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礼》“六诗”本义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文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6期44-49,共6页
《周礼·春官·大师》云:“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六诗”之义究竟是什么?千年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只有把“六诗”放到其所产生与存在的背景即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语境有二:一是小语境,即... 《周礼·春官·大师》云:“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六诗”之义究竟是什么?千年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只有把“六诗”放到其所产生与存在的背景即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语境有二:一是小语境,即教“六诗”者的职掌、专业特长。因为周代学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大司乐 十二律 六诗 教学内容 “兴” “雅” 音乐 “比” 政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诗之“赋”疏证——兼论“赋”之原初核心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浏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第4期91-95,共5页
六诗之"赋"历来被解作"铺"或"铺陈"。但求诸"六诗"最早出处《周礼》,书中除六诗之"赋"外,其余"赋"字用例无一可作此解,可判定六诗之"赋"亦不应作此解。从"... 六诗之"赋"历来被解作"铺"或"铺陈"。但求诸"六诗"最早出处《周礼》,书中除六诗之"赋"外,其余"赋"字用例无一可作此解,可判定六诗之"赋"亦不应作此解。从"赋"字本义"征敛献纳"可引申出"直陈"、"陈说"义。又以《国语》中关于"瞍赋"的记载、《韩诗外传》中孔子诸弟子"登高能赋"的记载以及荀子《赋篇》为旁证,可以证明先秦时期"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形式,是直陈的表达手法和讽谏的文体功能的结合,这两个要素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成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诗 直陈 讽谏 文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笙诗”考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婷婷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3,73,共6页
六“笙诗”,特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诗。称“笙诗”,始干北宋的刘敞,又经郑樵、朱熹等名家沿用,则成为流行的名目。六“笙诗”是《诗经》的篇目,本应有文辞。六“笙诗”之功用和影响,主要不... 六“笙诗”,特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诗。称“笙诗”,始干北宋的刘敞,又经郑樵、朱熹等名家沿用,则成为流行的名目。六“笙诗”是《诗经》的篇目,本应有文辞。六“笙诗”之功用和影响,主要不在于文辞,而是其曲调和演奏。作为笙演奏的范本,六“笙诗”在笙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笙 中国 文学评论 经》 意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古诗中的六句律——兼谈李白的六句律创作
4
作者 朱少山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3-89,共7页
六句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类别,在《诗经》时代即已盛行。伴随着齐梁时期格律的不断完善和渐次渗透,六句诗又吸取了新的声律因素,进而发展成为近体诗苑中一种特殊的律诗样式,即六句律。有唐之后,六句律的创作大放异彩。虽然其创作的繁... 六句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类别,在《诗经》时代即已盛行。伴随着齐梁时期格律的不断完善和渐次渗透,六句诗又吸取了新的声律因素,进而发展成为近体诗苑中一种特殊的律诗样式,即六句律。有唐之后,六句律的创作大放异彩。虽然其创作的繁荣程度远远不及五、七言律诗,但作为时人的创作喜好之一,六句律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在六句律的创作中,李白自觉地融入了"复古"与"新变"的诗学思想,于其时通行诗体创作之外另辟一片新的艺术天地,成为六句律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律 唐代 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空图“诗贯六义”说新探
5
作者 郑淑婷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8-44,共7页
"六义"说是儒家传统诗学,其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历代对"六义"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晚唐司空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赋予了"六义"说新的内涵,主要从审美的、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六义"。首先,... "六义"说是儒家传统诗学,其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历代对"六义"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晚唐司空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赋予了"六义"说新的内涵,主要从审美的、艺术的角度来理解"六义"。首先,他用非常凝练的四个词引申出了"诗贯六义"说的艺术效果,即讽谕、抑扬、渟蓄、温雅;其次,就如何表达"六义",他认为要做到"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再次,他认为诗歌若能很好地贯穿"六义",方能达到"全美为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义” 比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行诗 神奈川SESTET公寓
6
作者 秋落(编译)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1年第2期32-35,共4页
SESTET公寓是位于日本神奈川高密度住宅区的联排式公寓。6个3层楼高的单元,让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方式,整个公寓围绕周边的空间韵律而设计。公寓既有个性又有归属感,同时保持了整个建筑的基调一致,可以灵活地适应各种设计条件。地块的... SESTET公寓是位于日本神奈川高密度住宅区的联排式公寓。6个3层楼高的单元,让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方式,整个公寓围绕周边的空间韵律而设计。公寓既有个性又有归属感,同时保持了整个建筑的基调一致,可以灵活地适应各种设计条件。地块的南侧有一个落差,这使得屋顶和单元内部采用了阶梯式设计,在引入自然光和新鲜空气的同时,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虽然采用了水平切片和垂直分层的复合设计,6个独特的单元仍具有统一的整体外观。公寓就像一首六行诗,诗中的字句相互呼应,但从不重复。整座建筑中没有两个空间是相同的,但每一个空间都使用相同类型的元素来回应周围的环境和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密性 高密度住宅区 居住方式 公寓 神奈川 功能需求 自然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体之源不在古诗内部——答孙尧年同志
