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绿化带对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格局的影响及防护效应——以山西省主要公路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慧 郭晋平 +2 位作者 张芸香 魏红芬 冯璐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218-6226,共9页
在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路段路侧设置样带,在样带内按距离梯度采集路旁土壤并进行Pb、Cr、Cu、Zn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污染指数分析4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格局及公路绿化带的影响,比较不同结构特征的绿化带对4种重金属污染防护效应的差异... 在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路段路侧设置样带,在样带内按距离梯度采集路旁土壤并进行Pb、Cr、Cu、Zn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污染指数分析4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格局及公路绿化带的影响,比较不同结构特征的绿化带对4种重金属污染防护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扩散格局呈单峰态,主要污染区间出现在10—70m范围内,4种重金属污染指数峰值与峰值位置不同;公路绿化带对土壤4种重金属污染有显著防护效应,可将污染限制在50m范围内,使峰值高度降低,峰值位置提前;绿化带宽度、郁闭度和树种组成对林带防护效应有显著影响,绿化带宽度在40—70m即可保证对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起到有效防护作用,单树种绿化带郁闭度≥0.6,可缩小重金属主要污染区间,100m处污染指数降为0.139—0.977;栽植混交林带使其成林后郁闭度≥0.6,对路旁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效果更好,可将重金属污染的峰值位置限制在20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重金属污染 污染指数 水平格局 防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慧 郭晋平 +2 位作者 张芸香 魏红芬 冯璐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在路侧设置样带分梯度布设噪音测点,研究绿化带对交通噪音的衰减效应、绿化带的噪音衰减格局及绿化带特征因子与降噪效应的关系,并通过拟合回归模型,分析绿化带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噪音...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在路侧设置样带分梯度布设噪音测点,研究绿化带对交通噪音的衰减效应、绿化带的噪音衰减格局及绿化带特征因子与降噪效应的关系,并通过拟合回归模型,分析绿化带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噪音衰减格局呈单调递减趋势,模型拟合不同水平梯度的噪音衰减效应,以三次多项式拟合度最高;绿化带10m内是最佳降噪范围,10~60m为有效降噪范围,60~80m是次级降噪范围,40~60m宽的绿化带可满足绿化带的降噪要求;合理栽植绿化树种,使其成林后郁闭度≥0.6,可使噪音值从路基处至80m处降低31.0~36.4dB,绿化带树木高大并且栽植乔灌草复层结构,会增大林带的降噪效应;绿化带降噪效应与绿化带宽度、郁闭度、100m绿化带胸高断面积等因子正相关,与疏透度负相关,因子的互作对降噪效应起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降噪 格局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北地区公路绿化带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陆桂红 施鹏程 +1 位作者 耿玉清 吴京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6,51,共6页
为了解城市土壤的肥力质量,服务于城市土壤健康管理。以京北城区环线公路绿化带附近的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表层0~10 cm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养分指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其含量高达71.74%,黏粒含量仅为4.04%,土壤质地... 为了解城市土壤的肥力质量,服务于城市土壤健康管理。以京北城区环线公路绿化带附近的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表层0~10 cm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养分指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其含量高达71.74%,黏粒含量仅为4.04%,土壤质地主要为砂土及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土壤pH值在8.01~8.97范围内,属微碱性到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81 g.kg-1,全N平均含量为0.81 g.kg-1,有效P平均含量为29.16 mg.kg-1,速效K平均含量高达252.22 mg.kg-1;土壤养分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不同,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有效P〉速效K〉NH4+〉NO3-〉全N〉全P〉全K;不同环路区域的土壤养分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北二环路区域除全K和速效K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由市中心向外辐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草地土壤中的全N、有效P及全K含量显著高于空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养分 草地 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带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海峰 管东生 +1 位作者 梁爱珍 刘巧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应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新建公路绿化带(<1 a)、旧建公路(15 a)绿化带以及研究区内针叶林和两类不同年龄常绿阔叶林的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新路绿化带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最简单,旧路绿... 