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阴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锂镁离子分离性能
1
作者 杨燕 谢健阳 +4 位作者 王献朗 陈昊天 谢文典 佘世雄 黄智昊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膜是一种理想的分离材料。以2,4,6-三羟基-1,3,5-苯三甲醛(Tp)和2,5-二氨基苯磺酸(Pa-SO_(3)H)为构筑单体,通过原位溶剂热聚合方法,在多孔三氧化二铝(AAO)基底上快速制备出了一种二维COF膜TpPa-SO_(3)H,并研究了...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Fs)膜是一种理想的分离材料。以2,4,6-三羟基-1,3,5-苯三甲醛(Tp)和2,5-二氨基苯磺酸(Pa-SO_(3)H)为构筑单体,通过原位溶剂热聚合方法,在多孔三氧化二铝(AAO)基底上快速制备出了一种二维COF膜TpPa-SO_(3)H,并研究了所得膜材料对锂镁离子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膜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一维纳米孔道。TpPa-SO_(3)H上带负电荷的磺酸基团,不仅有利于提高膜的渗透通量,还能通过静电作用,提高两种离子的分离效率。该膜材料在LiCl(0.1mol/L)和MgCl_(2)(0.1mol/L)的双组分混合体系中,对Li^(+)/Mg^(2+)的分离因子可达22。静电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是Mg 2+在纳米多孔膜中的主要扩散阻力和离子分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 共价有机框架 薄膜 离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共价有机框架分子印迹材料的固相萃取结合色谱/质谱在海岸带新污染物筛查识别中的应用
2
作者 黄晶滢 闫敬怡 +2 位作者 齐骥 陈令新 李金花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1-856,共16页
海岸带作为海陆交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承载着复杂的生态系统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不断涌入海岸带。这些污染物具有浓度低、种类多、... 海岸带作为海陆交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承载着复杂的生态系统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不断涌入海岸带。这些污染物具有浓度低、种类多、化学性质复杂等特点,对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新污染物进行筛查识别和精准检测是研究其环境行为、健康危害及消减控制等的首要前提,相关研究将为后者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然而,海岸带样品基质复杂(如水体、沉积物、土壤、生物样品、大气等多类型介质;高盐度、共存的多物种干扰等),通常采用的高灵敏的色谱或色谱-质谱检测技术仍然需要结合高效的样品前处理。基于功能材料的固相萃取(SPE)已成为重要的样品前处理手段,例如具有构效预定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凭借其“锁钥”特异性识别机制在SPE中备受青睐。然而,MIPs仍存在模板分子残留/泄漏、吸附容量低、传质速率低及复杂基质适应性欠佳等困扰,制约其实际应用。近年来,高比表面积与可调孔径的金属/共价有机框架(MOFs/COFs)材料的引入为MIPs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可显著增强MIPs的吸附容量和传质速率及适用性等。因此,MOF/COF-MIPs复合材料日益引起关注,其作为SPE吸附剂在海岸带新污染物筛查识别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综述了MOF/COF-MIPs这两类复合材料结合SPE前处理及色谱/质谱测定用于海岸带新污染物筛查识别的研究新进展,概述了MIPs的制备方法并着重讨论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SPE)中需要考虑的吸附容量、结合动力学传质速率、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等关键因素。同时,介绍了MOF-MIPs和COF-MIPs复合材料的制备,聚焦MOF/COFs的结构优势如可设计性等及其对MISPE性能的提升作用。本文还梳理了MOF/COF-MIPs-SPE结合色谱或色谱-质谱在海岸带POPs、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测定中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了两类复合材料在海岸带新污染物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制备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新污染物 筛查识别 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 金属有机框架 共价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粘胶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其染料吸附性能
3
作者 李逢春 孙辉 +2 位作者 于斌 谢有秀 张德伟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粘胶水刺非织造布(VSN),用稀盐酸对VSN进行预处理后,以1,3,5-三(4-氨基苯基)苯(TAP)和2,6-吡啶二甲醛(DFP)为原料、以乙腈为溶剂、以乙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在VSN表面原位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 为制备用于有机染料废水处理的粘胶水刺非织造布(VSN),用稀盐酸对VSN进行预处理后,以1,3,5-三(4-氨基苯基)苯(TAP)和2,6-吡啶二甲醛(DFP)为原料、以乙腈为溶剂、以乙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在VSN表面原位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料(Pyridine-COF),得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粘胶水刺非织造布(Pyridine-COF/VSN)。