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享社会经济情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高雅雅 焦利民 王卫林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4,共9页
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未来城市空间格局及扩张特征可为优化城市空间、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推进各国城市优先建设领域的互连互通提供数据支撑。该文基于土地与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回归法预测共... 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未来城市空间格局及扩张特征可为优化城市空间、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推进各国城市优先建设领域的互连互通提供数据支撑。该文基于土地与社会经济面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回归法预测共享社会经济情景(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下“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及地区2020—2060年城市用地增量,利用FLUS(Future Land-Use Simulation)模型模拟城市空间格局,从人口密度与城市扩张关系视角分析SSPs情景下研究区城市空间扩张特征。结果表明:①2020—206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城市空间呈现明显扩张趋势,SSP1(经济全球化)与SSP5(常规发展)情景下城市空间扩张程度较激烈,SSP3(局部发展)情景下相对较弱。②城市用地空间分布在不同情景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当国家城市化发展较快、国民经济水平较高时,扩张以城市斑块集聚外延为主;当国家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扩张则以城市斑块相对均匀分散为主。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超过83%的超大城市呈现松散增长的空间扩张模式,54%的中小城市呈高人口密度—紧凑增长的扩张特征,其中,东亚地区多数城市和欧洲西部城市呈低人口密度—松散增长的扩张特征,中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小城市以高人口密度—紧凑增长的扩张特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共享社会经济情景 一带一路 FLU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P“双碳”路径下赣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晨辉 王艳君 +3 位作者 苏布达 蒲阳 王媛 姜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根据共享社会经济情景(SSPs)分为“双碳”路径(SSP1-1.9、SSP1-2.6、SSP2-4.5、SSP4-3.4、SSP4-6.0)和“高碳”路径(SSP3-7.0、SSP5-8.5)。在碳达峰(2028—2032年)和碳中和(2058—2062年)两个时期,采用5个气候模式,7个情景驱动SWAT水文... 根据共享社会经济情景(SSPs)分为“双碳”路径(SSP1-1.9、SSP1-2.6、SSP2-4.5、SSP4-3.4、SSP4-6.0)和“高碳”路径(SSP3-7.0、SSP5-8.5)。在碳达峰(2028—2032年)和碳中和(2058—2062年)两个时期,采用5个气候模式,7个情景驱动SWAT水文模型,分析赣江流域径流演变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961—2017年赣江流域观测到的年均气温以0.17℃/(10 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降水以17 mm/(10 a)的速率呈不显著上升。“双碳”和“高碳”路径下,2021—2100年赣江流域均呈现暖湿态,气温持续变暖,降水有所增加;碳达峰、碳中和时期,“双碳”路径下年径流呈现增加趋势;“双碳”路径下,月径流在汛期呈现增加趋势,枯水期在SSP1-1.9、SSP1-2.6、SSP2-4.5、SSP4-3.4下呈现增加趋势,在SSP4-6.0下呈现减少趋势。“双碳”路径下极端水文事件强度将可能小于“高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社会经济情景(SSPs) 径流变化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100年中国温度变化趋势及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计深 陈笑蝶 彭守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124,共13页
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研究未来时期温度变化可为区域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依据.基于长时间序列1 km温度数据集,采用突变与趋势分析方法,揭示了2001-2020年与2021-2100年中国地区年均温时空格局、突变年份以及变化趋势特征.... 在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研究未来时期温度变化可为区域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依据.基于长时间序列1 km温度数据集,采用突变与趋势分析方法,揭示了2001-2020年与2021-2100年中国地区年均温时空格局、突变年份以及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①相比2001-2020年,2021-2100年中国年均温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东北部、中部以及西北部年均温增幅比其他区域更为明显,且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中等强迫情景(SSP245)和高强迫情景(SSP585)下年均温增幅均随时间推移而升高,而在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低强迫情景(SSP119)下年均温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②2001-2020年,年均温在2010年左右发生显著突变,集中在中国东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面积占比为48.6%;2021-2100年,SSP119情景下年均温在2040年左右发生显著突变,分布在除中国南部部分地区外的区域,面积占比为85.9%,而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年均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分别在2050年和2075年前后发生显著突变.③2001-2020年,年均温以0.02~0.50℃/10 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面积占比为6.5%;在年均温突变之前与之后时期,其以0.41~1.71℃/10 a与0.03~1.81℃/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面积占比分别为9.7%和15.4%.2021-2100年,SSP119情景下年均温以0.02~0.08℃/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面积占比为21.3%,其余两种SSP情景下年均温在整个中国分别以0.17~0.38,0.39~0.86℃/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在年均温突变之前与之后时期,SSP119情景下分别以0.03~1.74,0.02~0.62℃/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与下降,面积占比分别为70.9%和62.2%;而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年均温突变前后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突变分析 趋势分析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典型极端气候指标未来预估及高温下人口暴露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安洁 付博 +2 位作者 李玮 彭思源 李本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4-892,共9页
基于地球系统模式、CMIP6(第六次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成分数据以及人口数据,研究区域均温变化与极端气候指标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9种SSPs(共享社会经济路径)-RCPs(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东亚3种极端气候指标... 基于地球系统模式、CMIP6(第六次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成分数据以及人口数据,研究区域均温变化与极端气候指标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9种SSPs(共享社会经济路径)-RCPs(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东亚3种极端气候指标的未来预估和区域高温下人口暴露度的变化及归因。结果表明:1)全球地表均温变化和区域极端气候指标具有稳健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区域极端气候指标的未来预估;2)与基准期1861—1880年相比,未来数十年间东亚地区在5种情景(SSP2-4.5,SSP4-6.0,SSP3-LowNTCF,SSP3-7.0-Baseline和SSP5-8.5-Baseline)下面临持续增加的极端气候风险,而空气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该风险,不过,气候对温室气体及气溶胶排放控制措施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为预防可能面临的极端气候事件风险,减排及控制措施应提前布局和实施;3)东亚典型区域未来高温下的人口暴露度受气候因子和人口因子共同作用,随时间动态变化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多数情景下,气候因子对区域高温下人口暴露度的影响逐渐减弱,而人口因子的影响逐渐加强,华南地区高温下的人口暴露度明显高于西南和华中地区,其中气候因子的相对贡献比例也高于后两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极端气候指标 SSPs(共享社会经济路径)-RCPs(典型浓度路径)情景 极端高温 人口暴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