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的配电网电压调控及其硬件在环仿真
1
作者 张靖 王枭 +2 位作者 马恒瑞 高天露 徐维懋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1,共8页
针对配电网电压调控仿真中缺乏实际电网数据支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CIME)的硬件在环平台构建方法。构建基于CIME的配电网高保真仿真模型,实现了实际配电网的拓扑识别、重构与潮流模拟;提出了滚动时域控制框架下的... 针对配电网电压调控仿真中缺乏实际电网数据支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CIME)的硬件在环平台构建方法。构建基于CIME的配电网高保真仿真模型,实现了实际配电网的拓扑识别、重构与潮流模拟;提出了滚动时域控制框架下的储能优化调度模型,利用计及线损的DistFlow模型有效提高了模型的在线求解效率与电压控制效果;面向实际电网场景搭建硬件在环平台,以我国南方某10 kV配电网和IEEE标准系统建立仿真算例,验证基于CIME硬件在环平台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控制策略对实际储能设备的调控效果。研究成果提供利用实际电网数据搭建仿真测试平台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支撑面向实际电网场景的系统仿真与控制算法集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公用信息模型 硬件在环仿真 配电网 电压调控 高保真仿真模型 DistFlo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枭 张靖 +4 位作者 杜肖 和学豪 张闻 赵彪 刘清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3,共12页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建设是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现有储能规划研究未能充分利用实际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用信息,配置结果难以应用于实际电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CIM/e)的储能优化配置...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建设是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现有储能规划研究未能充分利用实际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用信息,配置结果难以应用于实际电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CIM/e)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CIM/XML的数据解析方法,实现实际配电网的拓扑识别和潮流模型重构;其次,建立计及经济性与电能质量指标、内嵌潮流约束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实现系统运行和规划的一体化设计,给出新增储能布点和容量的优化配置结果;最后,在中国南方地区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实际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 电力公用信息模型 潮流模型 配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分析应用中的公用信息模型 被引量:33
3
作者 柳明 何光宇 卢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51-58,共8页
从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分析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网络分析应用的数据需求,讨论了公用信息模型(commoninformationmodel,CIM)对上述数据需求的支持,并进一步明确了3个问题:CIM模型库对于网络分析应用提供了哪些... 从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分析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网络分析应用的数据需求,讨论了公用信息模型(commoninformationmodel,CIM)对上述数据需求的支持,并进一步明确了3个问题:CIM模型库对于网络分析应用提供了哪些信息模型;这些模型应该如何使用;模型库在网络分析应用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围绕上述问题介绍了5类模型(包括量测模型、保护模型、控制模型、拓扑模型和设备模型)及其在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CIM在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应用 公用信息模型 量测模型 控制模型 拓扑模型 保护模型 设备模型 能量管理系统(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规划中的公用信息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柳明 何光宇 卢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4-31,共8页
从电网调度中运行规划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运行规划的一般框架,讨论了公用信息模型(commoninformationmodel,CIM)对运行规划的支持,明确了3个问题:CIM模型库对于运行规划提供了哪些信息模型,这些模型应该如何使用,模型库在运行方面存在哪... 从电网调度中运行规划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运行规划的一般框架,讨论了公用信息模型(commoninformationmodel,CIM)对运行规划的支持,明确了3个问题:CIM模型库对于运行规划提供了哪些信息模型,这些模型应该如何使用,模型库在运行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围绕上述问题介绍了6类模型(包括运行规划的框架模型、负荷预测模型、机组模型、停运模型、交换计划和发电计划模型)及其在运行规划中的使用,展望了CIM模型在运行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规划 公用信息模型 负荷预测模型 机组模型 停运模型 交换计划模型 发电计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970公用信息模型的电网接线图形软件的设计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栋 袁荣湘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35-39,共5页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IEC 61970通用信息模型的电网接线图绘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中的类定义基本参照IEC 61970 CIM中Core Package、Domain Package和Topological Package对对象属性和对象间关系的定义,并使用COM+技术为其他应用...