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国时期的“公文程式”考辨 |
沈蕾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2
|
民国时期“公文程式”类图书的出版实践 |
袁晓川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3
|
民初(1912年~1913年)公文程式推行遇阻探析 |
李章程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4
|
南京临时政府档案中的公文纸式及程式变革述论 |
侯吉永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5
|
宋格初探 |
吕志兴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
6
|
伯2819号残卷所载公式令对于研究唐代政制的价值 |
楼劲
|
《敦煌学辑刊》
|
1987 |
8
|
|
|
7
|
宋“式”考论——兼论唐式之性质 |
吕志兴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8
|
徐望之与《公牍通论》 |
孔冬青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9
|
《公牍通论》评述 |
陈伟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0
|
略论“请示”与“报告”的区分 |
周森甲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
11
|
《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法改革 |
张晓萍
|
《职教论坛》
|
1999 |
0 |
|
|
12
|
论“若”字的本义及其演变 |
谭戒甫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5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