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1
作者
张玉荣
卢伟
《小康》
2015年第7X期82-83,共2页
六祖慧能的故乡以禅宗文化为主题,进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人文与生态旅游相融合,全方位建设发展美丽富饶的"中国禅都"。6月27日,在"中国禅文化"发祥地之一,有"岭南第一圣域"之称...
六祖慧能的故乡以禅宗文化为主题,进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人文与生态旅游相融合,全方位建设发展美丽富饶的"中国禅都"。6月27日,在"中国禅文化"发祥地之一,有"岭南第一圣域"之称的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的国恩寺,举行了以"品六祖佛荔真味,祈百福并臻胜会"为主题的一年一度的"品佛荔"祈百福法会。活动当天,国恩寺内佛乐绕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国恩寺
自然生态旅游
新兴县
广东省云浮市
禅宗文化
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宗教旅游
真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艺的灵魂:道
被引量:
4
2
作者
彭吉象
《美术大观》
2016年第7期58-62,共5页
精神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特性。当然,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特性,是与西方艺术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国艺术的强烈的精神性,是同西方艺术的强烈的实存性相比较而显现的。当代西方著名美术家、哲学家德西迪厄斯·奥班恩在《艺术的...
精神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特性。当然,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特性,是与西方艺术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国艺术的强烈的精神性,是同西方艺术的强烈的实存性相比较而显现的。当代西方著名美术家、哲学家德西迪厄斯·奥班恩在《艺术的含义》中对东西方艺术做了认真比较之后指出:"上千年来,东方艺术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西迪
东西方艺术
艺术审美
东方艺术
中国士人
笔髓论
体道
六祖慧能
张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玄淡与狂肆:论禅宗对明代书画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同标
《中国书画》
2015年第2期4-12,共9页
作为宗教流派之一的禅宗,自六祖慧能(636-713)以来,使得"印度佛教在中国"一举成为"中国佛教"[1],这与约略同时代的玄奘(600-664)等人取经归国创立法相宗判断有别,也与稍后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
作为宗教流派之一的禅宗,自六祖慧能(636-713)以来,使得"印度佛教在中国"一举成为"中国佛教"[1],这与约略同时代的玄奘(600-664)等人取经归国创立法相宗判断有别,也与稍后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所传的正纯密教完全不同。后两者都致力于把印度佛教尽可能原封不动地搬移到中国,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印度佛教在中国",而慧能等人创造的禅宗却完全是典型的"中国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印度佛教
善无畏
金刚智
密教
南宗禅
惠崇
吴门书派
成佛
妙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刘禹锡诗中的佛教烙印
被引量:
1
4
作者
肖瑞峰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享有“诗豪”之誉的刘禹锡,其诗作以迥不犹人的“骨干气魄”,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充分注意。然而,在探讨刘禹锡诗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人们往往无视或忽略诗人所生活的特定时代给其诗打上的印记。
关键词
禹锡
佛教思想
出世间法
艺术构思
禅法
六祖慧能
遐情
信奉佛教
中唐时期
佛教禅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山谷与洪州禅——黄庭坚禅学源流述略
被引量:
1
5
作者
祝振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2-38,共7页
中国的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主要流布于我国南方山区。到了南岳怀让门下的马祖道一时期,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形成了一个禅学中心,具有自己的法嗣与特色,史称洪州派或江西禅。到了宋代,江西文人辈出,且均与洪州禅有瓜葛。黄庭坚是其...
