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文化的理解与建设——优质学校建设共同体学校的经验解读 被引量:7
1
作者 马云鹏 谢翌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享的意义体系,主要由学校的办学愿景和价值,仪式、典礼和传统,故事,建筑和人造物品等要素组成,其核心是学校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在于把握学校最有意义的和最具独特性的学校文化要素,并以此...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享的意义体系,主要由学校的办学愿景和价值,仪式、典礼和传统,故事,建筑和人造物品等要素组成,其核心是学校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在于把握学校最有意义的和最具独特性的学校文化要素,并以此作为学校的象征性领导,将学校文化各要素统领起来,形成有凝聚力的学习共同体。优质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在于:以生命本体的文化观作指导,创建一个关爱生命的共同体,成为一个充满生长和学习机会的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 优质学校 共同体学校 核心价值观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共生,促进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朝晖 黄思国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24,共3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通过构建"‘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为共同体学校搭建教育研究平台,形成了共同体教科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形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在探索中,首先是通过对共同体学校教科研存... 安徽省马鞍山市通过构建"‘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为共同体学校搭建教育研究平台,形成了共同体教科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形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1+4"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在探索中,首先是通过对共同体学校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共同体农村学校的诉求开展调研,明确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其次是通过建制度、建队伍,构建了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规范发展的保障机制。最后是科学开展教学研究,包括课堂教学研究、考试研究等,真正提高共同体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办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组织 学校发展共同体 教科研管理 “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 考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学校共同体发展的历史脉络、演进逻辑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子琦 司晓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3,共8页
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对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二十余年的演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探索、推广和覆盖四个阶段。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以优质资源辐射为内生需... 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对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二十余年的演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探索、推广和覆盖四个阶段。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发展以优质资源辐射为内生需要,以实现校际优质均衡为本质目标,形成了顶层与基层的双向推动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促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的未来发展,需要充分发掘共同体理念的凝聚作用,探索数字技术创新共同体形式,进一步完备城乡学校共同体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学校共同体 优质资源 优质均衡发展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驱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构的边界、挑战与进路——基于责任伦理视角
4
作者 赵磊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面向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如何负责任地建构城乡学校共同体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研究基于责任伦理视角,从角色责任、契约责任、文化责任及前瞻责任4个核心维度,厘定数字化驱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构的责任伦理边界。从多元主体角色关系冲突... 面向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如何负责任地建构城乡学校共同体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研究基于责任伦理视角,从角色责任、契约责任、文化责任及前瞻责任4个核心维度,厘定数字化驱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构的责任伦理边界。从多元主体角色关系冲突与胜任力水平不足、城乡学校利益整合缺乏合宜化契约引领、城乡教育文化同质危机凸显及在地化传承缺乏、前瞻愿景设计受困于循证式决策服务体系缺乏等方面,揭示了数字化驱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构的责任伦理风险。据此,提出数字化驱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构的责任伦理规约路径:强化角色对话,架构数智时代城乡一体化办学的角色协同机制;重塑契约精神,构建指向城乡学校利益协调的数据治理体系;凸显人文浸润,借力数字平等对话打造城乡学校文化共同体;立足循证决策,构建面向前瞻责任的办学风险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城乡学校共同体 责任伦理 前瞻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舒宗礼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学校体育治理共同体是多元主体参与学校体育治理的一种作用机制,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全国较早开始探索通过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北京实践”为例,归纳多元主体参与... 学校体育治理共同体是多元主体参与学校体育治理的一种作用机制,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全国较早开始探索通过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北京实践”为例,归纳多元主体参与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治理的路径和行动模式,根据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理论逻辑,指出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治理共同体构建面临的文化差异、机制偏失、标准化迟缓、主体合而不力等问题,围绕“多元主体培育—激励参与—功能耦合”的理路,提出培育合作文化、构建保障机制、研制标准体系、探索区域学校体育集群化治理模式等本土化构建策略,希冀为解决多元主体仅基于自身利益才进行合作治理的现实困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治理共同体 合作治理 优质均衡发展 多元主体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重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忠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年第6期21-24,共4页
"学校在风雨飘摇之中",风雨飘摇之中的学校呼唤重建。因此,创建学习共同体或合作型学习组织已成为国际教育学界的共同愿景,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组织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 "学校在风雨飘摇之中",风雨飘摇之中的学校呼唤重建。因此,创建学习共同体或合作型学习组织已成为国际教育学界的共同愿景,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组织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创建合作型学习组织提供了基础。基于国内外有关合作型学校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对话型学校文化;要做"领导者",不做"管理者";创建共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共同体 学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管理体制变革的新范式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 孙乔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2-15,共4页
自建国以来,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垂直的、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直接举办者和管理者,这种"管办合一"、既"掌舵"又"划桨"的管理体制导致教育行政部... 自建国以来,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垂直的、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直接举办者和管理者,这种"管办合一"、既"掌舵"又"划桨"的管理体制导致教育行政部门政事不分,权责不明,抑制了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改革创新的活力,不利于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学校发展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重新审视我国中小学学校发展在目前管理体制下遇到的"瓶颈"问题,对推动学校管理变革,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体制 管办合一 学校发展共同体 管理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本教研整体改革的学校共同体建设行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雨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50,共6页
