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力挖潜模式下兰新铁路通道能力提升研究
1
作者 姬燕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4,共9页
兰新铁路通道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承担出疆物资、疆煤外运及国际班列等运输任务,是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现状存在兰新线能力紧张、兰新高铁能力虚糜、点线能力不协调等问题。为充分利用兰新高铁富余能力、同时挖潜兰... 兰新铁路通道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承担出疆物资、疆煤外运及国际班列等运输任务,是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现状存在兰新线能力紧张、兰新高铁能力虚糜、点线能力不协调等问题。为充分利用兰新高铁富余能力、同时挖潜兰新线运能,在对兰新铁路通道承担疆煤外运、班列运输等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普速客车上线兰新高铁、兰新线加站扩能、兰新线万吨改造等能力提升方案。研究得出普速车上线释放能力有限、加站扩能对既有线干扰大且仍无法满足运输需求,万吨改造并配套集疏运站可满足运输需求的结论;但结合煤炭市场供需变化及运量的波动情况,亦可单独采用其他两方案或采用三方案的组合方案,以满足能力需求的同时避免工程浪费。同时,铁路运输能力的提升还需考虑点线配套协调,以形成聚合力。为畅通车流组织、提高运输效率,亦需提升运输节点能力,在剖析兰新线哈密东、嘉峪关、武威南3个技术站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扩能改造方案以促进点线能力协调匹配。充分利用兰新高铁富余能力的同时,深入挖潜兰新线运输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国际能源变局,保障国家煤炭能源供给,畅通国际班列运输,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通道 运力挖潜 疆煤外运 国际班列 普速车上线高铁 扩能改造 万吨列车 点线能力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白永平 张秋亮 +2 位作者 黄永斌 李建豹 杨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7-155,共9页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传统统计分析与GeoDa、GI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2000-2009年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研究表明: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县域经济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县域经济集聚性呈波动衰...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传统统计分析与GeoDa、GI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2000-2009年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研究表明: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县域经济的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县域经济集聚性呈波动衰退趋势,甘肃段内部差异是区域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经济发展较高水平县域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地区以及河西地区西段,呈现出区段内集聚的特性;而较低水平县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地区、河西地区东段以及青海东部地区,较高增长性县域呈现出向天山南北坡地区集聚的趋势。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较弱,总体呈现西高东低态势,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天山南坡产业带发展势头良好,而以兰州和西宁为中心的甘肃中部地区和青海东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时空格局 ESDA GIS 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戈壁地区路基周围风沙流运动特征数值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军平 王引生 蒋富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8,共5页
运用FLUENT软件,进行兰新铁路戈壁地区路基周围风沙流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路基周围风沙流场中,迎风侧坡脚、路基表面附近和背风侧坡脚出现气流运动的相对低速区,迎风侧路肩上方出现气流运动的相对高速区;在相对高速区产生风蚀沙害;... 运用FLUENT软件,进行兰新铁路戈壁地区路基周围风沙流场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路基周围风沙流场中,迎风侧坡脚、路基表面附近和背风侧坡脚出现气流运动的相对低速区,迎风侧路肩上方出现气流运动的相对高速区;在相对高速区产生风蚀沙害;在相对低速区产生积沙,且迎风侧坡脚的积沙多于背风侧坡脚。设置不同高度挡沙墙的路基周围风沙流场数值分析表明,流场中的最大风速区由迎风侧路肩上方前移至挡沙墙的上方,减弱了风沙流对迎风侧路肩的风蚀,且积沙大部分落在挡沙墙的前面,跃过挡沙墙的沙粒在挡沙墙和路基之间相对低速旋流的作用下继续跌落。因此挡沙墙的合理高度应满足:气流中大部分沙粒被挡沙墙拦截,在迎风侧路肩处不出现相对高速区,以避免迎风侧路肩产生强烈风蚀,且相对高低速区界线平稳穿过路基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风沙流 运动特性 沙害 戈壁 兰新铁路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参数对兰新铁路混凝土结构冲蚀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彦平 居春常 王起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2,共6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穿越五大风区,风区地段,强风携带的沙粒对兰新铁路混凝土结构产生严重的冲蚀磨损,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降低。本文针对戈壁风沙流环境特点,采用气流挟沙喷射法,对混凝土结构材料进行冲蚀磨损试验,研究冲击参...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穿越五大风区,风区地段,强风携带的沙粒对兰新铁路混凝土结构产生严重的冲蚀磨损,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降低。本文针对戈壁风沙流环境特点,采用气流挟沙喷射法,对混凝土结构材料进行冲蚀磨损试验,研究冲击参数(冲蚀速度、角度和时间)对混凝土冲蚀磨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靶材在各冲蚀速度下,90°冲蚀时冲蚀率最高,而30°冲蚀时冲蚀率最低,与传统的脆性材料的冲蚀规律相一致。在不同攻角下,冲蚀速度越大,冲蚀率越高;在低角度冲蚀时,速度指数与传统的脆性材料的冲蚀模型预测值相一致,而在高角度冲蚀时,速度指数偏离了理论预测范围。随着冲蚀时间的延长,混凝土材料的冲蚀率逐渐降低,且冲蚀率开始下降迅速,而后逐渐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参数 兰新铁路 混凝土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寒旱区铁路建设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以兰新铁路二线民乐至玉门段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邹长新 沈渭寿 +2 位作者 赵留辉 张慧 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7,共5页
