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空间与治理共同体:社区组织化的现实逻辑
1
作者 容志 陈志宇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3,F0003,共11页
空间是一个关系的体系,是分析各类关系组织模式的重要维度。从单位空间到街居空间再到社区空间,反映了我国基层社会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区空间逐渐呈现出碎片化、复杂化和区隔化的特征,对社区共同体建设与基层组织... 空间是一个关系的体系,是分析各类关系组织模式的重要维度。从单位空间到街居空间再到社区空间,反映了我国基层社会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区空间逐渐呈现出碎片化、复杂化和区隔化的特征,对社区共同体建设与基层组织化带来了挑战。更小空间范围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空间观察视角。从空间理论来看,网格化对社区空间的重构以及组织结构的重组推动了基层再组织化和网格内部形成新的治理秩序。社区网格化整体性空间、共融性空间和互惠性空间对共同体营造和社区再组织化具有积极效应,政党统合机制、纽带整合机制、身份联结机制发挥了推动网格共同体内部组织有效、关系紧密、价值融合的作用。这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和再组织化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推动共同体建设和国家社会关系有序协调,为进一步深刻理解社会治理结构性转型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社区网格化 基本单元 再组织化 小数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共同体视阈下寻找有效的村民自治单元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30-136,共7页
依据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共同体内部因存在着共同地缘、共同血缘、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等有机的自治元素,从而起到维系共同体发展的作用。中国经由传统社会长期发展而成的自然村落,因同样具备上述因素而具有自治功能,可视做一种"自... 依据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共同体内部因存在着共同地缘、共同血缘、共同文化和共同利益等有机的自治元素,从而起到维系共同体发展的作用。中国经由传统社会长期发展而成的自然村落,因同样具备上述因素而具有自治功能,可视做一种"自在型共同体"和"自治共同体"。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与社群自治的统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治属性愈益萎缩、行政属性愈益扩张从而导致村民自治"悬空"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根源于"建构型共同体"——行政村这一村民自治单元与自治共同体基础的脱节。各地相继出现的地方性改革和实践,说明村民自治发展已进入探寻自治内在动力的第三阶段。其发展的理想标的应是自治功能与行政功能兼顾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自治共同体 自治单元 自然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话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主任米尔顿·克斯教授 被引量:91
3
作者 詹泽慧 李晓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共6页
米尔顿.D.克斯(Milton D.Cox)是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CELT,它是美国四大模范教学促进中心之一。)的主任和学术期刊《高校卓越教学》和《学习共同体期刊》的主编。他创建并负责... 米尔顿.D.克斯(Milton D.Cox)是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CELT,它是美国四大模范教学促进中心之一。)的主任和学术期刊《高校卓越教学》和《学习共同体期刊》的主编。他创建并负责主持一年一度的国际性高校教学盛会——百合论坛(Lilly Conference)。他组织过多个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其中包括由赫斯伯格奖获奖教师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此外,克斯教授还是FIPSE基金资助的区域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项目的总负责人和《构建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一书的主编。他将学生的电子学档与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于他所任教的数学课教学中,获得了C.C.MacDuffee杰出服务奖和国家数学荣誉奖。他还获得了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和组织化发展网络特别成就奖。美国教育改革家们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并成功构建了一些运作良好、影响较大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迈阿密大学的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它是在迈阿密大学教学促进中心主任米尔顿·克斯教授的倡议下构建的,目的是消除高校教师的孤独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支持终身学习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如今已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我国有关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起步,一些高校在校本培训以及对初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尝试通过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合作氛围。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借鉴其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经验和发展情况,为此,本刊特组织国内的学者围绕"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这一主题与与米尔顿·克斯教授展开了交流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尔顿·克斯 教师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单元(flc)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与城市基层共同体的重构——社会学视野下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1986-2012) 被引量:8
4
作者 彭莉莉 黄家亮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6-65,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解体,我国城市社会实践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巨变,这使得旧有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制逐渐被新型社区体制所取代。相对于西方自下而上的社区发育实践来说,我国社区建设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解体,我国城市社会实践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巨变,这使得旧有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制逐渐被新型社区体制所取代。相对于西方自下而上的社区发育实践来说,我国社区建设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理论界必须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认真对待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特色的社区理论。本文从历史背景、历史使命、实践历程、实践模式等方面入手,梳理了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在逻辑,并初步概括出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中国经验 国家治理单元 社会生活共同体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 被引量:38
5
作者 蔺海沣 杨柳 王昕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3-6,共4页
当前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非共生态"困境,彰显出共生的课堂教学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基于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田野调查审视课堂教学实践的生态。研究发现:共存样态下课堂教学实践面临着共生单元中课堂师生角... 当前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非共生态"困境,彰显出共生的课堂教学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基于共生理论分析框架,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田野调查审视课堂教学实践的生态。研究发现:共存样态下课堂教学实践面临着共生单元中课堂师生角色的迷失、共生关系中教学交往过程生命性的轻视、共生环境中教学文化生态的疏离等生态之殇。构筑共生的课堂教学共同体,必须彰显共生单元生态位,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和重构课堂专业权威;构建共生关系生态链,丰盈教学知识谱系和促进师生生命交往;迈向共生环境生态圈,塑造课堂诗意情境和厚植教学生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共同体 共生理论 共生单元 共生关系 共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上半叶苗族知识分子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元 彭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19-30,153,共13页
