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味地黄丸加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肌肉萎缩期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冯海燕 李月红 +2 位作者 刘云峰 冯晓娟 栾绍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 分析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肌肉萎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1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40例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分析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肌肉萎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1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糖变化、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SS、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离散度及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相关症状,减轻神经病变严重程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肌肉萎缩情况,对患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肌肉萎缩期 六味地黄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通过FcγRⅡB/c-Src通路干预自噬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侯文晓 司蕊豪 +4 位作者 刘羽茜 朱仲康 殷正达 王旭 赵丹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4-738,共15页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SAMP8小鼠及Aβ刺激的BV2细胞模型自噬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补肾填精法通过干预自噬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10只7月龄雄性抗老化小鼠(SAMR1)作为正常组,40只7月龄雄性...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SAMP8小鼠及Aβ刺激的BV2细胞模型自噬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补肾填精法通过干预自噬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10只7月龄雄性抗老化小鼠(SAMR1)作为正常组,40只7月龄雄性快速老化小鼠(SAMP8)随机均分成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9、1.18、2.36 g·kg-1六味地黄丸浓缩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灌胃2次,连续灌胃给药4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Aβ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FcγRⅡB、SHP-1、c-Src的表达水平;培养BV2细胞并构建Fcγ受体Ⅱ-b(FcγRⅡB)过表达载体;用5μmol·L-1Aβ1-42处理BV2细胞建立AD状态细胞模型,制备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细胞分为NC组,Aβ1-42组,空白血清组,含药血清组,Vector组,FcγRⅡB OE组,含药血清+FcγRⅡB OE组;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Aβ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62、LC3Ⅱ/Ⅰ、FcγRⅡB、SHP-1、c-Src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Aβ、FcγRⅡB、SHP-1、c-Src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Aβ、FcγRⅡB、SHP-1、c-Src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与NC组相比较,Aβ1-42组细胞Aβ、p62、FcγRⅡB、SHP-1、c-Sr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LC3Ⅱ/Ⅰ显著降低(P<0.01);与Aβ1-42组和空白血清组相比,含药血清组Aβ、p62、FcγRⅡB、SHP-1、c-Sr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LC3Ⅱ/Ⅰ明显升高(P<0.01);与NC组和Vector组相比较,FcγRⅡB OE组Aβ表达升高,p62、FcγRⅡB、SHP-1、c-Sr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LC3Ⅱ/Ⅰ明显降低(P<0.01);与含药血清组相比较,含药血清+FcγRⅡB OE组Aβ、p62、FcγRⅡB、SHP-1、c-Sr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FcγRⅡB/c-Src通路,提高自噬水平,改善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六味地黄 FcγRⅡB C-SRC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激素水平、氧化应激、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
3
作者 仲佳雯 姜波 +3 位作者 张文燕 李晓荣 秦岭 高婷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2,592,共10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模型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状态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卵巢早衰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小鼠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六味地黄丸高...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卵巢早衰小鼠模型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状态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深入解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卵巢早衰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小鼠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戊酸雌二醇组、通路抑制剂组(NVP-BEZ235)、通路抑制剂+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连续灌胃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小鼠血清中的激素及氧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抗米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等指标。处死后称取双侧卵巢计算卵巢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卵巢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含量以及透射电镜下自噬体计数评估线自噬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qPCR检测自噬及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E2、AMH、SOD、GSH-Px显著升高(P<0.05),FSH、LH、MDA显著降低(P<0.05);卵巢指数显著提高(P<0.05);增加小鼠黄体数,减少闭锁卵泡数(P<0.05);自噬体计数均降低,线粒体自噬相关标志物LC3降低,而螯合体1(P62)、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总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总蛋白激酶B(p-AKT/AKT)显著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保护卵巢免受环磷酰胺引起的卵巢损伤和氧化应激;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抑制颗粒细胞过度自噬来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卵巢早衰 激素 氧化应激 颗粒细胞自噬 环磷酰胺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肝脏非靶向脂质组学探讨沙芪浓缩丸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机制
4
作者 包书茵 王璇 +2 位作者 白鹏举 吴琼 马茜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4-1513,共10页
