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发展——灾害区域的协调与应对
1
作者 段伟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人与自然间究竟应保持什么关系?从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追问这一问题。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做出了多种回答。有人提出人类中心论,也有人提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等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④这无疑是最... 人与自然间究竟应保持什么关系?从文明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在追问这一问题。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做出了多种回答。有人提出人类中心论,也有人提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等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④这无疑是最有生命张力的表述。他全面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中心论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生态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 生命共同 多边主义 人与自然 系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都是“同时代人”——如何建构当代文学价值共同体的反思
2
作者 丁帆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同时代人”是一个超越年龄、时空的广义内涵的存在,它打破了生理年龄和朝代更迭,以代际划分的“同时代人”的陈见,用一种具有深刻和前瞻意义的理念,聚合成一种具有“当代性”的切分方法,以跨越代际的共同价值观来重塑“同时代人”群体... “同时代人”是一个超越年龄、时空的广义内涵的存在,它打破了生理年龄和朝代更迭,以代际划分的“同时代人”的陈见,用一种具有深刻和前瞻意义的理念,聚合成一种具有“当代性”的切分方法,以跨越代际的共同价值观来重塑“同时代人”群体,以此作为解决创作困囿和批评迷惘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使自己成为这些文本的同时代人”的命题,才是需要正视的最本质的问题所在。当下的“同时代人”,既要以史为鉴,从历史的“同时代人”的思想宝库中,汲取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相对统一价值观,同时还要引领更多能够聚合在同一价值观下的“同时代人”,发出对整个世界的批判性哲学诘问,这也是改“未完成的现代性”为“当代性”关键词的理由,希冀由此而触及对当代文学治史观念的一种新观念和新方法,在“同时代人”旗帜下,建构起一种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和学术守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代人” “当代性” 文学价值共同 “真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情感与利益: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三重理路——以河南省S村共同缔造活动为例
3
作者 刘辉 陈相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村组单元重组、市场化冲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因素使得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公共精神式微、功利主义盛行等治理困境,可以从价值引领、情感互动、利益联结三个角度入手加以破解。河南省S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切入点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 村组单元重组、市场化冲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因素使得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公共精神式微、功利主义盛行等治理困境,可以从价值引领、情感互动、利益联结三个角度入手加以破解。河南省S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切入点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模式,着重聚焦于价值、情感和利益三个层面:以价值引领推动象征形式的统一化建构与合法化确立,实现集体认同;以情感互动激活居民集体记忆,并借助语言符号与他者行动对集体进行情感反哺,重塑集体关系;以利益联结推动个体由旁观向参与转变,克服“搭便车”困境,达成集体行动。通过价值、情感、利益三者的良性互动增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获得感,是富有成效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乡村治理共同 价值 情感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国18世纪小说中乡村共同体的裂变
4
作者 王影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7,共9页
英国社会在18世纪发生全方位现代转型,传统的乡村共同体也在发生时代的裂变。18世纪小说作为文学类型的新形式应势而起,展现出英国从乡村庄园经济向都市经济过度的变革图景和社会风貌。分析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到,乡村共同体不可逆的... 英国社会在18世纪发生全方位现代转型,传统的乡村共同体也在发生时代的裂变。18世纪小说作为文学类型的新形式应势而起,展现出英国从乡村庄园经济向都市经济过度的变革图景和社会风貌。分析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到,乡村共同体不可逆的裂变主要源于两种类型:外来客携带城市资本介入乡村共同体,导致乡村共同体边界的破裂,并与外部的都市力量产生分裂性融合;出走乡村共同体的离乡行为如远赴战场、迁徙伦敦、海外航行等,从内部分裂了共同体。这种裂变成为一种促发小说情节的结构主义因素,作家们以真实性为审美原则,塑造出一系列饱含人文智慧和人性自由的社会转型期的人物形象,成为田园牧歌末世时代来临前的最后吟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小说 乡村共同 裂变 外来客 离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欧小说《春》中人权及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
5
作者 隋晓荻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脱欧小说《春》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阿莉·史密斯为改变英国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及政治文化而提出的文学方案。在她的方案中,讲故事是抵抗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是作为人权建构者的艺术家和政治权力执行人。所讲述的故... 脱欧小说《春》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阿莉·史密斯为改变英国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及政治文化而提出的文学方案。在她的方案中,讲故事是抵抗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是作为人权建构者的艺术家和政治权力执行人。所讲述的故事围绕着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而展开。在这个故事里,作家以人权绝对优先的政治观念为先决条件,以尊重生命的生命政治观念为出发点,以跨边界团结的政治哲学观念为基础,通过运用纪实电影、自传、童话故事等艺术和文学的讲故事手段,提出了构建超国族观念的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方案,以此为英国指明希望政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欧小说 《春》 后民族共同 人权 讲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让我走》中废弃的生命与共同体
6
