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公轨两用桥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宗余 李小珍 强士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8-83,共6页
介绍国内首座大跨度公轨两用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的足尺模型疲劳试验。首先根据大桥交通状况与设计流量,由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确定其疲劳荷载谱,制定出疲劳荷载取值;然后,设计并制作了1∶1足尺模型,对模型进... 介绍国内首座大跨度公轨两用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的足尺模型疲劳试验。首先根据大桥交通状况与设计流量,由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确定其疲劳荷载谱,制定出疲劳荷载取值;然后,设计并制作了1∶1足尺模型,对模型进行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应力水平较低,实测应力幅大致为30 MPa,疲劳加载200万次后,试验模型未出现裂纹。最后根据疲劳试验结果及国内外有关规范,对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的疲劳性能进行了评价,认为在结构使用寿命期间及正常养护维修情况下,该连接不会发生疲劳开裂,疲劳强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道横梁 整体节点 疲劳试验 荷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两用变高度连续钢桁结合梁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2
作者 郑志东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福州道庆洲大桥主桥为公轨两用变高度连续钢桁结合梁桥,跨径布置为(120+276+120) m。主桥横向为2片主桁,标准段桁高9.5 m,主墩处桁高23 m;在主墩墩顶范围上弦杆设置8束体外预应力索。主桥钢梁采用先双悬臂拼装,边跨钢梁拼装至边墩,再单... 福州道庆洲大桥主桥为公轨两用变高度连续钢桁结合梁桥,跨径布置为(120+276+120) m。主桥横向为2片主桁,标准段桁高9.5 m,主墩处桁高23 m;在主墩墩顶范围上弦杆设置8束体外预应力索。主桥钢梁采用先双悬臂拼装,边跨钢梁拼装至边墩,再单悬臂拼装剩余中跨侧钢梁至中跨合龙的施工方案,主墩设置临时托架,边跨设置临时墩。在钢梁安装及合龙过程中,基于无应力状态法控制理论,以中跨无应力合龙为目标,采用起始段钢梁预转和预偏、钢梁上墩、体外索一次张拉到位、合龙状态偏差评估和合龙口精调等施工控制技术,实现了钢梁安全、高精度安装和合龙。合龙后主梁高程最大偏差22 mm,轴线最大偏差27 mm,整体线形偏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钢桁结合梁 体外预应力索 悬臂拼装 无应力合龙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两用钢桁梁桥车线桥耦合动力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段玉振 张宏亮 +2 位作者 张光明 陈鹏 李小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8,共6页
钢桁梁桥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往的车桥振动研究工作大都以桥梁为主体,未考虑轨道结构参振影响,常常将整个钢轨-轨枕-道床质量体系作为二期恒载加到梁体上。然而,随着现代铁路不同轨道结构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高速行车... 钢桁梁桥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往的车桥振动研究工作大都以桥梁为主体,未考虑轨道结构参振影响,常常将整个钢轨-轨枕-道床质量体系作为二期恒载加到梁体上。然而,随着现代铁路不同轨道结构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高速行车条件下,轨距动态扩大等现象使轮轨关系日趋复杂化。为更加准确地评价桥上列车脱轨安全性及运行平稳性,模型中有必要考虑桥梁上轨道结构的参振影响。针对现有车桥振动研究未考虑桥上轨道减振结构的问题,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公铁两用钢桁梁桥为例,基于有限元理论和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分析不同轨道减振类型、不同行车条件下的桥梁动力性能以及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检算桥梁跨中竖向与横向动位移及机车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以期为该工程公铁两用大桥的轨道选型提供依据,并为后续类似大跨度钢桁梁桥的轨道减振结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钢桁梁桥 动力性能 车桥耦合 道减振类型 舒适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公轨两用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法宝 朱勇骏 +1 位作者 康晋 张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7,共6页