中国的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主要流布于我国南方山区。到了南岳怀让门下的马祖道一时期,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形成了一个禅学中心,具有自己的法嗣与特色,史称洪州派或江西禅。到了宋代,江西文人辈出,且均与洪州禅有瓜葛。黄庭坚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自诩是“似僧有发,似俗无尘”。(《写真自赞》),人称他为“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南宋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卷十七将他列为南岳临济门下洪州黄龙慧南法嗣,称之为“居士”。对于这样一个服膺禅宗的大诗人,有必要对他的禅学源流,思想中的禅学成份,作一番疏理探讨,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他的诗词文,将会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州禅
黄山谷
黄龙派
释普济
法嗣
六祖慧能
文人士大夫
南岳
佛性真如
马祖道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禅意人生——《坛经》与禅宗
6
作者
于凯
黄爱梅
《政工学刊》
2015年第12期82-83,共2页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禅宗中,有一本被尊为"宗经"的著作,名《六祖坛经》,简称《坛经》。《坛经》记载了禅宗六祖慧能(亦称惠能)的语录与事迹,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被奉为"经"的中国僧人作品,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重要标志...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禅宗中,有一本被尊为"宗经"的著作,名《六祖坛经》,简称《坛经》。《坛经》记载了禅宗六祖慧能(亦称惠能)的语录与事迹,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被奉为"经"的中国僧人作品,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重要标志。《坛经》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及人生态度等方面,均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六祖慧能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佛教史
禅意
佛教宗派
佛教中国化
宗经
惠能
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道、佛、儒的内感体验
7
作者
丁绍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8-44,共7页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空前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胚胎学、人体形态学对人自身这个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体的“黑箱”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虽巳取得了许多相当辉煌的成果,但是对人的最为奇妙的方面至今还是所知甚少,...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空前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胚胎学、人体形态学对人自身这个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体的“黑箱”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虽巳取得了许多相当辉煌的成果,但是对人的最为奇妙的方面至今还是所知甚少,对人自身的身心关系奥秘揭开的也不多。例如为什么经过一定训练的佛道教徒的安坐瞑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佛教教派
心学家
伦理纲常
道教徒
神仙家
佛教徒
内丹术
彼岸世界
六祖慧能
生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文的“顿悟”与“渐修”
8
作者
赵超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4期80-80,共1页
"吃茶去"本是禅语,冯卫东老师以禅机论教学,颇有意趣。受冯老师启发,我不禁思索:修禅悟道,有"顿悟"与"渐修"之分;那么,学语文也有顿渐之分吗?所谓"顿悟",如六祖慧能所说,是"一闻言下便悟...
"吃茶去"本是禅语,冯卫东老师以禅机论教学,颇有意趣。受冯老师启发,我不禁思索:修禅悟道,有"顿悟"与"渐修"之分;那么,学语文也有顿渐之分吗?所谓"顿悟",如六祖慧能所说,是"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可理解为瞬间的领悟。兹举一则禅宗公案来说明。马祖道一喜欢坐禅,南岳怀让为了点化道一,便在他的门前磨砖。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答:"磨作镜。"道一又问:"磨砖能做成镜子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祖慧能
马祖道一
禅宗公案
渐修
顿渐
学语文
冯卫东
顿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西天到中土:“佛”的新生与启悟
9
作者
程景楠
《中国艺术》
2017年第8期22-29,共8页
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唐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过多年培育,被成功移植到了西安大慈恩寺。这棵根深叶茂的娑罗古树,是公元629年玄奘法师在宜君玉华宫翻译经书时,植于陕西宜君艾蒿洼村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余年的树龄。...
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唐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过多年培育,被成功移植到了西安大慈恩寺。这棵根深叶茂的娑罗古树,是公元629年玄奘法师在宜君玉华宫翻译经书时,植于陕西宜君艾蒿洼村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余年的树龄。千百年来,这棵古树栉风沐雨,作为中印传统友谊的见证,印证了丝绸之路上佛教西兴东传、化为东方本土文化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法师
玉华宫
宜君
印度佛教
六祖慧能
唯识宗
顿悟成佛
子树
唐玄奘
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石一世界 一悟一乾坤
10
作者
王馨言
《天工》
2014年第1期57-59,共3页
岭南自古多人杰。 出生于福建莆田的林国华,自幼便与寿山石结缘。在那片孕育优良寿山石的土地上,林国华年复一年地用手触摸、用眼观察,用心意琢磨体会着一块块奇石。多年之后,当林国华登上玉雕界的顶峰,一览众山小之时,也许会回忆起很...