目的:观察蒙药沙芪浓缩丸(SQ)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ICR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物的差异。方法:将30只SPF级8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n=6)、HFD组(n=6)、低剂量SQ(SQL)组(n=6)、高剂量SQ(SQH)组(n=6)及护肝片(PLT)组(n=6)。HFD组通过... 目的:观察蒙药沙芪浓缩丸(SQ)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ICR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物的差异。方法:将30只SPF级8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n=6)、HFD组(n=6)、低剂量SQ(SQL)组(n=6)、高剂量SQ(SQH)组(n=6)及护肝片(PLT)组(n=6)。HFD组通过60%高脂饲料喂养8周构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SQL组给予SQ水溶液以395 mg/kg灌胃,SQH组给予SQ水溶液以790 mg/kg灌胃,PLT组给予护肝片以0.655 g/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定小鼠体重和进食量,并检测各组小鼠血糖、Lee's指数、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肝脏中乙醇胺磷酸转移酶1(CEPT1)、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及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程度,运用LC-MS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平台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的脂质含量变化,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比较各组间脂质代谢谱的差异,并筛选差异性脂质代谢物。结果:与CON组相比,HFD组小鼠体重、血糖及血清中TG、TC、LDL-C、ALT和AST含量均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小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滴积蓄;与HFD组相比,SQL组和SQH组小鼠体重、血糖及血清中TG、TC、LDL-C、ALT和AST含量均显著下降,HDL-C含量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脂质分布较HFD组少。肝脏切片的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SQ能够改善肝脏中脂滴的异常积蓄。脂质组学结果显示SQ能够使25种异常表达的脂质代谢物趋近于正常组水平,并筛选出9个代表性的差异脂质代谢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Q能够降低ATGL和DGAT的蛋白表达,增加CEPT1的蛋白表达。结论:SQ可能通过调控MAFLD小鼠甘油三脂类代谢、磷脂酰胆碱类代谢和二甲基磷脂酰乙醇胺类脂质代谢改变小鼠肝脏脂质谱从而缓解M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沙芪浓缩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阿尔茨海默病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雷霞 王加朋 +6 位作者 佟玉良 张金凤 苏婷 于浩 金美玲 徐红丹 张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5-619,共5页
目的 从线粒体功能损伤角度探讨六味地黄丸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以C.elegans为模式生物,实验分为空白组(CL2122型)、模型组(CL2355型)、阳性药组(CL2355型,50 mmol/L二甲双胍)和... 目的 从线粒体功能损伤角度探讨六味地黄丸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以C.elegans为模式生物,实验分为空白组(CL2122型)、模型组(CL2355型)、阳性药组(CL2355型,50 mmol/L二甲双胍)和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CL2355型,0.5、1.0、2.0 mg/mL)。通过行为学方法观察线虫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线虫体内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paqr-1、aak-1、sir-2.1 mRNA表达。结果 六味地黄丸提取物提高了模型组线虫的化学趋向性(P<0.01),并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AMPK和SIRT1蛋白表达降低(P<0.01),aak-1、sir-2.1、paqr-1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p-AMPK和SIRT1蛋白表达升高(P<0.01),aak-1、sir-2.1、paqr-1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通过增强AD模型线虫脂联素受体1(AdipoR1)表达,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改善中枢神经线粒体功能,修复神经元损伤,从而发挥对AD模型线虫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阿尔茨海默病 秀丽隐杆线虫 线粒体损伤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呆丸(浓缩丸)制备工艺优化
6
作者 董百惠 孙琦雅 +3 位作者 杨晨栋 尹桂森 苏稼航 杨晓日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75-2879,共5页
目的优化愈呆丸(浓缩丸)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橙皮苷、甘草酸转移率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结合CRITIC权重法优化提取工艺。以浸膏相对密度、药粉细度、干燥温度、... 目的优化愈呆丸(浓缩丸)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橙皮苷、甘草酸转移率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结合CRITIC权重法优化提取工艺。以浸膏相对密度、药粉细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软材性状、成型性、水分、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水量11倍,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次数2次,浸膏相对密度1.16~1.20(80~85℃),药粉细度80目,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18 h,综合评分为48.90分,软材性状、成型性良好,水分、溶散时限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愈呆丸(浓缩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呆(浓缩) 制备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CRITIC权重法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介导RAGE抑制MMP-2/MMP-9对Aβ_(1-40)损伤bEnd.3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蕊 袁永 +3 位作者 贾亚泉 高爱社 张振强 宋军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0,共7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损伤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β_(1-40)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SLD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作用浓度。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损伤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β_(1-40)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SLD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作用浓度。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Aβ_(1-40)组、MSLDP+Aβ_(1-40)组和MSLDP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1(LRP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闭锁小带蛋白-1(ZO-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RP1、RAGE、ZO-1表达;再将bEnd.3细胞分为对照组、Aβ_(1-40)组、FPS-ZM1(RAGE抑制剂)+Aβ_(1-40)组和FPS-ZM1+Aβ_(1-40)+MSLDP组,Western blot检测RAGE、MMP-9、MMP-2、ZO-1蛋白表达。结果Aβ_(1-40)呈剂量依赖性降低bEnd.3细胞活性(P<0.01),MSLDP对Aβ_(1-40)损伤的细胞活性具有保护作用(P<0.05,P<0.01),因此选择10μmol/L Aβ_(1-40)和10%MSLDP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Aβ_(1-40)组RAGE、MMP-2、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1),LRP1、ZO-1、BDNF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并且LRP1、ZO-1荧光强度降低(P<0.01),RAGE荧光增强(P<0.01);与Aβ_(1-40)组比较,MSLDP组RAGE、MMP-2、MMP-9蛋白表达和RAGE荧光强度降低(P<0.05,P<0.01),而LRP1、ZO-1、BDNF蛋白表达和LRP1、ZO-1荧光强度升高(P<0.05,P<0.01)。与Aβ_(1-40)组比较,Aβ_(1-40)+FPS-ZM1组MMP-2、MMP9、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ZO-1蛋白表达升高(P<0.05);Aβ_(1-40)+FPS-ZM1+MSLDP组MMP-2、MMP9、RAGE蛋白表达降低(P<0.01),ZO-1蛋白表达升高(P<0.01),FPS-ZM1和MSLDP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保护Aβ_(1-40)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的细胞紧密连接,减轻血脑屏障障碍,保护神经血管单元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可能通过调节RAGE途径抑制MMP-2/MMP-9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阿尔茨海默病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及药材的指纹图谱 被引量:20