作者 张秀丽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石黑一雄在小说《别让我走》中通过展示克隆人成为废弃物,表达了对一种偶然生成、开放的共同体的想象。克隆人作为器官捐献者,被生产、消费和废弃,成为难以降解的白色垃圾,然而这些难以粉化的废弃物却以偶然的方式涌现、飘浮,甚至聚合,... 石黑一雄在小说《别让我走》中通过展示克隆人成为废弃物,表达了对一种偶然生成、开放的共同体的想象。克隆人作为器官捐献者,被生产、消费和废弃,成为难以降解的白色垃圾,然而这些难以粉化的废弃物却以偶然的方式涌现、飘浮,甚至聚合,冲击着自然人共同体划定的洁净和健康边界,挑战着边界、区分和树状的霸权逻辑,表现出一种块茎化、去中心、延展的共同体理想。生产和消费的逻辑看似掌控了技术对生命的复制,但生命却在彻底的异化和物化中生成新的突触,有了新的连接可能。石黑一雄不仅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对一切进行消费的暗淡未来图景,更是从深渊中发现了社会形成共同性的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别让我走》 废弃 共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苏文芝 李杰 王东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学校和企业充分调研,共同研究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并将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为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模式,以济源职业技...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学校和企业充分调研,共同研究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并将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为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模式,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产教深度融合、强力服务产业,探索“361+N”盟院合作模式,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在科研(教学)团队培育、核心技术培育与孵化,科技项目合作、省市重点实验室、省市工程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横向项目、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专利转让许可等方面开展体系化合作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企业行业 科技创新 命运共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创新创业何以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8
作者 高静 李丹 陈峰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8,共17页
乡村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农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充足的内生动能。基于中国2014—2022年1650个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及浙大卡特—企研团队公布的乡村创新创业指数,从农民收入绝对值、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三个维度出发... 乡村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农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充足的内生动能。基于中国2014—2022年1650个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及浙大卡特—企研团队公布的乡村创新创业指数,从农民收入绝对值、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识别乡村创新创业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间的因果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乡村创新创业能显著带动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且能显著抑制“精英俘获”现象,在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理检验表明,乡村创新创业主要通过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化城乡就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吸引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返乡入乡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原国家级贫困县以及政府支持力度高的地区,乡村创新创业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本研究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精英俘获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玛丽·雪莱《末世一人》中的生态思想
9
作者 龙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面临的时代新论题。玛丽·雪莱在《末世一人》中批判了17—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警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认知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表达了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共生、承担人类主体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面临的时代新论题。玛丽·雪莱在《末世一人》中批判了17—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警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认知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表达了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共生、承担人类主体责任的生态理想。玛丽·雪莱非常具有前瞻性地认识到,西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给人和自然带来了潜在威胁,其表达的生态思想与当今我们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倡议有吻合之处。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重读《末世一人》,这一视角的解读是中西文明互鉴的新尝试,希望能为“后人类”社会应对新挑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雪莱 《末世一人》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 人类中心主义 后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率先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进展、优势潜力与政策建议:以上海为例
10
作者 李莹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超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全国各地区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表率并提供了先进经验。其中上海为推动共同富裕,在提高就业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推动慈善事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拥有坚实的制度保... 超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全国各地区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表率并提供了先进经验。其中上海为推动共同富裕,在提高就业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推动慈善事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拥有坚实的制度保障、巨大的人才红利、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及先进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优势。然而,上海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上海需要在中等收入群体提质扩容、持续缩小各类收入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方面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收入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论