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表征了Pyridine-COF/VSN的外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元素组成,并测试了其吸附性能、循环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yridine-COF在VSN纤维表面呈球形结构,粒径为400 nm左右;且制得的Pyridine-COF/VSN对水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MB和RhB)以及阴离子染料刚果红和甲基橙(CR和MO)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其中对RhB吸附效率最高,在染液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吸附温度为25℃、吸附溶液pH值为7的条件下,Pyridine-COF/VSN对RhB的吸附效率可达98.06%,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Pyridine-COF/VSN具有重复吸附使用性能,经6次循环使用后对RhB的吸附效率可保持在64.60%左右;相比于VSN,Pyridine-COF/VSN的拉伸强度有所下降,而断裂伸长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粘胶水刺非织造布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羧酸共价有机框架微球在线固相萃取4种黄曲霉毒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荣雨 刘杰 +3 位作者 周静 李涛 王晓 纪文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1,共9页
以1,3,5-三(4-氨基苯基)苯、联苯二甲醛、丙酮酸为合成反应单体,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利用Doebner串联反应成功制备了具有喹啉羧酸骨架的共价有机框架(QCA-COF)微球。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发现,采用1,4-二氧六环-乙腈溶液(1∶4,体积比)作为反... 以1,3,5-三(4-氨基苯基)苯、联苯二甲醛、丙酮酸为合成反应单体,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利用Doebner串联反应成功制备了具有喹啉羧酸骨架的共价有机框架(QCA-COF)微球。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发现,采用1,4-二氧六环-乙腈溶液(1∶4,体积比)作为反应溶剂时,可获得具有微米级粒径的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N_(2)吸脱附实验对QCA-COF微球的结构进行表征。由于QCA-COF微球具有芳环、喹啉基团、羧基等官能团,可通过氢键、π-π等多重相互作用与黄曲霉毒素进行吸附,其吸附能力优于C_(18)、PSA以及GCB等商用材料。将QCA-COF材料作为在线固相萃取柱的填料,详细优化了在线固相萃取条件。将在线固相萃取柱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4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24~0.030 ng·g^(-1)。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82.5%~105%)和精密度(4.3%~10%,n=6),适用于花生、小麦、陈皮、杏仁、决明子等食品与中药材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在线固相萃取 共价有机框架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高效捕获空气中二氧化碳 被引量:1
5
作者 燕春晖(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2,共1页
直接空气捕获(DAC)技术因其能够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DAC技术存在的能耗高、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mar Yaghi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COF... 直接空气捕获(DAC)技术因其能够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DAC技术存在的能耗高、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mar Yaghi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COF-999,该材料在二氧化碳捕获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有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团队开发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二氧化碳 cof 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吸附放射性气态碘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书玮 俞杰 +3 位作者 谢钟音 裴鉴禄 林中鑫 陈泽翔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65-3975,共11页
核裂变产物中的放射性气态碘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核素。核电厂采用固体吸附的方法捕集废气中的放射性碘。浸渍活性炭作为工业用碘吸附材料,具有吸附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吸附容量低、易老化、高温易分解等问题。共价有机框架(co... 核裂变产物中的放射性气态碘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核素。核电厂采用固体吸附的方法捕集废气中的放射性碘。浸渍活性炭作为工业用碘吸附材料,具有吸附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吸附容量低、易老化、高温易分解等问题。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作为一类共价键连接的新型晶态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道结构有序、结构可设计性以及物理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展现出优异的碘吸附性能。本文探讨了不同种类碘化合物在COFs内的吸附机理,概述了不同种类COFs的碘吸附性能,系统总结了影响COFs碘吸附性能的多种因素,提出了高碘吸附性能COFs材料的设计策略。最后,总结了COFs实现工业应用的主要挑战及发展前景,指出需开发具有普适性的低成本COFs制备方法并加强其在实际工况条件下吸附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放射性碘 吸附 吸附机理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的荧光/智能手机双模态检测呋喃西林
7
作者 余兰 胡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74-678,共5页
