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列宁义务劳动观看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价值意蕴
1
作者 李映楠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2期304-313,357,358,共12页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工人不领报酬地加班工作,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大学生志愿活动作为自觉自愿的无酬劳动与义务劳动内在契合,能够引领当代中国由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社会转变,彰显...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工人不领报酬地加班工作,是共产主义的实际开端.大学生志愿活动作为自觉自愿的无酬劳动与义务劳动内在契合,能够引领当代中国由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社会转变,彰显自由自觉的创造与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品质.志愿活动促进新时代中国自由自觉的劳动纪律的培育和"时代新人"的培养;志愿活动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开端,有利于引领和促进当代中国形成开放、集中、利他、责任、规则、奉献等深刻体现产品经济社会思想和习惯的先进意识;志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开始",引领中华儿女作出"国之大者"的选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而奋勇拼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劳动 志愿活动 劳动纪律 社会变革 "共产主义的开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2
作者 朱元珍 齐翔延 许统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2期36-42,共7页
4月22日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我们要以深入地学习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和坚决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际行动来纪念列宁。
关键词 主父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列宁 星期六 幼芽 浮末 资本 思想 小资 不调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劳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德志 刘文文 杨秀红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63-64,共2页
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了实现... 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了实现德育工作的任务,我院从1995年5月份开始,把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以公益劳动课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地参加各种劳动锻炼,在管理上实行打卡制,即在公益劳动卡上记录劳动情况,本科生一学年要完成30学时,专科生完成20学时。据统计,这项制度实施1a来,95%的学生完成了课时数,40%的学生超额完成课时数,有5%左右的学生没能完成课时数。实行公益劳动制度,符合国家教委关于在高校学生中开设劳动课的精神,既磨练了意志,又提高了劳动技能。从组织这项活动中产生的效果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劳动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德育工作 大学生素质教育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劳动制度 农科院校 课时数 毛泽东思想 道德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也是一种特别的战争——读列宁有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论述
4
作者 魏泽焕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2期23-27,共5页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正当人们着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到处泛滥。尤其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国外的腐朽思想的渗透又加速了它的蔓延和发展。在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和毒害下,加上由战争...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正当人们着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候,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到处泛滥。尤其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国外的腐朽思想的渗透又加速了它的蔓延和发展。在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和毒害下,加上由战争造成的经济上的贫困,有的人开始腐化堕落,对共产主义的光辉前途产生了“怀疑主义”,一味鼓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对国外的资本主义制度崇拜得“五体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文化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新经济政策 侵蚀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腐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苏维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是道德命题
5
作者 宋希仁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4,共5页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新译为“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 ●“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并非道德命题,乃是表达一种生活常规 ●把“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提升为道德原则,既不合原意。
关键词 道德命题 人人为我 列宁 生活常规 加尼尔 道德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社会主义道德 按需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