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2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百合脱毒组培苗炼苗技术规程
1
作者 厚毅清 王立光 +2 位作者 张敏敏 刘耀权 裴怀弟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4-86,共3页
兰州百合是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之一,为促进兰州百合产业中优质脱毒种苗的高质量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结合多年试验和生产经验,从适用范围、苗体选择、炼苗方法与培养条件、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制定了兰州百合组培脱毒苗炼苗技... 兰州百合是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之一,为促进兰州百合产业中优质脱毒种苗的高质量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结合多年试验和生产经验,从适用范围、苗体选择、炼苗方法与培养条件、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制定了兰州百合组培脱毒苗炼苗技术规程。本规程的制定可提高兰州百合组培脱毒苗移栽的成活率,以期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脱毒苗 炼苗 组织培养 移栽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葡萄品种在兰州日光温室的栽培表现
2
作者 张鹏 孙吉武 +2 位作者 庞勇 窦宗信 李宽莹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兰州地区是最适合葡萄栽培的区域之一,但鲜食葡萄设施栽培较少。为了满足产业和消费者对初夏时节兰州鲜食葡萄的需求,从多地引进优良鲜食葡萄品种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试验,根据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果实品质、抗逆性等方面... 兰州地区是最适合葡萄栽培的区域之一,但鲜食葡萄设施栽培较少。为了满足产业和消费者对初夏时节兰州鲜食葡萄的需求,从多地引进优良鲜食葡萄品种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试验,根据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果实品质、抗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在兰州市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结果表明,午夜美人、南太湖特早、夏黑适宜在兰州区域日光温室栽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栽培表现 日光温室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黄化病的防治研究
3
作者 耿洪旗 梁巧兰 +2 位作者 魏列新 陈应娥 李梦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7-296,共10页
百合黄化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明确兰州百合黄化田间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效好且对百合安全的生物农药,本试验对兰州百合黄化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几种药剂处理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调查发现甘肃... 百合黄化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明确兰州百合黄化田间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效好且对百合安全的生物农药,本试验对兰州百合黄化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几种药剂处理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调查发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百合种植基地的兰州百合黄化现象普遍,黄化率在85%以上,黄化指数为37.48,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部分叶片乃至全株叶片黄化;随着黄化程度加重,兰州百合植株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全株黄化的叶片中上述色素含量比健康叶片降低87%以上;10%解草酮DP、3%赤霉素EC、80%盐酸吗啉胍WP、0.01%芸苔素内酯EC 4种药剂对百合黄化室内和田间防效均在70%以上,可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各色素的最低提高率在1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黄化 药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兰州新区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探讨
4
作者 王少锋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为进一步强化兰州新区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完善其理论框架建设,总结并推广至其他类似河道流域,文章根据兰州新区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建设实际,系统梳理总结了当前兰州新区季节性河道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目标,并以具有代表性的季节性... 为进一步强化兰州新区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完善其理论框架建设,总结并推广至其他类似河道流域,文章根据兰州新区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建设实际,系统梳理总结了当前兰州新区季节性河道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目标,并以具有代表性的季节性河道—水阜河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其生态修复治理的必要性、治理重心以及产生的效益。文章不仅为水阜河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补充建设依据,也为兰州新区甚至西北地区季节性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水阜河 兰州新区 季节性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情况调查
5
作者 高雅彬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92-195,共4页
为切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甘肃省已经开展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工作,但农村生活垃圾还存在运不出去、治... 为切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甘肃省已经开展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工作,但农村生活垃圾还存在运不出去、治不彻底、收运成本高的现实困境,垃圾治理需要由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治理转变,对此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期为兰州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 综合治理 乡村振兴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新区中通道西侧生态修复区供水管道设计研究
6
作者 安银 刘刚 +1 位作者 魏清军 马腾 《陕西水利》 2025年第1期89-91,94,共4页