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IEC 61970通用信息模型的电网接线图绘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中的类定义基本参照IEC 61970 CIM中Core Package、Domain Package和Topological Package对对象属性和对象间关系的定义,并使用COM+技术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接口。按照本文所述方法开发的软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规范性,可以灵活地应用于电力仿真系统、SCADA中的监视画面和调度员操作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设计 电力系统 图形界面 电网接线图形软件 IEC 61970 公用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用信息模型进行信息交换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海彬 王磊 唐国庆 《江苏电机工程》 2002年第5期17-20,共4页
公用信息模型是美国电力研究所的控制中心应用程序接口标准的核心 ,为描述电力系统资源提供了一种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的发展使得公用信息模型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结合成为电力系统中信息交互的出色选择。介绍了公用信息模型和可扩... 公用信息模型是美国电力研究所的控制中心应用程序接口标准的核心 ,为描述电力系统资源提供了一种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的发展使得公用信息模型与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结合成为电力系统中信息交互的出色选择。介绍了公用信息模型和可扩展标记语言的要点 ,阐述了从公用信息模型到可扩展标记语言文档的映射 ,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信息模型 信息交换 可扩展标记语言 资源描述框架 能量管理系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关志超 林群 +1 位作者 文锦添 杨东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178-183,共6页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SUTSS)是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的一期建设内容和启动工程,以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城市交通仿真为核心技术是本期建设的技术思想。系统包括: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网络;城市交通信... 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SUTSS)是深圳“城市交通仿真与公用信息平台”的一期建设内容和启动工程,以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城市交通仿真为核心技术是本期建设的技术思想。系统包括: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网络;城市交通信息综合采集与处理系统;城市交通仿真(宏观、中观、微观)系统;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五个部分。如何从构架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入手,将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城市交通信息通信与传输、城市交通仿真、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等作为城市智能交通公用信息平台一体化设计与建设,是这一大型系统工程的关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仿真 公用信息平台 路网模型 体系结构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 61970标准的多控制中心间无功电压协调控制信息交互模型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彬 郭庆来 +2 位作者 孙宏斌 张伯明 吴文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10,共6页
标准化是未来控制中心信息交互的发展方向。基于IEC 61970标准,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控制中心间无功电压协调控制(coordinated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CAVC)的信息交互模型。首先分析CAVC信息流内容,给出用于信息交互的协调控制模型定义... 标准化是未来控制中心信息交互的发展方向。基于IEC 61970标准,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控制中心间无功电压协调控制(coordinated 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CAVC)的信息交互模型。