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相-六相混合输电系统分析的和差分量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文生
杨英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2,共4页
三相-六相混合电力系统已有20多年的运行历史,由于六相输电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为系统分析、计算带来了不同于三相系统中的许多新问题,现有的对这种混合输电系统的计算方法繁琐复杂。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六相...
三相-六相混合电力系统已有20多年的运行历史,由于六相输电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为系统分析、计算带来了不同于三相系统中的许多新问题,现有的对这种混合输电系统的计算方法繁琐复杂。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六相电压、电流变换为三相电压、电流的计算方法,借助于此方法,可将六相系统简化为三相系统,从而可将三相-六相混合输电系统的分析转化为三相电力系统的分析,还特别研究了六相系统中的线路阻抗,三相-六相变压器的三相等效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系统
和分量
差分量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相串联三相双PMSM驱动系统低速区转子位置角高精度解耦观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涛
周扬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5-276,共12页
静止坐标系下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可以实现六相串联三相PMSM系统中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基于此,在静止坐标系下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通过解调对应平面高频电流的负序分量,解耦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位置角...
静止坐标系下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可以实现六相串联三相PMSM系统中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基于此,在静止坐标系下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通过解调对应平面高频电流的负序分量,解耦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初步观测值。为了补偿定子电阻、转速和滤波器对观测带来的误差,利用高频电流正序分量中误差角信息与转速前馈相结合的补偿方法,对转子位置角观测值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六相和三相电机稳态转子位置角观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146和0.106 rad,动态下最大误差为0.2 rad;基于观测的转子位置角构建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各种运行工况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
相
串联三
相
PMSM
系统
旋转高频电压
前馈补偿
解耦观测
转子位置角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的六相输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3
作者
王明佳
张艳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2,共5页
针对循环换位的六相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六相故障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六相系统分成两组,直接进行对称分量变换;对变换后相互耦合的序量再进行解耦,进而形成相互独立的六个序分量。文中给出了各序网络的构成方式和同一序中各相电...
针对循环换位的六相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六相故障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六相系统分成两组,直接进行对称分量变换;对变换后相互耦合的序量再进行解耦,进而形成相互独立的六个序分量。文中给出了各序网络的构成方式和同一序中各相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给出了复合序网的制订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故障分析方法是正确有效的,能方便地判断出是否发生了跨线故障,有利于故障选相和继电保护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
相
输电
系统
故障分析
复合序网
跨线故障
故障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旋转高频电压注入的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转子初始位置解耦观测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涛
周扬忠
+1 位作者
屈艾文
钟天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73-2085,共13页
用一台逆变器驱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实现对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该文提出在一台六相逆变器的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下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通过解调静止坐标系下电流响应的负序分量来分别...
用一台逆变器驱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实现对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该文提出在一台六相逆变器的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下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通过解调静止坐标系下电流响应的负序分量来分别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初始位置角。同时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利用解调电流响应中正序分量所获得的误差角对解耦获得的转子初始位置角进行补偿。此外,对于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考虑到系统中两台电机的浅磁饱和特性,在极性判断中利用了与传统单台永磁同步电机相反的结果来进行判断。根据该文所设计的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可以实现两台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解耦观测。六相PMSM和三相PMSM的估计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3.72°和1.81°。最后,实验验证了所提观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
相
串联三
相
永磁同步电机(PMSM)
系统
旋转高频电压
浅磁饱和
转子初始位置
解耦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换相过程对变抽头六相整流电路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潘启军
刘德志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26-32,共7页
在变抽头六相整流系统中,整流换相和变抽头换相对有效抑制交流侧电流波形畸变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分段解析法给出了考虑换相过程时变抽头六相整流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交流侧电流波形,并对交流电流进行了傅氏级数分解.通过实验研究,查...
在变抽头六相整流系统中,整流换相和变抽头换相对有效抑制交流侧电流波形畸变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分段解析法给出了考虑换相过程时变抽头六相整流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交流侧电流波形,并对交流电流进行了傅氏级数分解.通过实验研究,查明了电流正弦性畸变率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给出了抽头换接器的匝数匹配优化值,为该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
相
变抽头换
相
数学模型
整流器
抽头换接器
变抽头
六
相
整流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相串联三相PMSM缺相容错型低转矩脉动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
6
6
作者
段庆涛
周扬忠
屈艾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7-358,共12页
文中针对单相绕组开路故障下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串联系统,提出一种转矩、磁链精确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基于转矩、转矩角及定子磁链关系,采用变比例积分分离式PI分别在两个子空间计算...