岭南自古多人杰。 出生于福建莆田的林国华,自幼便与寿山石结缘。在那片孕育优良寿山石的土地上,林国华年复一年地用手触摸、用眼观察,用心意琢磨体会着一块块奇石。多年之后,当林国华登上玉雕界的顶峰,一览众山小之时,也许会回忆起很久以前,他第一次尝试将寿山石雕技艺倾注于和田玉雕的那个瞬间,成就了他今后在玉雕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山石雕
相石
六祖慧能
会将
一览众山小
弘忍
中国禅宗
偈子
艺术风格
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近期及未来股市几点思考
11
作者
李迅雷
《股市动态分析》
2021年第19期15-16,共2页
大约20年前,我曾引用禅宗六祖慧能的经典禅语来解释当时大跌的股市:风未动,幡未动,仁者心动也。也就是说,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市场却出现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市场的结构性波动非常巨大,尽管上证综指的波动并不大,但风格切...
大约20年前,我曾引用禅宗六祖慧能的经典禅语来解释当时大跌的股市:风未动,幡未动,仁者心动也。也就是说,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市场却出现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市场的结构性波动非常巨大,尽管上证综指的波动并不大,但风格切换却非常明显。为此,作为宏观经济的研究者,我尝试从自上而下角度来分析一下股市发生变化的基本因素及未来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证综指
六祖慧能
宏观经济
经济基本面
股市
未来趋向
自上而下
大起大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别开生面 独抒胸臆——李学明的人物画
12
作者
石寒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84-89,共6页
阳春白雪固然高贵,而下里巴人也不乏可人,事实上,只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齐白石的艺术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他的艺术风格贴近广大民众,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当下的艺术家往往好谈清高,多以逸气来标榜,唯恐被人讥为...
阳春白雪固然高贵,而下里巴人也不乏可人,事实上,只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齐白石的艺术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他的艺术风格贴近广大民众,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当下的艺术家往往好谈清高,多以逸气来标榜,唯恐被人讥为庸俗。其实,般若就在世俗中,释迦牟尼说:"一滴水如何不干枯,到大海中去。"禅宗六祖慧能《无相颂》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艺术家只有根系世俗世界,其艺术生命才能行之久远、历之弥新。李学明的人物画所给予我们的多是亲切可人的浮世景观,他从来不回避世俗,反而沉潜到世俗中去。用他独特的绘画语汇直接与我们眼前的现实世界对话。可以说,他的艺术是紧贴"民学"的。他的画没有说教式的庙堂气,没有主题性的矫情,更没有某些文人画颓靡的病态,明快、清新、恬淡是他艺术审美的鲜明指向。我一向认为,艺术家的艺术语境抑或是艺术风格,其实就是艺术家此时的状态迹化,彰显出真我的状态比刻意预制所谓的风格要显得可敬的多。事实上,艺术风格本无新旧的界域,要的是有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明
艺术风格
逸气
艺术语境
六祖慧能
艺术审美
艺术生命
浮世
世俗世界
仕女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灵是观赏世界的明眸
13
作者
杨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14期47-47,共1页
某日与家弟微信闲聊。彼此寒暄之后询问他在做什么,他打过来的文字是“和茶”。我明知“和”是“喝”的误打,故意问:“何为和茶,莫非和泥的的和?”他将错就错:“是的,用水拌入其他固形物调匀。”我说:“我觉得你用水和的是臭泥巴。...
某日与家弟微信闲聊。彼此寒暄之后询问他在做什么,他打过来的文字是“和茶”。我明知“和”是“喝”的误打,故意问:“何为和茶,莫非和泥的的和?”他将错就错:“是的,用水拌入其他固形物调匀。”我说:“我觉得你用水和的是臭泥巴。”他回一句“相由心生”,我顿时哑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弟
六祖慧能
三十岁
见性
惠子
我不知道
知者
佛印
易·系辞
幡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县(市)区对口帮扶范例——为珠三角企业寻找发展空间
14
作者
张玉荣
《小康》
2015年第1X期38-39,共2页
顺德与新兴的对口帮扶,目的是将"输血"转化为"造血",把新兴的发展推向纵深。这是一场"情投意合"的"联姻",经济与文化的握手,更是雪中送炭的援助。顺德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东南部,改革开放初期走...