以新建兰新铁路二线民乐至玉门段为例,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阐明沿线地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西北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类型包括灌丛、荒漠、草原、草甸、沼泽、高山... 以新建兰新铁路二线民乐至玉门段为例,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阐明沿线地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西北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类型包括灌丛、荒漠、草原、草甸、沼泽、高山植被和农田等,各类生态系统脆弱度均为中度以上,工程建设对荒漠生态系统影响指数最高,对沼泽和高山植被生态系统影响较小。在铁路两侧10 km范围内,工程占用和破坏的生态系统面积均小于同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0.5%,工程施工对沿线生态系统总体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二线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脆弱度 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单元双块式无砟轨道温度效应理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邓非凡 丁晨旭 +2 位作者 苏成光 龚闯 赵坪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7,共5页
采用大单元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兰新(兰州—乌鲁木齐)铁路第二双线位于西北大温差地区,温度荷载是影响其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长度为19.5 m的大单元板有限元模型,对降温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开裂形式和升温荷载作用下轨道结... 采用大单元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兰新(兰州—乌鲁木齐)铁路第二双线位于西北大温差地区,温度荷载是影响其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长度为19.5 m的大单元板有限元模型,对降温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开裂形式和升温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失稳的可能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开裂成5块小单元板是大单元板受降温荷载作用开裂后的稳定形态;升温荷载将使小单元板间距缩小但不会导致其发生挤压破坏或失稳;道床板内的纵向钢筋对假缝处裂缝宽度的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双块式无砟轨道 假缝 温度效应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开裂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挡风墙防风效果仿真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磊 李红梅 +1 位作者 侯福国 付连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3,共4页
利用CFD ICEM建立兰新铁路第二双线V区(大风频繁区)路堤、路堑地段4.0 m挡风墙和槽形梁两侧3.5 m高挡风墙计算模型,采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型式的防风结构的防风效果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环境风遭遇挡风墙阻挡,气流沿着挡... 利用CFD ICEM建立兰新铁路第二双线V区(大风频繁区)路堤、路堑地段4.0 m挡风墙和槽形梁两侧3.5 m高挡风墙计算模型,采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型式的防风结构的防风效果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环境风遭遇挡风墙阻挡,气流沿着挡风墙上部自由空间移动,形成加速效应,使得吹至挡风墙上部的环境风被加速放大;环境风吹过挡风墙后风速明显减小,挡风墙有效遮蔽了环境风,防风效果明显;路堤挡风墙后环境风速残余系数在0.3~0.6,路堑挡风墙后环境风速残余系数在0.25~0.50,桥梁两侧挡风墙后环境风速残余系数在0.3以下,桥梁两侧挡风墙防风效果优于路堤和路堑挡风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大风区 挡风墙 防风效果 环境风速残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掺量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本田 王起才 +1 位作者 周立霞 张粉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1-356,共6页
通过对不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不同龄期强度和电通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的掺量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抑制水泥早... 通过对不同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不同龄期强度和电通量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的掺量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抑制水泥早期水化反应速度,而磨细矿渣粉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对流动性不利;两者均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电通量.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按适当比例复合掺入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C3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15%,磨细矿渣粉掺量为15%,对于C4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15%,磨细矿渣粉掺量为20%,对于C5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10%,磨细矿渣粉掺量为30%时,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混凝土 粉煤灰 磨细矿渣粉 工作性 强度 电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鄯善至乌鲁木齐段骨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本田 刘树红 +1 位作者 王起才 任高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2,共4页
为保证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鄯善至乌鲁木齐段内砂石料场的砂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段内砂含泥量和石泥块含量高,砂、石碱活性含量高,砂颗粒偏粗、级配差及石子紧密空隙率大、针片... 为保证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对鄯善至乌鲁木齐段内砂石料场的砂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段内砂含泥量和石泥块含量高,砂、石碱活性含量高,砂颗粒偏粗、级配差及石子紧密空隙率大、针片状颗粒含量高。针对骨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对优化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高性能混凝土 骨料 碱活性 级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抗裂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保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针对兰新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在恶劣环境下易开裂的问题,在分析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混凝土材料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兰新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抗裂技术措施。