钱塘江公轨两用大桥通行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双线机场快线和慢行通道。大桥全长2007.8 m,包括跨钱塘江主桥、公轨合建引桥以及快轨车站,横向布置为公路在上、轨道交通在下的双层结构。跨钱塘江主桥采用(73.4+122+4×240+122+73.4)m... 钱塘江公轨两用大桥通行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双线机场快线和慢行通道。大桥全长2007.8 m,包括跨钱塘江主桥、公轨合建引桥以及快轨车站,横向布置为公路在上、轨道交通在下的双层结构。跨钱塘江主桥采用(73.4+122+4×240+122+73.4)m悬链形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节点桥采用(51+82+51)m和(40+36)m跨度的连续钢箱梁桥及简支结合梁桥;两岸引桥采用29 m及31 m标准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形梁桥(公路部分)和简支箱梁桥(快轨部分)。跨钱塘江主桥针对其长联大跨的特征,在中间5个主墩设置双曲面摩擦摆支座以提高结构抗震能力、减小下部结构规模;针对公轨两用的特征,采取增设上加劲弦、上下层桥面间设置横向桁架的措施提高桥梁刚度;针对并行桥位的影响,对桥墩及基础进行合理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双层桥面 桥型方案 跨度布置 总体设计 结构措施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兴 杜斌 向天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的动力特性,以贵州省在建的马岭河三号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Civil建立全桥三维离散单元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该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主塔刚度、... 为了深入研究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的动力特性,以贵州省在建的马岭河三号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Civil建立全桥三维离散单元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该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主塔刚度、主缆刚度、加劲梁刚度、吊杆刚度、恒载集度、中央扣和横向抗风支座等六类结构关键参数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桥基频为0.172 Hz,对应振型为主梁1阶正对称侧弯,该桥自振频率较同等跨径的普通公路悬索桥高,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增大主塔刚度,主塔侧向振动频率提高;增大主缆刚度,主梁1阶竖向振动和扭转频率提高;增大吊杆刚度,纵飘频率有一定程度提高;增大加劲梁刚度,主梁侧弯和主梁扭转振型频率的提高显著,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横向刚度和改善结构的颤振性能;而增大恒载集度,以主梁振动为主的侧弯、竖弯、扭转振型的自振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央扣和抗风支座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公轨两用桥 结构参数 子空间迭代法 动力特性 振型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两用拱桥吊杆的疲劳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文华 吴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公轨两用拱桥吊杆的疲劳分析方法。依据交通流量调查和相关规范中汽车及轻轨车荷载谱的规定,基于Monte-carlo原理,模拟产生了通过桥梁的双向多车道汽车车流及双向轻轨车车流。针对典型吊杆的影响线开展模拟车流加载,得到杆件... 提出了一种公轨两用拱桥吊杆的疲劳分析方法。依据交通流量调查和相关规范中汽车及轻轨车荷载谱的规定,基于Monte-carlo原理,模拟产生了通过桥梁的双向多车道汽车车流及双向轻轨车车流。针对典型吊杆的影响线开展模拟车流加载,得到杆件应力历程,通过泄水法得到杆件应力谱,按照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得到各吊杆的等效应力幅并进行设计基准期内的损伤度评估。以某公轨两用拱桥进行实例分析,同时考虑6线行车道公路荷载和双线轻轨荷载,对吊杆开展了疲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模拟车流法可方便开展公轨两用特大桥构件的疲劳分析和疲劳剩余寿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车流 疲劳 公轨两用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公轨两用单跨悬索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东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6,共7页
研究大跨度公轨共用单跨悬索桥梁式方案及桥面系布置方式,分析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控制因素及设计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竖向刚度要求,总结设计标准和关键技术措施。研究认为,随着悬索桥跨度的增大和结构质量的增加... 研究大跨度公轨共用单跨悬索桥梁式方案及桥面系布置方式,分析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控制因素及设计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竖向刚度要求,总结设计标准和关键技术措施。研究认为,随着悬索桥跨度的增大和结构质量的增加,主梁弯曲的贡献率逐渐减小,而主缆重力刚度的贡献率逐渐增加;控制悬索桥刚度的主要因素有跨度、主梁截面、主缆截面、矢跨比及桥塔抗推刚度;通过控制主梁竖向刚度、梁端折角及扭转刚度等参数可以保证轨道的平顺性;通过合理的轨道桥面系体系的布置,可以使轨道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单跨悬索桥 桥面系布置 电车 设计标准 技术措施 竖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两用拱桥吊杆疲劳多因素分析
