)是在家庭或二元层面研究中值得信赖的模型,其更好地解释了亲密关系内在的相互依赖性。本研究基于共同命运模型探讨了家庭整体婚姻质量对父母协同养育程度的影响,以及教养能力感在两者间的跨层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市幼儿园中孩子(平均年龄5.14岁,年龄范围4~7岁)的父亲与母亲参与调研,分两个时间段(T1,T2;间隔1年)收集数据,最终得到650个家庭的父亲、母亲的婚姻满意度问卷(T1),教养能力感问卷(T2)和协同养育感知问卷(T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基于共同命运模型,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并负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破坏性协同养育;(2)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正向预测父母各自的教养能力感;(3)父母各自的教养能力感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并负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破坏性协同养育;(4)父母个人层面的教养能力感在家庭层面的婚姻质量与家庭层面的支持性协同养育和破坏性协同养育起中介作用。总之,本研究基于追踪数据运用共同命运模型,并结合家庭层面(婚姻质量和协同养育)和个人层面(教养能力感)探讨了教养能力感在婚姻质量与父母协同养育间的跨层中介效应,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指导意见,并进一步促进了共同命运模型发展。
关键词
婚姻质量
支持性协同养育
破坏性协同养育
教养能力感
共同命运模型
Keywords
marital quality
supportive coparenting
undermining coparenting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the common fate model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居民生育意愿
被引量:
7
3
作者
万丰华
陈思静
机构
浙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8,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规范错觉影响生育意愿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策略——基于共同命运模型”(23YJA840002)。
文摘
生育意愿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生育水平,它受到社会阶层的影响。基于CGSS2010至2017年数据的分析表明:(1)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生育意愿,这一结果在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以及多个稳健性检验中相当稳健。(2)性别平等意识在主观社会阶层和生育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异质性。(4)共同命运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层面的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家庭层面的生育意愿。上述发现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国内外生育意愿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并为相关生育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生育意愿
性别平等意识
共同命运模型
Keywords
Social Class
Fertility Intentions
Gender Equality Consciousness
Common Fate Model
分类号
C912.6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及配偶的共同二元应对与婚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基于共同命运模型的分析
付文娟
侯剑华
于肖楠
陈天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婚姻质量对父母协同养育的影响:基于共同命运模型的跨层中介分析
刘怡婷
范洁琼
陈斌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居民生育意愿
万丰华
陈思静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