7
作者 李伯敬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4期20-24,共5页
孙尧年同志提出《〈赋体源流辨〉驳议》一文来与我商榷,这是应该欢迎的.惜其持论多所不当,故仍未敢苟同.兹择其要者答复如下.一、孙文认为“李文否定赋源于诗六义说(以下简称六义源说)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但否定班固的赋源于诗说(以下简... 孙尧年同志提出《〈赋体源流辨〉驳议》一文来与我商榷,这是应该欢迎的.惜其持论多所不当,故仍未敢苟同.兹择其要者答复如下.一、孙文认为“李文否定赋源于诗六义说(以下简称六义源说)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但否定班固的赋源于诗说(以下简称诗源说),是错误的.理由是:班固的诗源说与六义源说“是有区别的,不是一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体 义说 孙文 班固 源说 屈赋 《楚辞》 六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可能不止“风雅颂”
8
作者 卜庆振 《今日教育》 2023年第4期68-69,共2页
说起“《诗经》六义”,我们就会想到“风雅颂赋比兴”。这个观念较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师》中:“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汉代《毛诗序》的作者,提出了“诗之六义”说:“故... 说起“《诗经》六义”,我们就会想到“风雅颂赋比兴”。这个观念较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师》中:“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汉代《毛诗序》的作者,提出了“诗之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又总结归纳,在《毛诗正义》中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正义》 《毛序》 风雅颂 赋比兴 经》 六诗 唐代孔颖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论札记三则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绍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0年第5期3-7,10,共6页
六义说与六诗说六义之名称始见于《诗经》,它的内容又涉及到文学。因此,关于这问题的论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经学家的说法,一是文学家的说法。最不可信的则是宋代道学家的说法。先谈经学家的说法。这有两种:一是《周礼》的六诗说,一是《... 六义说与六诗说六义之名称始见于《诗经》,它的内容又涉及到文学。因此,关于这问题的论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经学家的说法,一是文学家的说法。最不可信的则是宋代道学家的说法。先谈经学家的说法。这有两种:一是《周礼》的六诗说,一是《毛诗序》的六义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比兴 义说 作用 六诗 民歌 优越性 雅颂 排列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化与审美的统一——中华美学精神论之一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望衡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第3期18-26,共9页
中华美学的核心精神是教化与审美的统一。这一精神的创始者为先秦儒家,在汉代得以确立,总的倾向是教化重于审美。魏晋南北朝刘勰创'风骨'说,教化与审美的统一基本上得以完善,然理论上的成功并不等于实践上的成功。由于缺乏重要... 中华美学的核心精神是教化与审美的统一。这一精神的创始者为先秦儒家,在汉代得以确立,总的倾向是教化重于审美。魏晋南北朝刘勰创'风骨'说,教化与审美的统一基本上得以完善,然理论上的成功并不等于实践上的成功。由于缺乏重要的优秀的作品,创作实践上则是审美高扬、教化缺失,突出体现为广为诟病的六朝文学的出现。唐代是教化与审美统一的成功期,不仅在理论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乐府 陈子昂 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 白居易 歌创作 文学创作 汉魏风骨 兴寄 齐梁文学 皎然 建安文学 正始之音 艳情 司空图 兴象 淫丽 李白 中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咏锡雍”赏析
11
作者 刘富研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30,共3页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当时欧洲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反压迫奴役,讴歌自由解放,颂扬人民革命运动,他的许多诗篇嫉恶如仇,激情澎湃,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浪漫主义 歌创作 人民革命运动 激情澎湃 抑扬格 音步 艺术价值 历史进步 斯宾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性的闪光
12
作者 程红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Z1期59-60,共2页
《题照相册》是九叶派诗人杭约赫所作,写于1949年初,此诗距今已四十年,但现在读起来,还未曾黯淡一点光彩或消失一点韵味;引人辽远的遐思,这恰是优秀哲理诗的妙处所在.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对生命的反思,全诗十四行,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一至... 《题照相册》是九叶派诗人杭约赫所作,写于1949年初,此诗距今已四十年,但现在读起来,还未曾黯淡一点光彩或消失一点韵味;引人辽远的遐思,这恰是优秀哲理诗的妙处所在.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对生命的反思,全诗十四行,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一至二段,第二层三至四段.诗句一开始就引出了“小河”、“玻璃”两个平凡的意象:“我们从平静的小河里,/从反光的玻璃上,看到/多少熟悉得陌生的脸,/那是你的、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性 九叶派 哲理 二段 现代 理趣 中国古典文论 活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论语》英译本研究
13
作者 王珍妮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9期139-140,共2页
1991年,许渊冲先生在《中国翻译》发表《译诗六论》(5、6期连载),将译诗理论高度概括为:译者一也、译者易也、译者艺也、译者异也、译者依也和译者怡也。为诗歌及其其他文学翻译提供了又一个先进的理论,笔者试着用这"译诗六论"... 1991年,许渊冲先生在《中国翻译》发表《译诗六论》(5、6期连载),将译诗理论高度概括为:译者一也、译者易也、译者艺也、译者异也、译者依也和译者怡也。为诗歌及其其他文学翻译提供了又一个先进的理论,笔者试着用这"译诗六论"来对当代两位译者(于健、林戊孙)的译本进行赏析,旨在说明,"译诗六论"对中国典籍英译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具有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译论” 中国典籍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