8
作者 吴骏 郭文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基于吊杆疲劳的分析方法,以某公轨两用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吊杆进行疲劳计算,分析了小于30 kN的汽车车辆荷载、车道分布、荷载谱类型和运营时期等因素对吊杆疲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小于30 k... 基于吊杆疲劳的分析方法,以某公轨两用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吊杆进行疲劳计算,分析了小于30 kN的汽车车辆荷载、车道分布、荷载谱类型和运营时期等因素对吊杆疲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小于30 kN的车辆对吊杆疲劳有一定影响;短吊杆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损伤度相对较大;轻轨车车流比汽车车流对桥梁吊杆的损伤要大;采用不同的荷载谱组成的随机车流对吊杆的疲劳分析所得结果不同;在公路和轻轨车等反复荷载作用下,该桥的吊杆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会发生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疲劳 吊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公轨两用斜拉桥梁端轨道结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亮秦 吴定俊 李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115,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桥梁端无砟轨道结构的适应性问题,以一座大跨度公轨两用斜拉桥为例,针对其大转角、大梁缝及长悬臂的特点,提出梁端采用过渡板与梯形轨枕两种特殊轨道结构措施,探讨不同措施对扣件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板支座若按常规... 为研究大跨度桥梁端无砟轨道结构的适应性问题,以一座大跨度公轨两用斜拉桥为例,针对其大转角、大梁缝及长悬臂的特点,提出梁端采用过渡板与梯形轨枕两种特殊轨道结构措施,探讨不同措施对扣件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板支座若按常规方法置于桥梁支座上方,则难以在梁端大转角情况下将扣件上拔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合理调整过渡板支座往桥梁支座内侧延伸长度,可增强其对梁端大转角的适应性;梯形轨枕纵梁两端是否设减振垫以及至桥梁梁端距离大小对扣件受力有较大影响,参考研究结果选择适当布置方式,可使梯形轨枕对大转角、大梁缝及长悬臂桥梁具有良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梁端转角 无砟 特殊措施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主缆线形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杜斌 张兴 +1 位作者 杨令 雷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67,共8页
以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3号特大桥为研究对象,从施工监控的角度,对影响公轨两用悬索桥线形控制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并选取计算方法、材料、温度、恒载为研究参数,采用解析法与Midas/civil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以... 以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3号特大桥为研究对象,从施工监控的角度,对影响公轨两用悬索桥线形控制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并选取计算方法、材料、温度、恒载为研究参数,采用解析法与Midas/civil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以下成果及结论:(1)针对本项目,形成了参数敏感性评价表,对各项参数对主缆线形的敏感性进行直观评价,可供本项目的监控工作使用;(2)大跨公轨两用悬索桥主缆线形对线形计算理论的敏感性高,分段悬链线法和节线法计算结果十分接近,计算精度高,能满足本项目的要求;(3)在监控计算中,材料特性、主缆荷载、加劲梁及二期荷载等参数是高敏感性参数,需重点关注;(4)现场监控工作中,温度是高敏感性参数,应重点监测温度场的变化;(5)为提高主缆线形和成桥线形的监控精度,在架设之前,应对材料参数和荷载参数进行准确统计和测定,并及时反馈到监控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悬索桥 施工监控 监控计算 主缆线形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东平水道公轨两用斜拉桥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尹春燕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2-106,122,共6页