11
作者 包爱军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新音乐形态,具有时代性和使命性。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的内融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揭示了其“双根性、结合性、新样性、人民性”属性,通过融合各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共生特质,构建... 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新音乐形态,具有时代性和使命性。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的内融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揭示了其“双根性、结合性、新样性、人民性”属性,通过融合各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共生特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突出其在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交融性共享性文化因子,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结合的视角出发,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认知与认同体系,提供以音乐文化建设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框架。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还为现代文明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来自民族和非民族地区的证据
12
作者 洪荭 王嘉铭 +1 位作者 刘天璐 胡华夏 《财务管理研究》 2025年第2期57-67,共11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数字经济作为驱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其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基于民族和非民族地区,通过测度中国各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家庭人均收入和地区人均收入测度绝对...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数字经济作为驱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其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基于民族和非民族地区,通过测度中国各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家庭人均收入和地区人均收入测度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绝对收入的影响在全样本中呈“倒U”形,且显著促进了民族地区居民的相对收入。机制检验显示,产业结构是该影响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产生的数字红利对民族乡村地区、高技能劳动者和高风险偏好者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旨在推动对于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应、机制和区域差异的理解,为政府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疑似Alport综合征合并共同腔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报道
13
作者 王倩 杜海侨 +1 位作者 王淑为 李佳楠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9-21,33,共4页
目的对1例疑似Alport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后随访,探讨其干预后听力语言康复效果。方法整理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前的病历资料、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调机与评估资料。结果该患儿以发现听力差5月余为主诉入院。颞骨CT显示左侧中... 目的对1例疑似Alport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后随访,探讨其干预后听力语言康复效果。方法整理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前的病历资料、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调机与评估资料。结果该患儿以发现听力差5月余为主诉入院。颞骨CT显示左侧中耳炎、双侧内耳共同腔畸形。基因报告结果显示,发现1个高度可疑变异:NM_033380.3(COL4A5):c.1331T>G(p.Ile444Ser)。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5年,各电极阻抗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15 kΩ),患儿可配合儿童行为测听方法完成电刺激阈值调试,12对电极全部打开,对大声音无不舒适感受,可分辨林氏六音。经康复后可进行日常对话,发音个别字不清晰。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37分,言语可懂度分级问卷(SIR)得分4分,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得分6分。助听听阈在30~45 dB HL,双音节言语识别率80%,安静条件下句子识别率84%。结论疑似Alport综合征合并共同腔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植入及调机可以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共同腔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云南民族节庆文化谱系研究
14
作者 姚霁珊 胡云 苏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节庆文化是民族文化交流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民族的历史情感、价值伦理、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都凝聚在节庆文化之中,形成特定的形式和规范,促使民族的共同心理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节庆文化是民族文化交流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民族的历史情感、价值伦理、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都凝聚在节庆文化之中,形成特定的形式和规范,促使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持续趋同,成为民族间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建构云南民族节庆文化谱系,就是建构一种认同框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文化认同为视角,从各民族节庆文化底色中探寻与中华文化的关联性,搭建云南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桥梁,使其为云南各民族对国家观念的文化认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本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民族 节庆文化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道
15
作者 王白英 王美英 《山东高等教育》 2025年第1期56-62,91,共8页