多年来我国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方式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太多而工具太少;二是过低地估计了教师在工作情境中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学习的复杂性。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卓越高中六校联盟"从2014-2016年三年... 多年来我国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方式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太多而工具太少;二是过低地估计了教师在工作情境中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学习的复杂性。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卓越高中六校联盟"从2014-2016年三年里进行了基于校本整体教研改革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经历了从"三个维度"、"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到设计"稳定的学习工具"。这三年的行动研究的经验是:教学改革必须面向实践,校长领导校本教研的整体改革,建设共同的话语体系,设计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流程和学习工具以及对教师进行体验式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学校共同体建设 校本教研的整体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学校共同体及其建设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园园 张新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学校共同体是基于对教和学活动的共识而共享着价值观,且在共享价值观、愿景下以一种源自内心的激情而合作性地实现教育目标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信任、互惠、合作的关系网络和共享价值观是学校共同体的关键性特征。在人与人、人与行动... 学校共同体是基于对教和学活动的共识而共享着价值观,且在共享价值观、愿景下以一种源自内心的激情而合作性地实现教育目标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信任、互惠、合作的关系网络和共享价值观是学校共同体的关键性特征。在人与人、人与行动规则的互动中生成的信任、规范、期望和义务、惩罚机制等社会资本,是一种镶嵌在关系网络、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对学校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整合和促进作用。因此,在学校内、外部社会资本开发中生成共同体粘合剂,营造利于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支持性环境,成为学校共同体建设的一个必要且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学校共同体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与乡村学校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夏瑜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2期12-15,共4页
近年来,乡村学校呈现出整体衰退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乡村学校体系与不断突出的非权力性资源配置之间相互冲突引发师生人数的大量流失、资源分配的内部失衡以及乡土文化的失落背离。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为乡村学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统一的... 近年来,乡村学校呈现出整体衰退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乡村学校体系与不断突出的非权力性资源配置之间相互冲突引发师生人数的大量流失、资源分配的内部失衡以及乡土文化的失落背离。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为乡村学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新兴的教师发展体系释放教师教学机智、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城乡资源双向流动。随着结构改变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新问题:乡村学校失去话语权,沦为城市学校附庸;乡村学校特色隐没,城乡教育趋于同质;校际教师流动扩增,教师心理负担增重。为更好地实现乡村学校发展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加强利益主体参与,推动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加速多元文化融合,促进乡村学校本土化发展;搭建教师互动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互动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学校共同体 乡村学校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价值分析、内容架构与建设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佳宏 周志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20-25,共6页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的建设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对于振兴乡村教育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对于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及推进全国教育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重点是要打...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的建设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对于振兴乡村教育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对于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及推进全国教育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重点是要打造教师资源城乡共享联合体、教学研究城乡交流分享体和学校文化城乡互鉴融通体。在建设过程中,可考虑以“双向共享”推进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对话沟通”搭建城乡教育研究平台,以“文化互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深度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学校共同体 教师资源城乡共享联合体 教学研究城乡交流分享体 学校文化城乡互鉴融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家好才是真好”学校共同体教育扶贫实践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强新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9,共4页
教育扶贫不是单向输出的过程,是为了自我和自我所处的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性的认知和行动。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创造了“大家好才是真好”学校共同体教育扶贫新模式,这种模式将山区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自身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将学校发展融入... 教育扶贫不是单向输出的过程,是为了自我和自我所处的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性的认知和行动。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创造了“大家好才是真好”学校共同体教育扶贫新模式,这种模式将山区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自身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国家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之中,以提升被帮扶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内生动力为切入点,是一种城市优质学校与山区学校“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大家好才是真好” 学校共同体 教育扶贫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芳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29-32,共4页
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地方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组织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新社会运动"理论以及涂尔干网络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反思... 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地方教育治理的重要特征。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组织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新社会运动"理论以及涂尔干网络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反思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提供了理论透镜,有助于在一个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上对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进行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学校发展共同体 构建主义组织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新社会运动”理论 涂尔干网络理论 互补性认知 道德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14