抗生素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工作首次通过单体4,4′,4″-(1,3,5-三嗪-2,4,6-三基)三苯胺(TTA)和苝-3,4,9,10-四羧酸二酐(PTCA)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共价有... 抗生素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进行监测和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工作首次通过单体4,4′,4″-(1,3,5-三嗪-2,4,6-三基)三苯胺(TTA)和苝-3,4,9,10-四羧酸二酐(PTCA)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共价有机框架(COF),并成功构建了基于COF的荧光/智能手机双模态即时检测(POCT)平台,其对呋喃西林的检测限为0.4μmol/L。同时,该传感器在实际血清检测中也表现出可靠的性能,回收率较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增强COF发光性能的新方法,为其环境监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呋喃西林 双模态检测 即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微萃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颖超 高祎阳 +6 位作者 李小敏 陈鲁玉 杜芳 郭洁 孟弋童 孙敏 冯娟娟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分析物的富集,并便于与其他检测技术联用,从而建立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SPME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命分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SPME技术的核心是萃...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分析物的富集,并便于与其他检测技术联用,从而建立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SPME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命分析、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SPME技术的核心是萃取涂层,萃取涂层的性能直接决定着萃取选择性、萃取效率和富集效应等,因此新型、高性能萃取涂层材料的开发一直是分析化学及样品前处理领域的热点。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多孔结晶性网状高分子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稳定性好、可设计性强、合成及后修饰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和药物输送等领域。近年来,COFs在样品前处理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多种基于COFs的新型SPME材料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不同类型样品中多种分析物的萃取和富集。本文主要总结了近三年COFs在纤维SPME、管内SPME以及膜SPME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物理涂覆、原位合成以及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功能化COFs或COFs杂化材料修饰于纤维表面,制备出SPME纤维;将SPME纤维与色谱分析技术联用,可用于环境和食品样品中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多氯联苯类化合物和农药等多种分析物的检测,并能够展现出良好的富集能力、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基于管内SPME技术,COFs基整体柱型萃取管和纤维填充型萃取管能够与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分别开发出针对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和双酚类化合物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此外,COFs也被应用于膜SPME技术,并能够实现环境水中痕量多氯联苯的高效萃取。最后,本文展望了COFs在SPME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固相微萃取 色谱分析 环境分析 食品分析 生物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金属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松涛 董少锋 +2 位作者 林月琳 孙颖 林子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加剧,同时对稀有金属的需求上升,因此对金属进行分离富集非常必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晶度高和孔径可调等特点,在金属分离富集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结合...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加剧,同时对稀有金属的需求上升,因此对金属进行分离富集非常必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晶度高和孔径可调等特点,在金属分离富集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结合特定官能团,能够提高COFs对某些金属离子的选择性,COFs材料稳定的共价键连接方式也增强了其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性。鉴于此,该文对近年来COFs在金属分离富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对COFs的不同连接方式,及其在贵金属、重金属、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中的分离富集以及吸附机理进行介绍。最后对COFs在金属分离富集中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分离 富集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膜及在液体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鹏程 单斌 王新波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2-507,共16页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共价键连接有机单元形成的新型晶体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高、周期性延伸、结构规整和易于定制等优点,是制备高性能分离膜的理想材料。COFs不同的成键方式及制膜方法已成为COFs膜分离应用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技术,...