应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新建公路绿化带(<1 a)、旧建公路(15 a)绿化带以及研究区内针叶林和两类不同年龄常绿阔叶林的植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新路绿化带植物群落的群落结构最简单,旧路绿化带植物群落次之;与常绿阔叶林群落相比,公路绿化带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较低,尤其是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降低明显。新、旧公路绿化带土壤受扰动严重,土壤容重较大,粗砂粒含量偏高,粘粒含量偏低,新路尤为突出;新、旧公路绿化带植物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相对其他三种植物群落偏低,新路绿化带相差较大,旧路绿化带相对新路绿化带稍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公路绿化带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路绿化带土壤有机碳的分异 被引量:5
5
作者 涂成龙 刘丛强 武永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根据地表植被和形成年限不同将城市公路绿化带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应用同位素示踪理论和质量平衡原理探讨土壤有机碳(S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来源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城市公路绿化带SOC和DOC变幅较宽、离散程度较大;SOC和DOC含... 根据地表植被和形成年限不同将城市公路绿化带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应用同位素示踪理论和质量平衡原理探讨土壤有机碳(S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来源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城市公路绿化带SOC和DOC变幅较宽、离散程度较大;SOC和D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不同类型土壤SOC或DOC含量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贵阳市公路绿化带SOC中的C4-C为原始土壤所具有。表层土壤源于SOC的DOC含量较少。大气颗粒物和雨水中的DOC是土壤表层DOC的主要来源。在各公路绿化带整个土壤剖面层次1δ3CSOC值相近。新城公路绿化带土壤剖面来源于土壤腐殖类物质的DOC占土壤总DOC的比例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有降低趋势。老城的公路绿化带土壤剖面中,随着时间的增加,源于土壤腐殖类物质的DOC逐渐增加,并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带净化路旁SO_2、NO_2效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慧 郭晋平 张芸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21-327,共7页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在路侧设置样带分梯度布设SO2和NO2采样点,研究绿化带对SO2和NO2的阻滞吸收效应,并分析绿化带对SO2和NO2的净化效应与多种林带特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对交通运行所引起的SO2和NO2污染有... 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在路侧设置样带分梯度布设SO2和NO2采样点,研究绿化带对SO2和NO2的阻滞吸收效应,并分析绿化带对SO2和NO2的净化效应与多种林带特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对交通运行所引起的SO2和NO2污染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在5~10m处,绿化带表现出较好的净化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净化效应递减,30m后宽带型和窄带型绿化带差异不显著;绿化带对SO2污染的净化效应略高于NO2,距公路50m处对SO2净化率达95.68%,NO2净化率为77.32%;绿化带郁闭度≥0.60对SO2的净化效应较高,而郁闭度在0.40~0.65之间疏透度适宜的绿化带对NO2有较高的净化效应;公路绿化带对SO2和NO2的净化效应与多种林带特征因子相关,在特定的林带宽度和密度条件下,绿化带树木高大并且栽植乔灌草复层结构,会增大绿化带的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净化效应 林带特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带滞尘效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慧 郭晋平 张芸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8-1485,共8页
道路交通扬尘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公路绿化带进行分类,并选择粒径分别为150、106、75、53μm的黄土粉,模拟道路交通TSP,采用喷粉机设置1、2、3、4 m·s-1的喷粉速度在路... 道路交通扬尘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山西省典型公路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公路绿化带进行分类,并选择粒径分别为150、106、75、53μm的黄土粉,模拟道路交通TSP,采用喷粉机设置1、2、3、4 m·s-1的喷粉速度在路沿处设置人工喷粉,在路侧设置样带分0、2、5、10、15、20 m距离梯度布设采样点进行尘源样品的采集,进行称重。本文提出绿化带净滞尘率和梯度净化率的概念,研究不同粒径水平、不同瞬时风力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绿化带对交通扬尘的阻滞吸收效应,最后基于显著影响因子和因子的互作采用逐步回归法拟合绿化带滞尘效应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绿化带滞尘效应与多种林带特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明显改变了道路TSP扩散格局,对空气中的粉尘有显著的净化效应。