为保障兰州新区中通道西侧生态修复区建设,后期生态绿化、农业灌溉用水,通过分析研究区供水现状,对研究区供水水源、供水管线、灌溉制度进行布置及设计,并对供水管道流量、管径、结构稳定性等分别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供水管线、灌... 为保障兰州新区中通道西侧生态修复区建设,后期生态绿化、农业灌溉用水,通过分析研究区供水现状,对研究区供水水源、供水管线、灌溉制度进行布置及设计,并对供水管道流量、管径、结构稳定性等分别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供水管线、灌溉制度等符合新区实际,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可为今后兰州新区中通道西侧生态修复区供水管道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供水管道 管线布置 管道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北山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对策探讨
7
作者 高风海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兰州北山是甘肃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加强其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升兰州北山基层林业护林防火能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分析了兰州北山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队伍建... 兰州北山是甘肃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加强其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升兰州北山基层林业护林防火能力,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分析了兰州北山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队伍建设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防火工作效能;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防火硬件水平;创新管理机制,提高防火工作效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护林 森林防火 兰州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兰州新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的探讨
8
作者 王振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262-264,269,共4页
为进一步推进兰州新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高质量发展,查找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发展思路,文章通过查阅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资料和实际走访调研,从政策、生态、经济、项目管理等多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目前兰州新区水系... 为进一步推进兰州新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高质量发展,查找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发展思路,文章通过查阅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资料和实际走访调研,从政策、生态、经济、项目管理等多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目前兰州新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意见,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思路和保障措施,以期对今后兰州新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高质量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连通 水美乡村建设 保障措施 兰州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北山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9
作者 高风海 《南方农业》 2025年第2期166-168,共3页
兰州北山地区生态脆弱,为提高兰州北山营造林质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分析影响兰州北山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等自然因素,树种选择单一、病虫害频发等生物因素,以及林牧矛盾突出、管护意识不足等社会因... 兰州北山地区生态脆弱,为提高兰州北山营造林质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分析影响兰州北山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等自然因素,树种选择单一、病虫害频发等生物因素,以及林牧矛盾突出、管护意识不足等社会因素,并提出加强水土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与加强病虫害防控、促进林牧协调与提升管护意识等营造林质量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林质量 影响因素 兰州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双碳”目标的兰州新区生态保护修复探究
10
作者 徐永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而生态保护修复则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本文结合“双碳”目标及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概念,以兰州新区为例,分析了其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存在的短板,并从“双碳”...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而生态保护修复则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本文结合“双碳”目标及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概念,以兰州新区为例,分析了其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存在的短板,并从“双碳”目标的角度,对兰州新区生态保护修复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推动兰州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兰州新区 生态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码头 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古镇
11
作者 范霄鹏 高超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北岸河口镇的沿革。汉代丝绸之路经河口镇沿庄浪河北上河西走廊,通往新疆、中亚及地中海,唐蕃古道经此通往我国青海、西藏和尼泊尔,干流支流和水路陆路的交会,使其成为兰州以西最大的商贸运输重镇。区域环境脉络。黄河上游自出青海龙羊... 北岸河口镇的沿革。汉代丝绸之路经河口镇沿庄浪河北上河西走廊,通往新疆、中亚及地中海,唐蕃古道经此通往我国青海、西藏和尼泊尔,干流支流和水路陆路的交会,使其成为兰州以西最大的商贸运输重镇。区域环境脉络。黄河上游自出青海龙羊峡后,自河源段高山峡谷的地形环境,过渡为峡谷段丘陵宽谷相间的地形环境,峡谷段从龙羊峡绵延至宁夏的青铜峡。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贸易以及聚落建设,均与黄河有着紧密的依托关联,黄河干支流河道架构起西北地区的通路网络,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环境 唐蕃古道 高山峡谷 丝绸之路 兰州市西固区 河西走廊 庄浪河 青铜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鳞茎花青素合成相关MYB与bHLH转录因子的筛选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文广 李保豫 +6 位作者 田辉 李欣 任海伟 曹莹莹 姜欣彤 柴佳靖 陈少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百合鳞茎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由于花青素的积累导致鳞茎变紫红色,进而影响其价值。