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六何分析法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探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利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55,共4页
六何分析法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六何分析法建模,引入利益相关者要素,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分析监测数据,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提供... 六何分析法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以六何分析法建模,引入利益相关者要素,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采集分析监测数据,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六何分析法 教学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六何分析法”解析中国出版“走出去” 被引量:7
2
作者 芦珊珊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5,共3页
六何分析法,既是一种思考的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过程中,什么样的作品适合"走出去"(what)和如何"走出去"(how)是关键,六合分析法作为一个整体为这两大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 六何分析法 出版“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一致性的多层本体元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金海 马云蕾 +1 位作者 孙玲芳 何有世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4-502,共9页
为了解决各领域知识的语义异构,实现知识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本体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在分析其他本体构建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本体元模型构建思想。首先,利用顶层本体描述无具体领域特征的普遍联系;然后,通过上层本体描述各领... 为了解决各领域知识的语义异构,实现知识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本体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在分析其他本体构建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本体元模型构建思想。首先,利用顶层本体描述无具体领域特征的普遍联系;然后,通过上层本体描述各领域基本特征的核心类与关系;最后,基于应用本体描述明确领域内的具体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层本体元模型。通过5W1H分析法归纳了顶层本体的概念与关系,设计了三层本体元模型的概念模型,保证了本体全局的语义一致性;通过模块的裂变、重组、复用,实现了本体的模块化构建;以情境模型为例,构建了通用的情境本体实例。最后设计了通用本体的语义一致性检验方法,以提高本体建模效率,保证语义一致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模型 六何分析法 一致性 模块化 多层本体 语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革新与模式创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质量评价新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任熊 尚维来 +1 位作者 王煜 王书润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8-82,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迈进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学用壁垒,供给侧存在毕业生创新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发展潜力不大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要兼顾利益相关者多主体视角,着眼高职教育人才培... 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迈进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学用壁垒,供给侧存在毕业生创新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发展潜力不大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要兼顾利益相关者多主体视角,着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和主要环节,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六何分析法为建构思维,创新构建一套科学有效具有中国特色高职院校质量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供给侧 六何分析法 高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