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紧密相关。师范生教育实践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然而,师范生教育实践面临实践环节衔接不畅、实践主体动力不足、实践整体素养不高等诸多现实困境,不少师... 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紧密相关。师范生教育实践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然而,师范生教育实践面临实践环节衔接不畅、实践主体动力不足、实践整体素养不高等诸多现实困境,不少师范毕业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之间差距较大。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愿景、文化及成效等逻辑基础,可以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成员之间产生强大凝聚力,发挥主动能动性,实现互惠共赢。因此,以学习共同体为内核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进行整体设计,即以师范生为中心、以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为指导联盟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激发师范生产生实践愿望、助推师范生获取实践体验及引导师范生反思实践行为等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素养和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共同 师范生 教育实践 实践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究——以蜀水文化为例
16
作者 高键 金寿莲 吴映清 《四川水利》 2025年第1期169-173,共5页
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治水实践中共创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以蜀水文化为例,探讨水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蜀水文化作为中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 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治水实践中共创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以蜀水文化为例,探讨水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蜀水文化作为中华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水文化、精神水文化、制度水文化。以物质水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意识;以制度水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意识;以精神水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公民意识。增强对水文化的领导力、传播力、创新力是推动水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民族共同体意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与中国地域影像艺术审美创造分析
17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电影是国家形态艺术表现的折射,也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显现。“共同体美学”作为近年来中国电影本土理论的重要代表,逐渐成为区域电影、地域电影、民族电影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影像艺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影像创作倾向,其既是... 电影是国家形态艺术表现的折射,也是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显现。“共同体美学”作为近年来中国电影本土理论的重要代表,逐渐成为区域电影、地域电影、民族电影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影像艺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影像创作倾向,其既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在地表达,又是当下艺术实践的独特创造。各具特色的地域电影不仅形成差异性的艺术审美个性表达,而且在现实基底、审美情感、文化理想等方面增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诗意共性。从共同体美学理论出发,聚焦中国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影像审美创造,对审美活动中的对象和主体进行“个性趣味”与“共性品味”的梳理辨析,能够进一步明确共同体美学的理念价值和实践路径,为中国电影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美学 中国电影 地域电影 艺术审美 中国传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展共同体”建设增强教师职业认同与归属感
18
作者 徐添喜 王佳熠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构建“发展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增强特教教师职业认同与归属感、缓解职业倦怠。赋权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管理、全方位支持教师职业生涯成就、完善多元主体联动合作机制等是有效建设策略。
关键词 “发展共同体” 特教教师 特教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体视阈下的“华语电影”
19
作者 赵卫防 关永明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华语电影”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学层面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共同体意义上的概念。“华语电影”中的共同体概念,是指中国内地(大陆)、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语地区所拍摄的电影的同质性。正是具备了这种同质性,这些电影才形成了共同体,进而形... “华语电影”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学层面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共同体意义上的概念。“华语电影”中的共同体概念,是指中国内地(大陆)、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语地区所拍摄的电影的同质性。正是具备了这种同质性,这些电影才形成了共同体,进而形成了统一的“华语电影”。这种同质性不仅包括语言的同质,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方面的同质。共同体视阈下的“华语电影”具有一定的时空特性,其在空间层面分布于海内外的华语地区,在时间上则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有意义。“华语电影”有华语地区合拍片、中国内地(大陆)出品汉语电影、港澳台地区出品汉语电影、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和海外华语地区出品的华语电影等五种形态。华语电影的发展既要有融合,也要有分众,只有保持融合与分众的平衡,才能获得稳健且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共同 时空特性 华语电影形态 融合与分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创新路径:延边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20
作者 金玲 马宇航 《山西农经》 2025年第6期187-189,共3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从区域经济、社会治理和生态保护等角度,分析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从区域经济、社会治理和生态保护等角度,分析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及挑战。基于“十五五”规划的要求,提出具体政策路径和可操作建议,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州 共同富裕 “十五五”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