顺德与新兴的对口帮扶,目的是将"输血"转化为"造血",把新兴的发展推向纵深。这是一场"情投意合"的"联姻",经济与文化的握手,更是雪中送炭的援助。顺德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东南部,改革开放初期走在前面,曾获"广东四小虎"、"2013中国百强区第一名"等美誉,典型的"藏富于民"的发达地区。而相距134公里的云浮新兴县是六祖慧能的故乡,农业生产源远流长,由于地缘等原因相对欠发达。广东省的对口帮扶任务确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帮扶
广东四小虎
珠三角企业
顺德
六祖慧能
藏富于民
百强
新兴县
农业生产
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委约作品让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
15
作者
张雄
《上海艺术家》
2014年第3期47-48,共2页
建立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如此必要。从巴洛克时代到当下,源源不断的新作都由委约模式催生而出。作曲家的灵感可以让一部作品不朽,而演绎作为一种高度诠释,更是给当代艺术家创造机遇,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作品。
关键词
走向世界
中国交响乐
当代艺术家
巴洛克
作都
上海交响乐团
六祖慧能
爱乐乐团
赵麟
赵季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1
作者
张玉荣
卢伟
机构
<小康>
出处
《小康》
2015年第7X期82-83,共2页
文摘
六祖慧能的故乡以禅宗文化为主题,进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文化与经济发展、人文与生态旅游相融合,全方位建设发展美丽富饶的"中国禅都"。6月27日,在"中国禅文化"发祥地之一,有"岭南第一圣域"之称的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的国恩寺,举行了以"品六祖佛荔真味,祈百福并臻胜会"为主题的一年一度的"品佛荔"祈百福法会。活动当天,国恩寺内佛乐绕梁。
关键词
六祖慧能
国恩寺
自然生态旅游
新兴县
广东省云浮市
禅宗文化
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宗教旅游
真味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艺的灵魂:道
被引量:
4
2
作者
彭吉象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美术大观》
2016年第7期58-62,共5页
文摘
精神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特性。当然,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特性,是与西方艺术相比较而存在的。中国艺术的强烈的精神性,是同西方艺术的强烈的实存性相比较而显现的。当代西方著名美术家、哲学家德西迪厄斯·奥班恩在《艺术的含义》中对东西方艺术做了认真比较之后指出:"上千年来,东方艺术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西迪
东西方艺术
艺术审美
东方艺术
中国士人
笔髓论
体道
六祖慧能
张璪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玄淡与狂肆:论禅宗对明代书画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同标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出处
《中国书画》
2015年第2期4-1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14ZDB05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宗教流派之一的禅宗,自六祖慧能(636-713)以来,使得"印度佛教在中国"一举成为"中国佛教"[1],这与约略同时代的玄奘(600-664)等人取经归国创立法相宗判断有别,也与稍后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所传的正纯密教完全不同。后两者都致力于把印度佛教尽可能原封不动地搬移到中国,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印度佛教在中国",而慧能等人创造的禅宗却完全是典型的"中国佛教"。
关键词
六祖慧能
印度佛教
善无畏
金刚智
密教
南宗禅
惠崇
吴门书派
成佛
妙悟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刘禹锡诗中的佛教烙印
被引量:
1
4
作者
肖瑞峰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文摘
享有“诗豪”之誉的刘禹锡,其诗作以迥不犹人的“骨干气魄”,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充分注意。然而,在探讨刘禹锡诗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人们往往无视或忽略诗人所生活的特定时代给其诗打上的印记。
关键词
禹锡
佛教思想
出世间法
艺术构思
禅法
六祖慧能
遐情
信奉佛教
中唐时期
佛教禅宗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山谷与洪州禅——黄庭坚禅学源流述略
被引量:
1
5
作者
祝振玉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32-38,共7页
文摘
中国的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主要流布于我国南方山区。到了南岳怀让门下的马祖道一时期,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一带)形成了一个禅学中心,具有自己的法嗣与特色,史称洪州派或江西禅。到了宋代,江西文人辈出,且均与洪州禅有瓜葛。黄庭坚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自诩是“似僧有发,似俗无尘”。(《写真自赞》),人称他为“情如维摩诘,而欠散花之天女;心如赤头璨,而著折角之幅巾,”南宋释普济的《五灯会元》卷十七将他列为南岳临济门下洪州黄龙慧南法嗣,称之为“居士”。对于这样一个服膺禅宗的大诗人,有必要对他的禅学源流,思想中的禅学成份,作一番疏理探讨,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他的诗词文,将会有所裨益。
关键词
洪州禅
黄山谷
黄龙派
释普济
法嗣
六祖慧能
文人士大夫
南岳
佛性真如
马祖道一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禅意人生——《坛经》与禅宗
6
作者
于凯
黄爱梅
出处
《政工学刊》
2015年第12期82-83,共2页
文摘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禅宗中,有一本被尊为"宗经"的著作,名《六祖坛经》,简称《坛经》。《坛经》记载了禅宗六祖慧能(亦称惠能)的语录与事迹,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被奉为"经"的中国僧人作品,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重要标志。《坛经》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及人生态度等方面,均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坛经》
六祖慧能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佛教史
禅意
佛教宗派
佛教中国化
宗经
惠能
自性
分类号
B946.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道、佛、儒的内感体验
7
作者
丁绍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8-44,共7页
文摘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空前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胚胎学、人体形态学对人自身这个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体的“黑箱”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虽巳取得了许多相当辉煌的成果,但是对人的最为奇妙的方面至今还是所知甚少,对人自身的身心关系奥秘揭开的也不多。例如为什么经过一定训练的佛道教徒的安坐瞑目.