首先分析CAVC信息流内容,给出用于信息交互的协调控制模型定义;对公用信息模型进行扩展,设计出CAVC标准化信息模型;基于组件接口规范,设计CAVC标准化信息交互接口,并给出其信息交互框架和信息交互数据流程;该信息交互模型在实现智能电网条件下CAVC的多控制中心间信息交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压控制 多控制中心 协调控制 公用信息模型 组件接口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M模型的植被覆盖变化对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平 沈润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754-5760,共7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结合GIMMS/NDVI遥感数据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开展诊断分析研究,并将其与模型模拟试验相结合,通过这种方法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结合GIMMS/NDVI遥感数据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开展诊断分析研究,并将其与模型模拟试验相结合,通过这种方法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的NDVI、气温和降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982—2006年,区域滑动平均NDVI、气温和降水的线性变化斜率分别为5E-04/10a、0.061℃/10a和-0.492mm/10a;研究区域内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同期滑动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459和-0.23,且均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应用CLM陆面过程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增加后,植被覆盖发生变化地区的净短波辐射有所增加,净长波辐射有所减少,导致地表吸收净辐射有增加趋势;研究区域内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有所增加,且潜热通量的增加更为明显,这可能对植被覆盖增加后气温的降低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区域内的土壤含水量和地表蒸散均呈增加变化,这可能导致降水增加。但是,植被覆盖增加对区域气温降低和降水增加的影响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气候变化 陆面过程模型(clm)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1970公共信息模型的调度数据中心设备模型及其扩展方案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炎炎 徐家慧 刘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24-326,共3页
利用IEC61970标准中的公用信息模型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了调度数据中心的设备模型,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比较3种扩展设备模型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对上述设备模型进行扩展的方案,将该方案应用于某省调数据中心的建设中,解决了数据中心建... 利用IEC61970标准中的公用信息模型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了调度数据中心的设备模型,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比较3种扩展设备模型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对上述设备模型进行扩展的方案,将该方案应用于某省调数据中心的建设中,解决了数据中心建模不规范和数据交换不畅通的问题,保证了后期应用时系统对数据内容和响应时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970 公用信息模型 数据中心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M4.5土壤风蚀模型的河北省土壤释尘量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伟 王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共9页
为了定量评价大气污染物中由于土壤风蚀而形成的PM_(10)释放量,基于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CLM4.5土壤风蚀模型,运用遥感数据、地面气象监测数据、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数据和陆表特征参量产品数据,建立土壤风蚀释尘量的参数体系,模拟2013年河... 为了定量评价大气污染物中由于土壤风蚀而形成的PM_(10)释放量,基于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CLM4.5土壤风蚀模型,运用遥感数据、地面气象监测数据、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数据和陆表特征参量产品数据,建立土壤风蚀释尘量的参数体系,模拟2013年河北省的土壤风蚀粉尘中PM_(10)的释尘量。结果表明:2013年河北省PM_(10)的年释尘通量为1.02 t/hm^2,其中,3月份释尘通量最高,为0.28 t/hm^2,占全年释尘量的27.6%,7月份释尘通量最低,仅占全年的0.2%。春季的释尘通量最高,为0.55 t/hm^2,冬季次之,为0.28 t/hm^2,秋季再次之,为0.18 t/hm^2,夏季的释尘通量最低,为0.015 t/hm^2,呈现明显的春高夏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全省土壤风蚀尘中PM_(10)释尘量区域分布差异明显,释尘量最大的区域是沧州滨海平原和坝上高原,其次是冀东滨海平原和冀西北间山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模型 clm4.5 PM10 释尘通量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DAS强迫CLM3.5模式的新疆区域土壤温度陆面过程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孟现勇 王浩 +4 位作者 刘志辉 师春香 刘时银 陈曦 龚伟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9-995,共17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大气近地面强迫资料,驱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3....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大气近地面强迫资料,驱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3.5),对中国新疆地区土壤温度时空分布进行逐小时Off-line模拟(模拟时段为2009—2012年);利用国家土壤温度自动站(新疆区域105站点)数据验证CLDAS驱动场强迫下的CLM3.5模式在中国新疆地区3个土壤层(5cm、20cm和80cm)的土壤温度模拟能力。