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共价键连接有机单元形成的新型晶体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高、周期性延伸、结构规整和易于定制等优点,是制备高性能分离膜的理想材料。COFs不同的成键方式及制膜方法已成为COFs膜分离应用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在液体分离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COFs材料的分类,对不同共价键连接的COFs进行了特性分析;重点分析了连续COFs膜的制备策略,包括原位生长法、界面聚合法、纳米片堆叠法、层层组装法和电化学法等,指出COFs膜制备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对不同成膜方法的优劣进行了讨论;探讨了COFs膜在废水中有机分子脱除、海水淡化、有机溶剂纳滤等液体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COFs膜在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膜分离 制膜方法 界面聚合 液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作为光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袁乐汪 彭垚垚 +1 位作者 管宗杰 方煜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57,共26页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s)具有拓扑可调性、大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以及出色的稳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多相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首先概述了2D COFs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离子热、机械化学、微波辅助、声化学和...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s)具有拓扑可调性、大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以及出色的稳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多相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首先概述了2D COFs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离子热、机械化学、微波辅助、声化学和界面合成方法。它简要介绍了影响光催化性能的各种因素,包括结晶度和稳定性、能带结构、电荷转移能力、孔径和比表面积以及光源。随后,讨论转向总结和分析2D COFs作为光催化剂在有机小分子转化反应(如光催化氧化、还原和偶联反应)中的进展。最后,对2D COFs在光催化有机转化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共价有机框架 光催化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棒用于可见光催化苄胺偶联反应
12
作者 张小会 赵冬冬 +1 位作者 张俊杰 庄金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121,共11页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新型的共价连接晶体材料,具有结构可预测性和永久孔隙度,被广泛应用于异相催化.本文以光活性芘基团的有机单体(TFPPy)和含苯并噻二唑(BTz)的有机单体作为构筑单元,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Donor-acceptor(D-A)型...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新型的共价连接晶体材料,具有结构可预测性和永久孔隙度,被广泛应用于异相催化.本文以光活性芘基团的有机单体(TFPPy)和含苯并噻二唑(BTz)的有机单体作为构筑单元,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Donor-acceptor(D-A)型TFPPy-BTz-COF纳米棒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等手段表征了TFPPy-BTz-COF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得益于D-A型TFPPy-BTz-COF纳米棒优异的光生电子分离性能,在室温、氧气氛围及可见光照射条件下,TFPPy-BTz-COF纳米棒可将各种苄胺高效、高选择性催化氧化成相应的偶联产物.结合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和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发现单线态氧(1O_(2))和超氧自由基(O_(2)∙-)是关键活性氧物种,并提出了TFPPy-BTz-COF可见光催化氧化苄胺偶联反应的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共价有机框架 可见光催化 纳米棒 苄胺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修饰硅胶复合材料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振 汤紫霞 +4 位作者 张洋洋 曹钰晨 付培可 吕美 王利涛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高稳定性、易修饰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优点,被视为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有力选择。尽管COFs用作色谱固定相的应用尚在初始阶段,但开发新型固定相材料,以实现高效的分离,依旧是分离科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重要难题... 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高稳定性、易修饰性和结构可设计性等优点,被视为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有力选择。尽管COFs用作色谱固定相的应用尚在初始阶段,但开发新型固定相材料,以实现高效的分离,依旧是分离科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重要难题。COFs与硅胶(SiO_(2))的复合材料(COFs-SiO_(2))结合了COFs孔道可调节的特性与SiO_(2)的强机械稳定性和耐压性,在色谱分离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COFs作为固定相材料的优势,并详细介绍了COFs-SiO_(2)复合材料通过三嗪环、亚胺键、腙键和硼键等不同连接方式的设计及其在手性化合物、异构体分离以及复杂样品(市售药品、环境水样)中的应用。进一步展望了COFs-SiO_(2)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光催化产双氧水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巩舜忠 刘空 +3 位作者 年恩赐 杨烨鹏 陶娆 鞠海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43,49,共6页
