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交通荷载下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动力响应
1
作者 邱友根 李明睿 +3 位作者 黄展军 孙志浩 候世磊 徐长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238-6247,共10页
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不同于其他公轨合建隧道,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其动力响应也有所不同。为研究复合交通荷载下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动力响应,用激振力法、元胞自动机、汽车动力模型模拟列车荷载、车流和汽车荷载,用有限元软件Plaxis3D分... 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不同于其他公轨合建隧道,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其动力响应也有所不同。为研究复合交通荷载下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动力响应,用激振力法、元胞自动机、汽车动力模型模拟列车荷载、车流和汽车荷载,用有限元软件Plaxis3D分析了不同荷载及有无垫层工况下隧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分别主要对汽车荷载、列车荷载产生加速度响应,铁路隧道的加速度响应要明显大于公路隧道,约为后者的20倍;隧道不同位置处,对两种交通荷载的应力响应情况不同,铁路隧道应力响应主要受列车荷载控制,但当公路隧道中有大型车辆通过时,会对铁路隧道应力响应产生较大影响,甚至起到主导作用;公路、铁路隧道之间设置垫层会增大公路隧道的动力响应,但同时会减小公路隧道下方土层的刚度差异进而减小其应力值,综合作用下,设置垫层后公路隧道的应力状态会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交通荷载 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及其力学特性
2
作者 张西文 江晓童 +4 位作者 杨殿勇 门燕青 刘鑫锦 孙文昊 张亮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3,共8页
为了探究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协同受力特性,并寻求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6种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计算模型,即单管片、单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与管片固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单铰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双铰接、... 为了探究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协同受力特性,并寻求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6种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计算模型,即单管片、单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与管片固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单铰接、内部结构与管片双铰接、接头刚度折减计算模型(分别编号为模型1、2、…、6),分析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内部结构与管片的内力和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利用模型2计算所得弯矩最小,利用模型4、5计算所得弯矩最大;内部结构自重对管片产生的附加正弯矩为859.3~876.9 kN·m,附加负弯矩为-770.5~-798.6 kN·m;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按照连接方式对弯矩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模型5、4、6,模型3、6的影响程度接近,按照土体压力荷载及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模型4、5、6,模型3、6的应变接近;鉴于工程实践中通常分开设计和计算盾构管片与内部混凝土结构,建议在涉及内部结构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设计过程中,构建内部结构与管片协同受力计算模型;工程设计中应根据施工工艺和连接方式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对于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内部结构型式,更宜选用模型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建盾构隧道 内部结构 内力分析 计算模型 力学特性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振动荷载的动力响应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殿勇 张西文 +3 位作者 刘鑫锦 吕颖慧 秦磊 刘广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183,共10页
为了探究汽车-列车振动荷载对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ABAQUS软件的Dload子程序对汽车、列车振动荷载进行耦合,分别将单一振... 为了探究汽车-列车振动荷载对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进行数值模拟,通过ABAQUS软件的Dload子程序对汽车、列车振动荷载进行耦合,分别将单一振动荷载及汽车-列车振动荷载作用引入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分析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及周围土体在不同工况时加速度、位移、应力、应变的变化。结果表明:汽车、列车振动荷载频率不同,共同作用后产生拍频现象,导致相同方向合成荷载的振幅可能小于分荷载的振幅,当频率相同时所合成荷载的振幅最大;管片上方的土体以及非封闭弧形内衬外侧土体发生较大的应变,最大塑性应变发生于拱顶偏右侧,达到7.032×10^(-6);公轨合建盾构隧道内部结构中的预制箱涵牛腿柱、顶板处出现较大拉、压应变,在长期运营期间需要对预制箱涵牛腿柱、顶板位置进行定期检查和必要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建盾构隧道 动力响应特性 汽车振动荷载 列车振动荷载 耦合振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合建大直径盾构隧道车辆振动响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坤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对于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研究并讨论列车振动荷载对隧道结构安全性及地基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以三阳路公铁合建长江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2.5维数值计算程序对三阳路长江隧道段典型断面处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地铁振动荷载和汽车振动荷载耦... 