研究发现:在月变化方面,第1层(5cm)土壤温度模拟与实测值差异最大,在每年7月最大差异达5k左右;第2层(20cm)在每年7月达最大差异(3k左右),而第3层(80cm)在每年7月均模拟的很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因为新疆地区7月前后浅层土壤温度变化剧烈,温度白天最高可达300K以上,昼夜温差大,导致模式不能很好抓住浅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还发现,在80cm土壤深度,模式在1月、12月的模拟结果均较前两层差。在日变化方面,研究发现:较浅的两层(5cm和20cm)土壤温度模拟值在夏季和秋季均较差。与月变化模拟结果类似的是,80cm土壤层日变化在1、12月模拟较差,然而在其他时段却模拟的很好。在小时变化方面,分析发现:第1层土壤(5cm)模拟结果在每年的1—4月及9—11月的全天(即24 h),模式也会有不同的偏差:其中,在03UTC—21UTC之间主要表现为模式结果比观测结果偏高,而在日内21UTC—00UTC主要表现为模拟结果偏小。在每年的5—8月,全天模拟值都偏小,其中在09UTC达当日最大值。而距离第2层(20cm)处的土壤温度模拟值在大部分月份都偏差较小(-1K至1k之间),并在日内12UTC偏差达到当日最大值。研究发现,在土壤20cm处,模式模拟的最大值较观测值提前,而第3层(80cm)的土壤温度基本不受日内变化影响,表现较为平稳。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新疆地区5—8月、9—11月为昼夜温差大,深层土壤温度较浅层土壤温度温差变化小,这也造成了模式对于浅层土壤模拟较深层差的主要原因。总体研究表明:CLDAS驱动场强迫下的CLM3.5模式可较为精确的模拟中国新疆地区多年平均土壤温度时空分布,并较为准确的反映中国新疆地区土壤温度的小时、日、月及年际的变化规律。模式浅温度模拟不好的原因可能与模式参数化方案及地表参数有关,后期将继续修正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壤温度 clm3.5 CLDAS 空间变化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I智能体的配电网监控信息批处理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屈志坚 刘明光 +3 位作者 刘靖 王健 杨罡 王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配电网监控中量测点多、变化快,造成关键信息传输产生较大延迟的问题,提出了批量信息的信念–愿望–意图(belief-desire-intention,BDI)智能处理方法。通过建立BDI智能体的五元组模型,对多智能体进行交互分析,构建了公用信息的智能... 针对配电网监控中量测点多、变化快,造成关键信息传输产生较大延迟的问题,提出了批量信息的信念–愿望–意图(belief-desire-intention,BDI)智能处理方法。通过建立BDI智能体的五元组模型,对多智能体进行交互分析,构建了公用信息的智能体联盟,综合运用模型自动映射和消息事件触发(message event trigger,MET)的技巧,从业务流和信息流角度进行智能化原型系统实现。利用10 kV配电网监控的工程算例进行了交互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处理效率比传统2 s轮询方法提高了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监控技术 多智能体系统 公用信息模型 射技术 消息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M模型的电力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杰 程宏波 陈赤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74-77,共4页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能量管理系统(EMS)或其它调度自动化的子系统彼此之间都有大量的实时性和非实时性数据交换,但各时期各子系统采用特定建模方式,造成当前数据交换的困难。采用公用信息模型和XML技术,构建基于CORBA支撑平台的一...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能量管理系统(EMS)或其它调度自动化的子系统彼此之间都有大量的实时性和非实时性数据交换,但各时期各子系统采用特定建模方式,造成当前数据交换的困难。采用公用信息模型和XML技术,构建基于CORBA支撑平台的一体化信息集成系统可能解决上述的困难。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说明电力企业(或控制中心)的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XML/RDF数据交换的实现过程,建立了基于UIB的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并阐述了一体化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信息模型 组件接口规范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 可扩展标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和Petri网的电力系统恢复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栋 陈允平 +1 位作者 沈广 樊友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3,121,共5页
为了描述电力系统恢复过程,提出了基于UML的电力系统恢复过程建模方法,使用类图表示参与电力系统恢复的主要元件的静态特性,使用状态图表示各元件的动态特性。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提出了将UML模型转化为赋时Petri网的方法,将UM... 为了描述电力系统恢复过程,提出了基于UML的电力系统恢复过程建模方法,使用类图表示参与电力系统恢复的主要元件的静态特性,使用状态图表示各元件的动态特性。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提出了将UML模型转化为赋时Petri网的方法,将UML模型的操作转化为Petri网中的变迁,将UML模型中操作的输入、输出及约束表示为Petri网的库所。以IEEE RTS-96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易于对电力系统恢复过程进行模型化分析和软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恢复 统一建模语言 公用信息模型 赋时PETRI网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拖动设备的负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卓然 周锦 沈卫兵 《陕西电力》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实际电网中,变频拖动设备具有较特殊的负荷特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造成了潜在影响。现有的拖动负荷中,常规的基于异步电动机的拖动设备和新型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变频拖动负荷分别占有不同比例。根据常规拖动负荷和变频拖动负荷的机理模... 在实际电网中,变频拖动设备具有较特殊的负荷特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造成了潜在影响。现有的拖动负荷中,常规的基于异步电动机的拖动设备和新型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变频拖动负荷分别占有不同比例。根据常规拖动负荷和变频拖动负荷的机理模型,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CLM结构,通过拟合辨识得到不同混合比例的拖动负荷模型参数。基于PSD-BPA平台,将其应用于变频拖动负荷占比较大的某实际电网,通过仿真对比分析,研究了其对实际电网电压、有功和无功动态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动设备 变频拖动设备 负荷模型 c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逻辑模型的关系实现
