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
作者 田根宝 雷跃峰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公有制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公有资产 公有经济 混合经济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企业 正确认识 社会总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
作者 吕国欣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2期62-64,共3页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吕国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营和外资以及港澳台资经济──下同)异军突起,其发展之迅速,出入意料,令人瞩目。如何看等这一形好的发展?以及如何...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吕国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营和外资以及港澳台资经济──下同)异军突起,其发展之迅速,出入意料,令人瞩目。如何看等这一形好的发展?以及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发展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
作者 薛和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7,共4页
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基本属性的提炼和抽象。但坚持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一条重要原则。 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体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剩余产品索取权,四权合一于某个个人,才是真... 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基本属性的提炼和抽象。但坚持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一条重要原则。 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体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剩余产品索取权,四权合一于某个个人,才是真正含义上的私有制。股份制和其它混合所有制企业,是一种间接意义的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除数量和质量优势外,着重体现在主导作用和控制力上。国有经济可以并应该大幅度地退出不具命脉地位的部门和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所有制结构 混合所有制经济 主体地位 十五大报告 社会主义的本质 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4
作者 熊盛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4-44,共1页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建国以后一个很长时期内,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内,片面追求“一大二公”,搞“穷过渡”,...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建国以后一个很长时期内,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内,片面追求“一大二公”,搞“穷过渡”,以至所有制形式单一,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有制结构已经有了较大改变。199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占54.6%,集体所有制占35.6%,其它所有制占9.8%;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合商业占55%,其它所有制占45%;在城镇劳动者中,全民职工占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 正确理解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必然选择 我国现阶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5
作者 马汉坤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2-7,共6页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度和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正因为这样,分析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必须紧紧抓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一本质特征,否则便不能揭示它的主要矛盾及其运行规律。在这方面,马克思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度和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正因为这样,分析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必须紧紧抓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一本质特征,否则便不能揭示它的主要矛盾及其运行规律。在这方面,马克思为我们作出了光辉典范。他在《资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 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所有制形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婷婷 谭劲松 阳盛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88-92,共5页
本文在剖析公有制主体地位内涵基础上阐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关系,分析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现状并试图探寻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应着重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公有制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 战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主体地位 被引量:2
7
作者 余金成 《党政研究》 2016年第5期108-116,共9页
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实质上使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物"转变为"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生产力问题。当公有制作为生产方式的标志地位消失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实质上使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物"转变为"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生产力问题。当公有制作为生产方式的标志地位消失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新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地位,则成为需要直面的新难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历史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并非一成不变。生产资料公有制无论对于生产力还是对于生产关系,都不如劳动者创新积极性重要。市场经济之所以被社会主义者看中,就是国其自由竞争机制对创新劳动的持续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依仗公有制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传统做法,改由激励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公有制财富通过作用于劳动力生产转而推动物质生产;公有制经济有望适应市场竞争,而其率先践行共享理念,将使自身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先行一步,在适当范围采取适当形式推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人类未来将实现精神产品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公有制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双重视角下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再审视——兼评李长征、崔伟华、宗寒的理论争论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承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3-21,共9页
文章认为公有制(公有制主体)、共产党执政的经济物质基础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非是可以等同互换的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执政党”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意识的确立,现在已到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提法的时候。
关键词 公有制主体 党执政的经济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主体地位的变迁与政治吸纳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庆春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61-67,共7页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变革社会中的先富群体,对政治的渴求非常强烈。在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中从基础性政治主体中分离,转向代表性政治主体,从建立私人领域的政治合法性成为公共政治领域的代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在党政部门任职、担任...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变革社会中的先富群体,对政治的渴求非常强烈。在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中从基础性政治主体中分离,转向代表性政治主体,从建立私人领域的政治合法性成为公共政治领域的代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在党政部门任职、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制度性安排形式成为代表性政治主体。也通过在权力机关寻找代理人、关系网络以及公益性活动等非制度形式成为间接的代表性政治主体。面对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政治体系必须提高开放程度,增强吸纳能力,将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代表性政治主体纳入其中,同时,也需要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代表性政治主体的素质和政治能力,克服在行使权力和参与政治过程中的功利主义以及政治腐化现象,真正做到负载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人士 代表性政治主体 政治吸纳 政治能力提升 政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思考
10
作者 徐济民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8年第2期37-40,共4页
文章在阐述了公有制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统制下平台经济从业人员的主体性危机与法律地位认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73,124,共14页