文中针对单相绕组开路故障下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串联系统,提出一种转矩、磁链精确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基于转矩、转矩角及定子磁链关系,采用变比例积分分离式PI分别在两个子空间计算一个控制周期内定子磁链增量;根据两台电机定子电压方程,计算出两个平面内电压矢量参考值;由零序平面电压方程计算得到零序平面电压;根据三个平面电压矢量计算健康相桥臂的占空比,实现两台电机的解耦控制,同时实现对两台电机转矩及磁链的精确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占空比调制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duty cycle modulation direct torque control,DCM-DTC)能实现两台电机的解耦控制,系统故障切换前后可平稳运行,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相比,转矩脉动与磁链幅值脉动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比例积分分离式PI
容错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六
相
串联三
相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耦合双回线路电弧故障测距的新相模变换方法
被引量:
15
7
作者
束洪春
刘振松
彭仕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0-486,共7页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根据三相系统和同塔双回线系统的阻抗矩阵关系,从能用单一模量反映所有普通三相系统故障的新相模变换矩阵出发,推导出适用于双回线的相模变换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新模量变换的双回线故障...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根据三相系统和同塔双回线系统的阻抗矩阵关系,从能用单一模量反映所有普通三相系统故障的新相模变换矩阵出发,推导出适用于双回线的相模变换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新模量变换的双回线故障定位时域算法,该算法利用某一故障模量电弧电压、电流的转移特性来构造测距算法。它具有如下特点:算法在时域中进行,所需的时间窗短,不需要滤波等环节;用最小二乘法来提高测距精度,且测距的精度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及对端系统阻抗变化的影响。大量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系统
耦合双回线
电弧故障
最小二乘法
电磁暂态
故障测距
相
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用于同塔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新相模变换法
被引量:
11
8
作者
王守鹏
赵冬梅
+1 位作者
袁敬中
高杨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2-438,共7页
本文结合均匀换位的输电线路性质,根据三相系统和六相系统之间的关系,构造出一种适用于同塔双回线的新相模变换矩阵。该矩阵用于相模变换,可用单一模量反映各种短路故障,并且矩阵的运算因子均为实数,可使计算量大大减少。用此相模变换...
本文结合均匀换位的输电线路性质,根据三相系统和六相系统之间的关系,构造出一种适用于同塔双回线的新相模变换矩阵。该矩阵用于相模变换,可用单一模量反映各种短路故障,并且矩阵的运算因子均为实数,可使计算量大大减少。用此相模变换矩阵将双回线解耦,可在某一模量下完成同塔双回线发生各种短路故障时的故障定位。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
模变换
六相系统
同塔双回线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相-六相混合输电系统分析的和差分量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文生
杨英杰
机构
东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2,共4页
文摘
三相-六相混合电力系统已有20多年的运行历史,由于六相输电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为系统分析、计算带来了不同于三相系统中的许多新问题,现有的对这种混合输电系统的计算方法繁琐复杂。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六相电压、电流变换为三相电压、电流的计算方法,借助于此方法,可将六相系统简化为三相系统,从而可将三相-六相混合输电系统的分析转化为三相电力系统的分析,还特别研究了六相系统中的线路阻抗,三相-六相变压器的三相等效原理。
关键词
六相系统
和分量
差分量
变压器
Keywords
Six-phase system,sum component,difference component,power transformer
分类号
TM7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相串联三相双PMSM驱动系统低速区转子位置角高精度解耦观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涛
周扬忠
机构
福州大学福建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5-276,共12页
文摘
静止坐标系下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可以实现六相串联三相PMSM系统中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基于此,在静止坐标系下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通过解调对应平面高频电流的负序分量,解耦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初步观测值。为了补偿定子电阻、转速和滤波器对观测带来的误差,利用高频电流正序分量中误差角信息与转速前馈相结合的补偿方法,对转子位置角观测值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六相和三相电机稳态转子位置角观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146和0.106 rad,动态下最大误差为0.2 rad;基于观测的转子位置角构建的无位置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各种运行工况性能优越。
关键词
六
相
串联三
相
PMSM
系统
旋转高频电压
前馈补偿
解耦观测
转子位置角观测
Keywords
six-phase and three-phase PMSM series-connected system
rotating high-frequency voltage
feed forward compensation
decoupling observation
rotor position angle observation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TH712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的六相输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3
作者
王明佳
张艳霞
机构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2,共5页
文摘
针对循环换位的六相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六相故障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六相系统分成两组,直接进行对称分量变换;对变换后相互耦合的序量再进行解耦,进而形成相互独立的六个序分量。文中给出了各序网络的构成方式和同一序中各相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给出了复合序网的制订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故障分析方法是正确有效的,能方便地判断出是否发生了跨线故障,有利于故障选相和继电保护的实现。
关键词
六
相
输电
系统
故障分析
复合序网
跨线故障
故障特征
Keywords
six-phase transmission system
fault analysis
complex sequence network
inter-line fault
fault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M74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旋转高频电压注入的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转子初始位置解耦观测
被引量:
5
4
作者
陈涛
周扬忠
屈艾文
钟天云
机构
福州大学福建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73-2085,共13页
文摘
