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方法——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谭锋奇 李洪奇 +2 位作者 武鑫 范小秦 于红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39,共8页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经过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准确识别水淹层、定量划分水淹级别已经成为老区油藏开发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重点调整的3口密闭取心井...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经过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准确识别水淹层、定量划分水淹级别已经成为老区油藏开发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重点调整的3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结合砾岩油藏的实际地质特点,分析了砾岩油藏各种储层参数的影响因素。选择符合砾岩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规律的测井曲线,基于交会图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六中区克下组物性、岩性、产水率以及水驱指数等各种解释模型,并从中提取出产水率、含油饱和度和水驱指数3个水淹特征参数。以3个参数为定量判断水淹级别的主要依据,结合水淹层电阻率的定性识别图版,制定了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规则和方法。以上技术应用到六中区克下组实际的水淹层解释中,综合解释符合率为84.36%,达到了实际解释的精度,最终形成了一套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评价技术,提高了水淹层的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特征参数 水驱指数 定量识别 水淹层 六中区克下组 砾岩油藏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微生物对新疆六中区稠油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胥元刚 何延龙 +3 位作者 张凡 简洁 韩春春 佘跃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1,3+2,共5页
厌氧微生物作为油藏中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和降解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发酵菌富集培养物和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前后的原油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 厌氧微生物作为油藏中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和降解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发酵菌富集培养物和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前后的原油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的原油,其原油族组成变化明显,饱和烃和胶质相对含量降低,而芳香烃和沥青质相对含量上升,其中正构烷烃的含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大于C22的正构烷烃的含量增加明显,藿烷及其同系物的含量也都有所上升.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含量都略有上升,变化最明显的沥青质作用后下降了2%,发酵菌富集培养物降解了原油中的杂环芳烃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同时两种富集培养物对二环芳烃的降解作用明显.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新疆六中区原油中短链正构烷烃含量相对增加,而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则相对减少,∑nC21-/∑nC22+值由作用前1.033分别下降到1.023和1.015,Pr/Ph的值基本都保持在0.945左右,但是Pr/nC17和Ph/nC18都有所增大.总的来说,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降解作用更明显,两种不同厌氧微生物的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微生物降解 发酵菌(FB) 产甲烷菌(MPB) 色谱质谱联用 新疆六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微相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伊振林 回琇 +2 位作者 张保国 王晓光 杜丙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7,123-124,共6页
分析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环境,指出不同沉积微相储集性能与含油性之间关系,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研究野外露头、岩心及化验资料等,在确定研究区沉积环境基础上,分析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指出沉积微相与含油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 分析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环境,指出不同沉积微相储集性能与含油性之间关系,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依据.研究野外露头、岩心及化验资料等,在确定研究区沉积环境基础上,分析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指出沉积微相与含油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为以辫状河为主的冲积扇,主要发育扇中和扇缘亚相,依据各微相类型的岩性、沉积构造及测井曲线形态等特征,将扇中亚相分为辫流水道、辫流砂岛和漫流带等微相,扇缘亚相分为径流水道和泛洪带微相.不同沉积旋回内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规律:下部中期旋回砂体呈连片状,厚度大,延伸范围广;中部中期旋回砂体以宽带状为主,厚度较薄,延伸范围较窄;上部中期旋回砂体以窄条带状为主,厚度薄,延伸范围窄.储层物性稍差的侧缘—漫流带及砂体井控程度较低的窄条带状砂体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冲积扇 岩石相 克拉玛依油田 六中区 克下组 含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地层水内源微生物激活现场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红波 彭晓钟 +3 位作者 吴运强 徐国勇 汪玉琴 代学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3-524,共2页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拉玛依下亚组油藏属于普通稠油油藏,地层水中的内源微生物含量较为丰富,具有较好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潜力。在现场试验中,检测油井采出液中的总菌和内源菌浓度,总菌浓度提高1~3个数量级,内源菌数提高1~5个数量级,试...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拉玛依下亚组油藏属于普通稠油油藏,地层水中的内源微生物含量较为丰富,具有较好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潜力。在现场试验中,检测油井采出液中的总菌和内源菌浓度,总菌浓度提高1~3个数量级,内源菌数提高1~5个数量级,试验后采出液中的醋酸根离子浓度大幅度提高,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也明显升高,表明油藏中的内源微生物明显被激活,产生了很好的激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六中区 克拉玛依下亚组油藏 微生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杏六中区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敏 胡浩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10期32-35,57,共5页