在低收缩混凝土制备方面,确定了"低胶... 针对兰新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在恶劣环境下易开裂的问题,在分析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混凝土材料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兰新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抗裂技术措施。在低收缩混凝土制备方面,确定了"低胶材用量、低用水量、低坍落度和高含气量"(三低一高)的混凝土配制原则,提出了基于内养护的高抗裂混凝土制备技术,并对内养护材料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混凝土施工方面,提出了与结构和环境特征相适应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节水养护技术和温度应力释放措施。实践证明,所采取的混凝土抗裂技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 混凝土 抗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穿越大风区综合选线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太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32,共5页
大风区段对铁路的建设及运营安全存在着各种危害,高速铁路由于具有速度高、车体轻的特点,其安全受到强风威胁会更大,高速铁路穿越大风区防风设置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尚无已成功运营的先例,高速铁路大风区综合选线需综合考虑防风设置、防... 大风区段对铁路的建设及运营安全存在着各种危害,高速铁路由于具有速度高、车体轻的特点,其安全受到强风威胁会更大,高速铁路穿越大风区防风设置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尚无已成功运营的先例,高速铁路大风区综合选线需综合考虑防风设置、防排水、防沙、接触网防风等因素,科学合理进行方案比选研究。通过分析新疆境内四大风区分布及特点,利用既有兰新铁路设施及防风科研成果,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穿越大风区段落综合进行选线设计研究,充分分析路基地段的防风设施设置以及线路平纵断面的防风布置选择,确保高速铁路在大风区安全、快速通过,以确定科学、合理的线路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大风区 线路平面 纵断面设计 综合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思甜至了墩段沙害形成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国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解决兰新铁路思甜至了墩段风沙灾害问题,基于现场调研,掌握研究区沿线沙害现状和沙害形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沿线风沙危害发生与当地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铁路沿线松散的路堑边坡、路堑堑顶弃土和路堑内形成弱风区有关。综合考虑... 为解决兰新铁路思甜至了墩段风沙灾害问题,基于现场调研,掌握研究区沿线沙害现状和沙害形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沿线风沙危害发生与当地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铁路沿线松散的路堑边坡、路堑堑顶弃土和路堑内形成弱风区有关。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现场实际情况,研究区铁路防沙设计建议采用固化松散路堑边坡+堑顶弃土构筑挡沙堤+高立式阻沙沙障+大方格阻固沙障相结合的防沙模式,构建立体防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沙害特征 沙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河西走廊漫流区桥涵水文沿线分布研究
13
作者 李盛 秦军 +3 位作者 蔡磊 马莉 于本田 余云燕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41,共12页
为降低河西走廊漫流水害对兰新铁路的危害,通过山洪灾害分析方法,对河西地区缺少水文资料的漫流区流域桥涵水文沿线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位线法,数值模拟法可提高设计洪水的计算效率,且两者相对误差为4.6%,结果较准确;临... 为降低河西走廊漫流水害对兰新铁路的危害,通过山洪灾害分析方法,对河西地区缺少水文资料的漫流区流域桥涵水文沿线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位线法,数值模拟法可提高设计洪水的计算效率,且两者相对误差为4.6%,结果较准确;临界重现期越大,桥涵发生漫流水害可能性越大;当桥涵发生满孔水害时,降雨重现期越大,成灾持时越久;预警雨量与预警时长呈正相关性,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性;兰新铁路沿线预警雨量自东往西存在增大的趋势,预警雨量相对较小的桥涵主要分布于包含山丹县的武威至高台段内;山丹县境内的桥涵设计水位最接近成灾水位;在选取的兰新线23座桥涵中,设计水位不满足百年一遇的有15座桥涵,包括中风险9座,高风险5座,极高风险1座,山丹县境内5座均为中高风险,应将兰新线漫流区内位于河西地区武威至高台段内的桥涵作为山洪防范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河西走廊 漫流区 水文分析 通洪能力 设计洪水 成灾水位 预警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流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77
14
作者 蒋富强 李荧 +3 位作者 李凯崇 程建军 薛春晓 葛盛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戈壁风沙流进行现场观测研究,提出风沙流密度的新概念,解决风沙流研究中如何利用现场定时观测研究风沙流动态变化特点的重大技术难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揭示风沙流密度沿高度变化的特点,不同高度风沙流密度... 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戈壁风沙流进行现场观测研究,提出风沙流密度的新概念,解决风沙流研究中如何利用现场定时观测研究风沙流动态变化特点的重大技术难题。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分析,揭示风沙流密度沿高度变化的特点,不同高度风沙流密度与风速的关系,阐明临界风速的概念,认为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的压强为净风压与沙粒冲击压之和。在自然风速超过临界风速情况下,风区建(构)筑物所承受风沙流压强以沙粒与建(构)筑物碰撞压力为主,这与传统设计中以净风压作为风荷载设计完全不同,解决了风区工程设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避免由于对戈壁风沙流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对即将修建的兰新二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对戈壁地区风沙流科学的完善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密度 兰新铁路 百里风区 戈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沙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葛盛昌 周林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4,共2页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工程自2004年运用以来,防风效果显著。但2006年4月9日的一场大风带来的沙害,给铁路运输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通过现场调研和对防沙设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漏风式挡风墙积沙防治措施,土堤式挡风墙积沙段的处理,路...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挡风墙工程自2004年运用以来,防风效果显著。但2006年4月9日的一场大风带来的沙害,给铁路运输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通过现场调研和对防沙设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漏风式挡风墙积沙防治措施,土堤式挡风墙积沙段的处理,路堑地段积沙解决方案和百里风区挡沙墙设计方案等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大风 沙害 挡风墙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江 《中国铁路》 2014年第11期29-31,共3页