佛山东平水道桥为主跨260 m公轨两用独塔斜拉桥,主桥范围内轨道交通和公路同层布置,桥面布置为双线轨道交通+六车道公路+两侧人行道,桥面总宽46.5 m。主梁采用等高度钢-混凝土混合主梁,主塔采用“A”形,为墩-塔-梁固结体系。对该桥结构... 佛山东平水道桥为主跨260 m公轨两用独塔斜拉桥,主桥范围内轨道交通和公路同层布置,桥面布置为双线轨道交通+六车道公路+两侧人行道,桥面总宽46.5 m。主梁采用等高度钢-混凝土混合主梁,主塔采用“A”形,为墩-塔-梁固结体系。对该桥结构形式、设计关键技术和动力性能进行研究,建立斜拉桥整体和局部有限元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方法对斜拉桥结构和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重点进行全桥静力计算、竖向刚度限值研究、钢桥面板受力分析和剪力滞系数分析。开展节段和全桥模型风洞试验,对该桥进行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保证车辆运行平稳性良好。研究结果表明,该桥刚度、强度、稳定和舒适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独塔斜拉桥 结构设计 竖向刚度限值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剪力滞系数 车桥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设计
12
作者 杜春林 周倩 +2 位作者 邓宇 涂莹莹 奚绉画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107+255+660+255+107)m公轨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上层设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宽38 m,下层设双向两线城市轨道,宽19.2 m。交接墩、辅助墩和桥塔横梁处均设置竖向支座,交接墩和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抗...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107+255+660+255+107)m公轨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上层设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宽38 m,下层设双向两线城市轨道,宽19.2 m。交接墩、辅助墩和桥塔横梁处均设置竖向支座,交接墩和桥塔处设置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抗震挡块,桥塔处设置大吨位纵向抗震粘滞阻尼器。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采用2片主桁倒梯形断面,三角形桁式,主桁横向间距18 m、高12.606 m,节间长15 m。桥塔采用水滴形混凝土结构,总高236 m,设3道横梁。斜拉索采用∅7.0 mm镀锌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HDPE护套成品索,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梁端采用创新型双锚拉板锚箱式索梁锚固,塔端采用环向预应力锚固。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整体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轨道+汽车荷载共同作用下,主桥结构挠跨比为1/1204;最大双悬臂状态和单悬臂状态下结构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7.8和23.4,结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倒梯形断面 双锚拉板锚箱 水滴形桥塔 有限元法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设无砟轨道的平面折线钢桁结合梁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亚鹏 万田保 +1 位作者 杨光武 邹敏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福州道庆洲大桥第5联钢桁梁采用2×84 m平面折线连续钢桁结合梁,主桁采用三角桁,桁宽15 m,桁高9.5 m,标准节间长度12 m,上层采用组合梁结构,通行6车道公路,下层采用整体钢桥面结构,通行双线地铁,轨道采用"钢桥面+减振垫浮置板... 福州道庆洲大桥第5联钢桁梁采用2×84 m平面折线连续钢桁结合梁,主桁采用三角桁,桁宽15 m,桁高9.5 m,标准节间长度12 m,上层采用组合梁结构,通行6车道公路,下层采用整体钢桥面结构,通行双线地铁,轨道采用"钢桥面+减振垫浮置板无砟轨道"结构。本桥位于平曲线上,采用以折代曲的方案进行设计,平面折角为177.617°。设计过程中,对折线钢桁梁的悬臂施工、顶落梁等过程开展研究,阐明折线钢桁梁在悬臂拼装、顶落梁等工况上、下弦杆会发生横向错动和扭转;提出顶落梁过程中内、外侧弦杆不同步起顶,以减小错动变形和减小主桁面外弯矩的方法;折点处钢桁梁结构复杂,采用BIM正向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钢桁结合梁 折线钢桁梁 曲线钢桁梁 减振垫浮置板无砟 横向错动 钢梁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浩 郑建新 朱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660 m的公轨两用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空间曲线水滴形混凝土结构,采用爬模施工;钢桁梁为带边纵梁的倒梯形截面,利用桥面吊机进行对称悬臂施工。为确保成桥后的各项力学和线形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采...