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刺激信号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都昌乐 王瑜 梅仁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6-662,共7页
慢性炎症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病理基础,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可通过分泌促炎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影响心血管疾病进程。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等信... 慢性炎症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病理基础,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可通过分泌促炎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影响心血管疾病进程。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等信号通路增强或抑制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信号传递,调控T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从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共刺激信号的传导机制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免疫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心血管疾病 炎症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姜晓峰 张弘彬 +6 位作者 郭大伟 孙文郁 金俊哲 马冬岩 赵宇 姜洪磊 梁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采用野生型B6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受体接受单独或联合使用抗CD40L抗体(MRl)和抗B7抗体的治疗,以阻断CD28-B7和CD40-CD40L(lig... 目的: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采用野生型B6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腹部异位小鼠心脏移植。受体接受单独或联合使用抗CD40L抗体(MRl)和抗B7抗体的治疗,以阻断CD28-B7和CD40-CD40L(ligand,配体)共刺激信号。以心脏完全停跳作为排斥反应终结时间,并开腹确认心脏是否停跳。心脏移植后60日对移植物进行HE染色。为确定移植免疫耐受是否具有供体抗原特异性,对接受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治疗而长期存活的受体实施了第二部分来源(供体来源)及第三部分来源(C3H来源)的皮肤移植。结果: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使移植心脏长期存活(>150日),而且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慢性排斥反应发生。供体来源的皮肤长期存活(>50日),而第三部分来源的皮肤则很快被排斥。结论: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CD28-B7与CD40-CD40L可诱导出不伴有慢性排斥反应的供体抗原特异性的移植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小鼠心脏移植 供体抗原特异性 移植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对致敏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启翔 许吕宏 +1 位作者 许威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1-806,共6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将致敏的BALB/c小鼠分成4组:①CTLA4Ig+anti-CD154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②anti-CD154单克隆抗体+... 本研究旨在通过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将致敏的BALB/c小鼠分成4组:①CTLA4Ig+anti-CD154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②anti-CD154单克隆抗体+CTLA4Ig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③CTLA4Ig+anti-CD154单克隆抗体;④CTLA4Ig及anti-CD154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正常BALB/c小鼠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给予每只小鼠CTLA4 Ig和anti-CD154单克隆抗体或相对应的同型对照抗体各500μg,于移植前7天尾静脉输注,每组小鼠各5只。移植当天处死各组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19+CD69+B细胞数量、CD44high/CD62Lhigh及CD44high/CD62Llow/-T细胞数量。用流式细胞仪或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致敏后CD19+CD69+B细胞数量与正常小鼠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阻断B7/CD28或/和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可见抑制效应(P<0.01),两者同时阻断具有协同作用(P<0.01)。小鼠致敏后记忆性T细胞CD44high/CD62Lhigh及效应性T细胞CD44high/CD62Llow/-与正常相比亦明显增多(P<0.01)。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可使其明显抑制,CTLA4 Ig和anti-CD154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P<0.01)。各组小鼠细胞因子及IgG、IgM抗体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中致敏抗体检测显示致敏后特异性抗体升高,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其明显被抑制(P<0.01)。结论:阻断B7/CD28或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均能抑制致敏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同时阻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B7CD28 致敏 CTLA4 IGG anti—CD1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共刺激信号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晓琳 彭军 侯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53-1055,共3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被巨噬细胞过度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研究发现,ITP与T/B细胞异常活化导致的免疫失耐受有关。T/B细胞充分活化需要共刺激信号,共刺激信号不仅能调节T/B细胞反应,对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中被巨噬细胞过度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研究发现,ITP与T/B细胞异常活化导致的免疫失耐受有关。T/B细胞充分活化需要共刺激信号,共刺激信号不仅能调节T/B细胞反应,对于免疫系统的其它方面亦有作用。本文将就共刺激信号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共刺激信号CD_(137)在人T细胞及其亚群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利宁 曹英林 +4 位作者 马春红 宋静 赵文璞 朱长军 孙汶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49-451,共3页
目的:为了分析CD137 在正常人静止状态和受PHA刺激后不同时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未刺激的淋巴细胞上无CD137 表达。经PHA 刺激后( 仅T细胞发生... 目的:为了分析CD137 在正常人静止状态和受PHA刺激后不同时间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上的表达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未刺激的淋巴细胞上无CD137 表达。经PHA 刺激后( 仅T细胞发生转化) ,24 h 已有表达,以后表达率逐渐增高。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24、48 、72 h CD137 的表达率分别为(100 ±20) % 、(130 ±20) % 、(200±40) % ,CD137 表达在细胞膜表面,细胞浆、细胞核无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与免疫细胞化学法相吻合,PHA 刺激24、48 、72 h 的表达率分别为(816 ±128) % 、(1239 ±215) % 、(2160 ±430) % 。CD4+ T细胞和CD8+ 细胞均可表达,但在CD4+ T细胞上的表达率高于CD8+ 细胞。结论:CD137 仅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CD4+ 和CD8+ 细胞均可表达。静止T细胞无CD137 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共刺激信号 CD137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共刺激信号途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受者免疫耐受排斥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启翔 翁文俊 +1 位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分别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基础。实验将BALB/c小鼠分为4... 本研究旨在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分别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基础。实验将BALB/c小鼠分为4组:①移植前7 d致敏组;②移植前7d致敏同时应用CTLA4Ig+anti-CD154组;③正常小鼠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的鼠源性对照抗体;④正常小鼠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于移植当天给小鼠8 Gy照射,然后将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小鼠体内进行移植,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或器官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细胞归巢,同时记录生存状况,监测其造血重建水平。结果表明,与致敏鼠相比,CTLA4Ig+anti-CD154能促进异基因HSC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诱导免疫耐受,延长其生存期并在28 d内完成造血重建。结论:应用CTLA4Ig及anti-CD15能诱导致敏受者对异基因HSC的免疫耐受,促进其植入,并完成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造血干细胞 致敏受者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BB/4-1BBL共刺激信号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艾香艳 时国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4-1BB/4-1BBL 过敏性哮喘 共刺激信号 免疫学发病机制 粘液高分泌 TH2细胞 细胞因子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8/B7共刺激信号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曲梅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5-267,共3页
