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预拱度偏差处理方案及验证
1
作者 钟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08,共6页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成桥预拱度偏差较大,而相关规范及技术文件未规定最大预拱度允许偏差,故需研究调整设计坡度的可行性,并通过检算和验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首先,通过比较预拱度曲线、长坡度曲线、短坡度曲线3种线...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成桥预拱度偏差较大,而相关规范及技术文件未规定最大预拱度允许偏差,故需研究调整设计坡度的可行性,并通过检算和验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首先,通过比较预拱度曲线、长坡度曲线、短坡度曲线3种线形方案,发现维持现有成桥线形的预拱度曲线方案在活载作用下的动态线形相对较平缓,并有利于在钢桥两端平坡处设置伸缩调节器,道砟厚度也更均匀,对桥梁杆件受力更有利,而其他2个方案存在道砟厚度不均匀增加导致部分结构受力过大、坡段长度过短导致与现行规范冲突等问题。然后,通过分析桥址区极端温度下的高程和坡度变化值,证明温度竖向变形对本桥主航道斜拉桥轨面高程影响较小,并通过检算成桥受力状态确定了在成桥线形偏高的现状下主航道桥结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风-车-桥耦合分析也验证了在极端温度变形及现状桥面高程偏差情况下车、桥性能未发生显著变化。最后,通过联调联试测试进一步用试验的方式验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运营监测结果也显示本桥轨道几何状态及各项设备装置的工作状态正常。研究结果表明,跨度在300~500 m的桥梁不适合使用坡度拟合的方式来消除成桥预拱度偏差问题,通过温度竖向变形、成桥受力状态、风-车-桥耦合分析等检算,维持现有成桥线形的预拱度曲线方案满足工程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要求。联调联试和运营监测结果证明了以上研究成果的正确性,为类似跨度桥梁的设计和预拱度偏差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平铁路 跨海大桥 公铁两用大桥 预拱度偏差 轨道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低压影响下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处风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旭辉 汪震 +2 位作者 严磊 任磊 郭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81-2092,共12页
基于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处建立的风雨监测系统,对2018-08某热带低压条件下的风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1 min平均风速变化较强烈,降雨后,平均风速较低;湍流强度在降雨过程中比降雨前显著增强;湍流积分尺度... 基于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处建立的风雨监测系统,对2018-08某热带低压条件下的风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1 min平均风速变化较强烈,降雨后,平均风速较低;湍流强度在降雨过程中比降雨前显著增强;湍流积分尺度在降雨过程中离散度较大,均值与降雨前差别不大;湍流强度和湍流积分尺度与降雨强度、平均粒子直径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在平均粒子直径1 mm附近,湍流强度和湍流积分尺度都出现极值;在降雨过程中,实测的各分量脉动风速功率谱与经验谱间在高频段存在一定差异,实测谱在高频段高于经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压 风雨特征 公铁两用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舒梦雪 王为玉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滨州黄河大桥为新建地方铁路上的一座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五跨一联的钢桁梁,结合桥位附近黄河的河道、水文及地质等自然条件,介绍了主桥桥式选择及其结构设计。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连续粱 钢桁粱 桥粱基础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台移动模架吊装及压重顺利完成
4
作者 王东辉 廖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97,共1页
2015年9月2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台移动模架吊装完成。1号铁路移动模架为施工49.2m跨非通航孔引桥段1 600t铁路箱梁而准备的海上巨无霸,整机全长94m,宽21.1m,高11m,总重达820t。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移动模架 吊装 海峡 平潭 压重 非通航孔 巨无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接触网风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敖晓峰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2期87-91,共5页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东南沿海季风气候区,容易出现大风天气。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薄弱环节,接触线在风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横向偏移,严重时将影响弓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在不同风速下的接触网实...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东南沿海季风气候区,容易出现大风天气。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薄弱环节,接触线在风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横向偏移,严重时将影响弓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在不同风速下的接触网实测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及数据拟合的方式,对接触网的抗风性能进行分析,结合线路参数研究定位点处、跨中位置接触线横向偏移值的最大值,对比风偏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根据接触网实测数据,分析接触线跨中及定位点在不同风速下的横向偏移量及其差值,明确接触网容易受到风载作用影响的位置,为运营维护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接触网 拉出值 风偏 抗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首个水中承台浇筑完成