该文基于兰州百合鳞茎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花青素相关转录因子,共分析了50个MYB转录因子与73个bHLH转录因子,包括序列的比对、理化性质分析... 百合鳞茎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由于花青素的积累导致鳞茎变紫红色,进而影响其价值。该文基于兰州百合鳞茎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花青素相关转录因子,共分析了50个MYB转录因子与73个bHLH转录因子,包括序列的比对、理化性质分析、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以及保守结构域预测。MYB分类结果显示,50个MYB转录因子中有2个属于1R-MYB类,44个属于R2R3-MYB类,3个属于3R-MYB类,1个属于4R-MYB类。50个MYB不稳定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表明48个MYB定位于细胞核。73个bHLH均为不稳定蛋白,且72个都为亲水性,亚细胞定位显示58个bHLH定位于细胞核。通过与模式植物拟南芥MYB和bHLH转录因子构建进化树分析、保守结构域预测、基因表达量分析以及转录因子与结构基因的相关性分析,初步筛选出3个MYB基因和1个bHLH基因可促进兰州百合鳞茎花青素合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兰州百合鳞茎花青素调控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鳞茎 MYB转录因子 bHLH转录因子 花青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尾对兰州大尾羊脂肪细胞结构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淑珍 朱才业 +2 位作者 刘立山 宫旭胤 雒瑞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4,共11页
旨在观察断尾对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细胞数量、结构以及皮下脂肪、大网膜脂肪、尾部脂肪、肾周脂肪和背最长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断尾引起脂肪沉积重新分布后,脂肪细胞和各脂肪沉积部位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为阐明... 旨在观察断尾对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细胞数量、结构以及皮下脂肪、大网膜脂肪、尾部脂肪、肾周脂肪和背最长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断尾引起脂肪沉积重新分布后,脂肪细胞和各脂肪沉积部位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为阐明断尾对脂尾型绵羊脂肪代谢调控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选择5日龄[(3.79±0.12)kg]单羔兰州大尾羊羔羊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9只羔羊,试验组羔羊采用橡皮圈结扎法断尾。试验羊2月龄断奶后饲喂配合日粮,两组羊日粮相同。试验期240 d。试验结束后,采集样品进行分析。1)相对于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内脏脂肪,断尾对尾部脂肪、皮下脂肪基因表达影响较大,断尾组尾部脂肪SCD、LEP、PLIN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LPL、FAS、PEPCK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皮下脂肪中SCD显著升高,LEP、ADPN、FABP4、PLIN1显著降低(P<0.05);肾周脂肪中LPL、ADPN、PEPCK、UCP1和大网膜脂肪中的PEPCK显著降低(P<0.05);背最长肌中SCD显著升高,PEPCK、PLIN1显著降低(P<0.05)。2)断尾组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6.96%和6.05%)、脂滴面积比(4.28%和3.04%)显著增加(P<0.05),脂滴面积比增加了约1%,而尾部脂肪中脂滴面积比例降低了约10%(87.43%和97.58%),尾部脂肪细胞直径显著降低(P<0.05);3)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细胞被融合的大脂滴填充,细胞核、细胞质等被大脂滴挤到细胞边缘,细胞边缘的细胞质薄层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自噬小体等细胞器和小脂滴,断尾组尾部脂肪细胞质中单个脂滴体积较小,周围糖原颗粒较多。综上所述,长脂尾型绵羊兰州大尾羊早期断尾后,背最长肌的脂滴面积比增加,尾部脂肪中脂滴面积比降低,尾部脂肪细胞直径减小,各部位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也发生变化,断尾后脂肪沉积分布改变可能是在SCD、PLIN1、LPL、FAS、PEPCK等一系列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大尾羊 断尾 脂肪代谢 基因表达 脂肪细胞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红伟 蔡勇 +4 位作者 郭鹏辉 高丹丹 曹忻 臧荣鑫 杨具田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4期165-173,共9页
兰州大尾羊是经兰州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形成的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优良地方肉脂毛兼用品种,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兰州大尾羊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该文从兰州大尾羊的种群数量、研究现状出发,深入分... 兰州大尾羊是经兰州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形成的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优良地方肉脂毛兼用品种,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兰州大尾羊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该文从兰州大尾羊的种群数量、研究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该品种保护利用的优势和群体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利用的主要方向,为该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大尾羊 遗传资源 保种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2年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莹 崔琴 +1 位作者 田晓静 陈晓燕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8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为兰州地区空气污染预报预警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空气质量逐小时数据,统计分析兰州市空气质量和空气质量等级日数的年际变化、月变化及... 【目的】分析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为兰州地区空气污染预报预警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空气质量逐小时数据,统计分析兰州市空气质量和空气质量等级日数的年际变化、月变化及日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①2015—2022年兰州市AQI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优良天数呈增加趋势,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天数呈减少趋势;兰州空气质量以优、良和轻度污染为主。②兰州市1—12月AQI指数呈“冬春高夏低”特征,优良天数整体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天数呈倒“U”形,12月的污染天数为最多,次峰值则出现在3月。③兰州市逐小时AQI指数呈典型的双峰特征,白天峰值出现在9时至12时,夜间峰值出现在20时至23时。【结论】研究结论可为兰州地区空气污染预报预警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间变化特征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幼儿园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研究——以兰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国荣 张子郁 王克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191-196,共6页
