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事件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以兰州国际马拉松为例 被引量:34
1
作者 何步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1-225,共5页
以重大事件的视角,多学科观点对城市形象的塑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通过对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阐述,特别是通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之独特景观赛道设计、马拉松文化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体育赛事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自然景观改造和政府形象的树... 以重大事件的视角,多学科观点对城市形象的塑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通过对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阐述,特别是通过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之独特景观赛道设计、马拉松文化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体育赛事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自然景观改造和政府形象的树立,以及媒体宣传对城市形象直观效果的展现等方面对兰州城市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城市发展的推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 兰州国际马拉松 城市形象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多模态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若蕖 张爱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0-51,共12页
本文运用语言景观学的研究方法,从语言标牌的设立者、多模态特征、语言权势地位和功能四个方面探究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语言景观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赛事语言景观中,私人标牌多于官方标牌;标牌多模态特征突出,私人标... 本文运用语言景观学的研究方法,从语言标牌的设立者、多模态特征、语言权势地位和功能四个方面探究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的语言景观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赛事语言景观中,私人标牌多于官方标牌;标牌多模态特征突出,私人标牌更具多模态性,主要包括文字、图片和颜色三种模态,其中文字是传达信息的主要模态;汉语在标牌使用语言中占绝对优势,标牌语言的汉英双语程度较高;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功能差异显著,前者以赛事信息和赛事宣传为主,后者以广告宣传为主。该赛事语言标牌的构建体现了突显自我原则和权势关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国际马拉松 语言景观 语言标牌 多模态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赛事举办地居民获得感研究——一个对居民有限理性的检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燕 孙根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为例,构建连续性赛事举办地居民获得感测量模型,对居民获得感的多维含义进行解构,明晰其实现路径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群居民的赛事获得感知和支持意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赛事举办地居民依据赛事获得“量... 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为例,构建连续性赛事举办地居民获得感测量模型,对居民获得感的多维含义进行解构,明晰其实现路径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群居民的赛事获得感知和支持意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赛事举办地居民依据赛事获得“量入为出”,进而决定对赛事的支持度,更趋向于应用有限资源做有限理性判断。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居民获得感主要局限于社会文化和环境领域,居民对赛事的支持度与居民参与城市发展和个人成长密切相关,居民对城市发展涉入度越高,越有助于摆脱个人经济获益评价去衡量赛事效应。赛事举办要充分关注居民的赛事微观经济获益,全方位曝光赛事信息、设定赛事产业化机制、延伸赛事产业链和发掘赛事后效应将有助于举办地居民赛事获得感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赛事 居民获得感 有限理性 兰州国际马拉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