关键词
禅宗
佛教教派
心学家
伦理纲常
道教徒
神仙家
佛教徒
内丹术
彼岸世界
六祖慧能
生理结构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文的“顿悟”与“渐修”
8
作者
赵超
机构
不详
出处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4期80-80,共1页
文摘
"吃茶去"本是禅语,冯卫东老师以禅机论教学,颇有意趣。受冯老师启发,我不禁思索:修禅悟道,有"顿悟"与"渐修"之分;那么,学语文也有顿渐之分吗?所谓"顿悟",如六祖慧能所说,是"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可理解为瞬间的领悟。兹举一则禅宗公案来说明。马祖道一喜欢坐禅,南岳怀让为了点化道一,便在他的门前磨砖。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答:"磨作镜。"道一又问:"磨砖能做成镜子吗?"
关键词
六祖慧能
马祖道一
禅宗公案
渐修
顿渐
学语文
冯卫东
顿悟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西天到中土:“佛”的新生与启悟
9
作者
程景楠
机构
商务印书馆
出处
《中国艺术》
2017年第8期22-29,共8页
文摘
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唐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过多年培育,被成功移植到了西安大慈恩寺。这棵根深叶茂的娑罗古树,是公元629年玄奘法师在宜君玉华宫翻译经书时,植于陕西宜君艾蒿洼村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余年的树龄。千百年来,这棵古树栉风沐雨,作为中印传统友谊的见证,印证了丝绸之路上佛教西兴东传、化为东方本土文化的历史。
关键词
玄奘法师
玉华宫
宜君
印度佛教
六祖慧能
唯识宗
顿悟成佛
子树
唐玄奘
生西
分类号
J19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石一世界 一悟一乾坤
10
作者
王馨言
出处
《天工》
2014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摘
岭南自古多人杰。 出生于福建莆田的林国华,自幼便与寿山石结缘。在那片孕育优良寿山石的土地上,林国华年复一年地用手触摸、用眼观察,用心意琢磨体会着一块块奇石。多年之后,当林国华登上玉雕界的顶峰,一览众山小之时,也许会回忆起很久以前,他第一次尝试将寿山石雕技艺倾注于和田玉雕的那个瞬间,成就了他今后在玉雕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寿山石雕
相石
六祖慧能
会将
一览众山小
弘忍
中国禅宗
偈子
艺术风格
佛性
分类号
J314.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近期及未来股市几点思考
11
作者
李迅雷
机构
中泰证券
出处
《股市动态分析》
2021年第19期15-16,共2页
文摘
大约20年前,我曾引用禅宗六祖慧能的经典禅语来解释当时大跌的股市:风未动,幡未动,仁者心动也。也就是说,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市场却出现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市场的结构性波动非常巨大,尽管上证综指的波动并不大,但风格切换却非常明显。为此,作为宏观经济的研究者,我尝试从自上而下角度来分析一下股市发生变化的基本因素及未来趋向。
关键词
上证综指
六祖慧能
宏观经济
经济基本面
股市
未来趋向
自上而下
大起大落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别开生面 独抒胸臆——李学明的人物画
12
作者
石寒
出处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84-89,共6页
文摘
阳春白雪固然高贵,而下里巴人也不乏可人,事实上,只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齐白石的艺术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他的艺术风格贴近广大民众,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当下的艺术家往往好谈清高,多以逸气来标榜,唯恐被人讥为庸俗。其实,般若就在世俗中,释迦牟尼说:"一滴水如何不干枯,到大海中去。"禅宗六祖慧能《无相颂》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艺术家只有根系世俗世界,其艺术生命才能行之久远、历之弥新。李学明的人物画所给予我们的多是亲切可人的浮世景观,他从来不回避世俗,反而沉潜到世俗中去。用他独特的绘画语汇直接与我们眼前的现实世界对话。可以说,他的艺术是紧贴"民学"的。他的画没有说教式的庙堂气,没有主题性的矫情,更没有某些文人画颓靡的病态,明快、清新、恬淡是他艺术审美的鲜明指向。我一向认为,艺术家的艺术语境抑或是艺术风格,其实就是艺术家此时的状态迹化,彰显出真我的状态比刻意预制所谓的风格要显得可敬的多。事实上,艺术风格本无新旧的界域,要的是有个性。