作者 范文贵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4-17,共4页
确定组建学校教育共同体指导思想,明晰学校教育共同体工作思路,通过校际联手、多方联动,强化学校管理制度文化交流,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共融;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搭建学校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发挥优质教师引领作用,引领共同体教学... 确定组建学校教育共同体指导思想,明晰学校教育共同体工作思路,通过校际联手、多方联动,强化学校管理制度文化交流,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共融;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搭建学校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发挥优质教师引领作用,引领共同体教学质量提升。共同体学校教师共享课例研究资源,稳步推进课例研究,实现从教完到会教的转变;共同开发建设校本课程,教育成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共同体 学校文化 课例研究 校本课程 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共同体”:愿景与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忠华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2期18-19,共2页
创建学习共同体或合作型学习组织是国际教育学界的共同愿景,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组织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为创建合作型学习组织提供了基础。基于国内外有关合作型学习... 创建学习共同体或合作型学习组织是国际教育学界的共同愿景,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校组织重建提供了重要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为创建合作型学习组织提供了基础。基于国内外有关合作型学习组织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对话型学校文化;(2)要做"领导者",不做"管理者";(3)创建学校共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共同体 学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体意蕴的集团化办学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兴树 杭永宝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19-21,共3页
集团化办学,其实质就是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这种共同体首先是道德共同体,因为只有是道德共同体,才能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有效调动内在精神动力;其次是知识共同体,因为只有是知识共同体,才能切实增强教育创新能力,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集团化办学,其实质就是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这种共同体首先是道德共同体,因为只有是道德共同体,才能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有效调动内在精神动力;其次是知识共同体,因为只有是知识共同体,才能切实增强教育创新能力,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再次是治理共同体,因为只有是治理共同体,才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多元合作,集聚发展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学校发展共同体 集团化办学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的成就、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翠翠 徐继存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00,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成为缓解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重要抓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城乡学校的一体化实践在城乡布局、管理架构、标准建设、机制保障、方式创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成为缓解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重要抓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城乡学校的一体化实践在城乡布局、管理架构、标准建设、机制保障、方式创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级政府统筹联动机制不协调,乡村学校资源转化的内生动力薄弱,城乡教师的流动悖论等挑战依然存在。新时代的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必须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市级政府的枢纽功能,提升省级统筹与以县为主的上下联动效力;立足自主和特色发展,促进乡村学校活力发展;聚焦教师“走网”建设,健全城乡师资弹性流动机制,才能适切回应城乡融合的时代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学校一体化 城乡学校共同体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更为有效学校”模式实践与启示
18
作者 朱忠琴 杜春梅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4,共5页
"更为有效学校模式"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中综合改革模式的一种,致力于帮助所有的学生实现教育目标。它强调学校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关注课堂教学以及校长的教学领导能力,要求教师对学生成绩寄有高期望,经常对学生进行... "更为有效学校模式"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中综合改革模式的一种,致力于帮助所有的学生实现教育目标。它强调学校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关注课堂教学以及校长的教学领导能力,要求教师对学生成绩寄有高期望,经常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评价,强调建立积极进取的和谐校园文化,呼吁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校改进。借鉴"更为有效学校模式"的这些成功办学经验,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需要走整体变革的道路,建立学校改进共同体,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为有效学校 学校综合改革 学校改进共同体 校本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学校与社会公众的德育责任--赫尔巴特德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凌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0,共18页
赫尔巴特在社会现实和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之间建构的德育理念与措施,向我们清晰展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学校的德育过程如何与青少年儿童的家庭生活以及与公共生活或公共活动建立关联,从而既拓展儿童的家庭生活和日常经验,也拓展他... 赫尔巴特在社会现实和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之间建构的德育理念与措施,向我们清晰展示了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学校的德育过程如何与青少年儿童的家庭生活以及与公共生活或公共活动建立关联,从而既拓展儿童的家庭生活和日常经验,也拓展他们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经验和行动能力。这个过程在赫尔巴特的语境中也即训育。训育的真正任务是要在教育的整个进程中观察和纠正这样两个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是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道德品格的训练过程,一是儿童最初的道德观念的训练过程。赫尔巴特的德育理念向我们表明,德育任务的推进与落实并不是学校一己之责,它需要家庭生活、学校交往共同体和社会公众三方的相互协作。同时由于形成道德品格的关键始终是在行动与交往,因而三方德育责任的交汇点是要共同为青少年儿童创设道德行动的空间与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往 学校交往共同体 家庭生活 道德教化 赫尔巴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间”到“中坚”:学校中层干部的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姣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35,共4页
面对教育改革和学校变革的新趋势、新要求,中小学校需要重新审视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在明晰阻碍中层发展现实挑战的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中层干部要成长为“中坚力量”仍面临组织管理模式、多重职能身份、干部管理制度等多... 面对教育改革和学校变革的新趋势、新要求,中小学校需要重新审视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在明晰阻碍中层发展现实挑战的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中层干部要成长为“中坚力量”仍面临组织管理模式、多重职能身份、干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此,应通过强化价值引领,多维授权赋能,健全包括选、管、评、育的中层管理制度等,构建推进中层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以此激发中层干部活力,提升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中层 全方位领导 授权赋能 学校发展共同体 中层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