对于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研究并讨论列车振动荷载对隧道结构安全性及地基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以三阳路公铁合建长江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2.5维数值计算程序对三阳路长江隧道段典型断面处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地铁振动荷载和汽车振动荷载耦合作用对隧道结构及隧道下覆粉细砂层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在地铁振动荷载与汽车振动荷载联合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位移振动响应量值及受力情况均较小,振动荷载不会对衬砌结构自身产生不利影响;(2)列车和汽车车队耦合荷载引起隧道下覆饱和粉细砂层超静孔隙水压力在隧道正下方衰减较为缓慢;(3)隧道下覆饱和粉细砂地层由正常的地铁振动荷载及汽车荷载激发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不会超过1 kPa,在正常地铁荷载及正常汽车荷载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下,该饱和粉细砂地层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发生液化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公轨合建隧道 列车振动响应 数值分析 孔隙水压力 砂土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的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鲁选一 封坤 +4 位作者 漆美霖 肖明清 何应道 张亮亮 李春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盾构隧道朝着超大断面发展,其内部结构形式愈加复杂多样化,内部结构对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值得探讨。为研究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的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以济南黄河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31环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的盾构隧道... 盾构隧道朝着超大断面发展,其内部结构形式愈加复杂多样化,内部结构对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值得探讨。为研究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的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性能,以济南黄河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31环考虑公轨合建型内部结构的盾构隧道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以集中力的形式作用在第16环管片环进行加载。结果表明:盾构隧道考虑内部结构后,通缝拼装隧道和错缝拼装隧道纵向刚度有效率分别提高21.4%~61.9%和14.3%~35.3%,说明内部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盾构隧道的纵向刚度;通缝拼装隧道和错缝拼装隧道加载环最大Mises应力分别减小61.3%和69.2%,说明内部结构能够起到承载作用;隧道管片与内部结构会发生应力集中现象;错缝拼装形式有利于减小内部结构在纵向上的位移变形,同时内部结构的侧墙在施工时应尽可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公轨合建隧道 内部结构 三维数值模型 刚度有效率 纵向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合建盾构隧道管片-内部结构复合体系横向抗震性能研究——以济南黄河隧道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应道 肖明清 +2 位作者 封坤 曹翔鹏 郭文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4-1413,共10页
为探明有无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不同施作方式(全预制、预制+现浇)对盾构隧道整体结构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济南黄河隧道为依托,建立地层-管片-内部结构三维精细化模型,采用显式动力时程方法进行抗震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结构... 为探明有无内部结构、内部结构不同施作方式(全预制、预制+现浇)对盾构隧道整体结构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济南黄河隧道为依托,建立地层-管片-内部结构三维精细化模型,采用显式动力时程方法进行抗震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结构对隧道变形的约束作用呈阶段性变化。在弹性工作阶段,增大内部结构与管片接触面连接刚度能有效降低隧道变形,隧道径向收敛最大降低86.87%;在塑性工作阶段,由于内部结构惯性力和重力的作用,会加剧隧道变形。2)考虑内部结构会明显降低其施作区域内的管片峰值应力与损伤,小主应力最大降低50.75%,刚度折减系数最大降低0.0606。3)考虑内部结构后,隧道局部轴力与弯矩会降低,内部结构采用预制+现浇方式时弯矩最大降低769 kN·m,轴力最大降低1798 kN。4)内部结构与管片接触面连接刚度越大,两者协调变形能力越好,但内部结构薄弱区域需要同步补强,防止结构过早进入塑性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建盾构隧道 管片衬砌 内部结构 接触方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公轨合建盾构隧道的损伤特性
7
作者 刘广森 张西文 +2 位作者 张亮亮 孙文昊 李春林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0-726,共7页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公轨合建盾构隧道的损伤分布特征和损伤演化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盾构隧道及内部结构数值模型,分析循环荷载幅值为50、100、150 kN和不同循环次数时隧道内部结构的损伤特性。结果...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公轨合建盾构隧道的损伤分布特征和损伤演化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盾构隧道及内部结构数值模型,分析循环荷载幅值为50、100、150 kN和不同循环次数时隧道内部结构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当循环荷载作用于中间车道时,隧道内部结构的拉致损伤主要位于边跨面层和预制箱涵中部,并且拉致损伤范围随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压致损伤主要集中在中跨面层和预制箱涵支座处路面,扩散趋势不明显;内部结构的拉、压致损伤随循环荷载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循环荷载幅值对内部结构损伤的影响远大于循环次数的影响;内部结构的塑性应变分布趋势与拉致损伤分布趋势相似,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使得塑性应变在初始阶段明显增加,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塑性应变趋于缓慢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特性 合建盾构隧道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循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