6
作者 张来健 吴坤学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124,共1页
2023年8月30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首个水中承台——6号墩承台顺利完成浇筑(见图1),为大桥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水中承台 公铁两用大桥 铁路 后续施工 浇筑 主桥 坚实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个桥墩防撞箱围堰吊装、运输到位
7
作者 廖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94,共1页
2016年4月23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小练岛水道桥S04号桥墩防撞箱围堰吊装、运输到位。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吊装 围堰 防撞 桥墩 海峡 平潭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航道桥桥塔顺利封顶
8
作者 廖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96,共1页
2018年6月20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鼓屿门水道桥左幅桥塔成功封顶(见图1).至此,全桥3座航道桥共6个桥塔全部封顶,标志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通航孔桥全面进入钢梁架设及挂索施工阶段.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航道桥 封顶 桥塔 海峡 平潭 施工阶段 钢梁架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桥塔下横梁施工完成
9
作者 徐国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98,共1页
2014年7月12日,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3号墩桥塔下横梁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完成,这是继2014年6月22日4号墩桥塔下横梁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公安桥又一关键节点完成,至此公安桥2个桥塔下横梁已全部顺利施工完成,即将全面进入中塔柱... 2014年7月12日,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3号墩桥塔下横梁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完成,这是继2014年6月22日4号墩桥塔下横梁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公安桥又一关键节点完成,至此公安桥2个桥塔下横梁已全部顺利施工完成,即将全面进入中塔柱施工阶段,这标志着公安桥又向桥塔年底封顶目标迈进了坚实的一步。目前3号墩桥塔正在做施工中塔柱准备(见图1),4号墩桥塔中塔柱已施工2节(见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施工阶段 下横梁 桥塔 长江 公安 混凝土浇筑 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元洪航道桥开始架设钢梁
10
作者 廖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97,共1页
2018年10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元洪航道桥N03号墩1 100 t架梁吊机按试吊方案完成静、动载试验后,将重达970 t整节段钢桁梁起吊至设计位置(见图1),与已架设的墩顶段钢梁进行高强螺栓连接及环缝焊接施工。此次悬臂架设施工是1 100 ... 2018年10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元洪航道桥N03号墩1 100 t架梁吊机按试吊方案完成静、动载试验后,将重达970 t整节段钢桁梁起吊至设计位置(见图1),与已架设的墩顶段钢梁进行高强螺栓连接及环缝焊接施工。此次悬臂架设施工是1 100 t架梁吊机首次在复杂海域的成功使用,同时也是大桥悬臂架设施工方案的首次实施,标志着大桥施工向钢梁合龙又迈进坚实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架设施工 航道桥 钢梁 海峡 平潭 架梁吊机 悬臂架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施工进展顺利
11
作者 徐国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96,共1页
2014年11月16日,随着公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主桥4×94.5 m连续钢桁梁第一根杆件准确定位,正式拉开了主桥钢梁架设序幕。大桥主桥由4×94.5m连续钢桁梁及(98+182+518+182+98)m双塔斜拉钢桁梁组成,钢梁共计42 000t,钢桁梁开... 2014年11月16日,随着公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主桥4×94.5 m连续钢桁梁第一根杆件准确定位,正式拉开了主桥钢梁架设序幕。大桥主桥由4×94.5m连续钢桁梁及(98+182+518+182+98)m双塔斜拉钢桁梁组成,钢梁共计42 000t,钢桁梁开始架设(见图1),标志着公安桥主桥正式由下部结构施工转为上部结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施工进展 长江 公安 连续钢桁梁 钢梁架设 结构施工 准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简支钢桁梁全部架设完成
12
作者 廖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97,共1页
2019年5月12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最后一孔简支钢桁梁架设完成(见图1),至此,全桥34孔简支钢桁梁顺利架设完成。此次架设的钢桁梁长80 m,宽35.5 m,重达 1 360 t。施工过程中,克服了恶劣海况影响下大跨度简支钢桁梁运输难度大、架设空... 2019年5月12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最后一孔简支钢桁梁架设完成(见图1),至此,全桥34孔简支钢桁梁顺利架设完成。此次架设的钢桁梁长80 m,宽35.5 m,重达 1 360 t。施工过程中,克服了恶劣海况影响下大跨度简支钢桁梁运输难度大、架设空间狭小(单边仅有22.5 cm净距)等问题,成功实施了钢桁梁整孔全焊制造及吊装架设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钢桁梁 公铁两用大桥 架设工艺 海峡 平潭 施工过程 恶劣海况 大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首孔简支钢桁梁成功架设
13
作者 廖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97,共1页
