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宛莹 张澍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确立道德规范的基本引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德育的重要依据。而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认同现状与培育目标之间的关系表明,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确立道德规范的基本引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德育的重要依据。而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认同现状与培育目标之间的关系表明,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任重道远。实现新时代研究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建构全员育人的培育体系,是一条较为科学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研究生 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思考 被引量:26
2
作者 段海超 蒲清平 王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4-77,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爱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敬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力,诚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友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引力。打造"两化为本"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价值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爱国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敬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力,诚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命力,友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引力。打造"两化为本"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体系、实施双向互动的创新创业价值引导模式、嵌入思想评价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机制等是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导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要求——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思考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4-7,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密切相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要求。政治理想信念教育需以爱国为引导,职业理想信念教育需以敬业为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密切相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要求。政治理想信念教育需以爱国为引导,职业理想信念教育需以敬业为基本要求,道德理想信念教育需以诚信为基础,生活理想信念教育需以友善为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想信念 大学生 个人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通·契合·建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学理审度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朝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29,共5页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语境下,建构和形塑与其大国地位相恰切的公民道德和价值观念已成时代亟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以其思想内容上逻辑性的融通和实践路径载体上一致性的契合,贯穿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语境下,建构和形塑与其大国地位相恰切的公民道德和价值观念已成时代亟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以其思想内容上逻辑性的融通和实践路径载体上一致性的契合,贯穿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在此过程中建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得益彰的合理化路径,有三个维度:第一,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第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对多样化价值观的引领整合能力建设;第三,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 良性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品格的培育 被引量:4
5
作者 苗丽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165,共2页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蕴含着丰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本文在系统分析茶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挖掘茶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品格的培育之间的关系,探索以...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精髓,蕴含着丰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本文在系统分析茶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挖掘茶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品格的培育之间的关系,探索以茶文化培育和涵养大学生的公民品格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文华 郗春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4期92-95,共4页
价值多元化与社团的成长互为动因。社团在推动价值多元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起着很强的价值凝聚功能,是价值观念整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是通过推动善治、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 价值多元化与社团的成长互为动因。社团在推动价值多元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起着很强的价值凝聚功能,是价值观念整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是通过推动善治、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几个途径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 民主意识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论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义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5,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伦理认同,它包括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理念的价值认同,更包括基于这种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公民个体行为实践与习惯的养成,即实践层面的行为养成。理论层面的认同要植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伦理认同,它包括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理念的价值认同,更包括基于这种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公民个体行为实践与习惯的养成,即实践层面的行为养成。理论层面的认同要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文化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中,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伦理认同 优秀传统文化 公民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的伦理支撑 被引量:6
8
作者 喻文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40-44,共5页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伦理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伦理、制度伦理、公民伦理三个层面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伦理树立了一种全面现代化的国家形象,是一种理想信念的支撑力。以...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伦理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伦理、制度伦理、公民伦理三个层面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伦理树立了一种全面现代化的国家形象,是一种理想信念的支撑力。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原则的制度伦理建构了一种公平正义、海晏河清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制度正义的驱动力。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诉求的公民伦理塑造了一种顶天立地、正道直行的现代公民理想人格,是一种公民品格的亲和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一项重要举措,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伦理 制度伦理 公民伦理 中国梦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儒家传统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席伟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Z期19-2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社会上的价值观认同问题,在涵括了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时代精神和道德标尺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表述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社会上的价值观认同问题,在涵括了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时代精神和道德标尺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集中表述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和个体层面的价值行为。就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体系的自洽性而言,内在的集体主义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矛盾必须得到解释,否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难以理顺,会影响这一最新意识形态命题的可接受度。本文从社会转型中所遇到的不同价值观碰撞冲突出发,通过对儒家公羊学中的"通三统"命题的阐述,力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不同层面如何实现范式上的融合并存进行学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儒家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体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文化权之建构
10
作者 薛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1,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入宪后通过与公民文化权的融合,获得更具实效性的保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彰显了公民文化权的实现需要特定社会条件与物质基础的满足,要求国家履行保护义务,构建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程序;“自由、平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入宪后通过与公民文化权的融合,获得更具实效性的保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彰显了公民文化权的实现需要特定社会条件与物质基础的满足,要求国家履行保护义务,构建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程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为公民行使文化权创造了独立自主的空间场域,也要求在公民文化权受到侵害时司法能够提供及时的救济,为国家赋予了尊重和给付的义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构成与公民文化权利相对应的公民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文化权 国家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耦合
11
作者 王新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176,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大学治理的灵魂。大学内部利益的整合、权力的规制、制度体系的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力量的聚合,以及大学社会责任的践行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大学治理只有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价值追求相契合,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大学治理的灵魂。大学内部利益的整合、权力的规制、制度体系的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力量的聚合,以及大学社会责任的践行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大学治理只有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价值追求相契合,才能实现治理现代化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渗入大学治理中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落细、落小、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探析
12
作者 杨义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4,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公民道德建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致力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为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方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国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公民道德建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致力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为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方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国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总结这些实践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工作者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志敏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69,共1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时代新风。如何在新时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培育和践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时代新风。如何在新时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个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档案工作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公民道德素质 自觉 经济建设服务 改革开放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公民身份建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周卓 钟红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公民身份是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描述,尤其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它是一个建构性的历史概念,其建构受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不同的核心价值观由于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和观点不同,导致对公民身份权责关系的侧重点不同... 公民身份是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描述,尤其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它是一个建构性的历史概念,其建构受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不同的核心价值观由于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和观点不同,导致对公民身份权责关系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公民身份。但要明确的是,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并不能等同于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政党应当发挥党的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形成面向全体公民的、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在多元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公民身份建构中的途径主要包括:在国家层面,充分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对公民身份的制度设计的导向作用;在社会层面,社会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引导公民社会的良性发展,为公民身份建构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空间;在公民层面,主要从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两方面的教育着手,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核心价值观 公民身份 权利与义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与参与型公民的养成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凌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28,134,共4页
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公民参与能力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新时期公民建设的价值指针。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生发结构包含认知的和实践的两种形态,通过公民教育与公民实... 提高公民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公民参与能力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新时期公民建设的价值指针。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生发结构包含认知的和实践的两种形态,通过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这两条路径来培育和践行公民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并由此分析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塑造"知行合一"的参与型公民则更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教育 公民实践 参与型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培育需用好自媒体
16
作者 付煜 林春雨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204-205,共2页
自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新生力量,实现了传播主体大众化和信息的螺旋式扩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得资讯、阐发个人言论的平台。在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充分借助自媒体这一平台,利于汇聚共识、引领社会... 自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新生力量,实现了传播主体大众化和信息的螺旋式扩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得资讯、阐发个人言论的平台。在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充分借助自媒体这一平台,利于汇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茶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17
作者 曾永安 《福建茶叶》 2020年第5期229-229,共1页
茶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诉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共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本文以茶文化为参照,以新时代中国发展态势为依据,依次论述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关键词 社会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层党员干部在抗疫斗争中的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体现
18
作者 岳鹏东 《农技服务》 2021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基层党员干部是我国基层治理及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力量,阐述了基层党员干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知行合一,弘...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基层党员干部是我国基层治理及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力量,阐述了基层党员干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知行合一,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准则的种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个人价值准则 基层党员干部 新冠肺炎疫情 抗疫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何以成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海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依据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 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依据来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从历史依据来看,它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史紧密相联;从现实依据来看,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紧密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乐文化创新公民教育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慧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2-72,共1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为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委、区政府不断探索社会治理原则和政策的价值观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备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路径 文化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礼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