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条件开展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乌鲁木齐铁路局管内兰新铁路的线路走向、地质分区、地形地貌特征等,探讨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灾害的成因及主要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风沙防治对策... 在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条件开展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乌鲁木齐铁路局管内兰新铁路的线路走向、地质分区、地形地貌特征等,探讨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灾害的成因及主要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风沙防治对策及建议,为强风地区沙害严重地段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百里风区 风沙灾害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强风地区风沙成因及挡风墙防风效果分析 被引量:88
17
作者 葛盛昌 蒋富强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和南疆铁路前百公里强风地区风沙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挡风墙后不同高度、不同间距风速变化情况,现场实测挡风墙的"遮蔽效应",对挡风墙的防风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论:兰新铁路强风... 研究目的:通过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和南疆铁路前百公里强风地区风沙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挡风墙后不同高度、不同间距风速变化情况,现场实测挡风墙的"遮蔽效应",对挡风墙的防风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论:兰新铁路强风地区风区大风主要为内陆寒潮性大风,受地形地貌引起的狭管效应、下坡风及局地大气对流效应的影响较大,具有风速高、风期长、季节性强、风向稳定、起风速度快等特点。现场实测表明,挡风墙防风效果显著,3 m高挡风墙后在3 m高内风速较挡风墙外侧风速大大降低,风速20 m/s时有效遮蔽范围超过38 m,有效地减弱了列车的倾覆力矩。不同条件下挡风墙对沙害减弱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加深研究,这些结论对于今后铁路防风沙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挡风墙 百里风区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动车组选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苏宣 王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59,63,共5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于2014年建成,速度等级为200~250 km/h。介绍了国内现有各型动车组的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了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两大系列动车组的技术特点,针对兰新第二双线的环境特点对动车组的特殊要求,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选择CR...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于2014年建成,速度等级为200~250 km/h。介绍了国内现有各型动车组的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了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两大系列动车组的技术特点,针对兰新第二双线的环境特点对动车组的特殊要求,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选择CRH3A型动车组,对其做适应性技术改造,将改造后的新型动车组作为兰新第二双线铁路的运营动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动车组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隧道与路堤相连处防风过渡段接触网风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穆鑫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7,共8页
接触网处风场特性对于接触网结构安全及弓网受流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防风设施对接触网处风场特性的影响,根据兰新铁路隧道与路堤相连防风过渡段的实际结构,采用模型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列车在隧道内运行、出隧道在无挡风墙及... 接触网处风场特性对于接触网结构安全及弓网受流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防风设施对接触网处风场特性的影响,根据兰新铁路隧道与路堤相连防风过渡段的实际结构,采用模型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列车在隧道内运行、出隧道在无挡风墙及含双侧3m高通透型挡风墙路堤上运行时接触网处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上述过渡段接触网不同位置的速度特性。结果表明:在隧道口与5m高路基双侧设3m高通透型挡风墙时,可改善过渡段接触网处风场特性,使接触网附近风速变化平缓;但由于受路堤护坡及挡风墙绕流作用,隧道口处垂直列车方向的速度峰值增大;列车从隧道驶出并进入防风段的整个过程中,接触网处风速变化剧烈,在实际运行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防风过渡段 接触网 风场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新铁路风沙区提速改建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家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70,共4页
西北戈壁荒漠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风蚀为主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区域的道路建设也在加速发展,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也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兰新铁路"百... 西北戈壁荒漠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风蚀为主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区域的道路建设也在加速发展,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也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提速改建工程项目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风沙区 提速改建工程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