2017年8月22日,随着“大桥海鸥”号3600t浮吊将长80m、宽35,5m、重达1360t的简支钢桁梁稳稳地落在墩顶(见图1),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面进入钢梁架设施工阶段.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简支钢桁梁 钢梁架设 海峡 平潭 施工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钻孔桩施工顺利收官
14
作者 廖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97,共1页
2017年11月8日,随着CX22-4号粧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灌注完成,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1895根钻孔粧全部施工完成.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钻孔桩施工 海峡 平潭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的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明华 高宗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1,共4页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我国客运专线建设正式启动最早的工程,正桥包括南汊桥和北汊桥两部分。南汊斜拉桥主跨跨度504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设计载荷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斜拉桥首次采用三片桁架主梁三索面新结构,斜拉索为我国...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我国客运专线建设正式启动最早的工程,正桥包括南汊桥和北汊桥两部分。南汊斜拉桥主跨跨度504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设计载荷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斜拉桥首次采用三片桁架主梁三索面新结构,斜拉索为我国国内最大,单根索力为1.25×104kN,采用纵横梁桥面系,深水基础首次采用断面3.4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主墩承台最大平面尺寸65.3m×39.8m。北汊80m跨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40.7m跨铁路主梁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40.7m跨公路主梁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三索面 钢桁梁 客运专线 工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的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长江大桥 公铁两用大桥 桥跨布置 上游 方向 口岸 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兴洲大桥主桥钢桁梁节间长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天华 朱红兵 刘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12-414,共3页
在特大桥桥型方案的比选过程中往往忽略对节间长度的比选,这样所设计桥梁不一定是最优方案。详细介绍天兴洲大桥钢桁梁节间长度的比选过程,确定最佳节间长度,同时论述了节间长度比较的重要性。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钢桁梁 节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峰山长江大桥钢梁架设与线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广胜 《中国铁路》 2021年第9期139-146,共8页
新建连镇高铁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是我国境内第1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主跨跨度为1092 m,上部结构采用钢桁梁五跨连续结构,采用2节间大节段钢梁整体制造与吊装的方案施工,铁路道砟和公路桥面铺装层等二恒也较大。针对该桥不同于常规悬索... 新建连镇高铁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是我国境内第1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主跨跨度为1092 m,上部结构采用钢桁梁五跨连续结构,采用2节间大节段钢梁整体制造与吊装的方案施工,铁路道砟和公路桥面铺装层等二恒也较大。针对该桥不同于常规悬索桥的技术特点,研究其上部结构施工中的大节段钢梁架设与线形控制关键技术,得出适合本桥的五步法钢梁架设施工技术和对钢梁线形控制有重大影响的主缆、吊索、钢桁梁相关技术参数的提取、分析与纠偏方法。研究成果在实桥建造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可在类似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峰山长江大桥 千米级 公铁两用大桥 悬索桥 钢梁架设 线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的应用
19
作者 章新华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2期56-57,共2页
无功就地补偿技术是提高系统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力能效的一种主要方法。简要叙述 3种无功补偿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无功就地补偿技术 南京长江大桥 公铁两用大桥 电力效能 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墩台顶短滑道梁上钢梁节段架设技术
20
作者 顾惠明 陈涛 宋宇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依托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辅助墩顶钢梁施工工程,提出水中墩台顶短滑道梁上钢梁节段架设技术,滑道长度显著短于梁段总长,避免了扩大支架范围、设置水中立柱,并通过设置配重水箱及拖拉、顶升设备,在墩顶3个整节段钢梁架设及悬臂端合龙施工... 依托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辅助墩顶钢梁施工工程,提出水中墩台顶短滑道梁上钢梁节段架设技术,滑道长度显著短于梁段总长,避免了扩大支架范围、设置水中立柱,并通过设置配重水箱及拖拉、顶升设备,在墩顶3个整节段钢梁架设及悬臂端合龙施工过程中,大幅提升了滑道梁及设备利用率,实现了整体姿态和线形的灵活调整。在节段三桁上下弦变形不匹配的条件下通过采用合理的对接方案,可以在提高临时结构利用率、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节点高效精准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大桥 滑道梁 钢梁架设 托架 整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