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经济伦理及其公正理念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邵龙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3,共7页
儒家的义利之辨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宗法家族、国家和天下秩序之稳定的。儒家以诚信为基础的信用规则较之现代信用体系在个体人的德性层面似乎更高,现代信用体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和技术层面,它的实质是个体人的诚信德性与制度机制形... 儒家的义利之辨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宗法家族、国家和天下秩序之稳定的。儒家以诚信为基础的信用规则较之现代信用体系在个体人的德性层面似乎更高,现代信用体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和技术层面,它的实质是个体人的诚信德性与制度机制形成双向互动。儒家的礼乐教化的治政智慧源于家族的族规和家教,除了用调均来防止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均,还在养老、救济弱者、赈灾与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由此出发来解决传统社会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儒家也有类似于契约精神的立信、征信、结信的制度规范。相较于现代契约信用,儒家在"义利与秩序"、"诚信、契约与效益"、"贫富、调均与公正"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公正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经济伦理 公正理念 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公正理念和能力理念的一致性
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4-304,共1页
韩庆祥、吕艳红撰文《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视阈中的能力与公共》指出,机会公正、分配公正和结果公正实际上有利于为消除传统的权力本位,促进能力理念的实现创造条件。因为第一,政治能否获得真正持续的活力与和谐,关键在于社会成员能否... 韩庆祥、吕艳红撰文《当代中国政治哲学视阈中的能力与公共》指出,机会公正、分配公正和结果公正实际上有利于为消除传统的权力本位,促进能力理念的实现创造条件。因为第一,政治能否获得真正持续的活力与和谐,关键在于社会成员能否激发出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而机会公正将最大限度地克服特权门第、血统出身、“人情关系”等各种障碍性因素,进而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充分施展其创造才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公正理念 一致性 政治哲学 社会成员 当代中国 权力本位 结果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公正理念的典型偏误、危害及防避对策
3
作者 庞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96-98,共3页
领导者公正理念的典型偏误包括狭隘公正观、失衡公正观、回报公正观、片面公正观等,会减损领导者威信、降低被领导者的参与度、污染单位政治生态、造成懒政渎职。可以从培养法治思维习惯、营造权力监督氛围、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增强制... 领导者公正理念的典型偏误包括狭隘公正观、失衡公正观、回报公正观、片面公正观等,会减损领导者威信、降低被领导者的参与度、污染单位政治生态、造成懒政渎职。可以从培养法治思维习惯、营造权力监督氛围、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增强制度设计科学性等方面发力,防避领导者公正理念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公正 公正理念 偏误 防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公正理念的典型偏误及其防避之策
4
作者 陆涛 周琴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0-22,共3页
当前,部分领导者常常以救世主、大法官、示范者、过来人自居,将自己的思想强输于人,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将自己的价值观强推于人,将自己的经验强施于人,从而导致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扰乱视听、贬损形象、降低威信等危害。对此,领导... 当前,部分领导者常常以救世主、大法官、示范者、过来人自居,将自己的思想强输于人,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将自己的价值观强推于人,将自己的经验强施于人,从而导致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扰乱视听、贬损形象、降低威信等危害。对此,领导者要从谋之以公防走心、思之以慎防走神、行之以正防走偏、察之以细防走眼、处之以明防走样、考之以严防走板等方面加以防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公正理念 偏误 防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正程序的法哲学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左卫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7-94,共8页
具有中立性、平等性和充分性要素的公正程序的理念,或多或少地适用于现代国家的司法、行政、立法等活动之中。这一理念从程序上有力地制衡着国家权力、保障着公民个人的权利。因而基本从价值观念上值得肯定。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与程序的... 具有中立性、平等性和充分性要素的公正程序的理念,或多或少地适用于现代国家的司法、行政、立法等活动之中。这一理念从程序上有力地制衡着国家权力、保障着公民个人的权利。因而基本从价值观念上值得肯定。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与程序的效率性相矛盾,因而不是程序设计和运用的唯一依据,不能绝对化。建构法律适用程序时,既应对公正理念的诸要素作限制性理解,又要坚持不同的实践标准。在公正理念实现度不很高的中国,现有的法律适用程序急需加以改进。我们应在刑事诉讼中加深对被告人的程序保障措施,并适当抑制法官职权作用;在行政活动中加强民主性和科学性,贯彻公正理念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公正理念 适用程序 充分性 公正司法 行政程序 司法程序 刑事诉讼 行政活动 裁判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儒学公正思想及其现代转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邵龙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6,共8页
引入西方的公平正义理论必须要将其浸润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唯有深切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的公正理念,才能有针对性地发掘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资源宝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儒学公正理念渊源于原始氏族社会淳朴的民风,生成于宗法等... 引入西方的公平正义理论必须要将其浸润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之中。唯有深切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的公正理念,才能有针对性地发掘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资源宝库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儒学公正理念渊源于原始氏族社会淳朴的民风,生成于宗法等级结构的小农自然经济社会,它的价值标准和指向是维护"礼"制的专制主义统治,这与西方近代的契约论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观显然有实质的差异。儒家公正观的一个缺陷是以伦理道德来代替法治,容易导致权力的腐败,而西方的契约法治的公正观则有可能丢失正义的伦理道德底蕴,变成一种技术化的正义理论和规则。儒学公正观是一个包括价值理想和目标、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社会秩序与和谐的状态、经济制度、政治原则、思维方法等有机互动的思想体系。儒学公正思想的现代转化首先要对维护"礼"的等级结构的"公正观"进行反思批判,其次用儒家公正理念的道义价值对西方"功利主义"加以审视,再次用儒家的和谐辩证法和"主客相容为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最后是让中西公正观在"治理、管理、法理、伦理、心理"五个层次的互依互动中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世界中的儒学 公正理念 中西比较 现代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正程序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左卫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在法哲学的众多范畴中,人们往往视公正为法律的同义语。然而对于法律公正,人们通常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实体公正方面,而相对忽略了法律适用程序尤其是司法程序的公正性问题。本文拟对公正程序问题作些探讨。
关键词 法律适用 实体公正 司法程序 法哲学 法律公正 程序问题 公正 探析 当事人 公正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被引量:27
8
作者 余逊达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非常深刻的内涵。为深入学习、研究这一理论,本期约请我省部分学者,就利益整合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发表看法,本刊希望从哲学、经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非常深刻的内涵。为深入学习、研究这一理论,本期约请我省部分学者,就利益整合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发表看法,本刊希望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角度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意义及构建途径展开深入的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和谐 社会学 公共利益 公正理念 市场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域外研究与记述文献中的近代司法观念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德仁 张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90,192,共9页
晚清时期,以"开眼看世界"为特征的域外研究与考察勃然兴起,形成了众多的域外研究与记述类文献著作。这些著作中记载了大量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和措施的内容,其中阐发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司法观念,思想内涵尤其深刻。概而言之,晚清... 晚清时期,以"开眼看世界"为特征的域外研究与考察勃然兴起,形成了众多的域外研究与记述类文献著作。这些著作中记载了大量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和措施的内容,其中阐发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司法观念,思想内涵尤其深刻。概而言之,晚清域外研究与记述文献对近代西方司法观念的阐发,主要是从司法独立思想、司法公正理念、司法平等原则三大方面进行的,并且促进了晚清中国传统司法理念和实践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域外研究与记述文献 司法独立思想 司法公正理念 司法平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