8
作者 封亮 贾晓斌 +5 位作者 范晨怡 李长春 高松 郭水柱 丁安伟 高成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0-1726,共7页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浓缩丸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评价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和山茱萸(未包括泽泻和茯苓)对六味地黄浓缩丸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 目的:建立六味地黄浓缩丸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评价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和山茱萸(未包括泽泻和茯苓)对六味地黄浓缩丸内在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242nm;进样量5μL;柱温为30℃。实验比较了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考察分析了单味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果:该方法在39.8~79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7210.6x+0.6353,r=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考察相对保留时间均RSD<1,相对峰面积均RSD<3;成药图谱能够体现4味药材的成分峰;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液相指纹图谱各色谱峰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质量有差异,药材是影响六味地黄浓缩丸质量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HPLC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2
9
作者 封亮 贾晓斌 +3 位作者 李长春 高松 郭水柱 丁安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42 nm;进样量5μL;柱温为30℃。结果: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线性范围分别为0.199~3.98μg(r=0.999 8)、0.073~1.172μg(r=0.999 5)、0.145~2.316μg(r=0.999 5)、0.103~1.648μg(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5%(RSD=1.22%)、98.16%(RSD=1.57%)、97.30%(RSD=1.77%)、98.96%(RSD=1.16%)。结论:本法方便、稳定、可靠,可用于六味地黄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丹皮酚 芍药苷 马钱苷 没食子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冰 肖子曾 +5 位作者 梅君 冷旺 李兴丰 赵婧 廖建萍 彭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回...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的浓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结果:马钱苷回归方程:Y=1.0921X+27.064,r=0.9991,线性范围为26~420ng;平均回收率为94.20%,RSD=4.01%;样品24h内稳定,RSD=0.55%。大鼠灌胃后,药动学行为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Ka、Ke、t1/2Ka、t1/2Ke、Tpeak、Cmax、AUC分别为0.0085/min、0.025/min、27.95min、81.23min、65.59min,6970.40ng/mL,1429620.62ng/(mL·min)。结论:首次建立了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阐明了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六味地黄 马钱苷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伟 倪付勇 +6 位作者 李云 张晖 孙仙玲 黄道省 李家春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37-542,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5个成分的含量为溶出指标,建立多成分指标评价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浆法,以900 m L 0.1 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温度... 目的:本研究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5个成分的含量为溶出指标,建立多成分指标评价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浆法,以900 m L 0.1 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温度(37.0±0.5)℃。采用RP-HPLC外标法定量,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2%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该厂家10个批次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2大部分高于50,表明该厂家不同批次间六味地黄浓缩丸的溶出度差异性较小。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 多成分 5-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0-791,共2页
目的:建立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选用C18柱,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8∶4∶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40℃。结果:精密度实验RSD为1.18%,稳定性实验RSD为2... 目的:建立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选用C18柱,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8∶4∶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40℃。结果:精密度实验RSD为1.18%,稳定性实验RSD为2.18%,重现性实验RSD为1.32%,线性范围0.2355~1.6485μg,标准曲线C=1591665.3A-12161.7(r=0.9996,P<0.05),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3%,RSD为2.18%。结论:该方法测定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简便、灵敏、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马钱苷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现代制剂辅料的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丽慧 禹海燕 +2 位作者 于蓓蓓 孙丹丹 闫雪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8-1135,共8页
目的优化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现代制剂辅料。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EG6000与PVPP比例、辅料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性、溶散时限、莫诺苷1 h内累积溶出度、马钱苷1 h内累积溶出度、丹皮酚1 h内累积溶出度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 目的优化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现代制剂辅料。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EG6000与PVPP比例、辅料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性、溶散时限、莫诺苷1 h内累积溶出度、马钱苷1 h内累积溶出度、丹皮酚1 h内累积溶出度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辅料处方。结果最优辅料处方为PEG6000与PVPP比例35%∶65%,辅料用量4.40%,所得丸剂圆润光泽,溶散时限33.11 min,莫诺苷、马钱苷、丹皮酚1 h内累积溶出度为82.67%、86.98%、82.72%,OD值为0.92。结论该辅料处方不仅可改善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成型性,提高其光泽度,而且能加快该制剂崩解,改善溶散时限差异,促进有效成分溶出,从而实现其更高的生物利用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 现代制剂辅料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溶出度的测定 被引量:20
