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内群体认同:建构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认同 被引量:37
1
作者 管健 荣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9,共11页
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是通过转换个体对群体间边界的认知,以降低群际偏见的中介模型。扩展的接触假设内容通过建构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认同促进认知、情感和行为等积极效应的产生。在实际应用中,模型整合群体特性以及环境因素讨论对上位认... 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是通过转换个体对群体间边界的认知,以降低群际偏见的中介模型。扩展的接触假设内容通过建构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认同促进认知、情感和行为等积极效应的产生。在实际应用中,模型整合群体特性以及环境因素讨论对上位认同和双重认同的选择,促进社会认同理论与群体认同、文化适应以及跨群体友谊等内容的联结与发展。模型提出了改变个人的社会分类方式以实现偏见降低的新路径和更好达成积极群际关系的社会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 接触假设 社会认同 社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民族心理融合:双向度测量与SC-IAT检验 被引量:34
2
作者 赵玉芳 梁芳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民族心理融合是深层次的民族交融,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运行良好的一种心理表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融,促进民族之间的心理融合迫在眉睫。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研究1采用双向度测... 民族心理融合是深层次的民族交融,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运行良好的一种心理表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融,促进民族之间的心理融合迫在眉睫。通过两个研究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研究1采用双向度测量方法探讨共同内群体认同与民族心理融合的关系,发现现实共同内群体认同正向预测民族心理融合;研究2采用SC-IAT范式,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水平进一步探究共同内群体认同对民族心理融合的促进作用,发现虚拟共同内群体身份的认同促进了民族心理融合。两个研究共同证明现实和虚拟的共同内群体认同均可促进民族心理融合,也证实了SC-IAT范式在心理融合研究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内群体认同 民族心理融合 SC-IAT 双向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身份变换性对老年人印象更新的影响: 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温芳芳 柯文琳 +4 位作者 何赛飞 佐斌 李兰心 马书瀚 王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61-1077,共17页
群体印象更新对于促进群际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最简群体再分类范式,通过4个实验考察了群体身份变换性对老年人外显与内隐印象更新的影响以及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群体身份变换性不仅改变了对最简外群体... 群体印象更新对于促进群际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最简群体再分类范式,通过4个实验考察了群体身份变换性对老年人外显与内隐印象更新的影响以及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群体身份变换性不仅改变了对最简外群体的印象评价,而且也提升了年轻人对自然外群体老年人的外显印象评价,但内隐印象评价的改变不明显;共同内群体认同在群体身份变换性影响老年人的外显印象更新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从群体身份变换性的视角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印象更新领域,而且为群际互动中的偏见消除提供了最简群体再分类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简群体再分类范式 老年人群体 印象更新 群体身份变换性 共同内群体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洵 龙思邑 +2 位作者 沈依琳 赵欢欢 贺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2-765,共14页
本研究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机制。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了医患群体间存在竞争受害感;实验1采用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操作范式,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能... 本研究基于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竞争受害感的影响及机制。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了医患群体间存在竞争受害感;实验1采用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操作范式,发现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够有效减少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实验2A进一步发现,权力需要在医方和患方共同内群体认同和竞争受害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而道德需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实验2B采用更接近社会现实情境的重新范畴化范式,结果显示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主效应不显著,但与群体身份的交互作用显著,仅医方权力需要的中介路径成立。本研究揭示了共同内群体认同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感,而且可以通过减少权力需要进一步降低竞争受害感,从群际角度为缓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竞争受害感 共同内群体认同 权力需要 道德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
5
作者 刘力 杨晓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3-808,共6页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族冲突形成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基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情境层面的多水平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项目拟通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三个实证研究,旨在考察少数民族关于"民族"的心理本质论对民族冲突的预测和影响作用,探索民族身份延伸和社会威胁情境在其中的影响作用,从而揭示民族冲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旨在为构建民族冲突的预警机制模型奠定基础,为跨越民族界限、实现多民族和谐共处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冲突 心理本质论 共同内群体认同 社会威胁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