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复旦大学研究生发出关于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致全国研究生大学生的倡议书 |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1988 |
0 |
|
2
|
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
朱元珍
齐翔延
许统乔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0 |
0 |
|
3
|
公益劳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李德志
刘文文
杨秀红
|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
1997 |
1
|
|
4
|
两种星期六 |
王学银
葛毓臣
|
《齐鲁学刊》
|
1975 |
0 |
|
5
|
积极扶植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学习《伟大的创举》 |
萧寅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
6
|
做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促进派——学习《伟大的创举》的一点体会 |
龚平举
童迅祖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7
|
支持新事物的幼芽是我们共同的和首要的义务——学习《伟大的创举》 |
徐复岭
修龙恩
|
《齐鲁学刊》
|
1976 |
0 |
|
8
|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图光辉灿烂 |
|
《求是学刊》
|
1977 |
0 |
|
9
|
这也是一种特别的战争——读列宁有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论述 |
魏泽焕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4 |
0 |
|
10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是道德命题 |
宋希仁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1
|
新版《辞海》错漏举要 |
夏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2
|
人物新闻现象的历史观根源 |
焦国标
|
《河南社会科学》
|
1997 |
0 |
|
13
|
漫话新闻评论(四) |
王智生
|
《新疆新闻界》
|
1998 |
0 |
|
14
|
略谈“平凡” |
黄心再
李小端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5
|
《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简介 |
许振岱
|
《齐鲁学刊》
|
1975 |
0 |
|
16
|
《伟大的創举》(节选)試析 |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75 |
0 |
|
17
|
在缩小三大差别的大道上继续前进——记大学毕业回乡当农民的文福盛同志 |
广东师院政史系三年级一班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