单元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具有推动作用。梁聚五、石启贵、杨汉先等苗族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社会转型中致力多民族共生共荣、利用汉文化书写本民族历史以及通过强调中华民... 单元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具有推动作用。梁聚五、石启贵、杨汉先等苗族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社会转型中致力多民族共生共荣、利用汉文化书写本民族历史以及通过强调中华民族成员身份来争取权益的探索与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表述和个案参考,从生命史视角考察不同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有助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路径与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单元民族 苗族知识分子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角下导学共同体的价值意蕴、运行机制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4
7
作者 樊小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导学共同体成为当前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新思路。起源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与导学共同体具有契合性。共生理论视角下导学共同体运行机制包括共生单元的交互机制、共生模式的构建机制和共生环境的强化机制。导学共同体建设推进路径是对称性... 导学共同体成为当前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新思路。起源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与导学共同体具有契合性。共生理论视角下导学共同体运行机制包括共生单元的交互机制、共生模式的构建机制和共生环境的强化机制。导学共同体建设推进路径是对称性互惠共生,通过促进导学共同体能量产生与传导、实现导学共同体成果共享与共赢以及营造导学共同体良好共生环境,推进导学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学共同体 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 共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厘清“基本”:社会治理共同体导向下的治理单元重构
8
作者 徐勇 邹照斌 《治理研究》 2025年第4期4-16,F0002,157,共15页
基本治理单元的划分与重构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础性命题。从政治学视角看,治理单元的“基本”并非静态概念,而是随治理目标与组织系统功能演变的动态范畴。基本治理单元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其内在的要素是稳定不变的... 基本治理单元的划分与重构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础性命题。从政治学视角看,治理单元的“基本”并非静态概念,而是随治理目标与组织系统功能演变的动态范畴。基本治理单元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其内在的要素是稳定不变的。正是在性质、功能、规模的维度界定下,基本治理单元才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本”。而基本治理单元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由不同要素互相构建的过程,共同利益、共同行动、共同精神构成了“三位一体”要素模式。治理单元的重构同样需要兼顾历史经验与时代需求。通过将外部引导转化为内在组织,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激励,将共同利益转化为共同责任,强化基本治理单元,构建稳定的基本治理单元运行机制,实现基本治理单元的长期持续,最终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治理单元 社会治理共同体 单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 被引量:29
9
作者 段天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60-62,共3页
基于整体单元,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包括:一是项目学习的任务路径,明确知识目标;二是项目学习的单元路径,实现整体把握;三是项目学习的主体路径,构建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整体单元 项目式学习 知识目标 整体把握 学习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未来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命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萑 胡馨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4,共5页
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面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使命,要努力成为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为此,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善用数据-证据驱动教学;要基于学生本位规划课程进程、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要清... 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面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使命,要努力成为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为此,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善用数据-证据驱动教学;要基于学生本位规划课程进程、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要清晰规划自身发展,基于实践深入反思研究并构建基于身份对话的实践共同体,不断建构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实现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学习进阶 循证教育 单元教学 实践性知识 教师实践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与“径”:重新认识村民自治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明 刘义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3,共6页
一直以来,村民自治没有很好地解决制度"落地"的问题,在实践与研究中表现出弱化的现象。这种弱化在本质上主要源于村民自治制度的理论设计之初缺少对中国农村社会本源型制度的关怀,导致村民自治实践缺乏文化与社会根基支撑。... 一直以来,村民自治没有很好地解决制度"落地"的问题,在实践与研究中表现出弱化的现象。这种弱化在本质上主要源于村民自治制度的理论设计之初缺少对中国农村社会本源型制度的关怀,导致村民自治实践缺乏文化与社会根基支撑。在经济社会环境深度变迁与治理范式滥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村民自治的实践与研究显现出愈发困难的境况。村民自治需要寻"根",即中国农村的家户制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民行动的家户主义逻辑。而均衡村民自治与家户主义逻辑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自治单元向村庄共同体的回归、共同经济的实现以及行政性力量的外部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自治单元 家户主义 村庄共同体 共同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书斋”到“田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逻辑探寻——基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率性教学”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伟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共5页
课堂教学改革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从理论的书斋走向并扎根于实践的田野的过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率性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儿童哲学”的视角,从尊重儿童、单元研究、构筑学习共同体出发,构建了“率性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从理论的书斋走向并扎根于实践的田野的过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率性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儿童哲学”的视角,从尊重儿童、单元研究、构筑学习共同体出发,构建了“率性教学”的理论体系与操作策略,创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样态,是一次从“书斋”到“田野”的意义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实践逻辑 儿童哲学 率性教学 单元学习 行动研究 学习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