关键词
李学明
艺术风格
逸气
艺术语境
六祖慧能
艺术审美
艺术生命
浮世
世俗世界
仕女画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灵是观赏世界的明眸
13
作者
杨晔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世纪高中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14期47-47,共1页
文摘
某日与家弟微信闲聊。彼此寒暄之后询问他在做什么,他打过来的文字是“和茶”。我明知“和”是“喝”的误打,故意问:“何为和茶,莫非和泥的的和?”他将错就错:“是的,用水拌入其他固形物调匀。”我说:“我觉得你用水和的是臭泥巴。”他回一句“相由心生”,我顿时哑然。
关键词
家弟
六祖慧能
三十岁
见性
惠子
我不知道
知者
佛印
易·系辞
幡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市)区对口帮扶范例——为珠三角企业寻找发展空间
14
作者
张玉荣
出处
《小康》
2015年第1X期38-39,共2页
文摘
顺德与新兴的对口帮扶,目的是将"输血"转化为"造血",把新兴的发展推向纵深。这是一场"情投意合"的"联姻",经济与文化的握手,更是雪中送炭的援助。顺德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东南部,改革开放初期走在前面,曾获"广东四小虎"、"2013中国百强区第一名"等美誉,典型的"藏富于民"的发达地区。而相距134公里的云浮新兴县是六祖慧能的故乡,农业生产源远流长,由于地缘等原因相对欠发达。广东省的对口帮扶任务确定后。
关键词
对口帮扶
广东四小虎
珠三角企业
顺德
六祖慧能
藏富于民
百强
新兴县
农业生产
岑树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委约作品让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
15
作者
张雄
出处
《上海艺术家》
2014年第3期47-48,共2页
文摘
建立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如此必要。从巴洛克时代到当下,源源不断的新作都由委约模式催生而出。作曲家的灵感可以让一部作品不朽,而演绎作为一种高度诠释,更是给当代艺术家创造机遇,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作品。
关键词
走向世界
中国交响乐
当代艺术家
巴洛克
作都
上海交响乐团
六祖慧能
爱乐乐团
赵麟
赵季平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张玉荣
卢伟
《小康》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艺的灵魂:道
彭吉象
《美术大观》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玄淡与狂肆:论禅宗对明代书画的影响
张同标
《中国书画》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刘禹锡诗中的佛教烙印
肖瑞峰
《贵州文史丛刊》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山谷与洪州禅——黄庭坚禅学源流述略
祝振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禅意人生——《坛经》与禅宗
于凯
黄爱梅
《政工学刊》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道、佛、儒的内感体验
丁绍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语文的“顿悟”与“渐修”
赵超
《教育视界》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西天到中土:“佛”的新生与启悟
程景楠
《中国艺术》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一石一世界 一悟一乾坤
王馨言
《天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对近期及未来股市几点思考
李迅雷
《股市动态分析》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别开生面 独抒胸臆——李学明的人物画
石寒
《中国书画》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心灵是观赏世界的明眸
杨晔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县(市)区对口帮扶范例——为珠三角企业寻找发展空间
张玉荣
《小康》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委约作品让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
张雄
《上海艺术家》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