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海水池塘六价铬还原菌的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王淑芳 姬南京 程汉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5-279,共5页
从六价铬超标的地下海水池塘中采集底泥,以2216E培养基添加重铬酸钾为手段,筛选出对六价铬离子具有抗性的特异菌株。用细菌通用16SrDNA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连接pMD18-T载体,导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然后对插入片段测序获得... 从六价铬超标的地下海水池塘中采集底泥,以2216E培养基添加重铬酸钾为手段,筛选出对六价铬离子具有抗性的特异菌株。用细菌通用16SrDNA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连接pMD18-T载体,导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然后对插入片段测序获得分离培养菌株的16SrDNA碱基全序列。通过NCBI比对,对分离的抗性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其所属的分类地位。用PHYLIP软件,对16SrDNA碱基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地下海水池塘六价铬还原菌的多样性。试验结果获得8株对六价铬有明显抗性的菌株,测序后发现8株菌为不同种的菌株,16SrDNA核酸序列相似度为88%,与已发表的序列或菌株的相似性为98%以上,属于6个属的8个不同的种。研究结果表明,铬超标地下海水池塘的活性底泥中六价铬抗性细菌菌株多样性十分丰富,通过进一步的还原性研究,可以筛选出对六价铬有还原特性的抗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 六价铬还原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反应动力学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子方 焦维琦 +2 位作者 白静 赵勇胜 杜鹏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1-1396,共6页
实验研究了不同p H值,温度和六价铬初始浓度等条件对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的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分别建立六价铬还原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氢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方程.结果表明:p H值为2.0~5.0时,没食子酸与六价铬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 实验研究了不同p H值,温度和六价铬初始浓度等条件对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的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分别建立六价铬还原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氢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方程.结果表明:p H值为2.0~5.0时,没食子酸与六价铬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而p H值为6时,因[H+]不足,二者的反应不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在p H值为2.0~5.0时,六价铬反应速率常数(103kobs)分别是是951.6、103.6、17.3和7.5h^-1.p H值为2.5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常数快速增加;温度为30℃时,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温度为20℃和10℃时反应速率常数的1.61倍和3.68倍.不同初始浓度六价铬的反应体系中,六价铬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反应体系中六价铬与没食子酸初始浓度比值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利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法和阿伦尼乌斯公式分别建立了六价铬还原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氢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方程,为预测和分析没食子酸还原六价铬反应过程中六价铬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浓度变化情况提供动力学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六价铬还原 动力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Ⅲ)对糖浆溶液中有机还原物质还原六价铬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子方 李琴 赵勇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28-3633,共6页
通过批实验研究了Al(Ⅲ)对糖浆溶液化学还原六价铬反应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条件下Al(Ⅲ)对六价铬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Al(Ⅲ)能够促进糖浆溶液还原六价铬反应进行;其作用机制是Al(Ⅲ)与糖浆溶液中有机还原物质及Cr(Ⅵ)反应形成... 通过批实验研究了Al(Ⅲ)对糖浆溶液化学还原六价铬反应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条件下Al(Ⅲ)对六价铬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Al(Ⅲ)能够促进糖浆溶液还原六价铬反应进行;其作用机制是Al(Ⅲ)与糖浆溶液中有机还原物质及Cr(Ⅵ)反应形成三者的络合物,降低糖浆中多酚等有机还原物质还原Cr(Ⅵ)的反应活化能,提高六价铬还原反应速率.Al(Ⅲ)存在时,该六价铬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pH 2.0,2.5,3.0,3.5时,添加Al(Ⅲ)的实验组中六价铬反应速率常数比对应的空白对照组中反应速率常数分别增加了0.0251,0.0139,0.0058,0.0048h^(-1).添加Al(Ⅲ)前后反应体系中六价铬还原的反应活化能(Ea)分别为66.38,62.80kJ/mol.当糖浆浓度不足时,Al(Ⅲ)能够提高糖浆溶液还原六价铬的反应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Ⅲ) 有机还原物质 催化作用 六价铬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解毒六价铬技术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龙腾发 柴立元 +1 位作者 郑粟 闵小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4年第3期22-25,30,共5页
生物法治理含铬废水、废渣具有经济、高效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文章介绍了生物解毒六价铬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结了解毒机理及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这一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解毒 六价铬还原 解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2促进MFC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全胜 赵庆良 +3 位作者 于航 梁柱元 王淑恬 王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87-2394,共8页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降解效能和废水中六价铬还原效能,研究了CaO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的影响,考察了不同CaO2投加量下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剩余污泥的降解效能、阴极六价铬的还原效能及产电效能.结果表明,当阳极室C...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降解效能和废水中六价铬还原效能,研究了CaO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的影响,考察了不同CaO2投加量下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剩余污泥的降解效能、阴极六价铬的还原效能及产电效能.结果表明,当阳极室CaO2投加量分别为0,0.1,0.2,0.4,0.6,0.8gCaO2/gVSS时,运行120h后,阴极六价铬还原率分别为73.38%, 78.91%, 99.47%, 97.70%, 97.04%, 96.37%,运行30d后,阳极剩余污泥TCOD降解率分别为72.4%, 76.9%, 81.0%, 78.2%, 75.7%, 74.2%.证明投加CaO2后,六价铬还原率和TCOD降解率都有提高.当投加量为0.2gCaO2/gVSS时处理效能最好,输出电压最大为1.15V.六价铬还原率提高了36.08%,TCOD降解率提高了11.88%.此外,投加CaO2后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活性有所提高,表明CaO2投加对电池电子传递过程有促进作用.结果说明CaO2有利于提高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同步处理剩余污泥和六价铬废水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2 污泥降解 六价铬还原 微生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治理碱性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柴立元 龙腾发 +2 位作者 唐宁 庄明龙 闵小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6-820,共5页
