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农耕文化中饮食文化的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1
作者
吴澎
杨瑞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96-101,共6页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记忆场域的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农耕文化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记忆场域的内涵,阐释了以饮食文化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确定情感归属、完成情感建构、铸牢中...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记忆场域的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农耕文化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记忆场域的内涵,阐释了以饮食文化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确定情感归属、完成情感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探索提出了梳理符号载体、重塑仪式载体及建设数字载体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记忆
场域
共同历史记忆
价值诠释
实践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禹文化符号的形成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建——以北川大禹崇拜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巡华
范召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共11页
中华文化符号是各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映像。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挑战时,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就会被激活,转换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源泉。本文以北川地区大禹崇拜为例,对该区域大禹...
中华文化符号是各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映像。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挑战时,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就会被激活,转换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源泉。本文以北川地区大禹崇拜为例,对该区域大禹崇拜的历史起源、多元融合发展与当代升华进行系统梳理,解读大禹文化如何凝结为象征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中华文化符号,并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大禹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
共同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静
王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3,共11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意识结构分析中,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交互作用的同时,构筑起以共同体历史记忆增强集体潜意识、以共同体认同凝就归属性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聚合性意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途径。以意识结构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既阐明了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也是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
体意识
意识结构
共同
体
历史
记忆
共同
体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农耕文化中饮食文化的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1
作者
吴澎
杨瑞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96-101,共6页
文摘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记忆场域的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农耕文化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记忆场域的内涵,阐释了以饮食文化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确定情感归属、完成情感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探索提出了梳理符号载体、重塑仪式载体及建设数字载体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记忆
场域
共同历史记忆
价值诠释
实践途径
Keywords
Food culture
Memory field
Collective historical memory
Value interpretation
Practical pathways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禹文化符号的形成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建——以北川大禹崇拜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巡华
范召全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共11页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项目“新时代交通物联互通增进川西北民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23SYJSCX02BS)。
文摘
中华文化符号是各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映像。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挑战时,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就会被激活,转换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源泉。本文以北川地区大禹崇拜为例,对该区域大禹崇拜的历史起源、多元融合发展与当代升华进行系统梳理,解读大禹文化如何凝结为象征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中华文化符号,并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大禹精神”。
关键词
大禹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
共同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Keywords
the cultural symbol of Da Yu
common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静
王琦
机构
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3,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VMZ011)。
文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探讨由意识结构为理论基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意识结构分析中,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交互作用的同时,构筑起以共同体历史记忆增强集体潜意识、以共同体认同凝就归属性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聚合性意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途径。以意识结构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既阐明了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也是共同体建设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
体意识
意识结构
共同
体
历史
记忆
共同
体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Keywords
forg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consciousness structure
historic memory of the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mmunity
core socialist values
分类号
C956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农耕文化中饮食文化的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吴澎
杨瑞
《古今农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禹文化符号的形成演进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构建——以北川大禹崇拜为例
王巡华
范召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意识结构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静
王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