用一台逆变器驱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串联系统,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平面的电压矢量实现对两台电机的独立解耦控制。该文提出在一台六相逆变器的六相平面和三相平面下同时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通过解调静止坐标系下电流响应的负序分量来分别获得两台电机的转子初始位置角。同时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利用解调电流响应中正序分量所获得的误差角对解耦获得的转子初始位置角进行补偿。此外,对于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考虑到系统中两台电机的浅磁饱和特性,在极性判断中利用了与传统单台永磁同步电机相反的结果来进行判断。根据该文所设计的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可以实现两台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解耦观测。六相PMSM和三相PMSM的估计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3.72°和1.81°。最后,实验验证了所提观测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六
相
串联三
相
永磁同步电机(PMSM)
系统
旋转高频电压
浅磁饱和
转子初始位置
解耦观测
Keywords
Six-phase and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series-connected system
rotating high-frequency voltage
shallow magnetic saturation
initial position of rotor
decoupling observation
分类号
TM921.5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换相过程对变抽头六相整流电路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潘启军
刘德志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
出处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26-32,共7页
文摘
在变抽头六相整流系统中,整流换相和变抽头换相对有效抑制交流侧电流波形畸变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分段解析法给出了考虑换相过程时变抽头六相整流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交流侧电流波形,并对交流电流进行了傅氏级数分解.通过实验研究,查明了电流正弦性畸变率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给出了抽头换接器的匝数匹配优化值,为该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键词
换
相
变抽头换
相
数学模型
整流器
抽头换接器
变抽头
六
相
整流
系统
Keywords
commutation process
waveform
tap-changer
分类号
TM46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相串联三相PMSM缺相容错型低转矩脉动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
6
6
作者
段庆涛
周扬忠
屈艾文
机构
福建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7-35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7031)~~
文摘
文中针对单相绕组开路故障下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串联系统,提出一种转矩、磁链精确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基于转矩、转矩角及定子磁链关系,采用变比例积分分离式PI分别在两个子空间计算一个控制周期内定子磁链增量;根据两台电机定子电压方程,计算出两个平面内电压矢量参考值;由零序平面电压方程计算得到零序平面电压;根据三个平面电压矢量计算健康相桥臂的占空比,实现两台电机的解耦控制,同时实现对两台电机转矩及磁链的精确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占空比调制型直接转矩控制策略(duty cycle modulation direct torque control,DCM-DTC)能实现两台电机的解耦控制,系统故障切换前后可平稳运行,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相比,转矩脉动与磁链幅值脉动大幅降低。
关键词
变比例积分分离式PI
容错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六
相
串联三
相
系统
Keywords
variable proportion integral separated PI
fault-tolerant control
direct torque control
six-phase PMSM and three-phase PMSM series-connected system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耦合双回线路电弧故障测距的新相模变换方法
被引量:
15
7
作者
束洪春
刘振松
彭仕欣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云南电力研究院
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0-48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10024
50467002
+5 种基金
50347026
50847043)
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GG10)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F0005Z
2004E0020M
2002E0025M)~~
文摘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根据三相系统和同塔双回线系统的阻抗矩阵关系,从能用单一模量反映所有普通三相系统故障的新相模变换矩阵出发,推导出适用于双回线的相模变换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新模量变换的双回线故障定位时域算法,该算法利用某一故障模量电弧电压、电流的转移特性来构造测距算法。它具有如下特点:算法在时域中进行,所需的时间窗短,不需要滤波等环节;用最小二乘法来提高测距精度,且测距的精度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及对端系统阻抗变化的影响。大量的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
关键词
六相系统
耦合双回线
电弧故障
最小二乘法
电磁暂态
故障测距
相
模变换
Keywords
six-phase system
coupling two parallel transmission lines
arcing fault
least error square method
elec tromagnetic transient
fault location
phase-mode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TM75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用于同塔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新相模变换法
被引量:
11
8
作者
王守鹏
赵冬梅
袁敬中
高杨
机构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2-4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70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7XS019)。
文摘
本文结合均匀换位的输电线路性质,根据三相系统和六相系统之间的关系,构造出一种适用于同塔双回线的新相模变换矩阵。该矩阵用于相模变换,可用单一模量反映各种短路故障,并且矩阵的运算因子均为实数,可使计算量大大减少。用此相模变换矩阵将双回线解耦,可在某一模量下完成同塔双回线发生各种短路故障时的故障定位。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
相
模变换
六相系统
同塔双回线
故障定位
Keywords
phase-mode transformation
six-phase system
double-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fault location
分类号
TM7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相-六相混合输电系统分析的和差分量法
张文生
杨英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六相串联三相双PMSM驱动系统低速区转子位置角高精度解耦观测研究
陈涛
周扬忠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新的六相输电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王明佳
张艳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旋转高频电压注入的六相串联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转子初始位置解耦观测
陈涛
周扬忠
屈艾文
钟天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换相过程对变抽头六相整流电路的影响
潘启军
刘德志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六相串联三相PMSM缺相容错型低转矩脉动直接转矩控制
段庆涛
周扬忠
屈艾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耦合双回线路电弧故障测距的新相模变换方法
束洪春
刘振松
彭仕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一种用于同塔双回线故障定位的新相模变换法
王守鹏
赵冬梅
袁敬中
高杨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