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动者”的缺席: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理路的反思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翠霞 顾理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qu... 公民社会是西方经验反复印证了的规避"国家主义"风险的有效公共领域,其卓越的实践功能自然地吸引了以探寻社会良性运行为旨趣的大批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认定公民社会是个"好东西"的价值预设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的诸多研究。但由于在概念理解中隐没了"公民"的存在,在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必需"的问题上遗忘了其对中国公民主体性觉醒的意义所在,致使在解答"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时,只能单纯围绕"自上而下的建构"还是"自下而上的演进"进行学理性的剖析,却无法在具体实践中给以足够有力的指导。究其原因在于研究过程中"行动者"的缺席,即缺乏对"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的凝视与关切。引入"公民行动者"的分析范畴,就是以对公民社会构成主体"行动"的关切冲破"国家——社会"固化分析框架的藩篱,并以行动后果可能存在的意外性和偶然性修正有关公民社会的乌托邦预设,同时通过对中国人和西方人行动逻辑的比较检视公民社会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从而对中国公民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国家——社会”分析范式 公民行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舆论传播中的公民协商和公民行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九洲 许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22,共5页
网络舆论是网民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就一些特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议题进行讨论及辩论而形成的。在网络舆论的传播初期,公民协商的议题会在各种有争议的观点间的相互竞争中不断凸显。随着话题讨论的深入,公民协商将为后来在一定条件... 网络舆论是网民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就一些特定的政治、经济或社会议题进行讨论及辩论而形成的。在网络舆论的传播初期,公民协商的议题会在各种有争议的观点间的相互竞争中不断凸显。随着话题讨论的深入,公民协商将为后来在一定条件下所引发的、旨在发挥某种政治影响力的公民行动做好舆论准备,从而达到网络舆论传播的最大效果。本文试从网络空间中的公民协商与公民行动两个层面,探讨当前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手段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公民协商 公民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抗争与政治参与的交融——理解中国公民行动的一个新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戴粦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3,159,共8页
公民行动两种主要研究路径具有局限性,应正确认识当下中国公民行动具有社会抗争和政治参与相互交融的特征。"抗争—参与"是理解中国公民行动的新的解释框架。这一新框架统摄抗争性参与和参与式抗争这两种具体的公民行动模式... 公民行动两种主要研究路径具有局限性,应正确认识当下中国公民行动具有社会抗争和政治参与相互交融的特征。"抗争—参与"是理解中国公民行动的新的解释框架。这一新框架统摄抗争性参与和参与式抗争这两种具体的公民行动模式。两个典型案例展示了"抗争—参与"行动的因果机制和运作机制,由此主张促使社会抗争与政治参与进一步交融,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全面提升公民行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抗争 政治参与 抗争性参与 参与式抗争 公民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赋权与公民环境行动——以PM2.5公民环境异议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6,共6页
以中国的PM2.5公民环境异议为例来分析网络对公民环境行动的影响可以看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民环境行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资源,一定程度上是对原本碎片化、草根化的公民环境主义的政治赋权。但由于网络在使用门槛、组织逻辑等方面... 以中国的PM2.5公民环境异议为例来分析网络对公民环境行动的影响可以看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公民环境行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资源,一定程度上是对原本碎片化、草根化的公民环境主义的政治赋权。但由于网络在使用门槛、组织逻辑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缺陷,使其可能成为管制方或商业利益方的有力工具,这些因素会影响网络公民环境行动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成为公民环境行动的困境和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赋权 公民环境行动 公民环境异议 PM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社会行动与传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苗苗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63-68,共6页
在新浪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等一系列微博打拐行动中,"公民记者"的表现引起了社会关注和议论。议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民记者"的合法性和不足。"公民记者"具有合法性,它体现... 在新浪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等一系列微博打拐行动中,"公民记者"的表现引起了社会关注和议论。议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民记者"的合法性和不足。"公民记者"具有合法性,它体现出公民就社会事务发声、占有媒体话语权的欲望;但同时,其媒介素质也亟待提高,如不具备专业性可能成为社会隐患,也可能危及自身安全。二是"公民记者"的影响力和传播价值。"公民记者"影响范围有限,需要借助舆论领袖和权威媒体推动;其传播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的议程设置,凸现民众对热点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记者”新媒体社会行动 媒介素养 媒体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助力“绿色公民行动”
6
作者 农夫 《绿色中国》 2015年第5期80-81,共2页
2月6日上午,由中国绿化基金会、西省林业厅巡视员、江西省绿化委员江西省绿化委员会、江西广播电视台会办公室主任魏运华,江西广播电视共同主办的"绿色公民行动"动态版《清台副台长刘建芳,双仁集团董事长邓明上河图》文化巡展——南... 2月6日上午,由中国绿化基金会、西省林业厅巡视员、江西省绿化委员江西省绿化委员会、江西广播电视台会办公室主任魏运华,江西广播电视共同主办的"绿色公民行动"动态版《清台副台长刘建芳,双仁集团董事长邓明上河图》文化巡展——南昌站在南德水,上海世博集团创意策划部总经昌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中国绿化基金理赵蕾,以及几百名各界嘉宾共同见会顾问、原林业部副部长蔡延松,中证了本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行动 《清明上河图》 世博集团 中国绿化 省绿化委员会 林业厅 副台长 广播电视 河图 江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创新实现绿色发展——2016绿色公民行动全新启航
7
作者 亚风 《国土绿化》 2016年第4期13-14,共2页
2016年4月6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绿色公民行动2016年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京召开,全面推动绿色公民行动在新常态下的持续创新发展。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联合国环境规划... 2016年4月6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绿色公民行动2016年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京召开,全面推动绿色公民行动在新常态下的持续创新发展。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张世钢,中国绿化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蓬、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先后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行动 中国绿化基金会 国家林业局 全国绿化委员会 张永利 国土绿化 气候变化 绿色发展 副局长 森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公民身份而斗争:被征地农民抗争的政治学解释——以四川G镇的抗争事件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蒋红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公民身份"(citizenship)是分析被征地农民抗争的新的解释视角。被征地农民的抗争促进了农民的公民身份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生产出行动主义公民(activist citizen),并且众多的公民抗争行动还能借由逆向驯服能力促使政府尊... "公民身份"(citizenship)是分析被征地农民抗争的新的解释视角。被征地农民的抗争促进了农民的公民身份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生产出行动主义公民(activist citizen),并且众多的公民抗争行动还能借由逆向驯服能力促使政府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公民身份权利(citizenship rights)。此种解释不仅有利于深化学术界关于农民维权抗争是否具有政治性的认识,而且展现出中国语境下公民身份发展的特殊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身份 农民抗争 行动主义公民 公民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服务发展研究 德国志愿服务:特点、趋势与促进措施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春荣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7,共5页
20世纪末,志愿服务在德国重又成为公共讨论的中心议题。本文分析了德国志愿服务复兴的原因及其特点,并结合德国联邦家庭部志愿者调查(1999年、2004年和2009年)的结果,论述德国志愿服务的现状,探究其结构与动机是否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
关键词 德国 志愿服务 公民志愿行动 志愿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公开:由政府到政党——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利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5,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公民依据该条例,通过申请财政信息公开,包括财政预决算编制的公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的公开以及执政党活动经费的公开等,推动政府(党)的财政公开。这对防止权力滥用、遏制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公民依据该条例,通过申请财政信息公开,包括财政预决算编制的公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的公开以及执政党活动经费的公开等,推动政府(党)的财政公开。这对防止权力滥用、遏制权力腐败以及结束党政不分均具有重要作用,将有力地促进政府(党)的活动实现公开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财政公开 公民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