用从铬渣堆埋场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的无色杆菌属C-1菌株,对碱性含铬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研究了该菌的生长条件,并探讨了温度、pH值、Cr(VI)初始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对Cr(VI)还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1菌株适应碱性环境,对Cr(VI)具有... 用从铬渣堆埋场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的无色杆菌属C-1菌株,对碱性含铬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研究了该菌的生长条件,并探讨了温度、pH值、Cr(VI)初始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对Cr(VI)还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1菌株适应碱性环境,对Cr(VI)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在有氧、pH=10.30和温度为32℃的条件下,含Cr(VI)1 570.0 mg/L的废水经微生物处理16 h后Cr(VI)质量浓度降为0.6 mg/L;处理后的沉淀物中铬以非晶态存在,其中总铬含量为21.44%,Cr(VI)为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含废水 六价铬还原 渣渗滤液 生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g-C_(3)N_(4)复合物的合成及光催化还原Cr(Ⅵ)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永才 侯振华 +2 位作者 吴迪 毕昌军 侯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1,共6页
为解决赤铁矿(α-Fe_(2)O_(3))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光催化活性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液固混合-焙烧制取α-Fe_(2)O_(3)/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方法。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还原Cr(Ⅵ)实验研究合成的α-Fe_(2)O_(3)/g... 为解决赤铁矿(α-Fe_(2)O_(3))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光催化活性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液固混合-焙烧制取α-Fe_(2)O_(3)/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方法。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还原Cr(Ⅵ)实验研究合成的α-Fe_(2)O_(3)/g-C_(3)N_(4)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并通过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及能带结构分析探究其光催化活性增大的原因。结果表明:所合成的α-Fe_(2)O_(3)/g-C_(3)N_(4)复合物具有显著优于α-Fe_(2)O_(3)和g-C_(3)N_(4)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催化还原Cr(Ⅵ)的反应速率常数(k)为0.026 min^(-1),分别是g-C_(3)N_(4)(k=0.004 min^(-1))的6.5倍和α-Fe_(2)O_(3)(k=0.003 min^(-1))的8.7倍;α-Fe_(2)O_(3)/g-C_(3)N_(4)复合物为Ⅰ型异质结,能有效提高光生空穴与电子的分离及转移效率,是导致其光催化活性升高的原因。所设计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合成的α-Fe_(2)O_(3)/g-C_(3)N_(4)复合物光催化还原Cr(Ⅵ)性能好,为Cr(Ⅵ)废水处理开发了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可见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石墨相氮化碳 复合物 光催化 六价铬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分泌微生物絮凝剂的效果及其絮凝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思敏 尹华 +2 位作者 叶锦韶 彭辉 张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降低黑曲霉分泌絮凝剂的培养成本,提高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和产量,优化了培养条件,获得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条件下,25℃恒温培养48 h,此时制备的絮凝剂对高岭土絮凝率达到96%以上.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絮凝剂成分,推... 为了降低黑曲霉分泌絮凝剂的培养成本,提高微生物絮凝剂活性和产量,优化了培养条件,获得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条件下,25℃恒温培养48 h,此时制备的絮凝剂对高岭土絮凝率达到96%以上.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絮凝剂成分,推断其主要由多糖、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微生物絮凝剂对污泥脱水和Cr(Ⅵ)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黑曲霉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有良好效果,当其投加质量浓度为27mg/L时,污泥含水率从97.1%降至78.2%.微生物絮凝剂处理Cr(Ⅵ)溶液时,对低质量浓度Cr(Ⅵ)还原效果较好,在pH值1~5,还原能力均较高,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的还原率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微生物絮凝剂 污泥脱水 六价铬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化Ag/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志兵 严家平 +1 位作者 钮志远 万正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Ag/TiO2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试样进行了XRD和TEM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纳米Ag/TiO2催化剂颗粒的直径在5~20 nm之间,催化剂中Ag纳米颗粒包裹在TiO2颗粒内部。将Ag/TiO2催化剂在叶绿素提取液中浸泡24 h,制成...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Ag/TiO2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试样进行了XRD和TEM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纳米Ag/TiO2催化剂颗粒的直径在5~20 nm之间,催化剂中Ag纳米颗粒包裹在TiO2颗粒内部。将Ag/TiO2催化剂在叶绿素提取液中浸泡24 h,制成光敏化Ag/TiO2催化剂。以Cr6+溶液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考察了纳米TiO2、纳米Ag/TiO2、光敏化TiO2和光敏化Ag/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催化剂相比,光敏化Ag/TiO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6+的性能最好,特别是在可见光下,光敏化Ag/TiO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r6+150 min后,Cr6+脱除率达到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化 叶绿素 二氧化钛催化剂 离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1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泥质区 六价铬还原 影响因素 表层沉积物 分布特征 生物氧化 东海环流 海洋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