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益性用地界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2 位作者 周澎湃 李珍贵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公益性用地的界定方法。研究方法:以法学和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建立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并选用不同用地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本文所建立的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客观合理,具有可行...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公益性用地的界定方法。研究方法:以法学和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建立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并选用不同用地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本文所建立的公益性用地界定体系客观合理,具有可行性。研究结论:公益性用地界定方法的确立,为征地制度改革中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公益性用地 征地改革 界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公益性用地价格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郭城 刘卫东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4,25,共2页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公益性用地 土地价格评估 社会公共利益 城市基础设施 集体福利 自然保护区 理论与方法 物质载体 不可或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更新公益性用地供给机制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濮蕾 汤虹 +2 位作者 赵玉 瞿琦 胡松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137,146,共8页
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已进入存量开发和内涵式发展阶段,其人口结构转型带来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需求主要通过城市更新手段来解决。选取深圳、广州、东莞3个珠三角地区城市,通过对比分析三地城市更新的公益性用地落实的保障政策机制以及促进... 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已进入存量开发和内涵式发展阶段,其人口结构转型带来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需求主要通过城市更新手段来解决。选取深圳、广州、东莞3个珠三角地区城市,通过对比分析三地城市更新的公益性用地落实的保障政策机制以及促进措施的异同,总结三地的经验得失和创新成就,进而提出加强刚性管控、建立奖励机制和完善配套制度等3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新时期各地破解城市更新公益性用地供给难题提供参考和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益性用地 用地供给机制 珠三角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界定方法探讨--以一种方式论为视角
4
作者 彭波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通过考察相关立法现状和司法判例,剖析界定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关键问题和理论依据,为体系设计提供必要的事实基础与理论指导。研究发现,现行立法中城市(国有)土地为其概念表达的主要客体,司法实践中存在“集体公共用地”“集体公... 通过考察相关立法现状和司法判例,剖析界定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关键问题和理论依据,为体系设计提供必要的事实基础与理论指导。研究发现,现行立法中城市(国有)土地为其概念表达的主要客体,司法实践中存在“集体公共用地”“集体公益用地”表述混乱等情况,需要以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需求论、非商业利益论和公物所有权理论为基础,运用程序化思维,严格遵从建设用地到公益性建设用地,再到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分析步骤,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体系。研究结论能对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提供更为清晰的认识,进而助力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建设用地 公益性用地 判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逻辑起点、功能取向与法权构造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欣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187,共8页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 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性修法,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承包地“三权分置”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均已入法,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却甚少被立法或修法提及,在不同类型土地之间发展失衡。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之初即具有中国特色,既包含双重“公”的本质,又体现“共”的属性,具备农民生存发展福利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序良俗的维护功能、集体土地合理利用的增进功能。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权构造对推动物权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有必要的,系统化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清晰的客体范围、完备的权利内容以及规范的使用期限,方能有效发挥出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建设用地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 法权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政治与经济属性平衡论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88,共8页
研究目的:确定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外延内涵并对其利用方式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通过确立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的区分标准,并对三者作对比分析,辨析公益性用地的基本属性。研究结果:(1)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与... 研究目的:确定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外延内涵并对其利用方式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通过确立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的区分标准,并对三者作对比分析,辨析公益性用地的基本属性。研究结果:(1)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与其他用地的共同属性在于其经济属性,其经济属性虽在降低农业活动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村民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有巨大发挥空间,却因其名称中所包含的"公益性"而产生了市场化要素不得进入的假象,从而处于未开发的状态;(2)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与其他用地的不同属性在于其政治属性,其政治属性在服务土地征收上已得到彰显,却因征收条件的宽泛和征收补偿的缺位而可能沦为纯粹满足征地需求的资源库。研究结论:对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开发与利用不可偏废其一,前者的开发与利用需进一步约束,后者的开发与利用需大胆放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属性平衡 评论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薛军 闻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近年来,中国征地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但由于细微琐碎的变革没有触及到改革本质,因此征地实践中仍存在补偿不公平、程序混乱及矛盾冲突加剧的国家治理危机,而征地补偿较低的问题几乎被所有研究提及。为此,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从效率和公... 近年来,中国征地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但由于细微琐碎的变革没有触及到改革本质,因此征地实践中仍存在补偿不公平、程序混乱及矛盾冲突加剧的国家治理危机,而征地补偿较低的问题几乎被所有研究提及。为此,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从效率和公平角度出发,以政府征地用于公益性项目为例,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政府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为目的时,低于市场价值的征地补偿是既满足效率同时满足公平的征地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项目用地 征地补偿标准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