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应用
1
作者
李倩倩
董斐
+4 位作者
田园硕
白辰
于河
刘铁钢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27-1232,共6页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调适时攻下、逐邪外出、截断病势、顾护阴津,对其相关方证的辨证和治疗仍需梳理清楚。文章结合六维辨证分析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临床应用。从病因病性角度,温热主以承气汤类方泄热攻下,湿热主以宣清导浊、化湿通腑;从病期角度,气营血期均可通下以给邪(邪热、瘀热)出路;从病势角度,辨邪正态势、传变态势、邪气趋势而采用纯攻下、攻补兼施等;同时结合病理、病位而兼证兼治,以期为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辨证
吴鞠通
《温病条辨》
通下法
温病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六维辨证观
2
作者
柳红良
董斐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49-1255,共7页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lori致病因素的外感兼内伤属性,要注重三焦疾病“总在一经不移为辨”的病理特点;辨病性,应关注H.pylori作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规律,不能简单归结为湿热致病,其“粘附致炎”的病理属性需结合三焦气化的“通透性网状效应”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型;辨病位,H.pylori留滞部位在中焦胃腑膜层,胃黏膜分布规则的集合小静脉是反映中焦气化“通透性网状效应”的重要标志;辨病理,H.pylori粘附致炎的病理产物以气滞、湿、热、虚、瘀多见,影响三焦气化功能而呈现气机阻滞、湿热中阻、虚瘀共存等不同的病理状态;辨病期,H.pylori感染造成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变差,日久生变,毒瘀虚互结,从而衍变经典的Correa模式。临床应注重H.pylori的根治治疗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共同处理策略;辨病势,根据H.pylori感染的不同阶段,注重对比正邪态势、病理因素态势的不同,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提出的“分消上下之势”是很重要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理论
“通透性网状效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六维辨证
观
抗生素替代疗法
分消上下法
方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膜系理论的六维辨证思路
被引量:
3
3
作者
马雪颜
田园硕
+3 位作者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1-706,共6页
从辨病因、病性、病位、病期、病势、病理六个方面,探讨基于膜系理论的辨证思路。强调辨病因时应综合考虑致病因素与膜系内证态,关注病因的动态性;辨病性时应关注寒热属性,尤其是膜系阻滞所致的寒热夹杂;辨病位时判断是否存在多系统膜...
从辨病因、病性、病位、病期、病势、病理六个方面,探讨基于膜系理论的辨证思路。强调辨病因时应综合考虑致病因素与膜系内证态,关注病因的动态性;辨病性时应关注寒热属性,尤其是膜系阻滞所致的寒热夹杂;辨病位时判断是否存在多系统膜系的损伤;辨病期时要辨析疾病所处的卫气营血阶段;辨病势时对比分析正邪力量变化;辨病理时应判断是否存在膜系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矛盾性质的病理状态共存等变化。强调从整体观、系统论的角度认识全身膜系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多系统病证、反复发作性病证、病因不明的疑难性病证等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系理论
六维辨证
整体观
系统论
辨证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应用
1
作者
李倩倩
董斐
田园硕
白辰
于河
刘铁钢
谷晓红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疫病研究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27-123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4100,2018YFC17041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ZYYCXTD-C-202006)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中医经典理论挖掘与传承专项)(2021-JYB-ZYWJCC 006)。
文摘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调适时攻下、逐邪外出、截断病势、顾护阴津,对其相关方证的辨证和治疗仍需梳理清楚。文章结合六维辨证分析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临床应用。从病因病性角度,温热主以承气汤类方泄热攻下,湿热主以宣清导浊、化湿通腑;从病期角度,气营血期均可通下以给邪(邪热、瘀热)出路;从病势角度,辨邪正态势、传变态势、邪气趋势而采用纯攻下、攻补兼施等;同时结合病理、病位而兼证兼治,以期为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六维辨证
吴鞠通
《温病条辨》
通下法
温病
急危重症
Keywords
six dimension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ory
WU Jutong
Wenbing Tiaobian
promote bowel movemets method
warm diseases
emergency and critical illnesses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六维辨证观
2
作者
柳红良
董斐
谷晓红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疫病研究院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49-1255,共7页
基金
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0203001502)
第六批北京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0203001409)
+3 种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护航工程——骨干人才培育项目(9323024)
中华中医药学会雏鹰计划中医临床青年人才研修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C-20200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疫病学(zyyzdxk-2023264)。
文摘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lori致病因素的外感兼内伤属性,要注重三焦疾病“总在一经不移为辨”的病理特点;辨病性,应关注H.pylori作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规律,不能简单归结为湿热致病,其“粘附致炎”的病理属性需结合三焦气化的“通透性网状效应”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型;辨病位,H.pylori留滞部位在中焦胃腑膜层,胃黏膜分布规则的集合小静脉是反映中焦气化“通透性网状效应”的重要标志;辨病理,H.pylori粘附致炎的病理产物以气滞、湿、热、虚、瘀多见,影响三焦气化功能而呈现气机阻滞、湿热中阻、虚瘀共存等不同的病理状态;辨病期,H.pylori感染造成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变差,日久生变,毒瘀虚互结,从而衍变经典的Correa模式。临床应注重H.pylori的根治治疗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共同处理策略;辨病势,根据H.pylori感染的不同阶段,注重对比正邪态势、病理因素态势的不同,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提出的“分消上下之势”是很重要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
三焦理论
“通透性网状效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六维辨证
观
抗生素替代疗法
分消上下法
方证规律
Keywords
Triple energizer Theory
permeability network effect
H.pylori infection
six-dimensional dialectical view
antibiotic replacement therapy
the principle of dividing up and down
rule of prescription and syndrome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膜系理论的六维辨证思路
被引量:
3
3
作者
马雪颜
田园硕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1-706,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QYKJZD-SSW-SLH02,QYKJZD-SSW-SLH02-02)。
文摘
从辨病因、病性、病位、病期、病势、病理六个方面,探讨基于膜系理论的辨证思路。强调辨病因时应综合考虑致病因素与膜系内证态,关注病因的动态性;辨病性时应关注寒热属性,尤其是膜系阻滞所致的寒热夹杂;辨病位时判断是否存在多系统膜系的损伤;辨病期时要辨析疾病所处的卫气营血阶段;辨病势时对比分析正邪力量变化;辨病理时应判断是否存在膜系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矛盾性质的病理状态共存等变化。强调从整体观、系统论的角度认识全身膜系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多系统病证、反复发作性病证、病因不明的疑难性病证等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膜系理论
六维辨证
整体观
系统论
辨证
思路
Keywords
membrane theory
six-dimens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holistic view
system theor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pproach
分类号
R241.9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应用
李倩倩
董斐
田园硕
白辰
于河
刘铁钢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六维辨证观
柳红良
董斐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膜系理论的六维辨证思路
马雪颜
田园硕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