在国家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及发展学前教育的双重背景下,结合幼儿心理及行为需求,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是幼儿园建筑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则是目前研究领域中的难点。文章以兰州地区幼儿园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为研究对象,... 在国家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及发展学前教育的双重背景下,结合幼儿心理及行为需求,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是幼儿园建筑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则是目前研究领域中的难点。文章以兰州地区幼儿园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为研究对象,采用AHP-FCE分析法,分别从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实践及社会因素等方面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交往空间的安全舒适和友好健康等要素对幼儿园儿童友好度存在重要影响,继而提出交往空间优化对策和建议,从而通过优化兰州地区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思路和方法,最终实现该地区幼儿园建筑安全与健康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交往空间 儿童友好度 兰州地区 评价体系 AHP-FC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的兰州带型城市市内交通设施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
17
作者 柴宗刚 李春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2,共12页
基于兰州中心城区2011—2022年市内交通设施的POI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形态、方向分布和冷热点分析其空间演化、研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市内交通设施呈“东密西疏”的特征且集聚程度增强,市内交通设施和停车设施由“单核”变为“... 基于兰州中心城区2011—2022年市内交通设施的POI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法从空间形态、方向分布和冷热点分析其空间演化、研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市内交通设施呈“东密西疏”的特征且集聚程度增强,市内交通设施和停车设施由“单核”变为“单核心、多散点并存”的空间形态,公交设施由“一主一次”变为“一主多次”并在边缘出现多个散点;市内交通设施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重心经历“东南-西北-东北”的偏移轨迹,具有向西北和东北扩散的趋势,公交设施的分布比停车设施更分散;市内交通设施和停车设施在城关区的热点由沿路散点转为沿路线性分布,最终呈现以东方红广场为核心,其他三区由沿路散点转为线性分布,公交设施热点相对分散,沿道路呈线性分布;“人文—地理”环境的约束、政府规划的调控、交通网络完善的推动共同影响市内交通设施的空间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兰州带型城市 市内交通设施 空间演化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需求匹配度分析
18
作者 王天鹏 张月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1-60,共10页
基于2022年兰州市主城区14类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加权叠加的空间分析方法,依据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活圈分析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度和现状设施完善度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呈现出东密西疏... 基于2022年兰州市主城区14类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加权叠加的空间分析方法,依据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活圈分析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度和现状设施完善度的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呈现出东密西疏的带状分布特征,餐饮美食、购物消费、旅游景点等设施呈现出多中心聚集分布;部分区域居民需求度和设施完善度不匹配,主要是老旧小区修建时间早、人口密度大,存在居民需求度高但设施完善度低的情况;用地功能发生变化,如新建商圈周围设施相对完善,但居住小区较少,存在居民需求度低但设施完善度高的情况;可通过增设完善老旧小区周边设施、构建多中心公共服务设施聚集地等措施,促进各区生活服务水平趋向均等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差异 公共服务设施 生活圈 兰州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永立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9期14-18,共5页
5月14日,甘肃举行《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炳智介绍《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方... 5月14日,甘肃举行《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炳智介绍《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方案》及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规划 兰州百合 兰州高原夏菜 品牌推介 新闻发布会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分析:兰州拉面感官评价原理与方法
20
作者 魏益民 张影全 +3 位作者 邢亚楠 刘锐 张波 郭波莉 《粮食加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中华传统食品制造过程和产品感官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立标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兰州拉面感官评价原理与方法课题设计过程的分析及对应研究结果的剖析,系统介绍研究过程对产品制作、感官评价及消费调查的设计理念;提出... 研究中华传统食品制造过程和产品感官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立标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兰州拉面感官评价原理与方法课题设计过程的分析及对应研究结果的剖析,系统介绍研究过程对产品制作、感官评价及消费调查的设计理念;提出感官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结合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对基于理论依据所做的实验做了统计学验证;开展市场消费调查、顾客问卷分析,了解产业和消费者对感官评价和质量控制的具体技术需要。通过系统的研发过程分析,进一步探讨感官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质量控制过程的逻辑思路,初步形成了兰州拉面感官评价方法及标准框架。以此为传统食品的工业化、市场化开发,满足消费者对传统食品的质量和感官需求,提供研究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拉面 拉面制作过程 感官评价 拉面专用小麦 拉面专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