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恩格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形成与当代解读
- 1
-
-
作者
王梅清
左亚文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0,共8页
-
基金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考察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批准号:17YJC71008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恩格斯为同盟一大起草的第一个纲领性草案。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的细致考察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潜心开展理论研究、与同盟内部形形色色错误思潮展开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使了这份珍贵文献的形成。《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22条,以"教义问答"的形式,集中反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今天我们重温这部珍贵文献,应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对其基本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
关键词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形成
当代解读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共产党宣言》创作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锐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8-26,共9页
-
文摘
《共产党宣言》创作史问题主要是围绕《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以及《共产党宣言》这"三个稿本"提出的。《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史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诞生史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史,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诸多关键乃至核心的问题,如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问题、"三个稿本"的作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关系问题、"三个稿本"间的关系问题、《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的研究问题以及《共产党宣言》的经典文献地位问题,等等。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这些问题并试着给出相对合理和科学的解答和论证。
-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创作史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关系
《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共产党宣言》“三个稿本”基本范畴的互文性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牟文谦
徐伟新
-
机构
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
文摘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与《共产党宣言》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先后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这三份纲领性文献又被称作是《共产党宣言》的"三个稿本"。它们对"共产主义""无产者""私有制""财产""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基本范畴的诠释和剖析既体现了恩格斯和马克思认知方式、思维特点和叙事风格上的个体差异性,又反映了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以及人类解放等问题在根本观点上的高度契合性。研究和考察"三个稿本"基本范畴之间的互文性对于准确把握《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与理论主题,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关键词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党宣言》
基本范畴
互文性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