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毒理学数据库和有害结局路径(AOP)研究典型PFASs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毒性机制
1
作者 王瑾 李斐 +2 位作者 孙涛 吉成龙 吴惠丰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44,共18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类在全球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新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PFASs在肝脏中显著累积,并可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脂质代谢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一类在全球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新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PFASs在肝脏中显著累积,并可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脂质代谢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网络毒理学和有害结局路径(AOP)框架,以典型PFASs全氟辛酸(PFOA)及其替代品六氟环氧丙烷二聚酸(HFPO-DA)、六氟环氧丙烷三聚酸(HFPO-TA)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PFASs与NAFLD间的潜在关联机制。通过整合CTD、GeneCards、DisGeNet等多个数据库,构建了PFASs-基因-表型-NAFLD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以构建AOP。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本研究确定的分子启动事件(MIE),触发下游一系列关键事件(KEs),包括炎症因子释放、胰岛素抵抗(IR)、PI3K/AKT/mTOR通路调控异常、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hREBP和SCD1、FASN的异常调控。这些关键事件通过炎症、IR和脂质累积作用,共同推动NAFLD的发生和发展。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整合了AOP Wiki数据库中与本研究关键事件相匹配的6条途径以完善PFASs诱导NAFLD的AOP框架。通过定量证据权重(QWOE)方法对构建的AOP网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发展的AOP框架可信。本研究揭示了PFASs诱导NAFLD的潜在机制,并为后续探索NAFLD的潜在干预靶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多烷基化合物(PFASs)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有害结局路径(AOP) 辛酸(PFOA) 环氧丙烷二聚酸(hfpo-da) 环氧丙烷三聚酸(HFPO-TA)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