平台经济从业人员是一种兼容线下与线上数字孪生身份的复合主体存在,并非纯正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而是可叠加多种法律地位人员的统称。在平台系统超级算法的动态统制与驯化下,平台凭借其海量数据的优势地位,与平台经济从业人员之间呈... 平台经济从业人员是一种兼容线下与线上数字孪生身份的复合主体存在,并非纯正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而是可叠加多种法律地位人员的统称。在平台系统超级算法的动态统制与驯化下,平台凭借其海量数据的优势地位,与平台经济从业人员之间呈现出了超越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新的用工关系形态,让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去中心化倾向日渐加剧,导致平台经济从业人员权益受损时面临“无救济伤害”的客观风险。如何有效规制平台资本无序扩张与劳动力被动式自由权益损害加剧之间的矛盾发展态势?只有祛魅平台背后平台系统算法统制与驯化下的去中心化平台用工运行逻辑,“穿透”平台数字化网络单元形成的劳动控制网内“制度茧房”中的合同自由本质,强化对平台用工关系的过程监管、要素监管和技术监管,才能科学定位平台经济从业人员的法律地位,为有效规制资本的无序扩张、平衡平台与其从业人员之间的利益博弈、科学引导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创新性商业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法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从业人员 主体性危机 法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是为了加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12
作者 张经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决不是私有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阐述了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必要性;从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说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利于加强...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决不是私有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阐述了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必要性;从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说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利于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布局调整 公有制 主体地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再探讨——兼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3
作者 曾德强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公有制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公平与效率 国有企业 再探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私有制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14
作者 郑志芳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6期46-48,共3页
本文着重论述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以及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必须正确处理其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等关系。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民经济命脉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始终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营企业不宜全面股份化——兼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15
作者 向东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前,我们对股份制的认识存在着一种倾向,即只重视其积极作用,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讲利用,而很少分析其环境和条件的约束;改革缺乏兴利去弊的通盘考虑。有人提出要把股份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主张包括大中型企业在内的... 目前,我们对股份制的认识存在着一种倾向,即只重视其积极作用,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讲利用,而很少分析其环境和条件的约束;改革缺乏兴利去弊的通盘考虑。有人提出要把股份制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主张包括大中型企业在内的国营企业实行全面股份化,更是值得研究的。股份制是把信用制度引入商品经济机制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所有制单一,企业微观经济不活.在此情况下实行股份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实行股份制 国营企业 股份化 战略问题 公有制 积极作用 经济发展 全民所有制 独资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抉择 艰辛的探索——略论选择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主体地位问题
16
作者 郑卫华 彭坤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5期29-32,共4页
一(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从有简单商品生产就有市场。在现实经济运动中,构成市场的诸要素必然形成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固有的运动,从而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发生作用,这就形成市场机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 一(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从有简单商品生产就有市场。在现实经济运动中,构成市场的诸要素必然形成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固有的运动,从而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发生作用,这就形成市场机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不断发育,市场机制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也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问题 配置作用 市场机制 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 社会总资产 公有制经济 资源配置 效率状况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永秀 吴航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92年以后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市场主体。应该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破除“危害公有制主体地位”论。更充分、更深入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政...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92年以后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市场主体。应该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破除“危害公有制主体地位”论。更充分、更深入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有制经济 市场经济 发展历程 社会地位 作用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中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测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佰成 步泽晨 邵振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5,共9页
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变化。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 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变化。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分布情况、公有股权比例和公有制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以此来研究我国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虽然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公有资产应继续调整布局,在国家安全级行业应不断提升控制力;在重要基础级行业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但保持控股地位;在市场竞争级行业应进一步全面放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既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制度优势,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功能,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整体水平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 上市公司 主体地位 资产状况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炳炎 唐思航 《学习论坛》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近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其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事实上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系列严重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须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 近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其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这事实上已经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一系列严重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须大力宣传公有制的优越性,批评各种否定公有制的错误观点,搞好下一步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主体 经济改革 根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太淼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4,共6页
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抛弃从数量上来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传统观念,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公有制主体”向“功能型和质量型公有制主体”转变。其主要路径: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应在基础产业占绝对支配地位;国有经济... 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抛弃从数量上来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传统观念,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公有制主体”向“功能型和质量型公有制主体”转变。其主要路径: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应在基础产业占绝对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应在主导产业和有关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公有制应在多层次的动态的所有制结构中保持其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经济 产业结构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