14
作者 程荷珍 王桂红 王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 :以丹皮酚为溶出指标 ,对 2个厂家生产的 3批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进行溶出度的测定 ,以考察其质量 ,探讨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蓝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厂家的产品 ,溶出参数 (T50 、Td、m)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目的 :以丹皮酚为溶出指标 ,对 2个厂家生产的 3批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进行溶出度的测定 ,以考察其质量 ,探讨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蓝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厂家的产品 ,溶出参数 (T50 、Td、m)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溶出参数 (T50 、Td)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有必要对六味地黄丸进行溶出度检查 ,以控制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浓缩 丹皮酚 溶出度 中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六味地黄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肖绍玲 马燎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浓缩 制备工艺 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的浓缩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章运典 朱新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0-10,共1页
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对浓缩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采用水煎、70%醇渗漉、70%醇回流、打粉4种生产工艺的产品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关键词 六味地黄 熊果酸 工艺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防治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志杰 张悦 +3 位作者 刘煜敏 陆海英 李亚丽 张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28-1731,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W)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机制。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1周后,按血糖浓度将成模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W)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机制。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1周后,按血糖浓度将成模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TZ,8只)、治疗组(STZ+LWDHW,8只),另设正常组(Control,8只)。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观察8周。治疗第8周末,称大鼠体重,计算肾系数,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24h尿蛋白总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免疫印迹检测nephrin和podoci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体重明显下降(P<0.01),肾系数,24h尿蛋白总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肥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见蛋白管型;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P<0.01)。治疗组血糖、体重无明显改变;肾系数,24h尿蛋白总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增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发挥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六味地黄 NEPHRIN PODO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养清 张晓薇 +2 位作者 王爽 赵慧辉 赵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红外光谱法不仅可以用于纯物质的分析,也可用于有固定组成混合物的鉴定。作者选取六个厂家的七种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的六味地黄丸,随机取样,粗研烘干后研细,与KBr混匀,压片,作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中成... 红外光谱法不仅可以用于纯物质的分析,也可用于有固定组成混合物的鉴定。作者选取六个厂家的七种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的六味地黄丸,随机取样,粗研烘干后研细,与KBr混匀,压片,作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定性鉴别,也可以将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剂型、不同批次的六味地黄丸进行准确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红外光谱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与超滤联用对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和马钱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9
作者 郭立玮 彭国平 +2 位作者 王天山 徐南平 邢卫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考察大孔树脂吸附与超滤技术联用精制技术对六味地黄丸有关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结果:精制的提取物重量只有原药材的4.6%,而98%的丹皮酚与86%的马钱素被保留。结论:该联用精制技术可有效地减少服用量。
关键词 超滤 大孔树脂 六味地黄 丹皮酚 马钱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44
20
作者 谢丽华 陈娟 +4 位作者 李生强 许惠娟 范超领 赖玉链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1-74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组6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对照组3例。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组6例,健康绝经后妇女对照组3例。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证组3个月后,用JAK/STAT信号通路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PRLR、JUN、JUNB、INSR,表达均下调;肾阴虚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有25条,上调11条,下调14条,其中JUN、JUNB疗后明显上调。差异表达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免疫相关基因:PRL、PRLR、OSM、ISG15、IL4R;细胞生长增殖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F2、SOCS3;与STAT蛋白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和共同活化基因:JUN、JUNB、SMAD3、SMAD5、SMAD4、SP1、YY1;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基因:PIAS1、SOCS4;衔接蛋白基因:SRC、STAM。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机制可能与其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有关,这些基因的功能与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及成骨生长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JAK STAT信号通路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