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 ,一个是抗原特异的 ,由T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MHC 抗原肽的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是由T细胞上的CD2 8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分子的结合而提供的。只有两个信号都存在时 ,T细胞开始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 ,一个是抗原特异的 ,由T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MHC 抗原肽的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是由T细胞上的CD2 8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分子的结合而提供的。只有两个信号都存在时 ,T细胞开始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CTLA4是B7的另一个受体 ,它在T细胞活化时上调表达 ,其功能为抑制T细胞增殖。阻断或给予第二信号 ,可以人为调节免疫应答使之增强或抑制 ,对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阻断CD2 8/B7途径导致免疫耐受 ,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激活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8 B7 CTLA4 共刺激信号 免疫治疗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信号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捷 陈海燕 +1 位作者 沈培辰 王维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共刺激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兔新生血管化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璐 赵海霞 关文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通过阻断新生血管化角膜兔模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共刺激信号配体和受体的结合,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兔高风险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缝线法制作新生血管化角膜兔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MR1组、... 目的通过阻断新生血管化角膜兔模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共刺激信号配体和受体的结合,探讨联合阻断共刺激信号对兔高风险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缝线法制作新生血管化角膜兔动物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MR1组、抗B7-1组、联合处理组,每组12只。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排斥反应排斥情况,并记录各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制作植片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术后4周或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时各组随机选取5只兔模型摘取术眼角膜,对植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角膜植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R1组、抗B7-1组和联合处理组角膜植片均获得了较长的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分别与MR1组和抗B7-1组比较,生存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R1组和抗B7-1组角膜植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处理组兔角膜植片炎性细胞浸润较其他三组明显减少,TNF-α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1组与抗B7-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0L和抗B7-1单克隆抗体阻断共刺激通路受体和配体的结合,比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抗体能更有效地降低新生血管化角膜兔模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延长植片的生存时间,提高植片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信号通路在异种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浩 杨树军 +1 位作者 王科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0-816,共7页
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异种移植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调节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研究是当前异种移植免疫方面的热点话题。自从共刺激分子CD28发现以来,已经发现了多种共刺激分子,包括共刺... 器官短缺是限制器官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异种移植有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因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调节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研究是当前异种移植免疫方面的热点话题。自从共刺激分子CD28发现以来,已经发现了多种共刺激分子,包括共刺激和共抑制受体及其相关配体。针对移植供体的特异性T细胞活化是引起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不同免疫阶段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上表达和诱导有所不同,这些共刺激分子在维持T细胞耐受性以及T细胞免疫反应的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共刺激信号通路在器官移植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异种移植免疫相关的共刺激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异种移植免疫抑制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异种移植 刺激分子 共刺激信号 T细胞 免疫抑制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炎中B7:CD28CTLA-4共刺激途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施笑梅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B7:CD2 8 CTLA 4共刺激信号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经牛II型胶原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 ;采用CTLA 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 ,分析其对关节炎大鼠中特异性体液反应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结果 :CTLA 4Ig可阻... 目的 :探讨B7:CD2 8 CTLA 4共刺激信号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经牛II型胶原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 ;采用CTLA 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 ,分析其对关节炎大鼠中特异性体液反应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结果 :CTLA 4Ig可阻止SD大鼠发生胶原诱发性关节炎 ,降低大鼠对BIIC的体液免疫反应。结论 :B7:CD2 8 CTLA 4共刺激信号在诱发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中起作用 ,CTLA 4Ig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B7:CD28/CTLA-4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及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调节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学光 古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抗原递呈、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免疫效应3个阶段,是一个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膜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它涉及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对抗原的特异性识... 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抗原递呈、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免疫效应3个阶段,是一个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膜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它涉及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及记忆。APC与T细胞等兔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及多种免疫分子构成有序的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分子 特异性免疫应答 共刺激信号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B7家族 被引量:3