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660 m的公轨两用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空间曲线水滴形混凝土结构,采用爬模施工;钢桁梁为带边纵梁的倒梯形截面,利用桥面吊机进行对称悬臂施工。为确保成桥后的各项力学和线形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对塔顶偏位和应力、钢桁梁线形及斜拉索张拉进行施工监控。通过控制塔顶偏位以及关键断面应力,确保了钢桁梁施工中桥塔的安全;通过控制主桁和边纵梁的制造和安装线形,保证了钢桁梁成桥线形的控制精度;通过边、中跨1~5号索同步对称初张、6~20号索分级不对称初张及局部二次调索,提高了斜拉索的施工效率以及索力控制精度。施工监控结果表明:塔顶偏位最大偏差27 mm,钢桁梁线形最大偏差52 mm,斜拉索索力偏差在±5.6%内,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桥塔 斜拉索 悬臂施工 局部调索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钢桁梁步履式顶推+滑块滑移施工受力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存良 李鹏飞 +2 位作者 王锴 张毅毅 王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2,共7页
西安地铁10号线渭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300 m的曲线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采用公轨合建,双层桥面布置,上部结构采用超大型钢桁梁与曲线加劲弦组合结构。主桥施工时先架设钢桁梁,再施工刚性加劲弦。钢桁梁采用步履式顶推+滑块滑移施工,顶推... 西安地铁10号线渭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300 m的曲线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采用公轨合建,双层桥面布置,上部结构采用超大型钢桁梁与曲线加劲弦组合结构。主桥施工时先架设钢桁梁,再施工刚性加劲弦。钢桁梁采用步履式顶推+滑块滑移施工,顶推采用南、北双向同步施工。为保证顶推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及临时支撑结构的受力安全,采用MIDAS Gen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法进行施工全过程分析,对钢桁梁承载力、支座反力、合龙阶段落梁变形调整值、合龙阶段温度效应影响、顶推过程中不同步的影响以及瞬时阵风作用下顶推体系承载力进行分析验算。结果表明:钢桁梁的承载力及瞬时阵风作用下顶推体系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钢桁梁顶推时墩顶最大支座反力取值24000 kN;南侧W05墩与北侧L08临时墩落梁变形调整值分别取-60 mm和-40 mm,以消除合龙口端部下挠变形;以环境温度20℃为参考值,整体升温不超过10℃和上、下弦温度梯度为10℃以内时对合龙影响不大;顶推过程中横、纵向瞬时不同步位移建议分别控制在5 mm和20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钢桁梁 步履式顶推 滑块滑移 施工阶段 受力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索面钢桁梁独塔斜拉桥施工阶段动力参数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曾勇 郑慧君 +1 位作者 刘岩 张大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研究单索面钢桁梁独塔斜拉桥结构参数对最大悬臂状态下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以重庆某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其基本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主要构件刚度、斜拉索倾角... 为研究单索面钢桁梁独塔斜拉桥结构参数对最大悬臂状态下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以重庆某单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独塔斜拉桥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其基本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主要构件刚度、斜拉索倾角及辅助墩位置变化对该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主梁的竖向频率大于其横向频率,扭转刚度较小;主梁刚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增强结构的抗风稳定性,桥塔及斜拉索刚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结构的竖向弯曲刚度及侧弯扭耦合刚度;斜拉索倾角对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辅助墩的设置位置对大桥的抗风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斜拉索 最大悬臂状态 有限元法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17