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如共轭聚合物、g-C_(3)N_(4)及其衍生物、共价有机框架(COFs)等已逐步开发用于光催化产双氧水(H_(2)O_(2))。因其高孔隙率、稳定性和可调控的电子结构,在光催化产H_(2)O_(2)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综述了光催化产双氧... 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如共轭聚合物、g-C_(3)N_(4)及其衍生物、共价有机框架(COFs)等已逐步开发用于光催化产双氧水(H_(2)O_(2))。因其高孔隙率、稳定性和可调控的电子结构,在光催化产H_(2)O_(2)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综述了光催化产双氧水的原理、COFs有机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COFs在光催化产双氧水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COFs光催化产双氧水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光催化应用 产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COF)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脱盐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显娟 张烨靖 +2 位作者 刘雁飞 逯鹏 李砚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1,62,共7页
利用锂电池行业聚乙烯(PE)隔膜作为基底,采用聚乙烯醇(PVA)对其进行亲水化改性,得到亲水化PE膜。通过液-液界面聚合法制备离子型的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将其覆盖在亲水化PE膜表面,得到COF复合膜(COFMs)。系统研究... 利用锂电池行业聚乙烯(PE)隔膜作为基底,采用聚乙烯醇(PVA)对其进行亲水化改性,得到亲水化PE膜。通过液-液界面聚合法制备离子型的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将其覆盖在亲水化PE膜表面,得到COF复合膜(COFMs)。系统研究了PE膜的表面属性对COFMs形貌、结构和脱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膜表面孔径和孔隙率的变化,有效影响了整体COFMs的脱盐性能。在0.5 MPa操作压力下,所制备的COFMs对四种无机盐的截留性能为:Na_(2)SO_(4)>MgSO_(4)>NaCl>MgCl_(2),且最优的COFM0.05表现出Na_(2)SO_(4)截留性能高达98.83%,水通量为4.35 L/(m^(2)·h)。在长期性能测试中,COFM_(0.05)的Na_(2)SO_(4)截留率保持稳定,表明PE支撑的COFMs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聚乙烯支撑层 聚乙烯醇亲水化改性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负载贵金属铂用于电催化析氢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志艳 张潇 石琛琛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I0002,共10页
我们探究了共价有机框架负载贵金属Pt的电催化析氢性能.以2,6-二氨基蒽醌和2,4,6-三甲酰基间苯三酚为构筑单元,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TP-DAAQ COF.随后通过金属前驱体浸渍法制备了Pt-TP-DAAQ COF.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氮气吸附/... 我们探究了共价有机框架负载贵金属Pt的电催化析氢性能.以2,6-二氨基蒽醌和2,4,6-三甲酰基间苯三酚为构筑单元,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TP-DAAQ COF.随后通过金属前驱体浸渍法制备了Pt-TP-DAAQ COF.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氮气吸附/脱附等表明成功制备了TP-DAAQ COF和Pt-TP-DAAQ COF.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t-TP-DAAQ COF(其中含有5.8%的Pt)展现了比20%Pt/C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Pt-TP-DAAQ COF的过电位为45 mV,Tafel斜率为29 mV∙dec^(‒1).这高效的电催化活性源于TP-DAAQ COF与Pt之间良好的协同效应.Pt-TP-DAAQ COF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规整的一维孔道,使催化位点更易于与电解液中的物质发生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了其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 贵金属铂 电催化 析氢反应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衍生多孔碳固相微萃取纤维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莹 赵金凤 +3 位作者 费哲奇 连丽丽 娄大伟 王希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9,共10页
