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盐大断裂区超深埋特长隧道的围岩分级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余莉 陈建平 +1 位作者 赵连 李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8,共3页
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围岩分级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在分析了众多的围岩分级法以后,选择适用性较广的[BQ]分级法作为修正对象,根据碳酸盐地区大断裂超深埋特长隧道的特殊性,提出了用断层、褶皱、地形以及岩溶的宏观... 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围岩分级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在分析了众多的围岩分级法以后,选择适用性较广的[BQ]分级法作为修正对象,根据碳酸盐地区大断裂超深埋特长隧道的特殊性,提出了用断层、褶皱、地形以及岩溶的宏观影响系数对[BQ]分级法进行修正,得出了修正后的[BQ]′分级法公式。以大坪山隧道为实例,进行验证分析,得出了在埋深较大地段围岩级别较低、离断层最近的围岩级别较高的结论,与实际揭露的围岩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Q]分级 宏观影响系数 隧道 [BQ]分级修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激励下纳米晶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鹤 李永建 +1 位作者 刘欢 万振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7-836,共10页
为了提高复杂激励下电力电子装置中铁心损耗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两种用于计算矩形波叠加直流偏置激励(即非正弦激励)下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首先,修正延伸到矩形波激励计算的斯坦梅茨公式(RESE)以适应非正弦激励,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式... 为了提高复杂激励下电力电子装置中铁心损耗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两种用于计算矩形波叠加直流偏置激励(即非正弦激励)下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首先,修正延伸到矩形波激励计算的斯坦梅茨公式(RESE)以适应非正弦激励,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式。其次,考虑在非正弦激励下,等效电导率ρ的非线性,对铁耗分离法做进一步修正。然后,构建磁滞回线测试平台,在20kHz范围内对日立纳米晶铁心样品FT-3KS(Fe_(73.5)CuNd_(3)Si1_(3.5)B_(9))进行正弦及非正弦激励下损耗测试。对损耗测量结果进行数值拟合,得到各方法的解析计算式。最后,通过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平均预测误差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心损耗 矩形波叠加直流偏置激励 修正RESE公式 修正铁耗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弦激励下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宁 李琳 魏晓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24-232,共9页
在电力电子装置中,磁性元件的输入电压波形往往不是正弦波,研究非正弦激励下电力电子装置中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正弦激励下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正弦激励下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修正铁耗分离... 在电力电子装置中,磁性元件的输入电压波形往往不是正弦波,研究非正弦激励下电力电子装置中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正弦激励下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正弦激励下磁心损耗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修正铁耗分离法和修正Steinmetz经验公式法计算式。其次,考虑磁心叠片的趋肤效应,对修正铁耗分离法做了进一步改进。然后,对环形非晶和纳米晶磁心的损耗测量结果进行数值拟合,得到了非正弦激励下两种方法的解析计算式,并比较了应用两种计算方法的损耗计算结果。最后,分别对环形非晶和纳米晶磁心开展非正弦激励下的磁心损耗测量实验,将实验结果和上面两种计算方法的解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非正弦激励下两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弦激励 磁心损耗 修正铁耗分离 修正Steinmetz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F的核电厂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朝君 宋维 +3 位作者 陈妍 黄志超 依岩 兰兵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5-770,共6页
目前核工业界期望通过堆芯损坏频率(CDF)指标获得核电厂各前沿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但尚没有明确的方法和实践。传统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是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至子系统或部件,本文参考工业界传统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根据核电厂风险... 目前核工业界期望通过堆芯损坏频率(CDF)指标获得核电厂各前沿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但尚没有明确的方法和实践。传统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是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至子系统或部件,本文参考工业界传统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根据核电厂风险评价方法和电厂设计特性,提出由CDF安全指标确定核电厂前沿系统可靠性指标的方法——比例—修正—公式法,该方法是基于传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方法—比例组合法进行创新性提出,通过比例—修正—公式法计算了典型核电厂前沿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芯损坏频率 可靠性指标分配 前沿系统 比例-修正-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武器高速风洞弹射投放模型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宋威 鲁伟 +1 位作者 蒋增辉 白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6-1355,共10页
针对新一代战斗机超声速内埋武器弹射投放分离安全性问题,采用高速风洞投放实验技术研究内埋武器从开式武器舱弹射投放分离动态运动过程,风洞投放模型试验过程中采用除垂直加速度不足外,其余全部运动严格相似的轻模型相似设计方法,并针... 针对新一代战斗机超声速内埋武器弹射投放分离安全性问题,采用高速风洞投放实验技术研究内埋武器从开式武器舱弹射投放分离动态运动过程,风洞投放模型试验过程中采用除垂直加速度不足外,其余全部运动严格相似的轻模型相似设计方法,并针对轻模型法垂直加速度不足所导致的投放垂直位移偏离实物位移问题,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公式修正法进行补偿,试验给出了不同初始弹射投放分离条件下,内埋武器从载机投放分离后运动轨迹与姿态角随分离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马赫数Ma=1.5.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投放分离角速度对内埋武器投放分离后的运动轨迹及姿态角有较大的影响,当初始投放分离角速度ω_(z0)~s=0°/s时,内埋导弹出舱后先向下运动远离载机的流场干扰区,之后逐渐向载机方向抬升靠近并最终碰撞载机,高速风洞投放试验结果是不安全的,但经过公式修正后投放试验结果比较乐观,垂直方向运动仍然一直下降远离载机,这说明采用高速风洞投放试验得出的导弹不安全投放分离对真实载机来说不一定会出现,高速风洞投放试验结果比较保守.当初始投放分离角速度ω_(z0)~s=15?/s和ω_(z0)~s=30°/s时,内埋导弹投放分离后运动趋势几乎一致,均没出现向载机靠近的现象,内埋导弹具有一定的初始投放分离角速度有利于内埋武器的安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武器 高速风洞 风洞投放实验技术 轻模型 公式修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