作者 耿波 王福敏 魏思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5,共6页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单索面公轨两用半飘浮体系部分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22.5+445+190.5)m。桥塔采用天梭造型。主梁采用2片桁双层桥面钢桁梁型式,桥面采用板桁组合体系。斜拉索采用单索面稀索体系,每根斜拉索由139束平行钢绞...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单索面公轨两用半飘浮体系部分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22.5+445+190.5)m。桥塔采用天梭造型。主梁采用2片桁双层桥面钢桁梁型式,桥面采用板桁组合体系。斜拉索采用单索面稀索体系,每根斜拉索由139束平行钢绞线组成,最大索力15 000kN。索梁锚固采用在钢横梁中点位置设置大型钢锚箱的型式;索塔锚固采用外置式钢锚箱型式,钢锚箱通过剪力钉与分离式塔肢进行连接,索力由剪力钉、锚箱侧拉板和摩擦力共同承担。开发了用于超大吨位钢绞线斜拉索整体张拉的调索设备。开展板桁组合式桥面板的传力机理理论及试验、超大吨位钢绞线斜拉索的疲劳试验、索塔锚固区足尺模型试验等相关研究,验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部分斜拉桥 钢桁梁 板桁组合桥面 外置式钢锚箱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桁拱桥拱桁交叉节点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贞新 强士中 +1 位作者 卫星 任伟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3,共5页
大跨度公轨两用桥拱桁交叉节点处汇交杆件多、形状复杂、规模大、受力集中,处于典型的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本文介绍根据疲劳损伤累计理论确定疲劳试验荷载的过程,得出疲劳荷载主要取决于下层汽车荷载和地铁荷载的结论。设计并制作1∶4缩... 大跨度公轨两用桥拱桁交叉节点处汇交杆件多、形状复杂、规模大、受力集中,处于典型的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本文介绍根据疲劳损伤累计理论确定疲劳试验荷载的过程,得出疲劳荷载主要取决于下层汽车荷载和地铁荷载的结论。设计并制作1∶4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应力水平较低,最大主拉应力为28.5 MPa,最大Von.Mises应力为45.1 MPa。在完成循环加载200万次后,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逐步提高荷载幅,循环加载276万次,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可得出重庆朝天门大桥的拱桁交叉节点连接结构在正常养护维修情况下,设计寿命期内不会发生疲劳开裂,疲劳强度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钢桁拱桥 拱桁交叉节点 荷载谱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房湾长江大桥船撞风险分析与设防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耿波 徐龙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7-12,共6页
为确定粉房湾长江大桥设防船撞力标准,采用美国AASHTO规范方法和三概率参数积分路径方法对该桥进行船撞风险分析,计算桥梁的碰撞概率和年倒塌频率,并与可接受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船撞设计代表船型,采用LS-DYNA软件对船舶碰撞桥梁进... 为确定粉房湾长江大桥设防船撞力标准,采用美国AASHTO规范方法和三概率参数积分路径方法对该桥进行船撞风险分析,计算桥梁的碰撞概率和年倒塌频率,并与可接受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船撞设计代表船型,采用LS-DYNA软件对船舶碰撞桥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在2010年、2020年和2050年通航密度下的船撞风险分别为4.05×10-6、2.02×10-5、7.06×10-5;P3、P4主墩的船撞设计代表船型均为5 000吨级;近期P3、P4主墩的设防船撞力可分别取38.68MN和27.57MN,远期可分别取38.68MN和24.19MN,P3、P4主墩抗力均满足船撞设防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轨两用桥 船撞分析 风险分析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房湾长江大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骑 廖海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6,共6页
粉房湾长江大桥为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为检验该桥在强风下的颤振稳定性及在常遇风速下的涡激振动性能,对该桥动力特性进行计算并按照1∶45.8的几何缩尺比制作6个标准主梁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针对试验结果提出在主梁风嘴边桁... 粉房湾长江大桥为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为检验该桥在强风下的颤振稳定性及在常遇风速下的涡激振动性能,对该桥动力特性进行计算并按照1∶45.8的几何缩尺比制作6个标准主梁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针对试验结果提出在主梁风嘴边桁处设置导流板的制振措施。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刚度大、振动频率高,在检验风速范围内不会发生颤振失稳和静风失稳,满足抗风设计要求;通过在主梁风嘴边桁处设置导流板,能够实现对桥梁涡激共振的有效控制,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轨两用桥 动力特性 模型试验 风洞试验 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