本实验条件下,在距道路5 m范围内绿化带开始发挥效应,净滞尘效应均值达22.95%,随后TSP净滞尘率降低,在20m净滞尘率均值为9.83%,但净化率均值达96.56%;不同粒径水平和瞬时风力条件下,绿化带的滞尘效应不同,TSP粒径为53、75μm时,绿化带在5 m的净滞尘率最高,分别为18.81%和38.09%,而粒径为106、150μm时,绿化带在15 m的净滞尘率最高,分别为15.40%和24.94%,当瞬时风力为1 m·s-1时,净滞尘率在15 m处最高,为16.50%,当瞬时风力分别为2、3、4 m·s-1时,净滞尘率均在5 m处最高,分别为22.03%、28.69%、25.09%,均以高密度型绿化带(郁闭度≥0.55)效果较好;在近路基处栽植杨树(Populus L.)或槐树(Sophora japonica Linn.),且乔木种长势高大并伴有较密的灌草结构,能增强绿化带的滞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滞尘效应 林带特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市公路绿化带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剑锋 孙丽梅 +1 位作者 李传保 尹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4045-4046,共2页
研究了信阳市公路绿化带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土壤样品缺乏有机质和氮,大部分缺磷,而钾素肥力较高。因此,在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提高有机肥、氮肥用量,... 研究了信阳市公路绿化带土壤养分状况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公路绿化带土壤样品缺乏有机质和氮,大部分缺磷,而钾素肥力较高。因此,在养分管理上要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当提高有机肥、氮肥用量,增施磷肥,少施或不施钾肥,并兼顾中量、微量元素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土壤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北部城区公路绿化带土壤易氧化碳的研究
9
作者 施鹏程 陆桂红 吴京科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6期26-29,共4页
土壤易氧化碳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北京市公路绿化带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碳的含量。研究表明,公路绿化带草地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平均含量分别为11.99 g/kg和0.51 g/kg,而空... 土壤易氧化碳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北京市公路绿化带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碳的含量。研究表明,公路绿化带草地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平均含量分别为11.99 g/kg和0.51 g/kg,而空地上相应的指标分别为11.00 g/kg和0.41 g/kg;各个环路之间草地和空地土壤易氧化碳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易氧化碳在有机碳中所占的比例为3.23%~5.34%,其中二环路上土壤易氧化碳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四环路和五环路。总的来看,草地可以增加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土壤有机碳 土壤易氧化碳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域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 以京藏高速公路呼包段为例
10
作者 夏蔓宏 董少刚 +4 位作者 张涛 李铱 王超 程雅娟 李政葵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2-421,共10页
高速公路绿化带能美化环境,吸尘减噪,保持水土,但在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带主要依赖地下水补给,会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以土默川平原北部呼包高速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将研究区的绿化带进行分类,同时,... 高速公路绿化带能美化环境,吸尘减噪,保持水土,但在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带主要依赖地下水补给,会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以土默川平原北部呼包高速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将研究区的绿化带进行分类,同时,结合ET_0等相关公式计算绿化带的蒸腾耗水量。在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掌握研究区的地下水补径排特征,计算研究区侧向补给量,进而得出绿化带蒸腾耗水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青山山前侧向补给,主要排泄为地下水径流排泄及绿化带的蒸腾耗水; 2016-07—2017-06期间,研究区非植被区、植被覆盖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7%和83%,绿化带年蒸散发量为1006.10 mm,蒸腾耗水量为2434.86×10~4m^3/a;山前侧向补给量为24372.16×10~4m^3/a;绿化带蒸腾耗水量约占山前侧向补给量的10%。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绿化带的建设对地下水资源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化带 半干旱区域 植被蒸腾量 地下水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带草坪杂草化学治理效果的评价
11
作者 王俊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68-70,共3页