14
作者 翟守恒 刘俊彬 朱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细胞免疫中,需要“双信号”或“多信号”刺激的观点已广为人们接受。近年来发现,B7家族在细胞免疫的共刺激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B7家族的发现命名、结构特点、表达调节及信号转导,并结合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临床疾病的... 细胞免疫中,需要“双信号”或“多信号”刺激的观点已广为人们接受。近年来发现,B7家族在细胞免疫的共刺激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B7家族的发现命名、结构特点、表达调节及信号转导,并结合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临床疾病的免疫治疗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1 结构 表达 信号转导 共刺激信号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CD28和B7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安梅 仲人前 +2 位作者 陈孙孝 施笑梅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B7:CD28共刺激信号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牛Ⅱ型胶原(BⅡC)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分析抗B7-1和抗B7-2抗体对关节炎大鼠临床症状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抗B7-1抗体可... 目的:探讨B7:CD28共刺激信号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牛Ⅱ型胶原(BⅡC)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分析抗B7-1和抗B7-2抗体对关节炎大鼠临床症状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抗B7-1抗体可阻止SD大鼠发生胶原诱发性关节炎,降低大鼠对BⅡC的体液免疫反应。结论:B7:CD28共刺激信号在诱发 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中起作用,抗B7-1抗体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B7 抗原 CD28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输注联合共刺激阻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振新 李元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48-651,共4页
诱导移植器官受者特异性免疫耐受是解决目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其对移植器官慢性排斥反应最终的手段。骨髓输注诱导嵌合体的形成和共刺激信号的阻断,是目前诱导免疫耐受最为看好的途径。现就骨髓输注与共刺激信... 诱导移植器官受者特异性免疫耐受是解决目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其对移植器官慢性排斥反应最终的手段。骨髓输注诱导嵌合体的形成和共刺激信号的阻断,是目前诱导免疫耐受最为看好的途径。现就骨髓输注与共刺激信号阻断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策略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嵌合 共刺激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OS:一种重要的新型诱导共刺激分子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雪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4,共4页
关键词 综述 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 共刺激信号 IC0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4胞外区基因局部修饰对大鼠移植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嘉瑜 张艮甫 +2 位作者 王平贤 范明齐 贺伟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 观察CD15 4胞外区基因局部修饰大鼠供肾对延长移植肾存活的效能。方法 以CD15 4基因重组腺病毒为载体 ,将CD15 4胞外区基因转入BN大鼠供肾 ,以Lewis大鼠为受体 ,行同种肾移植为转染组 ,并以未转染BN供肾移植给Lewis受体为对照组 ... 目的 观察CD15 4胞外区基因局部修饰大鼠供肾对延长移植肾存活的效能。方法 以CD15 4基因重组腺病毒为载体 ,将CD15 4胞外区基因转入BN大鼠供肾 ,以Lewis大鼠为受体 ,行同种肾移植为转染组 ,并以未转染BN供肾移植给Lewis受体为对照组 ;观察移植肾存活时间和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转染组移植肾存活 ( 2 8± 7.3 )d ,较对照组移植肾存活时间 ( 8.6± 1.2 )d明显延长 ;移植组术后血清肌酐较同期对照组明显为低。结论 CD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4 基因治疗 肾脏移植 共刺激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牛膝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受免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封海波 刘娟 +3 位作者 宋振辉 杜小刚 韩兴发 赵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0,23,共4页
用提取的川牛膝多糖(RCPS)和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协同免疫ICR小鼠,研究了其对免疫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进而探讨了RCPS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机制。试验鼠在二免后2周处死,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了共刺... 用提取的川牛膝多糖(RCPS)和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协同免疫ICR小鼠,研究了其对免疫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进而探讨了RCPS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机制。试验鼠在二免后2周处死,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了共刺激信号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MHCⅠ、MHCⅡ类分子,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二免后14d,RCPS明显增强了共刺激信号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了MHCⅠ,MHCⅡ,CXCR4和CCR7mRNA表达水平。综上所述,RCPS配合FMD疫苗免疫小鼠,可显著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多糖 口蹄疫疫苗 共刺激信号分子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新的鼠抗人OX40L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鸿雅 王勤 +4 位作者 陈永井 谢芳 毛一香 刘高勤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鼠抗人OX40L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mAb)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以高表达人OX40L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OX40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和多次克隆化培... 目的:鼠抗人OX40L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mAb)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以高表达人OX40L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OX40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出特异分泌鼠抗人OX40L分子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Westernblot、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竞争结合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和MTT增殖试验等对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OX40L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D6和5C2。对mAb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2株mAb均能识别成熟DC细胞以及Jurkat、SHI-1、U937等白血病细胞株表面的OX40L分子。对其中SHI-1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影响的实验显示,这2株抗体对SHI-1的增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地获得了2株鼠抗人OX40L功能性mAb杂交瘤,其所分泌的抗体能特异地识别人OX40L分子,并影响表达OX40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增殖,为进一步研究OX40/OX40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L 共刺激信号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