17
作者 柳文 柳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46,49,共5页
针对逻辑模型在查询和存储方面的不足,定义与其具有一致表示能力的关系模型,并将逻辑模型中以句子形式表示的逻辑约束转化为针对关系模型中逻辑关系的势的约束。根据模型的访问,以IEC61970所采用的数据访问接口DAF为例,在上述关系模型... 针对逻辑模型在查询和存储方面的不足,定义与其具有一致表示能力的关系模型,并将逻辑模型中以句子形式表示的逻辑约束转化为针对关系模型中逻辑关系的势的约束。根据模型的访问,以IEC61970所采用的数据访问接口DAF为例,在上述关系模型中给出基于关系代数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关系模型,可以在保持逻辑模型丰富的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关系代数提高模型访问的效率,同时保证约束判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模型 公用信息模型 模型验证 模型访问 模型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1970的配网数据模型
18
作者 刘晓光 黎灿兵 陈斌发 《农村电气化》 2008年第12期39-41,共3页
基于IEC61970公用信息模型及其扩展标准IEC61968,充分考虑配网三相不平衡、线路关系复杂等特点,对线路模型做了扩展;分析了配网拓扑关系特点,通过简单的节点端子模型分析了配网拓扑模型的建立过程,从而为配网信息模型和系统的功能共享... 基于IEC61970公用信息模型及其扩展标准IEC61968,充分考虑配网三相不平衡、线路关系复杂等特点,对线路模型做了扩展;分析了配网拓扑关系特点,通过简单的节点端子模型分析了配网拓扑模型的建立过程,从而为配网信息模型和系统的功能共享提供了基础。由于CIM采用UML,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建模,而目前主流的数据库均是关系型数据库,因此又分析了配网数据模型到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问题,为查询速度快、减小程序开发人员工作量的数据库设计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 970 IEC 61 968 公用信息模型 配网数据模型 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植被模型对青藏高原植被的模拟检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鲍艳 王玉琦 +1 位作者 南素兰 俞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43,共11页
动态植被模型是研究植被变化对气候反馈和影响的重要模型工具。本文对耦合了动态植被(Dynamic Vegetation,DV)和碳氮(Carbon and Nitrogen,CN)模型的NCAR陆面过程模式CLM4.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 动态植被模型是研究植被变化对气候反馈和影响的重要模型工具。本文对耦合了动态植被(Dynamic Vegetation,DV)和碳氮(Carbon and Nitrogen,CN)模型的NCAR陆面过程模式CLM4.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植被的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估,获得了定量化的偏差信息,并对高原植被和气候变化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模型能大致再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历史时期的季节循环、长期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但空间变率较遥感资料大。模拟的乔木覆盖度偏大,草地覆盖度偏小,因此严重高估了植被高原南部和东部的LAI。与遥感观测相比,模拟的LAI呈现了1~2个月的滞后,这与模式本身的植被动力机制不完善和模式的降水驱动偏差有关。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与表层土壤水和降水等气象因子的趋势变化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在该研究时段,地表水循环的变化(主要是降水和土壤水含量)对高原植被生长可能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覆盖度 动态植被模型 clm4.5-CN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仿真系统异构性的CIM扩展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念 张建华 +1 位作者 熊浩 张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58-62,共5页
针对公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中与电力系统仿真相关的元件类及其拓扑关系,分析了CIM在机电暂态分析建模应用方面的不足,对CIM中同步电机类和能量用户类(用于负荷建模)的属性进行了扩展,并根据IEEE标准励磁系统的定... 针对公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中与电力系统仿真相关的元件类及其拓扑关系,分析了CIM在机电暂态分析建模应用方面的不足,对CIM中同步电机类和能量用户类(用于负荷建模)的属性进行了扩展,并根据IEEE标准励磁系统的定义新建了励磁模型类。设计并实现了仿真信息交换测试系统,结合国内常用的BPA和PSS/E仿真软件构建了测试环境,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对象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扩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仿真 公用信息模型(clm) 异构系统 扩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