对 104 国道线长石岭至青岭绿化带草坪杂草进行化学治理试验,提出了草坪杂草化学治理的实施程序、设计方法,并对化学治理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评价。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草坪 杂草 化学治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滴灌系统设计参数对出流均匀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旭辉 王文广 +3 位作者 谭华 涂光胜 滕钢 谭江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112,133,共6页
针对重庆忠万高速绿化带滴灌工程的比降大、管道长的复杂条件,基于Darcy-Weisbach公式建立了迭代求解数学模型,并布置室内水力学实验获得实测参数来验证。针对滴管管网设计参数,包括管长、滴头间距、坡比等对出流均匀度的影响,指出在一... 针对重庆忠万高速绿化带滴灌工程的比降大、管道长的复杂条件,基于Darcy-Weisbach公式建立了迭代求解数学模型,并布置室内水力学实验获得实测参数来验证。针对滴管管网设计参数,包括管长、滴头间距、坡比等对出流均匀度的影响,指出在一定的坡比、管长等边界条件下,适当的初始水头、滴头间距参数组合可满足滴灌系统的出流均匀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系统 高速公路绿化带 Darcy-Weisbach公式 出流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公路绿化工程模式优化与示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慧 郭晋平 张芸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以山西省公路绿化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公路绿化带结构类型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按照不同的绿化带结构类型选择典型路段设置调查样带,在样带内设置梯度采样点,分析公路绿化带的多种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绿化带组成结构和空间配置... 以山西省公路绿化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公路绿化带结构类型进行调查总结分析,按照不同的绿化带结构类型选择典型路段设置调查样带,在样带内设置梯度采样点,分析公路绿化带的多种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绿化带组成结构和空间配置模式提出优化设计建议,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绿化带 模式 优化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自然特色 打造岭南水乡道路绿化廊道——佛山一环高速路南线景观绿化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香 陆耀东 邵华英 《广东园林》 2011年第3期44-47,共4页
佛山一环南线景观绿化在满足交通安全、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在自然特色上做文章,把道路绿化和周边岭南水乡景观特色融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道路绿化案例,为类似的城市干道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景观坛阶 高速公路绿化带 珠三角水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西县亚麻田菟丝子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维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年第5期49-49,共1页
近几年,菟丝子在兰西县亚麻田、公路绿化带及农田局部小面积发生,但由于其扩散蔓延速度快,危害损失大(寄生农作物一般损失10%-20%)因而给亚麻产业及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菟丝子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提... 近几年,菟丝子在兰西县亚麻田、公路绿化带及农田局部小面积发生,但由于其扩散蔓延速度快,危害损失大(寄生农作物一般损失10%-20%)因而给亚麻产业及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菟丝子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控策略和技术,通过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技术 发生规律 菟丝子 亚麻田 兰西县 危害损失 公路绿化带 蔓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夏石竹四季扦插技术
16
作者 吴松 《上海蔬菜》 2007年第6期107-109,共3页
常夏石竹又名羽裂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宿根速生花卉。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事业对地被植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夏石竹因常绿、花美、耐瘠、耐旱、耐寒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斜坡、鼓面、高速公路绿化带、大型绿地、住宅小区... 常夏石竹又名羽裂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宿根速生花卉。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事业对地被植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夏石竹因常绿、花美、耐瘠、耐旱、耐寒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斜坡、鼓面、高速公路绿化带、大型绿地、住宅小区、广场、拼植图案、点缀花坛,正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新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夏石竹 扦插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 多年生草本 公路绿化带 地被植物 绿化事业 住宅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常青杨
17
作者 肖凯烈 《农村百事通》 2003年第1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青杨 杂交无性系 工业原料林 公路绿化带 蛀干害虫 造林树种 欧美黑杨 市场前景 广谱抗性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