截至目前为止,大庆杏六中区存在3套井网、萨葡高等3个大油组,261口油水井。针对多套油组、多套井组、井网间开发层系相互交叉影响、注采关系复杂等特点,因此准确、客观的评价单砂体水驱控制程度将直接制约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的分布预测... 截至目前为止,大庆杏六中区存在3套井网、萨葡高等3个大油组,261口油水井。针对多套油组、多套井组、井网间开发层系相互交叉影响、注采关系复杂等特点,因此准确、客观的评价单砂体水驱控制程度将直接制约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的分布预测,是油田调整挖潜措施的主要依据。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沉积相带图及射孔等资料,采用了一种单砂体注采完善程度的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庆杏六中区。从井网、油组、油层、单砂体等四个层次对单砂体注采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并且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注采不完善的类型,简要的提出了几点完善注采关系的措施。该文提出的单砂体注采关系完善程度的评价的方法客观性强、准确性高,对注采关系不完善区域的井网调整效果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关系 六中区 水驱控制程度 单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井网区精细地质建模策略——以大庆油田杏六中区为例
6
作者 欧阳静芸 尹太举 +1 位作者 吴志超 刘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03X期165-167,共3页
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密井网区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并将其用于生产实践。以杏树岗油田杏六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的储层建模方法进行模型的建立,然后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建立该研究区块的孔隙度模型、渗... 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密井网区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并将其用于生产实践。以杏树岗油田杏六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的储层建模方法进行模型的建立,然后利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分别进行模拟,建立该研究区块的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油饱和度模型。并应用其研究成果,为杏六中区的下一步勘探开采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建模 沉积微相 三维地质建模 大庆油田 六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六中区油田高密度定向井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仪 刘尊文 +2 位作者 李克新 刘斌 詹有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11期64-65,共2页
T6147井是克拉玛依六中区油田具有实验性质的一口高密度的超浅定向井,该井的成功施工,为该区块大面积实施定向井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为该区块开发大面积油藏提供了准确的钻井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六中区 高密度 定向井 设计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六中区水驱控制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浩 尹太举 +1 位作者 汪敏 石书缘 《复杂油气藏》 2012年第3期56-59,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多套井网、多套油组、不同井网之间相互影响,注采对应关系复杂的特点,准确评价油水井间的水驱控制程度将直接制约后期注采精细结构的调整方向。提出了一种统计水驱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三套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的结果,... 针对大庆油田多套井网、多套油组、不同井网之间相互影响,注采对应关系复杂的特点,准确评价油水井间的水驱控制程度将直接制约后期注采精细结构的调整方向。提出了一种统计水驱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三套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的结果,从井距、油层类型、井网密度、采注井数比等4个方面分析了三套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的差异性,最后结合此影响因素分析了水驱控制程度的特征,着重总结了几种水驱不完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中区 水驱控制程度 水驱不完善 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相结构模式及其开发响应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冰娥 尹太举 +2 位作者 代盈营 叶小明 路遥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大庆油田杏六中区现处于特高含水期,油水分布复杂,需要对储层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新增加密井井网资料,进行精细沉积相研究,确定研究区葡Ⅰ油组目的层段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并对各亚相进行了微相划分,分为... 大庆油田杏六中区现处于特高含水期,油水分布复杂,需要对储层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新增加密井井网资料,进行精细沉积相研究,确定研究区葡Ⅰ油组目的层段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并对各亚相进行了微相划分,分为分流河道、河间砂、岸后沼泽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席状砂、非主体席状砂等微相。通过详细分析目的层段的沉积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确立了4种相结构模式,各类相结构具有不同的砂体分布特征;注入水的运动趋势分析表明,不同相结构模式具有不同的开发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相结构 开发响应 葡Ⅰ油组 六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