以4-甲酰基苯硼酸(FPBA)和2,4,6-三(4-氨基苯基)-1,3,5-三嗪(TAPT)为单体,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共价有机框架(COF)FPBA-TAPT,将其直接热解后获得衍生多孔碳材料(PC)FT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及扫描电子显... 以4-甲酰基苯硼酸(FPBA)和2,4,6-三(4-氨基苯基)-1,3,5-三嗪(TAPT)为单体,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共价有机框架(COF)FPBA-TAPT,将其直接热解后获得衍生多孔碳材料(PC)FT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显示,该材料呈球形,表面呈褶皱结构,比表面积为499 m2/g.利用溶胶-凝胶法将其涂覆在不锈钢丝表面制得固相微萃取纤维,结合气相色谱法建立了测定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对萃取和解吸条件进行优化后,该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5~100μg/L)、较低的检测限(0.018~0.106μg/L)和良好的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7.8%).将该方法用于3种水样中PAEs的检测,低(5μg/L)、中(10μg/L)及高(50μg/L)加标回收率为79.5%~123.9%,RSD为1.1%~12.2%,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实现水体中PAEs的有效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多孔碳 共价有机框架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苯基甲烷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对气态碘的吸附
18
作者 马建国 方然杰 +4 位作者 吴志能 郑雪帆 魏玮 李翠珍 刘淑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为获得高效稳定的气态碘吸附材料,以四苯基甲烷作为醛基单体,分别与4,4’-二氨基三联苯和2,6-二氨基蒽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DpTp-COF和AnTp-COF,合成的材料能够在400℃保持结构稳定,DpTp-COF和AnTp-COF的比表面积... 为获得高效稳定的气态碘吸附材料,以四苯基甲烷作为醛基单体,分别与4,4’-二氨基三联苯和2,6-二氨基蒽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DpTp-COF和AnTp-COF,合成的材料能够在400℃保持结构稳定,DpTp-COF和AnTp-COF的比表面积分别达到了955 m^(2)/g和786 m^(2)/g。实验条件下DpTp-COF和AnTp-COF对气态碘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75 g/g和4.95 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碘的COFs材料可以用乙醇实现碘的脱附,经过四次吸附-脱附循环后DpTp-COF和AnTp-COF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降低了19.36%和24.85%。对吸附碘的DpTp-COF和AnTp-COF进行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发现碘主要以I_(3)^(-)和I_(5)^(-)形式存在于两种材料上,表明COFs材料和碘分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甲烷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气态碘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QCM二氧化碳气体检测系统
19
作者 赵利强 向星岩 +3 位作者 徐潇依 王刚 陈伟 张彤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59,共7页
为了实现人居环境下高精度二氧化碳气体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5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分析了QCM质量灵敏度分布原理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超声法合成敏感材料,采用滴涂法制备基... 为了实现人居环境下高精度二氧化碳气体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5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分析了QCM质量灵敏度分布原理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超声法合成敏感材料,采用滴涂法制备基于金电极的QCM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并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二氧化碳气体检测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在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为2000~5000 ppm下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拟合曲线相关系数为0.988,系统灵敏度为0.034 Hz/ppm,响应时间为32 s,恢复时间为20 s,表现出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系统最大绝对误差小于±25 ppm,且系统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石英晶体微天平 二氧化碳检测 气体传感器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共价有机框架改性壳聚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全 李瑶 +1 位作者 王乐天 王朝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813,共6页
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质子交换膜电解质对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将磺化共价有机框架(TPBD-SO_(3)H)引入到壳聚糖(CS)基体中,制备了一系列CS/TPBD-SO_(3)H复合膜,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PBD-SO_(3)H与CS之... 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质子交换膜电解质对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将磺化共价有机框架(TPBD-SO_(3)H)引入到壳聚糖(CS)基体中,制备了一系列CS/TPBD-SO_(3)H复合膜,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PBD-SO_(3)H与CS之间能够产生交联作用,提高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其中拉伸强度达到了最高的80.2 MPa,与CS膜相比提高了201%;交联作用降低了复合膜的溶胀率,与CS膜相比下降了约40%。TPBD-SO_(3)H的孔道结构以及丰富的磺酸基团起到优化质子传输路径的作用,使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在80℃,95%RH条件下,最高达到了24.7 mS/cm,为CS膜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共价有机框架 壳聚糖 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